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四中2025年历史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成立于1993年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全区综合发展水平连续多年蝉联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位列中西部第一位。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B.加强对合肥周边的辐射作用
C.服务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
D.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2.唐代选官重视容止有仪,并且鼓励门荫制度,由此官员子孙可以进入太学准备科举考试。这说明唐代
A.选官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B.科举成为取士的重要补充
C.重视社会道德修养和规范 D.出身仍是选官的唯一标准
3.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从这个论断看当时意图是为了
A.热情歌颂五四运动的意义
B.揭示各阶层团结的重要性
C.强调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D.抨击当权政府的退让妥协
4.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等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景说明
A.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
B.中国工业崛起抵制西方侵略
C.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
D.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
5.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6.他是十八世纪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被誉为“思想之王”,在当时众多的思想家中,他是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他著有重要的历史著作,他说:“我写历史更多地是写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不是一个伟大的国王。”这位思想家主张
A.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B.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C.人类平等,发展人的个性 D.主张信仰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7.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从语意判断,该史料最可能出自
A.《魏书》 B.《隋书》 C.《汉书》 D.《晋书》
8.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年代,许多杰出人物重视军队的纪律建设。曾经对军队约法三章:“对侵犯和平居民、盗窃、酗酒者严惩不贷”,“抛弃武器者处死”的是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拿破仑 D.孙中山
9.董仲舒一再强调“天”至高无上的主宰地位,反复论证“天”道是人道的主宰。根据天人感应理论,董仲舒引经据典把一些自然现象加以神秘化来解释政治现象的症结, 董仲舒这样做的目的是
A.获得在最高统治者认同 B.宣扬君权神授
C.限制君权 D.适应加强皇权专制的需要
10.2012年7月7日,成都人民公园“川军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前,幸存川军老兵及川军后人在纪念某事件75周年,这一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 B.皖南事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1.公元前4世纪,雅典陪审员誓言的第一句就是:“根据法律和公民大会以及五百人议事会的法令投票判决.如果没有法律可循.我将符合最公正之感,既没有偏爱也没有敌意。”这表明.在雅典的司法制度中
A.陪审法庭毫无权力 B.法律占据核心地位
C.判决任凭个人感觉 D.民主程序贯穿始终
12.近代欧美国家的税收理念大多经历了从“税收法定主义”到“税收宪政主义”的演变,即从征税的权力基本控制在议会里,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征税的各项内容,转变为必须对代议机关的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这表明欧美国家
A.宪政制度的完善
B.征税程序严格化
C.否定了议会至上
D.税收立法民主化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 材料 《教民榜文》为明太祖朱元璋钦定,洪武三十年(1397年)颁行。其榜文共41条,对老人、里甲理断民讼和管理其他乡村事务的方方面面,如里老制度的组织设置、职责、人员选任和理讼的范围、原则、程序、刑罚及对违背榜文行为的惩处等,作了详尽的规定,堪称我国历史上极有特色的民间事务管理和民事诉讼法规。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最熟悉农村和农民生活的是朱元璋。他出身贫苦,经历坎坷,经验丰富。朱元璋执政后,精心设计了一套乡村治理制度,集中体现在《教民榜文》中。《教民榜文》要求里老对于本里、本乡出现的孝子、贤孙、义夫、节妇及有善行可称之人,要报知官府,给予嘉奖。还规定乡里百姓中有贫不能婚嫁、死不能葬者,乡里之间要相互帮助。
——摘编自杨一凡《明太祖与洪武法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教民榜文》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民榜文》颁行的影响。
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国歌《马赛曲》诞生于战火,淬炼于战火,成熟于战火。1940年,德军直越英吉利海峡,40万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小港准备撒离。在德军轰炸和扫射下,法国军队激昂唱起《马賽曲》,最终搬离33.8万余人。法国沧亡后,法国被卖国维希伪政府奉送给了希特勒,伪政府禁止人民歌唱《马赛曲》。但是法兰西独立的精神并没有终结,具有斗争传统的法国人民不甘心屈.服。在法国将军戴高乐的领导下,“自由法国”武装力量在非洲组建,立志保卫家园,《马赛曲》成为“自由法国”运动的战歌。1944年8月,法国装甲师进入巴黎,解放巴黎。戴高乐唱着“自由法国”的《马赛曲》来到巴黎,并将指挥部搬到巴黎,高唱着战歌《马赛曲》,“自由法国”在戴高乐的领导下,最終解放了法国。
——摘编自闫雪主编《难忘二战:硝烟中国旗国徽国歌的故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赛曲》成为“自由法国”运动战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赛曲》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对外开放史实可知,国家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的就是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涉及的是对外开放问题,与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加强对合肥周边的辐射作用不是材料所述问题的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国家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的就是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而不是服务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故C项错误。
