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程试卷库测试试题(编号:001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 ,被控量为 。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 ;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 ;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 。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 。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 ;在频域分析中采用 。
4、传递函数是指在 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 与 之比。
5、 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
6、 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穿越频率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 。
7、 系统可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系统可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8、 若系统(A、b,c)是渐近稳定的,则也是 的,若系统(A、b,c)是输入、输出稳定的,且又是可控和可观测的,则系统(A、b,c)是 的。
9、 BIBO稳定是 。
二、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如果系统中加入一个微分负反馈,将使系统的超调量()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定
2. 运算放大器具有____________优点。()
A、 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
B、 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C、 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高
D、 输入、输出阻抗都低
3. 在相频和幅频图中反映系统高频抗干扰能力的是()
A、 低频段
B、 中频段
C、 高频段
D、 无法反映
4. 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当时,其频率特性幅值M(1)=()
A、
B、
C、
D、
5. 设开环传递函数,随着K增大,闭环系统()
A、 相对稳定性变差,快速性不变
B、 相对稳定性变好,快速性不变
C、 相对稳定性不变,快速性变好
D、 相对稳定性变差,快速性变差
6. 对于一阶、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都是正数是系统稳定的()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以上都不是
7. 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
B、
C、
D、
8. 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的关系,通常是()
A、
B、
C、
D、
9. PID控制规律是__________控制规律的英文缩写。()
A、 比例与微分
B、 比例与积分
C、 积分与微分
D、 比例、积分与微分
10. 用频域法分析控制系统时,最常见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A、 脉冲函数
B、 斜坡函数
C、 阶跃函数
D、 正弦函数
三、 分析应用题(本答题共5小题,共60分)
1、已知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求传递函数(本题10分)
R(S) C(S)
图1
2、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试求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本题10分)
R(S) C(S)
图2
3、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本题10分)
(1) 绘制从0 ~ 变化的根轨迹(要求出:分离点、与虚轴的交点等);
求系统稳定且为欠阻尼状态时开环增益的取值范围。
4、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求:(本题10分)
a) 使系统稳定的值;
b) 若r(t) = 2t +2时,要求系统的稳态误差为0.25,问应取何值。
5、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和串联校正装置的对数幅频特性 如图3所示:(本题20分)
(1) 写出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并求其相角裕度 ;
(2) 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3) 画出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并求其相角裕度 。
50db
-20
40db
30db
10db
-40
0
0.01
0.1 0.32
1 10
20
-20db
-60
-30db
-40db
课程试卷库测试试题(编号:002 )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一个控制系统包含__________和控制装置两大部分,控制装置由__________、给定元件、__________、__________、执行元件、校正元件等几部分组成。
2.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
4. 已知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则系统的阻尼比ζ为__________,自然频率ωn为__________。
5. 实轴上的某一区域若为根轨迹,则其_____边开环实数零、极点个数之和为____数。
6. 非最小相位系统,是指在s右半平面具有__________的控制系统。
7. 频域相对稳定性指标,相角裕度公式:__________,幅值裕度公式:__________。
8. 期望对数幅频特性的要求为:低频段尽量__________;中频段以__________的斜率穿过0dB线,并占有一定带宽;高频段斜率越高越好,以抑制高频噪声。
9. s域中的稳定区映射到z域中为:__________。
10. 香农采样定理是设计离散系统时必须严格遵守的一条准则,其定理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
E、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某二阶系统无零点,其闭环极点的分布如下图所示,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的超调量σp为:()
A. σp=36.7%
B. σp=17.7%
