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考试阐明,鉴赏古代诗歌,形象、语言、,表示技巧,;,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第1页,第1页,鉴赏诗歌,de,语言,第2页,第2页,鉴,赏,作,品,语,言,从语法角度出题:倒装句等,从炼字角度出题,从品评诗歌语言风格上出题:,第3页,第3页,一、语法角度,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理解诗歌语言特性,即要知道“诗家语”,,知道诗歌对语言变形,。这是诗词鉴赏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察重点内容之一。,第4页,第4页,一、语法角度出题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份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空间,1,把握词性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表现力、感染力。,“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迷人山光景色使小鸟儿怡然自啼,山光和白云在潭水中倒影更是秀美无比,令近潭观水者忘却心中一切杂念。这就愈加烘托出其景之幽静佳绝。一个,”,悦,“,字,赋予鸟儿以人灵性,向读者传达了鸟音关关画外音。一个,”,空,“,字,进一步增强了画面静趣,雨肥梅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第5页,第5页,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深幽意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2,注意诗词中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空白,第6页,第6页,3,还原颠倒语序,把握诗人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1),主语后置。,“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旷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林暗草惊风“,第7页,第7页,(4),定语位置 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普通情况。,a,定语挪前:“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b.,定语挪后“一夜飞渡镜湖月”,c.,以宾语面貌出现状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春风中笑“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重排为“欲目穷千里”。,第8页,第8页,二、炼 字,含义,+,手法,+,表示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第9页,第9页,出题方式,(,1,)对诗歌中某一或几各关键字或词进行赏析,分析其作用和妙处。,(炼字、诗眼等),(,2,)从诗中寻找关键字词。,(,3,)比较用字优劣。,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字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意境情感来分析,第10页,第10页,析炼字:,该字在句中含义,该字在原句中描述景象,该字烘托了如何意境(或表示了如何感情)。,答题技巧,第11页,第11页,一、找好解题切入点,判别用字妙处,不能脱离诗歌本身鉴赏。鉴定字词用得如何,就看它是否能写出景物“真”,感情“真”。一要从诗歌描摹物象景象中读出人物思绪情感;二要善于联想与想象,感受作者所创设虚境;三要取得言外之意,取得与人生意蕴相关思考和领悟。,如全国卷诗歌鉴赏题,问题是“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何?”参考答案为:“作者用一闹字,不但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分析时就把握住了景物特点,并展开了联想,从描摹春天画面,进入到领悟言外之意层面。,第12页,第12页,二、关注两类典型炼字情形,为了表情达意需要,古代诗歌语言改变诸多,而在考题中常见有两种:,一是动词,二是修饰语。,(,动词、形容词、数词、色彩词、象声词和叠词,),考生对这两类字词要尤其关注。,诗歌往往由意象类名词叠加而成,动词使用经常能起到画龙点睛效果。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唐,李白,塞下曲,)”,这句中“抱”字用得最精彩。我们常说是“枕戈待旦”,不用“宵眠枕玉鞍”,而说“宵眠抱玉鞍”,眼前仿佛出现一幅画面:,诗人在边境作战,晚上睡觉时抱着马鞍,时刻准备作战,一旦听到战鼓响声就跳上战马,披挂上阵,更能突出战争生活紧张。,第13页,第13页,1,、动词,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悦”字和“空”字,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典型,一词活而全句活,全句活而全诗活。,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形容词,形容词不但能够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感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中“直”和“圆”字,两字不但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并且表现了诗人真切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又如“,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一句中“重”和“迟”字,用意精深: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含蓄而深沉地写出了离愁别绪。,第14页,第14页,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沉寂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厚云消失之后,感到尤其地清幽安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孤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第15页,第15页,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通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改变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第16页,第16页,3,、名词,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意象。在抓名词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含有特定意义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现象,由于意象独特性或代表性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一句中,(,温庭筠,商山早行,),共写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亮、脚印、小桥、霜,本联纯用名词构成诗句,将六种景物作意象叠加,如一个特写镜头,营造出特定意境。,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前三句用九个名词(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凄凉画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第17页,第17页,(,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增强情感表示,造成一个回环往复效果,形成一个独特韵味,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4、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第18页,第18页,(,5,)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由于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第19页,第19页,2,),表颜色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普通表现心情,增强描写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字眼,体会诗歌浓郁画意与鲜明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并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立体节奏感。,明丽色彩组合,正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心境。,第20页,第20页,(,3,),数量词,:通过精心选择提炼数量词,能够产生,丰富隽永诗情。