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国100所名校2025年历史高三上期末统考试题.doc

上传人:y****6 文档编号:11979411 上传时间:2025-08-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7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100所名校2025年历史高三上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100所名校2025年历史高三上期末统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100所名校2025年历史高三上期末统考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上表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课题研究的统计表。由此可知( ) A.英国纺织工业渐趋衰落 B.工业革命促进社会分工 C.社会需求引领科研方向 D.科学与技术已紧密结合 2.雷颐的《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说,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材料中的“乌托邦”是 A.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 B.资本主义的美妙设想 C.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 D.公平公正的社会模式 3.著名史诗《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下列哪一地区的古代社会生活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4.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休系。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位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最可能出现于 A.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时 B.俄国十月苹命成功时 C.新中国建立之后 D.英国光荣革命后 5.表中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中国建交国家数量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 A.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 B.贯彻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贯彻的是“一边倒”外交方针 6.下列关于启蒙运动的叙述,较为恰当的是 A.阐明基督教义,促使欧洲人重新领会神的启示 B.宣传自由与理性,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C.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人开始探索东方未知世界 D.宣传新教思想,战胜封建专制与天主教会的愚昧 7.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 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8.如图为欧元50欧分硬币的一面,为欧盟各国统一的图案画面,另一面的图案则带有不同同的特点,如法国为象征法国的玛丽安娜肖像,德国为象征着民族分裂与统一的勃兰登堡门,西班牙为著名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这表明 A.欧元的使用增强了欧洲民众的认同感 B.欧盟在“一体”下追求“多元”并存 C.区域集团化的实现仍然任重而道远 D.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并行发展 9.有学者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基础”。下列各项能够作为其论断依据的是 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D.德国推行世界政策争霸全球 10.从历史叙事角度,有学者将历史事实分为特殊事实,指具有特殊时空点位上的事实;普通事实,指有关特定时段、特定空间范围里某种流行的事实;普遍事实,指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而普遍存在的历史事实。据此判断,下列属于普遍事实的是 A.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 B.古代罗马,奴隶只是其主人的财产,不具有任何的权利 C.公元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废,西罗马帝国灭亡 D.古代罗马人的法制精神和法制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11.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12.占卜与风水在中国起源很早,但在民间广为流行则始于宋朝,主要原因是 A.商业发达,社会流动加剧 B.社会动乱,瘟疫战争不断 C.理学兴起,儒家思想流行 D.帝王提倡,佛道宗教盛行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冗官”问题在北宋初年就已经出现了。各级政府机构重叠,官吏人数大增。同时,大批高官的子弟、亲戚甚至门客不必经过选举便涌入仕途。此外,太宗以后,又扩大科举规模,每科总有五、七百到一千人被录取做官。因之,官僚队伍迅速膨胀。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期间高度重视冗官问题的解决,政府颁布法令对铨试法(即对荫补人授予差遣的考试办法)进行了改革。首先废除了以前在恩赦等特殊情况下的恩例免试,一律以成绩高下依次授予实职。神宗熙宁二年年,规定宗室子弟出官,也要参加考试;熙宁四年又规定,铨试不再考诗赋而代之以试断公案、时议或律义。但是为推行变法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机构,这就增加了官员的人数,甚至为了减少变法阻力,对有俸无事的“宫观官”也不再限制数量。 ——屈超立《北宋官冗之弊与吏治改革》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冗官”问题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变法针对冗官问题的改革措施。 14.(20分)唐代的诏书 如图是1972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唐昭陵临川长公主墓的《临川公主诏书刻石》及碑文: 以下整理自《临川公主诏书刻石》(贞观十五年即公元641年) (1)据此诏书并结合所学,请详细描述当时中央机构三省六部的工作流程。 (2)此诏书由草拟到颁发只用了两天,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看法。 (3)《临川公主诏书刻石》应该属于什么史料?如果想进一步研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还可以查看哪些史料? (4)叙述中国古代秦至清以来中央中枢机构的发展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从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课题研究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纯科学研究、采矿、海 上运输、军事技术数量明显领先,此时英国正进行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活动,反映出社会需求引领科研方向,故C项符合题意;纺织工业课题研究数量少并不是说英国纺织工业渐趋衰落,而只是不符合此时的社会需求,并且工业革命首先爆发在新兴的棉纺织业,A项不符合题意;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才开始,B项不符合题意;19 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才紧密结合,D项不符合题意。 2、C 【解析】 从材料中的“太平天国的理想……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可以看出,论者是在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这一点上认为太平天国是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故C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这种做法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排除A;太平天国的“乌托邦”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不是指关于资本主义的设想,排除B;“乌托邦”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并非公平公正的社会模式,排除D。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太平天国的理想……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联系所学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分析解答。 3、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著名史诗《吉尔伽美什》源自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诗歌和传说,故A正确;尼罗河流域、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都不符合史实,故BCD错误。 