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00测评网高三物理复习第八章-电路(第四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987792 上传时间:2025-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4.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测评网高三物理复习第八章-电路(第四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00测评网高三物理复习第八章-电路(第四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登录100测评网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第八章 电路 第四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一.本节高考考点及要求 1.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II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 二.基础回顾 一、电动势 电源定义:把其它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作用:给电路提供持续的电压。 2.电动势的含义: 描述电源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在数值上就等于电源 时两极间电压。用符号E表示。 (1)电动势由电源自身决定,与外电路 关 (2)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的电压之和,关系式为E=U+U′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和电源电动势成正比,跟电路中的总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为:I= 常常写成:E=IR+Ir 2.路端电压: 路端电压变化规律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电键,滑线变阻器阻值R逐渐减小,对应伏特表读数U逐渐 ,U的理论变化范围为 。原因是:电源存在 ,随着R变小,电流 ,因电源内阻损失的电压U′ ,外电路电电压U 。 U=I1R U内=I1r U r=0 I1 O E I 变化流程为: R↑→I↓→U′↓→U↑ 当R→∞时,I= (断路时)、U′= 、U= R↓→I↑→U′↑→U↓ 当R=0时,I=(电路中最大电流)U′= 、U= 3.在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 电源总功率(电路消耗总功率):P总= 外电路消耗功率(电源输出功率):P出= 内电路消耗功率(一定是发热功率):P内= 纯电阻电路中,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路电阻变化关系: o R P出 Pm r P出=UI=·R·=·R 讨论:当R= 时,输出功率有极大值:P出= ;电源输出功率与外阻关系图象如图所示,R<r时,R增大输出功率 ,R=r时输出功率 ,R>r时,R增大,输出功率 。 三.例题精讲 例1.如图2所示,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C向B方向移动时,电路中各电表示数如何变化?(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不计) A1 A2 A3 V2 V A B V1 R1 R2 R3 C 解: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C向B方向移动时,外电路电阻增大,由得总电流(I1)减小,电源内部降压减小,由U=E-得路端电压U4增加,由U1=I R1得电阻R1电压U1减小,由U2=U4-U1得AB间电压U2增加,再由得R2支路电流I2增加,最后由I3=I1-I2得滑动变阻器中电流I3减小。 2 A R1 R2 1 S 例2. 如图,电源的内阻不可忽略.已知定值电阻R1=10Ω,R2=8Ω.当电键S接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0A.那么当电键S接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是下列的哪些值 A.0.28A B.0.25A C.0.22A D.0.19A 解:电键接2后,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一定增大,所以不可能是0.19A.电源的路端电压一定减小,原来路端电压为2V,所以电键接2后路端电压低于2V,因此电流一定小于0.25A.所以只能选C。 例3.在图示的电路中,若R1=4Ω,R3=6Ω,电池内阻r=0.6Ω,则电源总功率为40W,输出功率为37.6W,求电源电动势和电阻R2 解:根据题目给出条件可知:电源内电路发热功率I2r=40-37.6=2.4W     电路电流强度I=2A     同电源总功率:εI=40, 得   ε=20V     即外电路总电阻:     R=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ε=IR+Ir 即: 20=2×(2.4+R2)+2×0.6,解得     R2=7Ω 例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的内阻r=0.4Ω,电阻R1=R2=R3=4Ω,开关S合上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1.5A,电压表V的示数为2V,求开关S断开后电压表V的示数。(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不计) 解答:开关S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  R1 R2 R3 R4 U3=I3R3=1×4=4(V) U4=U3-U2=4-2=2(V) I4=I1+I2=1(A) R3 R1 R2 R4  E=U3+(I3+I4)r=4+(1+1)×0.4=4.8(V) S断开时等效电路如图   四.跟踪练习 1.如图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I—U图象,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势E1=E2,发生短路时的电流强度I1>I2   B.电动势E1=E2,内阻r1>r2   C.电动势E1=E2,内阻r1<r2   D.