,过去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庾信,小园赋,中“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早梅,诗中“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了,不必赘述,第21页,第21页,(,4,),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锤炼恰到好处时,能够取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利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第22页,第22页,修饰语包括形容词、副词和数量词等,它们绘景摹状,化抽象为详细,变无形为有形,赋予物象更多情感色彩。,如“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春天本是鸟语花香,但此时花开花落无人赏,鸟儿啼叫无人听,显现出山路荒寂,流露出昔盛今衰感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通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改变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第23页,第23页,三、规范完整语言表述,普通而言,炼字题设问规律是“诗中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何?”“诗中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何?”“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加好?为何?”,面对上述提问,答案切入角度有下列四点:,1.,解释该字在句中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如何意境,或表示了如何感情。,4.,还可延及表示效果(修辞作用、结构线索作用等)进行补充。,第一点和第四点能够酌情增减,第二点和第三点一定要答出。,第24页,第24页,1,、析炼字:,该字在句中含义,该字在原句中描述景象,该字烘托了如何意境(或表示了如何感情)。,对“炼字”判断,有一定规律能够参考。,五言诗普通炼第二字、第三字、第五字,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七言诗普通炼第二字、第五字、第七字,如,“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青枫江上孤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第25页,第25页,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析:“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沧茫感觉,这两字不但,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并且表现了诗人,真切,感受,把,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辽阔自然景象之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第26页,第26页,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析,:,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辽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气势,景象雄浑阔大。,第27页,第27页,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但用字新鲜,并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内心痛苦。,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含有夸张色彩。,第28页,第28页,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文后问题。,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日常,事实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参考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环节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屡屡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形象,(,环节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酸楚,(,环节三,),。,第29页,第29页,4.,阅读下面诗,回答问题。(,5,分),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 时 放 春 入。,注,芜,丛生草。,(,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如何情景?,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示效果,。,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欣喜之情。,第30页,第30页,例,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毕诗后试题。,暮江吟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问题: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示效果?,【,参考答案,】,依据诗意可知,这时太阳已经靠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实像“铺”在江面上,故用“铺”更准确、形象。同时,利用“铺”字,更能表现了秋天夕阳柔和与江面安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第31页,第31页,6、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些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典诗词尤其讲究炼字。请简明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作用。(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答:“空,字表示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孤寂、惆怅,(,环节一,),,诗人玉阶伫立仰见飞鸟,归期无望,(,环节二,)“,空,字增添了全词“愁”味,使主题愈加鲜明,(,环节三,),。,高考参考答案也给出了三个要点:一是该字在句中含义;二是流露出情感;三是利用该字表示效果。,第32页,第32页,7,、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请谈谈“侵”“拂”两个字妙处。,【,析,】“,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步消退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下一步步下山生动情景。“拂”字利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眷恋不舍之情,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爱慕与留恋。,【,解题指导,】,鉴赏诗歌谴词妙处,能够从下列角度来答题:,这个字或者词是什么意思;,有无构成语法现象;,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示出了什么样意境;,表示了什么样思想感情;,音韵美。,(,由字及句,由景及情,),第33页,第33页,8,、,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试说出该诗用字精彩之处。,“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比方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又自然,新奇又真切。,第34页,第34页,9,、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炯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古人评诗时惯用“诗眼”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 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何?请结合全诗简明赏析。,答:诗眼分别是“引”和“衔”。,“引”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雁知道人情,把愁心带走情境;,“衔”字形象地写出了山知道人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情境。,“引”和“衔”两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遇赦后喜悦地心情。,第35页,第35页,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艺术描写特色。,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画面有了飞动之势。,第36页,第36页,答题示例,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请谈谈“侵”“拂”两个字妙处。,答题环节:,规范答题,(,1,)炼字型,(1),解释该字在句中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2),点出该字烘托了如何意境,或表示了如何感情。,“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步消退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下一步步下山生动情景。