C. σp=16.3%
D. 无法确定σp
2.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系统的开环根轨迹增益K*为:()
25
A. 4
B. 8
C. 4/3
D. 1
3. 根轨迹的模值方程可用于()
A. 绘制根轨迹;
B. 确定根轨迹上某点对应的开环增益;
C. 确定实轴上的根轨迹;
D. 确定根轨迹的起始角与终止角。
4.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换传递函数为,其速度误差系数Kv为:()
A. 0
B. ∞
C. 10
D. 1
5. 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单位加速度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A. 0.1
B. 0.01
C. 0
D. 0.09
E. ∞
6. 系统中增加开环零点可以:()
A. 增加系统响应的调整时间
B. 增加系统响应的超调量
C. 改善系统稳定性
D. 破坏系统稳定性
7. 已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Nyquist图如下,该系统为:()
A. 0型系统
B. I型系统
C. II型系统
D. 有静差系统
E. 以上答案都不对
8. 已知零、极点分布图如下,实轴上闭环根轨迹区域为:()
A. I、II、III、IV、V、VI
B. II、III、IV、V、VI
C. II、IV、VI
D. I、III、V
9.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的稳定范围是:()
A. K>0
B. K<6
C. K<0或K>6
D. 0<K<6
E. 不能确定
10. 二阶系统的闭环极点为两个相等的负实数,请问该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A. 临界阻尼运动
B. 过阻尼运动
C. 欠阻尼运动
D. 无阻尼运动
E. 不能确定
三、分析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E、 化简下面结构图,求出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F、 已知系统特征方程式为试判断系统稳定性。
四、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10分)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求: (1)位置误差系数,速度误差系数和加速度误差系数;
(2)当参考输入为,和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2、(15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无右半品面的零点和极点,且G(s)的对数渐进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试写出个G(s)的表达式,并近似作出相频特性曲线,用对数频率稳定判据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如果系统稳定,求出对应的稳定裕量。
3、(15分)设开环传递函数单位斜坡输入R(t)= t,输入产生稳态误差e £ 0.0625。若使校正后相位裕度g*不低于45°,截止频率wc* > 2(rad/s),试设计校正系统。
课程试卷库测试试题(编号:003 )
:
E、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F、 自动控制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___________,使被控对象的___________自动地 变化。
G、 一个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基本元件构成:给定元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大元件、校正元件、能源元件等。
H、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经典控制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 传递函数与只适用于_____系统,特征多项式的根称为传递函数的_____。
K、 在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中,按5%误差所得出的调节时间___________,按2%误差所得出的调节时间_______,超调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L、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闭环特征根是___________根。
M、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闭环特征式所有根______。
N、 在劳斯稳定判据中,第一列数值符号改变的次数等于___________。
O、 偶极子是指一对靠的很近的________。
P、 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Q、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元件参数,还与输入信号的形式有关。
( )
R、 劳斯表中第一列元素全大于零时,系统是稳定的。 ( )
S、 系统的稳定性不仅与系统自身结构有关,还与初始条件、外作用大小有关。 ( )
T、 系统的稳定性只取决于系统特征根(极点)。而与系统的零点无关。( )
U、 位置误差系数的表达式为:。 ( )
V、 对于典型二阶系统来说当ζ=1时,称为临界阻尼状态,特征根为一对纯虚数。 ( )
W、 典型二阶系统的最大超调量仅由阻尼比ζ决定,ζ越大,σ%越大。( )
X、 对于非单位反馈系统而言,两种稳态误差的关系为:。( )
Y、 根轨迹起始于开环零点,终止于开环极点。 ( )
Z、 绘制根轨迹的两个基本条件为: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其中相角条件是决定根轨迹的充分必要条件。 ( )
AA、 按照相角条件,若实轴上某点s1右方的实数极点和实数零点的总个数为奇数时,则该点s1就在根轨迹上。 ( )
BB、 开环不稳定的系统,闭环后一定不稳定。 ( )
CC、 频率特性的概念和定义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或元件,同样适用于不稳定系统。 ( )
DD、 I型系统的开环奈奎斯特曲线起点是在相角为-180度,幅值为无穷大处。 ( )
EE、 如果系统开环有P个特征根在S平面虚轴的右侧,当频率ω由零变到无穷大时,若开环幅相特性G(jω)H(jω)顺时针饶(-1,j0)点的转角为P,则系统在闭环状态下是稳定的。反之,系统闭环后不稳定。 ( )
FF、 幅值裕度的物理意义为:如果系统的开环增益增大到原来的K倍,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 )
GG、 相位裕度的物理意义为:如果开环系统截止频率ωc处的相位再超前γ角度,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HH、 系统开环波特图基本确定了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具体来说:中频段基本决定了系统的动态特性指标,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精度,高频段反映出抑制高频干扰的能力。 ( )
