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以顺义十中学生为例
北京四中顺义分校 徐晓明
【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延伸。课外体育活动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对学生自觉、自主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这样,课外体育活动仍然存在不被重视,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可有可无,随意挤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从教师思想里就不被重视,从而出现教师组织散漫,学生不认真对待,敷衍了事等现象。因此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总结一些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此进行理论性的研究,以期对今后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顺义十中 高中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也是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毛主席同志早在《体育与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无体则无德智也”,而大众之所谓“无德是歪才,无智是庸才,无体是废才”的比喻则非常生动而富于哲理。正所谓“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没有体育的教育不能称其为教育”。
1990年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其内容包括:一、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或早操);二、每天上好两节体育课;三、凡没有体育课的当天,都要安排一次课外体育活动;此外,要保证学生课间十分钟到室外休息或活动。
尽管课外体育活动在不断的改进,却仍然出现普遍不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问题:1.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可有可无,随意挤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2.实践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体育教学取代学校体育;3.组织涣散,没有秩序; 4.把课外体育活动看成是教学课的后方、达标的战场。基于以上这些问题,对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便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总称,包括班级体育活动、早操、课间操、校内体育竞赛、体育周活动等。
1.3研究的目的
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总结一些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此进行理论性的研究,以期对今后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1.4文献综述
1.4.1杨贵仁司长说:“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长,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锻炼强度适宜,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4.2刘青讲到现在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但学校自身存在的许多原因,而把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变的很单一,很无趣。比如学校的场地和器材的因素,使得小球类的项目不能顺利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变的很单调,对此大多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
1.4.3广播体操是我国各年纪学校开展最持久、最有效,也是最形式化、最单一的课外体育活动之一。曾令格认为:早操、课间操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两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和集体观念,并起到增强体质和调节学生身心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动静结合,接受自然力锻炼,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4.4关于课外体育活动年级形式,范立仁指出:是以每个年级为主体,由各个年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一些小型的比赛,在比赛中得到了身体的锻炼,也同时提高了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促进了同学和教师的关系,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快乐的成长。
1.4.5李立等人认为可设立体育星期小组、体育特长小组、体育俱乐部等组织;另外,可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如跳皮筋、跳绳、沙包掷准、沙包掷远、投篮、颠球、垫球、立定跳远、纵跳摸高等,并创设本校的“体育吉尼斯记录”。
1.4.6关于课外体育活动原则的研究,沈建华主张应遵循教育性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季节性原则。
1.4.7安玉斌等人认为: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中一遵循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群体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顺义十中学生
年级 男生 女生
高一年级 30人 30人
高二年级 30人 30人
高三年级 30人 30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先后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等处收集有关文献或文件15篇。通过网上查阅相关的书籍、论文、杂志、收集相关的政策及规定性的文件,借阅了8部书籍,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探讨顺义十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设计了学生问卷。对顺义十中各个年级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
此次问卷是依次抽样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5份,回收率97.2%,有效问卷173份,有效率96.1%,回收问卷中,男生85人,女生88人。
研究时间为 2008年10月———2008年12月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电子表格),对各项技术指标的统计数据以及收回的调查问卷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处理,并且结合项目特点及训练实际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当前顺义十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
3.1.1 顺义十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项目和学生喜欢体育项目的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统计可以看出表1,表2:顺义十中开展的项目男、女生选择的项目其中慢跑散步占被调查人数的9%、40%;篮球占被调查人数的70%、0%;跳绳占被调查人数的0%、18%;广播体操占被调查人数的0%、6%;健美操占被调查人数的21%、36%。