,“拂”字利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析,】,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眷恋不舍之情,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爱慕与留恋。,第37页,第37页,高考题答题示例,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星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评诗时惯用“诗眼”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何?请结合全诗简明赏析。,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流泉由于岩石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山中幽静景象,,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意境。,阐释“咽”“冷”两字在句中含义,结合诗句,详细分析两字妙处。(先分说,),两字在描摹景物上作用:绘声绘色(从声音和色彩两个角度)地表现了山中幽静景象。,两字在表现诗中意境作用: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意境。(结合全诗意境分析其妙处。再总说),此答案从用词之妙分析其效果,第38页,第38页,总结:,通过对上边两个例子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炼字题在答题时,应当从内容和艺术上分别进行分析,内容上我们应当分析该字在句中含义,该字在诗中创设出意境以及该诗歌流露出情感;而艺术上则要看这个字有无构成语法现象,比如,词类活用;有无用到什么修辞手法,比如拟人,比方,对比,反衬,夸张等;有无利用什么表示方式,比如以动衬静、虚实相济,以乐衬哀等等。,第39页,第39页,三、品味关键词句,第40页,第40页,答题技巧,品味关键词句:,词句含义(色彩、情味),手法,作用(写出了什么表现出了什么),点评妙处(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作用该词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作用)。,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关键,为何,?,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线索,全诗感情基调、全诗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能够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把握程度。,3,、答题环节:,(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作 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作用考虑。,第41页,第41页,例、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文后问题。(高考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何?,【,参考答案,】“,折柳”寓意是“惜别怀远”(含义),而诗歌主旨正是思乡之情,(,主旨,),。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笛声引起,(,结构,),。可见“折柳”是全诗关键。,第42页,第42页,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毕试题。,更漏子 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夜夜,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问题:“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是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这一句在文中起着关键作用,意思是: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又有谁能够理解呢?点示了诗内涵。该句用人之所闻,描写景物,融情与景,情景交融。那始终滴到天明,没有休止绵绵秋雨,正如主人公离情连绵不断。,第43页,第43页,四、分析语言特色,第44页,第44页,诗歌语言风格:,平淡 清新 绚丽 质朴,明快 含蓄 简练 洗炼,诗歌语言个人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 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 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 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朦胧隐晦 王维诗画一体,温庭筠绮丽香艳 高适悲壮苍凉,李清照婉约悱恻 陆游悲壮爱国,第45页,第45页,1,、平淡:,其语言力争朴素,不追求词藻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第46页,第46页,2,、,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能够借助对仗。,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画面。,第47页,第47页,3,、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原样子直接写出。,如,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第48页,第48页,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示内心情感。,如李商隐,夜雨寄北,本旨在于表示作者对妻子思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第49页,第49页,5,、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阐明自然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结识,表现出月亮形状和月光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第50页,第50页,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维,鹿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情景,烘托出山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特点,给人一个无比清幽美感。,第51页,第51页,7,、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第52页,第52页,8,、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壮怀气魄。,第53页,第53页,9,、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艺术风格。此风格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斥着对时代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沧茫旷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哀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第54页,第54页,10,、洗练:,语言表示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境界。,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动萦怀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绝妙比方,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第55页,第55页,11,、沉郁:,用一个苍老遒劲笔调去描绘辽阔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严格诗律和铿锵音韵。,如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代表作。,第56页,第56页,分析语言特色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语言艺术。,应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琢磨个别,字词,利用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语言风格。普通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常见错误,:,有些考生从语言使用上去琢磨作者炼词、炼字,阐述字词利用巧妙,这是以前诗歌点评做法。语言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使用,这样解答显然不对。,答题环节:,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中相关语句详细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如何思想感情。