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2004770 上传时间:2025-08-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7.0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人民版) 课标要求 了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第二课内容,上承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起步后发展曲折,从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得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本课教材内容线索清晰,按时间顺序划分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短暂春天);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三、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但后来感觉到把前面的一部分割裂开来有些缺乏完整性,因此最后做了个总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比较符合整个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19世纪70年代至国民政府后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发展的原因和表现,从而从整体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 B、在学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和掌握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C、分析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B、通过不同时期的产值等数字的比较,使学生学会数字统计来分析历史问题,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学习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C、通过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学习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与艰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更加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独立。 B、通过学习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难点: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荣智健是谁?荣氏家族是靠什么赢得了2005年富豪榜的第一名? 教师多媒体展示并讲解:荣氏家族发展的兴衰史,荣氏家族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一个典型代表,在民国期间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呢? 一、民国初年——短暂春天 (1912—1919) 1、原因 投影有关辛亥革命的图片文字及图表《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量》,请思考: (1) 提问:1918年的输出量和1913年相比有什么变化? 学生:减少 (2)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学生: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 提问:这种变化带来的客观后果是什么? 学生: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投影1919年清华大学学生焚烧日货的照片及其相关文字,火柴大王刘鸿生头像和“本店不进日货”海报。 “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火柴大王刘鸿生” 学生:群众的爱国行为 。 教师总结(板书) a)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b) 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c) 因反对“二十一条”广大群众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 ——内因 d)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外因 2、企业 纺织业是最大的新式工业。例如荣氏兄弟的申新纺织公司 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工业。例如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厂 3、一战后——萧条阶段 多媒体展示: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波浪图,显示下滑的两个时期:1919年以后和1937年以后。”投影材料:第一次大战后不久,中国的“铁厂积货如山”、“纱厂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提问:(1)“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铁厂积货如山”、“纱厂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 学生: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2)从中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启示: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华的统治。 4、特点 投影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图片及其相关问题 提问:两幅图片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轻工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结构不平衡,地区分布不平衡。 投影民国期间资本万元以上的新设厂家和投资金额和以前的对比图 提问:表格说明了什么? 提示:发展速度快,尤其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投影《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量 (万吨) ≥100 10—99 1—9 ≤1 外商企业 100 88.5 41 0 华商企业 0 11.5 59 100 提问:材料实际上反映出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面临着什么问题? 提示:力量无法与外资相抗衡。 投影民族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自然经济比例图。 提问: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提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民族资本主义居于从属地位。 概括:总特点: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地域分布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工业结构 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生产比重 ①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②近代工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传统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较快发展 (1927—1936) 1.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①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②  “币制改革” 目的: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 广大人民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推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2、表现 ①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8.86%。 ②1935年以后,就工业行业而言,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3、 结果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民族工业受到限制。 三、 国民党统治后期——陷入困境 (1937—1949) 1、原因 ⑴战争破坏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中国工厂矿山和来不及内迁的民营企业,或被日军以“军事需要”为名霸占,或被战争所毁,沦陷区经济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 ⑵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当时,上海五家印钞厂一分钟就可印刷1600万元法币,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要,后来只好发行面额为10万元的大钞。当时舆论嘲笑说,在百业萧条的中国,唯一仍在开足马力生产的工业是钞票印刷业。货币贬值的速度非常恐怖。 多媒体投影: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能力。 ⑶美国经济侵略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美国大量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使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⑷官僚资本压迫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抗战胜利后,官僚资本几乎囊括了工业生产的各主要部门。 ⑸繁重的捐税负担 国民政府对民族工商业名义上只征收出厂统税,可地方性苛捐杂税种类繁多,给工商业者带来沉重打击,导致大量工商企业倒闭破产。 2、影响: ①抗日战争中,沦陷区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大量民族工业内迁西南、西北地区,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 ②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纷纷倒闭破产 课堂小结: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9世纪七十年代 兴起 甲午战后至一战爆发(1895-1912) 初步发展 民国初年(1912-1919) 短暂春天 抗战前夕(1927-1936) 较快发展 抗战时期(1937-1945) 沉重打击 抗战胜利后(1946-1949) 陷入困境 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2)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板书设计: 一、 民国初年——短暂春天 原因: 企业: 特点: 二、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较快发展 原因: 表现: 结果: 三、 国民政府统治后期——陷入困境 原因: 影响: 四、 课堂总结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影响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因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不确切的一项是 A.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现象有所改观B.工业中心由东南沿海向北发展 C.出现了中国经济的明显半殖民地化D.战后经济在外资打击下萎缩 2.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业和造纸业 B.纺织业和面粉业 C.面粉业和火柴制造业 D.造纸业和化工业 3.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样势头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 4.38 7.61 36.93 21.43 70.56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 C.“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4.20世纪初,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A.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B.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C.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D.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民国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其原因不包括 A.国民党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 B.官僚资本的压迫 C.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6.一战期间,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北洋军阀政府的扶植 C.临时政府的奖励措施 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教学反思 1、通过学习本课,指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由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转变的过程:先让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对于较难理解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和自主发言,也可以上网、到图书馆查询资料等形式解决,教师最后作总结归纳,纠正存在的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堂创设出来的情景兴致很高,在上课过程中能够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积极的回答,在进行分析时深刻、到位,并充分展示了集体讨论的结果,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习历史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