II、 从频率特性来看,相位超前校正装置是一种低通滤波器,而相位滞后校正装置则是一种高通装置。 ( )
JJ、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除了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有关,还依赖于初始条件和输入的性质。
KK、 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LL、 自动控制系统按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 ( )
11. 开环控制系统
12. 闭环控制系统
13. 线性系统
14. 复合控制系统
15. 时变系统
MM、 控制系统典型环节中,具有滞后相位特性的环节是: ( )
A. 比例环节
B. 微分环节
C. 积分环节
D. 惯性环节
E. 振荡环节
NN、 系统结构图等效变换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
E、 各传递函数形式保持不变原则
F、 变换前后数学关系保持不变的原则
G、 各环节结构保持不变的原则
H、 变换前后结构保持不变的原则
OO、 典型二阶系统的特征根若为两个负实数,则系统处于什么状态:
( )
四、 欠阻尼状态
五、 过阻尼状态
六、 临界阻尼状态
七、 无阻尼状态
PP、 调整时间与闭环极点的位置之间的关系是: ( )
A. 极点距离虚轴越远,系统调整时间越短
B. 极点距离实轴越远,系统调整时间越短
C. 极点距离虚轴越近,系统调整时间越短
D. 极点距离实轴越近,系统调整之间越短
E. 没有直接关系
QQ、 系统稳定性和稳态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 )
E、 没有关系
F、 稳定性越高,稳态误差越大
G、 稳态误差越小,稳定性越差
RR、 根轨迹与虚轴如果相交,则对应交点上系统的状态为: ( )
11. 稳定状态
12. 不稳定状态
13. 临界稳定状态
14. 不能确定
SS、 增加一个开环零点对系统根轨迹的影响有: ( )
F、 改变根轨迹在实轴上的分布
G、 改变了渐近线的条数、倾角和分离点
H、 可以抵消有损于系统性能的极点
I、 根轨迹曲线将左移,有利于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TT、 非线性系统特有的现象有: ( )
E、 衰减谐振
F、 发散谐振
G、 极限环(自持振荡)
H、 跳跃谐振
UU、 给定系统具有较满意的动态性能,但稳态精度不能满足指标要求,应采用哪种串联校正方法。 ( )
E、 超前校正
F、 滞后校正
G、 滞后-超前校正
H、 反馈校正
VV、 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WW、 典型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如果该系统属单位反馈系统,试确定其开环传递函数并计算调整时间。
0.1
1.3
1
t(s)
y(t)
XX、 给出某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若不稳定请指出不稳定的原因。
YY、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求出系统输入时的稳态误差。
ZZ、 大致画出下列系统的根轨迹图,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a) (b) (c)
课程试卷库测试试题(编号:004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快速性和 。
2、控制系统的 称为传递函数。一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
3、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可采用 、根轨迹法或 等方法判断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
4、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 和 ,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5、线性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纵坐标取值为 ,横坐标为 。
6、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其中P是指 ,Z是指 ,R指 。
7、在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中,定义为 。是 。
8、PI控制规律的时域表达式是 。P I D 控制规律的传递函数表达式是 。
F. 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
E、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八、 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
A、 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
B、 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
C、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
D、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九、 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 )。
A、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B、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C、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D、非线性系统。
十、 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A、 B、
C、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十一、 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
A、 B 、
C 、 D、
十二、 已知下列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 ( )
I、 B 、 C 、 D、\
十三、 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 )
11. 低频段 B、开环增益 C、高频段 D、中频段
十四、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是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
H、 0 ; B、 ∞ ; C、 10 ; D、 20
十五、 关于系统零极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 如果闭环极点全部位于S左半平面,则系统一定是稳定的。稳定性与闭环零点位置无关;