,第57页,第57页,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练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分析语言特色,首先必须理解一些术语,如,“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练”,等。再熟悉一些著名诗人语言特色,如陶渊明平淡、李商隐绚丽、白居易明快、杜牧绝句含蓄、贾岛简练等,理解这些对解题不无帮助。,第58页,第58页,分析语言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中相关语句详细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如何感情。,第59页,第59页,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用语新奇,不落俗套,是一个清新美。,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3,而含蓄语言特点,则是旨在言外,表现为经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是,借古喻今,警告奸臣小人,不要猖狂得意,正如玉环飞燕,即使得宠也不会长期,最后将会落得一个可悲下场。高考考寓意事实上就是考含蓄语言特点。,平易近人,选取确切字眼直接陈说,不加修饰,是一个质朴美。,第60页,第60页,例,5,、请分析,春怨,一诗语言特色。,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参考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点明特色,),,“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由于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美梦,(,分析特色,),。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思念之情,(,表现情感,),。,第61页,第61页,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参考答案,这首诗歌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对话形式,采用朴素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真率船家女形象。,第62页,第62页,例,6,、品评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这首诗语言上特色。,长干曲四首 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参考答案,】,这首诗歌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对话形式,采用朴素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船家女形象。寥寥二十字中,诗人就把女主角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从文学描写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艺术高度。,第63页,第63页,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今人分析唐诗一段言论,完毕,15-16,题。唐诗一首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实宵。五更鼓角声悲注,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请依据相关唐诗知识分析判断上述一首唐诗作者是李白还是杜甫,并简述理由,答:,(1,、该诗为杜甫作品。因其含有杜诗沉郁顿挫,深刻悲壮气势磅礴现实主义风格,同是又是严格工整七律。,第64页,第64页,、比较阅读下面唐诗和元曲,春怨,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中思 喜春来春思,残花酝酿蜂儿蜜 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 谁唤起,窗外晓莺啼。,问:,春怨,和,春思,在语言上共同特点是什么?,活泼生动、口语化。平实,通俗,(,意思相同即可,),第65页,第65页,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旷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首诗歌语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语言都有 特色。答:,(,平淡质朴,),第66页,第66页,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问:这首诗语言有何特点?,答:这首小诗,无华丽词藻,以日常用语入诗,显得清淡朴素,愈加耐人寻味。,第67页,第67页,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毕后面问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路转溪桥忽见”,“忽见”是什么?是溪桥吗?并就此简明谈一谈诗歌在用语上特点。,答:,“忽见”是“旧时茅店”。“旧时茅店”在“忽见”之前,更显夜行人惊喜之情。诗歌用语有一定跳跃性,为了情感表示、音节韵律等需要,常利用颠倒词序等方式,以达到独特效果。,第68页,第68页,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问:本诗在语言利用方面有何特色?,答:这首诗充斥了浓厚抒情气息。全诗清丽自然,意境开阔,含蕴无穷。,第69页,第69页,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问:“烟花三月下扬州”被誉为千古佳句,妙在何处?第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对朋友深情?答:“烟花三月下扬州”不但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荣之地迷人景色。并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息。第三、四句写临江送别,帆影望尽,故人远去,仍久久伫立远眺,挚爱之情含蕴无穷。,第70页,第70页,炼词炼句鉴赏 命题角度:赏析诗眼,分析诗中某个字、词表示效果,欣赏其中写得最妙一联,剖析整首诗中最震撼人心诗句。重点考试词类是动词、形容词、数词、色彩词、象声词和叠词等。,【,办法点拨,】,诗歌字、词、名句含有形象、凝炼、含蓄特点,鉴赏时应注意其深层含义。对典故性字词,要挖掘典故之本义,探寻作者之用意,(,即内蕴,),,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对描写性字词,要分析对塑造意境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对动作性字词,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示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对名句,要从情感、意境、形象、哲理、语言等审美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要注意情、景、理统一。鉴赏惯用语如:,a,、用语工整,形象地勾画出,画面。,b,、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C,、,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意境,生动形象,极富美感,。,d,、,写出了,过程或生动情景,使诗歌达到情景交融境界,使思想感情表示得更为深切。,E,、叠字叠词还增长了诗音律美。,第71页,第71页,9,、专用术语,:,A,、简练又表述为: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B,、质朴清新 淡雅,自然,.C,、词藻华丽,D,、明快:明白通畅。,E,、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F,、雄健 雄浑:雄壮、健壮、浑厚等,这普通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身上。,二、悉熟作家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 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 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 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朦胧隐晦 王维诗画一体,温庭筠绮丽香艳 高适悲壮苍凉,李清照缠绵悱恻 陆游悲壮爱国,第72页,第72页,1,、形象生动。,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如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闹”,2,、含蓄。,如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3,、精炼,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4,、清新,1,王维:唐代诗人,画家。,2,孟浩然,5,、平淡,也称质朴。,6,、绚丽。,杜牧,江南春,。,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李商隐诗歌不但绚丽,并且朦胧晦涩,李贺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7,、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如白居易,卖炭翁,8,、简练,。其特点是洁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第73页,第7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