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重庆万州沙河中学历史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申根区”是指履行1985年在卢森堡申根镇签署《申根协议》的26个欧洲国家所组成的区域。对于国际旅行者而言,该区域内的各个国家之间几乎不存在边境管制。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A.人口迁移自由无限制
B.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C.国家主权被消解殆尽
D.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
2.较之唐五代,北宋农业中的租佃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佃户退佃而另寻他处,可以不需主户出具凭证。这一变化的影响是
A.农业生产者积极性提高 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C.商品经济发展条件成熟 D.土地买卖现象更加频繁
3.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书序中写道:“我们今天的十二亿炎黄子孙,也同样怀有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强烈愿望。可惜我们中华民族驱体上还保留有西方殖民主义留下的毒瘤,面积虽小,痛苦却大。前年,香港回归了……从此以后,我们真正是金瓯无缺,神州大地焉能不载歌载舞、普天同庆呢?”据此推断,该书序应作于
A.“一国两制”提出之初 B.澳门回归祖国之前
C.“九二共识”达成之时 D.两岸实现停火之际
4.二战后,股份公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资本家开始大规模对工人发售股票,并积极鼓励职工购买本企业的股票,对工龄长、贡献大的职工赠送一些股票。这反映出资本主义
A.贫富差别逐渐消失 B.社会矛盾逐渐缓和
C.生产关系局部变化 D.福利制度不断发展
5.北美佛吉尼亚的海斯曾发问:“我们以什么身份进行交涉?如果我们向法国宫廷提供贸易,当我们承认(英国)居民时,他们会款待我们比利物浦更好吗?”这表明海斯最关心的问题是
A.法国的贸易援助
B.英国的居民身份
C.北美的民族独立
D.英国的贸易竞争
6.秦朝《盗律》中明确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在《法律答问》中亦明确规定: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一说剃去鬓发,表示犯罪;一说为二年刑)。由此可知,秦朝的这些律令( )
A.利于实现土地私有
B.反映秦朝奉行严刑峻法
C.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D.利于了解秦朝经济生活
7.《西方文明史》写道:“首先是对个人创造力,以及对自然的毫不含糊的、全面的颂扬,无论是一朵花,还是一座山脉,大自然因其直接深刻地留在人的感觉之中而受到珍视。除了对生命之外,人们还可以根椐自己对自然的反应自由地作出各种解释,而不是仅仅反映一套一般的理性法则。”与这一特征相符的文学作品是
A.《神曲》
B.《巴黎圣母院》
C.《老人与海》
D.《人间喜剧》
8.公元2世纪的雄辩家阿里斯泰德热情地赞美罗马:“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他赞扬的是罗马的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9.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否可能,就看我们能否在一定的过渡时期内,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木家经营”。十月革命后,这一思想指导下的经济政策
A.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B.有利于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C.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10.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最大的进步体现在
A.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共处
B.消除了国际间矛盾导致战争的隐患
C.建立了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中止了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旧惯例
1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人们只有摆脱了阶级的、国家的、分工的界限,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才能的手段。由此可知,他们
A.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原理 B.提出社会主义基本构想
C.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D.主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2.鸦片战争后,中国上海的一个美国商人赤裸裸地对他的英国同行讲:“我们不反对你们,你们只管去捞取好处,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分享这些好处。”美国商人这么说的重要依据是
A.关税商定条例
B.领事裁判权
C.内河航运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25年的“五卅运动”直接促成了英、美、日等十二国与北洋政府的北京关税特别会议召开。1927年7月,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发起关税自主运动,广大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南京国民政府遂开始了关税改革。1928年7月宋子文与马克漠所定条约签字,美国第一个同意中国关税自主。在该条约《整理中关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中规定:“历来中、美两国所定有效之条约内所载关于在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并船钞等项之各条款,应即拆销作废,而应适用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各欧洲主要强国分别与国民政府进行缔约谈判,相继承认中国关税自主。1928年12月7日,中国颁布海关进口税则,税率分为7级,最低税率为7.5%,最高税率为27.5%。
——摘编自易继苍《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作用。
14.(20分)比较法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文献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编篡概况
案例:雍正二年(1724年)八月十七日
清《起居注》
由起居注官记录当朝皇帝每日除私生活以外的言行,交总办记录官逐条查核,按月装订成册归档,一经定稿,不再更改。
“坦怀接物,无猜无疑,饮食起居,不加防范,生死利害,听之于命。”
清《实录》
新皇帝为先朝皇帝编篡“实录”。由亲信大臣或大学士领衔主持编写。修撰时参阅《起居注》等各种文档,新皇帝亲自考察,如有不满发回重写。
“坦怀接物,无猜无疑,饮食起居,不加防范,此生利害,听之于命。”
指出《起居注》和《实录》对案例记录的不同之处,比较两种文献的史料价值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根据“26国欧洲国家所组成的区域内”对“国际旅行者”,“几乎不存在边境管制”,结合所学可知,申根区的出现反映了欧洲为代表,世界范围内的“区域集团化”得到发展,D项正确;申根区是对“国际旅行者”而言而不是对人口迁移所说,A项错误;这是一个旅行自由的协议,与政治多极化无关,B项错误;协议对成员国某一方面加强合作,不能反映当今世界国家主权被消解殆尽,C项错误。
2、A
【解析】
材料“佃户退佃而另寻他处,可以不需主户出具凭证”表明佃户的人身自由得到加强,佃户可利用这种自由建立新的租佃关系来获取更多的收入,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A正确;材料表明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B错误;材料只反映了佃户的人身自由加强,但不能反映其去从事工商业,C错误;租佃关系的变化主要是对佃户的管理放松,不会影响土地买卖,D错误。故选A。
3、B
【解析】
根据材料,季羡林大师指出,“前年香港回归了”,“从此以后,我们真正是金瓯无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书应作于1999年澳门回归之前,B选项符合题意; “一国两制”提出之初是在1980年代, “九二共识”达成于1992年,两岸实现停火是在1979年,三者均不能满足“前年,香港回归了”这一条件,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股份公司的发展变化,鼓励职工购买本企业股票及赠股行为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激发工人生产积极性,属于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C项正确;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未让贫富差距消失,排除A项;题干信息不能片面的说明整个社会矛盾的缓和,排除B项;鼓励职工购买本企业股票及赠股行为与福利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C。