当两个电源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2.关于电源和直流电路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总是由高电势流向低电势   B.电源短路时,电路电流为无穷大,路端电压为零   C.外电路断路时,路端电压为最大,外电阻为零   D.外电路总电阻值增大时,路端电压也增大 3.如图,A、B两灯电阻相同,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下滑动时( ) P B R A A、通过电源的电流减小 B、电阻R中的电流减小 C、电灯A将变暗一些 D、电灯B将变暗一些 4.如图电路中,电阻R1=10Ω,R2=8Ω,电源内阻r≠0.当S接R1时,电压表示数为2V,当S接R2时,电压表示数可能为 ( ) V A.2.2V    B.1.9V C.1.6V    D.1.3V A B 0 5、如图所示,直线A和B分别为电源a、b的路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像,设两个电源的内阻分别为ra和rb,若将一定值电阻R0分别接到a、b两电源上,通过R0的电流分别为Ia、Ib,则( ) A、ra=rb, Ia=Ib B、ra>rb, Ia>Ib C、ra>rb, Ia=Ib D、ra>rb, Ia<Ib 6.如图所示,电池组的电动势为ε,内电阻为r,R0为定值电阻,R为变阻器,已知R0>r.为使R0上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应将变阻器阻值调整到( ). (A)R0 (B)R0+r (C)R0-r (D)0 7.如图所示,直线OAC为某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随总电流I变化的图线,抛物线OBC为同一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r随总电流I变化的图线,则当通过电源的电流为1A时,该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 (A)1W (B)3W (C)2W (D)2.5W R1 R2 r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V,内电阻为1Ω,R1=1Ω,R2=6Ω,电动机线圈电阻为0.5Ω,若开关闭合后通过电源的电流为3A,则R1上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W,电动机消耗电功率为_________W 9.如图所示,E=10V,R1=4W,R2=6W,C=30μF,电池内阻可忽略。(1)闭合开关K,求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2)然后将开关K断开,求这以后流过R1的总电量。    R1 R2 R3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3.5Ω,R2=6Ω,R3=3Ω,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5.7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5V,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1.如图所示,电阻R3=4 Ω,电表为理想表.开始时R1、R2、R3中都有电流通过,电压表示数为2 V,电流表示数为0.75 A.后来三个电阻中有一个发生断路,使电压表示数变为3.2 V,电流表示数变为0.8 A. (1)哪个电阻断路? (2)求电阻R1、R2的阻值各为多少? (3)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各为多少? 12.如图所示,变阻器R2的最大电阻是10 Ω,R3=5 Ω,电源的内电阻r=1 Ω,当电键S闭合,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位置时,电源的总功率为16 W,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2 W.此时电灯R1正常发光,求: (1)电灯阻值R1是多少?(设R1阻值恒不变) (2)当电键S断开时,要使电灯正常工作,应使变阻器的电阻改变多少?  13.如图所示为一由双刀双掷电键S、两节干电池(每节干电池的电动势ε=1.5V,内阻r=1Ω)和一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额定电流为0.15A)组成的电路,那么: (1)当触刀掷向a、b时(a和e、d接通,b和f、c接通),两个电池是怎样连接的?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2)当触刀掷向c、d时,两个电池是怎样连接的?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14.某电炉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为P0=400W,电源在不接负载时的路端电压与电炉的额定电压相同.当把电炉接到该电源时,电炉实际消耗的功率为P1=324W.若将两个这样的电炉并联接入该电源,那么两个电炉实际消耗的总功率P2为多少? 15.直流发电机ε=250 V,r=3 Ω,两条输电线电阻R1=R2=1 Ω,并联的电热器组中装有50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每只电热器的额定电压为200 V,额定功率为1 000 W,其它电阻不计,并且不计电热器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求:   (1) 接通几只电热器时,实际使用的电热器都能正常工作?   (2) 接通几只电热器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最大?   (3) 接通几只电热器时,电热器组加热物体最快?   (4) 接通几只电热器时,电阻R1和R2上消耗的功率最大?   (5) 接通几只电热器时,实际使用的每只电热器中的电流最大?    五.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ACD D CD B B D C 8.9 、6 9.(1)1.0A  (2)Q=1.2×10-4C 10.6V、0.5Ω 11.(1)R1;(2)8 Ω;4Ω;(3)4 V;1 Ω 12. (1)2.5 Ω;(2)1.5 Ω 13.(1)并联,0.13W (2)串联,0.43W 14. 535.3W 15.(1)2只(2) 40只(3)8只(4) 50只(5) 1只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