表1 喜欢顺义十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开展项目男生分布表(N=85人)
项目 慢跑散步 篮球 跳绳 广播体操 健美操
人数 8 60 0 0 17
% 9% 70% 0% 0% 21%
表2 喜欢顺义十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开展项目女生分布表(N=88人)
项目 慢跑散步 篮球 跳绳 广播体操 健美操
人数 35 0 16 5 32
% 40% 0% 18% 6% 36%
通过调查统计可以看出表3、表4顺义十中男、女生喜欢运动的分布。其中喜欢篮球的占调查人数的24%、0%;喜欢足球的占调查人数的11%、0;喜欢羽毛球的占调查人数的35%、51%;喜欢乒乓球的占调查人数的24%、30%;喜欢健美操的占调查人数的5%、15%;喜欢其他项目的占调查人数的1%、4%。
表3 喜欢的运动项目男生的分布表 (N=85人)
项目 篮球 足球 羽毛球 乒乓球 健美操 其他
人数 20 10 30 20 4 1
% 24% 11% 35% 24% 5% 1%
表4 喜欢的运动项目女生的分布表 (N=88人)
项目 篮球 足球 羽毛球 乒乓球 健美操 其他
人数 0 0 45 27 13 3
% 0% 0% 51% 30% 15% 4%
从表1、表2可以看出男生以篮球为主大家都非常喜欢,而女生大多数人以慢跑散步为主和健美操为主,女生比较喜欢聊天之累的事也是比较适合的。而从表3、表4可以看出学生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羽毛球和乒乓球,大家都非常的喜欢小球运动,不过由于学校的场地和器材等原因,大多数学校还没有普及小球项目。
3.1.2 顺义十中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主要有下列常见的组织方式:
第一、运动队。课余体育训练的最基本单位是校运动队。主要是组建一批有一定特长,有较强潜能的学生,为培养学校的运动骨干做准备。
第二、学生会文体部。顺义十中学生会文体部已发展到大面积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的课外活动,增进了学生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参与的意识。学生会文体部是学生爱好和特长的表现场所,学生感兴趣,有地方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因此学生锻炼更积极,锻炼的效果更佳,学生受益更深,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1.3顺义十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态度的调查结果
从调查结果看,“喜欢”和“非常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占大多数,其中男生为90%,女生为68%,男生高于女生;“一般”与“不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为少数,男生为10%,女生为32%,其中,女生高于男生。具体情况见表5
表5 男生与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对比表
男生(N=85人) 女生(N=88人)
态度 频数 占男生总人数百分比 频数 占女生总人数百分比
非常喜欢 39 45% 28 32%
喜欢 39 45% 32 36%
一般 7 10% 16 18%
不喜欢 0 … 12 14%
从针对顺义十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的调查结果表5中可以看出,目前在顺义十中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占大多数,反映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正确、态度积极。对于不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受家长的消极态度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家长希望孩子一心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从而压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欲望。
3.1.4顺义十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调查结果
关于顺义十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出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增进对锻炼的兴趣”动机的学生占的比重居于前列,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96%,78%,56%。 具体情况见表6
表6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分析表 (N=173人)
动机 频数 所占百分比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166 96%
掌握运动技能 134 78%
增进对锻炼的兴趣 97 56%
为了健美 45 26%
锻炼意志 38 22%
学校要求,没有办法 27 16%
动机是由人的生理和社会需要所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它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进行体育活动的行为则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选择、激发、维持并强化一定的体育活动从而导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良好的体育学习动机是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和培养意志品质的前提。
从对学生的动机调查结果表6可以看出顺义十中大部分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发点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增进对锻炼的兴趣”,这说明顺义十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功能认识和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他们进行锻炼不是盲目的进行,随波逐流,而是有一定的目的性,对锻炼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已上升的一定的理论高度,不再仅仅停留在“锻炼身体”,而是在运动中能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培养竞争的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3.2顺义十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
3.2.1 影响顺义十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消极因素
影响顺义十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一素两个方面,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体育意识与价值观,体育态度与习惯,运动技能掌握水平等。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高中课余时间的增多及学生体育意识市的增强,已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增强了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通过调查我可以看出:主观方面的因素已不是影响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而客观因素主要有:体育教师缺乏动力,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缺少体育场地和器材,非体育的课外活动吸引了学生。
3.2.2影响顺义十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积极因素
