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
一. 试卷分析.
1.时间 90min
2.分值 100分
3.考试题型
①单选15×2′=30′ ②填空20′ ③作用8题16′ ④实验探究 5题34′
二. 考题预测.
1.作用题.
①光的反射作用 ②光的折射作用 ③平面镜成像作用 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⑤三点作图法作用 ⑥电路图连实物图 实物图连电路图作用 ⑦实验设计作用.
2.实验题.
①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书P19 ,演示实验
结论:伸出桌面的越长,物体震动越慢,音调越低(音调与质量有关)
②光的反射规律.书P39. 探究
1′书P40. 图2.2-3 图2.2-4 是探究就三线是否共面的关系
2′镜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当入射角等于0°时,反射角等于0°而不是90°
③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书P43. 探究
1′实验中为什么拿一样的蜡烛,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2′实验中为什么拿玻璃而不要平面镜做实验,便于寻找像的位置
3′平面镜成像特点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即物像上下不变,左右颠倒
④光的折射实验 书P47. 演示
1′结论,密度大,角度小,密度小,角度大
2′全反射的相关真探究
⑤探究凹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书P66. 探究.
1′实验前,应将烛焰、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水平高度,否则光屏上将找不到像.
2′实验结论
物 距/u
像距
成像性质
应用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等大实
/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
电影、幻灯机
u=f
/
红光一片
/
u<f
/
正立放大虚
放大镜
⑥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书P78. 想想仪仪
1′使用前应观察量程,分度值,零刻线.
2′使用时书P78. 1.2.3.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⑦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 书P82. 探究
1′实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使物体变热均匀.
2′晶体熔化的条件. 1.′继续吸热. 2.′达到熔点. 3′吸热时间的判断.
⑧水沸腾实验. 书P87. 探究
1′要缩短沸腾时间的方法.1.′在烧杯上加盖子. 2.′减少水的质量. 3.′换温度较高的热水. 4.′加大火力.
2′水沸腾现象.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并形成水蒸气.(注,水蒸气看不见,我们看见的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
⑨影响蒸发快慢因素实验
1′注意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而不是影响蒸发的因素.
2′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⑩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及用电流表测串、并联电路规律.
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串联. 2.′不超过量程. 3.′“+”进“—”出. 4.′,必能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流表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原因:电流表相当于导线.
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中,赶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计算题
①声音,时间,路程相关计算题.
②温度计的相关计算题
③串并联电流规律的相关计算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