B、 如果闭环系统无零点,且闭环极点均为负实数极点,则时间响应一定是衰减振荡的;
C 、 超调量仅取决于闭环复数主导极点的衰减率,与其它零极点位置无关;
D、 如果系统有开环极点处于S右半平面,则系统不稳定。
十六、 PID控制规律是__________控制规律的英文缩写。()
5、 比例与微分
6、 比例与积分
7、 积分与微分
8、 比例、积分与微分
十七、 用时域法分析控制系统时,最常见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3、 脉冲函数
4、 斜坡函数
5、 阶跃函数
6、 正弦函数
F、 分析应用题(本答题共6小题,共60分)
1、(本题10分)试简化图1中的系统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C(s)/R(s )和C(s)/N(s)。
图1
2、(本题10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如图2 所示,其中,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求系统的稳态误差(5分)。分析能否通过调节增益 ,使稳态误差小于 0.2 (5分)。
一
G(s)
R(s)
C(s)
图2
3、(本题10分)已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试求系统的超调量σ%、峰值时间tp和调节时间ts。
4、(本题10分)设负反馈系统如图3 ,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若采用测速负反馈,试画出以为参变量的根轨迹(10分),并讨论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6分)。
图3
H (s)
一
G(s)
R(s)
C(s)
5、(本题10分)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4所示。试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L(ω)
1
ω1
10
20
ω2
-20
-40
-40
ω
图 4
-10
dB
6、(本题10分)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试用状态反馈方法,将闭环极点配置在-2,-1+j,-1-j处,并写出闭环系统的动态方程和传递函数。
课程试卷库测试试题(编号:005 )
图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则
① 无阻尼自然频率 ;
② 阻尼比 ;
2、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三频段分别反映的系统性能是
① 低频段反映 ;
② 中频段反映 ;
③ 高频段反映 。
G. 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则
① 开环根轨迹增益 ;
②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
4、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图2所示,试分别求出相应闭环系统在右半平面的极点数。
图2
① ② ③
AAA、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
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
D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2、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 )。
A、增加积分环节 B、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K
C、增加微分环节 D、引入扰动补偿
3、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 ) 。
A、准确度越高 B、准确度越低
C、响应速度越快 D、响应速度越慢
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50 B、25 C、10 D、5
5、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 。
A、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 B、含两个积分环节
C、位置误差系数为0 D、速度误差系数为0
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 。
A、超调 B、稳态误差 C、调整时间 D、峰值时间
7、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B 、 C 、 D、
8、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改善系统的快速性及平稳性; B、会增加系统的信噪比;
C、会使系统的根轨迹向s平面的左方弯曲或移动;
D、可增加系统的稳定裕度。
9、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 )。
A、稳态精度 B、稳定裕度 C、抗干扰性能 D、快速性
10、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 )。
A、闭环极点为的系统 B、闭环特征方程为的系统
C、阶跃响应为的系统 D、脉冲响应为的系统
BBB、 分析应用题(本答题共5小题,共60分)
1. (15分)化简下面结构图,求出该系统的传递函数。
十八、 (10分)已知系统特征方程式为试判断系统稳定性。若不稳定,试求:(1)在右半平面的根的个数;(2)虚根。
十九、 (10分)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绘制系统根轨迹的大致图形,并简单说明系统稳定性。
二十、 (10分)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分别为如图的(a)和(b)所示,试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二十一、 (15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无右半平面的零点和极点,且G(jω)的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试写出G(s)的表达式,并用对数频率稳定判据判定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课程试卷库测试试题(编号:006 )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 关于系统传递函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 B. 只适合于描述线性定常系统;
C. 与相应s平面零极点分布图等价; D. 与扰动作用下输出的幅值无关。
3.系统特征方程为 ,则系统
A. 稳定; B. 临界稳定;
C.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 D. 型别。
4.系统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说明
