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诗歌鉴赏之托物言志公开课获奖课件.ppt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2011111 上传时间:2025-08-27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2.25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托物言志公开课获奖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诗歌鉴赏之托物言志公开课获奖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诗歌鉴赏之托物言志,第1页,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描写和论述,体现自己志向和意愿。采用托物言志法写文章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象征(“以物征事”简称):是借助物象来体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坚强。,托物言志是借助物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志内容:,因个人遭遇而明志或冀望;讽喻现实;,归纳普遍哲理,第2页,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辨别,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某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B、托物言志“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规定等。,借景抒情“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第3页,咏物诗,请问:如下古诗哪一首是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托物言志,石灰吟(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咏物抒情,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4页,答题思绪:,1、物外形特性,2、物神韵、品格,3、诗人理想情操,第5页,鉴赏咏物诗措施:,1.咏物要实写其特性(形态、色泽、特性),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神似”。知人论世:联络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3.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托物抒情。或流露诗人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理解,或隐含生活道理或抒发某种情感。,4.写作技巧:象征;比方、拟人、对比等。诗歌常用拟人手法来表述事物特点和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揭示蕴涵在事物中意义。,第6页,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下。,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问:本诗体现手法上最突出,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思想感情?,第7页,答:托物言志。林中鸟与笼中鸟不一样样境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憎恶和否认。,第8页,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译文:听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鸟,自己说是“凤凰”。清晨醒来喝是甘甜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山岗上。它一声高吭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僻远地方。此时正值秋风吹起,羽翼就低垂了下来。,一下子就飞到了昆仑山以西,不知要到何时才往回飞。它只遗憾处身位置不适合于自己,它悲伤真让我难过难过啊!,第9页,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品性?,答:清晨喝甘甜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山岗上,体现了“凤凰”品行高洁,志向远大;(2分)一声高吭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僻远地方。体现了“凤凰”才能杰出。(1分),第10页,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体现手法,表达了怎样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答: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体现手法。以凤凰自喻,秋天它羽翼被迫“摧藏”,只好飞到昆仑山以西,却不知何时才能往回飞,比方环境恶劣,才华不得施展。“处非位”比方不被赏识。整体上抒发了诗人孤单无奈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悲伤。,第11页,(宣武区模拟试题)孤 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翻译:,一只离群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种劲地飞着叫着,怀念和追寻着它伙伴。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孤雁呢?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间,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它哀鸣声声,仿佛听到了同类呼唤,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心情,只顾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第12页,(宣武区模拟试题)孤 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说法:“诗眼”,指一句或一首诗中最能体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在关键地位、起统率作用“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 ;其“诗骨”是 。,2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络全诗,说说是怎样体现诗意?,“,飞鸣声念群,”,“孤”(或“念群”),第13页,孤 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2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络全诗,说说是怎样体现诗意?,答: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怜悯之情。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凄苦之情。,第14页,孤 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2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络全诗,说说是怎样体现诗意?,答: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意思是“望眼欲穿仿佛就要看到雁群了,声声哀鸣仿佛听到雁群叫声了”:“似”、“如”二字体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幻觉。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描写,将孤雁渴望、煎熬体现得淋漓尽致。,第15页,孤 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2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络全诗,说说是怎样体现诗意?,答: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吵嚷个不停”:用野鸦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寂寞、愁苦,尾联深入体现了孤雁渴望团聚哀愁与奋力寻找忠贞。,第16页,真题热身,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07安徽卷),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堵:座。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轩举:意气飞扬。,(1)这首词上片重要是用什么体现手法来写鹰?请作简要分析。,(2)结合下片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答:,重要运用了烘托(烘托)手法。借用壁立寒山、空旷大地、澄碧秋空等场景,来烘托鹰形象。,“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理想、建功立业志向。,第17页,古诗词表达技巧,3.表达方式,1.体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方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夸张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阐明,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烘托(正、反衬),描写类,抒情类,间接抒情,2.修辞措施,动静,虚实,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乐景衬哀情,第18页,抒情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触景生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用典抒情 叙事抒情,情与景,情与物,情与事,第19页,描写方式,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渲染 烘托 白描,正侧描写 视角变化,细节描写,第20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