4、A 【解析】 二战后的美、苏对抗,是全球性的,既是国家利益的争夺,也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材料中“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说明苏联解体了,故选A;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5、D 【解析】 由表中数据看出,1949-1950年中国建交国家有19个,1951-1953年建交国家只有一个,这种情况是受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影响,建交国家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故D正确;1949-1953年中国建交国家有20个,谈不上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排除A;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1953年没有与中国建交国家,无法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排除B;建国初期,中国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C错误。 6、B 【解析】 启蒙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宣传自由与理性,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故B正确,AD错误;新航路开辟在1500年前后,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故C错误。 7、A 【解析】 魏晋以后,随着中国工匠在源自印度的佛塔的基础上创造出各种带有中国特色的佛塔,汉字“塔”应运而生,反映了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A项正确;中国工匠将印度的佛塔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推动汉字中产生新文字,不能说明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并且佛教也没有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中国墓葬形制,C项错误;中国的佛塔和汉字“塔”的出现,不能说明宗教信仰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D项错误。 8、B 【解析】 欧盟货币图案各国不同,其差别化图案体现了欧盟在“一体”下追求“多元”并存,选项B正确;选项A与题无关,排除;欧盟是区域集团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因此选项C排除;材料未体现经济全球化,排除D。 9、A 【解析】 据材料“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完成国家统一,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这为其在一战和二战的失败埋下伏笔,故A正确;B选项是德国统一的后果作用,故B排除;“铁血政策”是统一的具体政策,故C排除;推行世界政策争霸全球,也是由军国主义导致的,故D排除。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基础”,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的影响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0、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罗马人的法制精神和法制意识具有普世意义,成为后人的榜样,属于普遍事实,D选项正确;屋大维称帝、奴隶制度和西罗马帝国灭亡,都是具有特殊时空点位上的事实,属于特殊事实,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11、B 【解析】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明朝时期选派粮长,并可以担任基层官吏,这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故B正确;粮长主要负责赋税征收和户口统计,这一制度出现并不能说明违背商品经济发展,排除A;题干与明代赋役制度无关,排除C;粮长制的推行是为了强化税收,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D。 12、A 【解析】占卜与风水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可是在宋代才广为流传。分析原因,可以得出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人口的流动,因此占卜和风水使得人民在内心寻求安慰和解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社会动荡往往无法顾及文化方面的发展;C选项错误,理学思想不推崇占卜和风水;D选项错误,宋代佛道宗教并不是很盛行,且帝王也未有提倡。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1)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官僚队伍膨胀;恩荫选官的影响;科举规模扩大。 (2)王安石变法对铨试法的改革,限制了荫补官员的数量,提高了其从政能力,对缓解冗官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解决冗官问题的办法很不彻底,特别是没能从缩减官僚机构和官员设置数量方面进行有效改革,使冗官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解析】 (1)“原因”,依据材料一信息“各级政府机构重叠,官吏人数大增”、“大批高官的子弟、亲戚甚至门客不必经过选举便涌入仕途”、“太宗以后,又扩大科举规模,每科总有五、七百到一千人被录取做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官僚队伍膨胀、恩荫选官的影响、科举规模扩大等角度分析。 (2)“评价”,根据材料二信息“首先废除了以前在恩赦等特殊情况下的恩例免试,一律以成绩高下依次授予实职……铨试不再考诗赋而代之以试断公案、时议或律义。但是为推行变法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机构,这就增加了官员的人数……对有俸无事的‘宫观官’也不再限制数量”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评价。如,积极方面,王安石变法对铨试法的改革,限制了荫补官员的数量,提高了其从政能力,对缓解冗官问题起了一定作用;消极方面,没能从缩减官僚机构和官员设置数量方面进行有效改革,使冗官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14、(1)流程: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权力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2)看法:此诏书由草拟到审核再到颁发,虽然事涉三省,但前后只用了两天,不仅可见当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办事程序比较完备,而且也反映出其办事效率也是极高的。唐代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保证了行政运作的有效运行、有效制衡。 (3)史料:一手史料或者原始史料;查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等 (4)中枢机构:秦:三公九卿制;汉:汉承秦制,汉武帝设内外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宋:另设枢密院负责军事等;元:由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构成,中书省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明: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制度;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设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 【解析】 (1)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下,三省指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2)此诏书由草拟到颁发只用了两天,可见当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办事程序完备,办事效率也是极高的。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运作效率。 (3)由于《临川公主诏书刻石》属于出土文物,故属于一手史料或者原始史料。史料印证,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 (4)结合所学,从秦到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变动,主要涉及: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汉武帝设内外朝制度,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元朝实行一省两院制,明太祖废丞相、 设内阁,清朝雍正设军机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