2、A
【解析】
唐代的选官制度重视容止有仪,并且还让一些官员子孙进入太学准备科举考试,表明唐朝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选拔官吏,唐朝选官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故选A;唐朝科举成为取士的重要途径,而不是补充,B错误;材料是有关选官内容,不是强调社会道德修养和规范,C错误;D说法不准确,排除。
3、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可知,此文发表于1939年5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而此处强调五四精神,更关注的是团结抗日精神,故B项正确;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所以答案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4、A
【解析】
材料反映在列强经济侵略下,“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说明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工业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洋务运动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而非资本输出,排除D项。
5、D
【解析】
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
6、D
【解析】
伏尔泰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其主张信仰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正确;A是孟德斯鸠的主张,排除;B是康德的主张,排除;C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张,排除。
7、A
【解析】
根据材料的内容可知是让少数民族人学说汉话,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之一,故应该出自《魏书》,答案为A;材料内容是北魏的历史,《隋书》是记述隋朝历史的史书,B错误;汉朝和晋朝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不会出现材料的内容,CD错误。
8、A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克伦威尔组织领导下的军队具有非凡的战斗力,这与其成员大多具有清教背景有关。“清教色彩”是指以资产阶级早期思想反对封建主的奢侈享乐生活,以下具有明显清教色彩的措施有:从吃苦耐劳的自耕农中选择士兵;根据勇敢和忠诚提拔军官;对酗酒者严惩不贷。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9、D
【解析】
天人感应中天道高于人道,强调天的地位,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强调君权神授,引经据典把一些自然现象加以神秘化来解释政治现象的症结,这样做适应了加强专制的需要,D正确;董仲舒这一做法与获得统治者的认同无关,排除A;题干未体现君权神授内容,排除B;董仲舒引经据典将自然现象神秘化,是为了迎合皇权需要,而非限制君权,排除C。
10、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的“2012年7月7日...纪念某事件75周年”即可判断出是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A正确。
考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详解】
11、B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陪审员须根据法律和法令进行判决,只有在没有法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由个人裁决,故答案为B项;陪审法庭拥有审判和监督权,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表述与材料矛盾,排除;从材料来看,司法程序主要是根据法律,而不是民主,排除D项。
12、A
【解析】
税收理念从“税收法定主义”到“税收宪政主义”的演变,表明近代欧美国家认识到必须对代议机关的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这一过程体现了宪政制度的完善。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议会征税权的限制,不是规范征税程序,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限制议会征税权并非否定议会至上,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立法程序,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1)原因:明太祖自身经历的推动;加强乡村治理的需要;巩固政治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的影响。
(2)影响:强化了明代乡村治理;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丰富了古代民事法规;推动了明初法制建设;为后世乡村治理提供了借鉴。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他出身贫苦,经历坎坷,经验丰富”可知,明太祖自身经历的推动;根据材料“朱元璋执政后,精心设计了一套乡村治理制度,集中体现在《教民榜文》中”可知,加强乡村治理的需要;从《教民榜文》颁行的目的来看,其目的是巩固政治统治;根据材料“《教民榜文》要求里老对于本里、本乡出现的孝子、贤孙、义夫、节妇及有善行可称之人,要报知官府,给予嘉奖”可知,儒家思想的影响。
(2)影响:从《教民榜文》内容“对老人、里甲理断民讼和管理其他乡村事务的方方面面,如里老制度的组织设置、职责、人员选任和理讼的范围、原则、程序、刑罚及对违背榜文行为的惩处”来看,其强化了明代乡村治理,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根据材料“堪称我国历史上极有特色的民间事务管理和民事诉讼法规”可知,《教民榜文》丰富了古代民事法规,推动了明初法制建设;从制度借鉴角度看出,《教民榜文》为后世乡村治理提供了借鉴。
14、(1)背景:法国沦陷,第三共和国灭亡;伪政府抑制言论自由;戴高乐领导自由法国运动;《马赛曲》象征独立自由。
(2)积极作用:鼓励自由法国的战斗志气;鼓舞了世界各地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法国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对各国音乐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中“1940年……法国沦亡”,“维希伪政府奉送给了希特勒,伪政府禁止人民歌唱《马赛曲》”,“在法国将军戴高乐的领导下,‘自由法国’武装力量在非洲组建,立志保卫家园”,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国斗争需要和《马赛曲》的精神内涵等方面,分析其成为“自由法国”运动战歌的背景。
(2)影响:根据材料中“《马赛曲》成为‘自由法国’运动的战歌”,“戴高乐高唱着战歌《马赛曲》,‘自由法国’在戴高乐的领导下,最終解放了法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鼓舞法国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到影响法国乃至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等方面,简析《马赛曲》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