A. 型别; B. 系统不稳定;
C. 输入幅值过大; D.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5. 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
A. 主反馈口符号为“+”; B. 除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
C. 非单位反馈系统; D. 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
12. 线性定常二阶系统的闭环增益加大:
A、系统的快速性愈好 B、超调量愈大
C、峰值时间提前 D、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没有影响
7.对于单位反馈的最小相位系统,依据三频段理论可得出以下结论
A. 低频段足够高,就能充分小;
B. 以-20dB/dec穿越0dB线,系统就能稳定;
C. 高频段越低,系统抗干扰的能力越强;
D. 可以比较闭环系统性能的优劣。
8.频域串联校正方法一般适用于
A. 单位反馈的非最小相角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单位反馈的最小相角系统; D. 稳定的非单位反馈系统。
9.积分环节的幅频特性,其幅值与频率成:
A、指数关系 B、正比关系 C、反比关系 D、不定关系
10.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其幅值裕度等于:
A、0 B、 C、 4 D、
F.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一个系统稳定的充分和必要的条件是系统的全部特征根都具有负实部。( )
2.两个二阶系统的超调量相等,则此二系统具有相同的和 。 ( )
3.把输出量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与输入量相减称为正反馈。 ( )
4.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其时间常数为0.25。 ( )
6.对二阶欠阻尼系统,若保持不变,而增大,可以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
三、分析计算题(共5题,70分)
1、(20分)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1) 写出闭环传递函数表达式;
(2) 要使系统满足条件:,,
试确定相应的参数和;
(3) 求此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4) 时,求系统的稳态误差;
(5) 确定,使干扰对系统输出无影响。
2、(20分)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6. 绘制时的系统根轨迹(确定渐近线,分离点,与虚轴交点);
17. 确定使系统满足的开环增益的取值范围;
18. 定性分析在范围内,增大时,以及作用下的变化趋势(增加/减小/不变)。
3、(10分)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要求
(1) 绘出从时系统的根轨迹(要求出分离点、渐近线、与虚轴的交点等);
(2) 使系统稳定且为过阻尼状态时的的取值范围。
4、(20分)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采用串联校正,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CCC、 写出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
DDD、 在图3中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EEE、 求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
课程试卷库测试试题(编号:007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对自动控制系统基本系能的要求是_______性、_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2.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描述_______。
3. 二阶系统随阻尼比不同,其特征根和单位阶跃响应不同,当阻尼比为_______时,特征根为一对共轭复根,响应曲线为_______;当阻尼比为_______时,特征根为两个相等的实根,响应曲线为_______。
4. 系统的响应由两部分组成,动态分量决定了系统的_______,稳态分量决定了系统的_______。
5.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特征方程的根位于s平面_______部分,或特征根的实部_______。
6. 一个稳定系统的闭环极点越远离S平面的虚轴,则稳定裕度越_______。
7. 最小相位系统的奈氏曲线_______(-1,j0)点时,闭环系统是稳定的,此时ωc___ωg。
8. I型系统,增补的奈氏轨迹为半径_______的圆弧,该圆弧从角度90度的点经0度到_______的点为止。
9. 状态空间表达式包括_______方程和_______方程。
10. 非齐次方程解包含_______部分。
I、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H. 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7、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8、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9、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10、 非线性系统。
I. 单位反馈系统稳态速度误差的正确含义是:
A、在 时,输出速度与输入速度的稳态误差;
B、在 时,输出位置与输入位置的稳态误差;
C、在 时,输出位置与输入位置的稳态误差;
D、在 时,输出速度与输入速度的稳态误差。
J.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两个“S”多项式之比 ,则闭环特征方程为:
A、N(S) = 0 B、 N(S)+M(S) = 0
C、1+ N(S) = 0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K. 非单位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则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与输出端定义的误差之间有如下关系:
9、
10、
11、
12、
L. 在相频和幅频图中反映系统高频抗干扰能力的是()
(6) 低频段
(7) 中频段
(8) 高频段
(9) 无法反映
M. 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当时,其频率特性幅值M(1)=()
A、
B、
C、
D、
N. 设开环传递函数,随着K增大,闭环系统()
A、 相对稳定性变差,快速性不变
B、 相对稳定性变好,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