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所谓体育兴趣,是指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备课,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区别对待。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以提高动作质量和练习兴趣;同时应注意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降低动作的难度要求,给予帮助、鼓励和耐心辅导,使其树立信心,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
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每学期多举行一些全校性的竞赛,包括球类、田径等。通过举办全校性的体育竞赛,可以调动全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可以检阅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通过竞赛,使学生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并且可以从而培养一批体育活动的骨干力量。
4 结论
4.1 顺义十中课外活动由于受场地器材和指导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不能充分的得到锻炼,而学校规定的项目比较单一,学生感到没有乐趣,从而失去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变成为应付课外体育活动现象出现。
4.2 顺义十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积极;部分学生除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外,周末还参加一些俱乐部体育活动和比赛,但有一部分持消极态度从不参加;虽有性别差异,但在动机及其对作用的认识的取向上趋于一致。
4.3 顺义十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消极因素主要是缺少体育场地和器材,非体育的课外活动吸引了学生。另外,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的同时,可通过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举行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巧妙地应用音乐等措施推进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5 建议
5.1 努力解决体育场地质量不高、设施不齐全等方面的问题。班主任及其他的体育老师应积极组织、引导。在现有的条件下让学生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5.2 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在项目上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兴趣要求。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角度出发,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个人的体育专长,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提供空间与机会。课外活动的组织要灵活,内容要丰富,适应面要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变化规律,施以合适的运动负荷,并随季节的变动做适当的调节。
5.3 充分调动老师尤其是体育教师的积极性,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多和体育老师沟通,充分发挥老师的能力,给体育老师创造一个好的体育环境。
6 致谢
本文是在导师张莹老师的细心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的,在此,我谨向她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论文选题、材料的收集、整理、修改过程中,得到了张莹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杨贵仁 做好系列广播体操确保学生每天一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中国学校体育 1991年3月
〔2〕刘青 新时期体育 体育教学 2008年9月
〔3〕曾令格 中小学体育课设计 体育教学 2005年5月
〔4〕范立仁 体育发展新论 体育科学 1996年7月
〔5〕李立 上好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学刊 2001年3月
〔6〕沈建华 体育学刊 2001年3月
〔7〕安玉斌等 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研究 体育科学 2003年3月
〔8〕陈建绩等 体育研究理念与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2月
附件:学生问卷
调查问卷
亲爱的各位同学:
你好!
首先真诚地感谢你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填写这份问卷!我是首都体育学院2005级体育系的学生,我正在进行对贵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此次问卷是一次抽样调查问卷,此调查结果只作为研究使用,请你放心地发表你真实的意见和建议。非常感谢你的支持!并衷心祝你学习进步!
性别:
请在你同意的选项的字母下打勾
性别 A男生 B女生
1. 喜欢课外体育活动吗?
A 非常喜欢 B 喜欢 C 一般 D 不喜欢
2. 喜欢顺义十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开展项目?(单选)
A慢跑散步 B篮球 C跳绳 D广播体操 E健美操
3. 你喜欢的动项目?(单选)
A篮球 B足球 C羽毛球 D乒乓球 E健美操 F其他
4.你认为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对达到以下的目标的意义如何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一般
不太重要
不重要
A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掌握运动技能
C 增进对锻炼的兴趣
D 为了健美
E 锻炼意志
F 学校要求,没有办法
5.你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吗?
A 愿意 (回答A的同学直接回答第6题)
B 不愿意 (回答B的同学直接回答第7题)
6.你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发点是 (可多选)
A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C 学校要求的,没有办法
D 消除学习疲劳 E 发展体育特长 F 为了健美
7.你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是 (可多选)
A 内容单调 B 不需要活动 C 学习太忙 D 消除学习疲劳有更好的办法
E 我讨厌体育 F 我讨厌这种体育的形式
8.你认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是否应随季节的变化而作调整?
A 是 B 不是
9.你认为每天安排课外体育活动的最佳时间为
A 半个小时内 B 半个小时---一个小时 C 1---2小时 D 2个小时以上
10.你认为学校每天安排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否合适
A 太多 B 偏多 C 正好 D 太少
11.你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地你上其他的课程
A 有积极影响 B 没有影响 C 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12.你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对你的锻炼
A 有积极影响 B 没有影响 C 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13.你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对你与同学的交流
A 有积极影响 B 没有影响 C 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最后,感谢你为我填写问卷,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