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
课题
杠杆
课时
1
设计者
卢宝生
编制
时间
2012年2月
教
学
目
标
科学知识目标
1 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 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的每个结构,能区分哪些是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教学难点
认识杠杆的每个结构,能区分哪些是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教具学具
螺丝刀、铁饼罐、板手、铁钉、胶钳、铁架台、木棒、绳子
板 书 设 计
杠杆
1、杠杆的组成: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支点
2、杠杆的种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平衡杠杆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调整
情景: 通过一幅妍妍要打开饼干罐盖,但又感到罐盖很难打开的情景,以及主题人物的对话,探讨打开灌盖的办法,从而引起学习者的思考。
创设生活情景,对平时熟悉的现象进行思考,引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
活动内容:1、研究选用什么工具更好地打开罐子
2、把打开罐盖的方法简单地写出来
3、使学生知道这就是简单机械——杠杆
活动要求: 开展该活动要预先准备一个能盖得比较严密的罐子,配几把常用的工具,如电工胶钳、活动扳手、螺丝刀、长铁钉等(这些活动材料和工具也可预先布置学生分头准备,上课时带来使用)。
如果在活动中一时找不到或找不全合适的工具,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工具代替。但是,在提供的工具中,一定要有一支如螺丝刀一样的撬杆,用来体现使用撬杆撬罐盖的杠杆作用。
这个活动应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使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打开罐盖,同时又体会到使用杠杆撬开罐盖最容易,体会使用杠杆的感受和参与动手活动的乐趣。
活动小结: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杠杆的知识。
活动二: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活动内容:让学生通过研究,知道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活动小结:描述杠杆可用以下几个要素:
1、两力:动力和阻力。
2、三点: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
3、支点要从分析杠杆的转动情况来确定,动力作用点是动力作用的位置,阻力作用点是阻力作用的位置。
4、两臂:动力臂和阻力臂。
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要把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当作力臂。使用杠杆省力的情况不但跟力的作用点有关,还跟用力的方向有关,即跟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有关。
活动三:用杠杆做个起重机
活动内容:让学生探讨杠杆支点的位置与用力大小有关
活动小结: 通过活动,让他们体会到,杠杆的支点越靠近动力作用点(远离阻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费力,当动力大于阻力时,这时的杠杆是费力杠杆;相反,杠杆的支点越靠近阻力作用点(即远离动力作用点),搬运重物就越省力,当动力小于阻力时,这样的杠杆就是省力杠杆。
讨论: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各有什么不同?找一找身边常见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小结: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各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要找到杠杆的支点在哪里的问题。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已经很清楚地知道,杠杆支点在杠杆不同的位置上,需要撬起重物的力量是不同的。支点越靠近动力作用点,撬起重物就越费力,当动力大于阻力时,这时的杠杆就是费力杠杆;反之,当动力小于阻力时,就是省力杠杆。常见的费力杠杆有理发剪刀、钓鱼竿等;常见的省力杠杆有钳子、起钉的起子等。
在介绍杠杆原理结构的同时,可加入杠杆的最早使用者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当事他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投石车击退罗马军队。
在总结杠杆结构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动力臂和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杠杆的种类: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可以结合投石车原理对设计两款简单的投石车让学生感受实验的乐趣
教后记: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对杠杆原理有了初步认识,能知道杠杆是由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和支点组成,但对于哪一边用力属于动力作用点,哪一边属于阻力作用点不知道如何划分,在课堂上,老师只能通过举出多个实例介绍。在区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种类也存在一点困难,因为某些生活用具,比如镊子,不容易发现其支点以及动力作用点的位置。需要反复举例和解释。
在课堂上可以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历史为学生开拓人类在利用杠杆原理历史,显示人类在简单机械原理的智慧和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