5、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海斯质疑北美与欧洲国家交涉的“身份”等, 说明其最关心的是北美的民族独立问题,C项正确;海斯的问题与法国援助无关,英国居民身份与“北美”不是最关键的问题,与英国的贸易竞争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不是关系到全局的核心问题,ABD三项错误。
6、C
【解析】
根据材料“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等信息可知,秦朝的这些律令都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通过这些律令使土地私有合法化,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已经建立了土地私有制,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秦朝通过材料中的律令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使土地私有合法化的问题,没有体现秦朝严刑峻法,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秦朝通过材料中的律令使土地私有合法化,仅仅通过这些律令了解秦朝的整个经济生活,故D选项错误。
7、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但丁《神曲》是梦幻与现实的交融,体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和浪漫主义精神相结合的特点,与题意所反映主旨不和,故A项排除;《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风格的文学,与题干“大自然因其直接深刻地留在人的感觉之中而受到珍视”“不是仅仅反映一套一般的理性法则”,即侧重于抒发个人感情,歌颂大自然,故B项正确;《老人与海》《人间喜剧》均属于现实主义作品,与题旨不合,故C、D项排除。
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繁荣·浪漫主义
8、C
【解析】
试题分析: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公民法逐渐演变为万民法,从题干时间2世纪可知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制定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公民法主要是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自然法是一种法律思想,与题干无关,排除ABD三项。故答案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万民法
9、D
【解析】
“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木家经营”可知,这一举措是新经济政策内容在,这一政策有助于促进经济恢复,D正确;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实现的,排除;新经济政策是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B排除;新经济政策承认市场作用,排除C。
10、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是一战战胜国参加的会议。苏俄中途退出协约国,故无权参加会议。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将苏俄排斥在外。而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是美苏主导的会议,建立了新的战后国际政治军事新秩序,这个体系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包含在内,认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共处,故A项正确。二者都没有消除国际分歧与隐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后不久爆发了二战,雅尔塔体系建立后爆发了冷战。故B项错误。C、D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英法等大国主导的,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等大国主导的,二者并未中止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旧惯例,因此也没有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故C、D项错误。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晤,着重讨论欧洲领土变动、成立联合国、远东事务安排等问题。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人们通常把该时期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称为“雅尔塔体制”。
11、D
【解析】
据材料“在人们只有摆脱了阶级的、国家的、分工的界限,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可知,材料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们只有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个人才能实现全面发展,D正确;据材料“在人们只有摆脱了阶级的、国家的、分工的界限”可知,A与材料不符;据材料可知,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基本构想”,B与题意不符;据材料可知,没有涉及“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C与题意不符。
12、D
【解析】
片面最惠国待遇能让列强们侵略利益均摊、能让分享侵略所带来的好处,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到关税商定条例、 领事裁判权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A、B均是不符合题意的,排除;内河航运权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获得的侵略权益,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分享这些好处”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吻合的。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1)背景:中国人民为了实现关税自主,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或“五卅运动”的推动);国民政府刚刚成立,迫于财政上的需求;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面对日益高涨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浪潮,西方列强作出了一些让步。
(2)作用:利于增加国家关税收入;国民政府获得了关税自主权,中国收回了部分的经济主权,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使国民政府利用海关来保护自身的各种利益提供了可能;但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统治。
【解析】
(1)背景:依据材料“1925年的“五卅运动”直接促成了英、美、日等十二国与北洋政府的北京关税特别会议召开”可知是“五卅运动”的推动;依据材料“1927年7月,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发起关税自主运动”可知国民政府刚刚成立,迫于财政上的需求;依据材料“1928年7月宋子文与马克漠所定条约签字,美国第一个同意中国关税自主”可知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
(2)作用:依据材料“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并船钞等项之各条款,应即拆销作废,而应适用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税率分为7级,最低税率为7.5%,最高税率为27.5%”的信息和所学从国家关税收入、关税自主权、经济主权以及国民政府利用海关来保护自身的各种利益回答积极作用,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统治回答局限性。
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
14、(1)不同:《起居注》记载的“生死利害”被《实录》改为“此生利害”。
史料价值:《起居注》和《实录》均为文献史料,《起居注》是《实录》的重要资料来源。《起居注》的记载比《实录》的记载可信度更高,史料价值更大。
理由:《起居注》是当朝人记当日事,离事发时间间隔短;编篡过程程序严谨,记录相对比较客观;一经定稿不能更改。而《实录》是后朝人撰写先朝事,离事发时间间隔长;编篡过程受到皇帝干预,主观性大;经常更改。
【解析】
(1)不同:依据材料中“生死利害”“此生利害”的信息可知是《起居注》记载的“生死利害”被《实录》改为“此生利害”。史料价值: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起居注》和《实录》均为文献史料,但是《起居注》的记载比《实录》的记载可信度更高,史料价值更大。理由:、依据所学从《起居注》记载的事情、时间以及编篡过程等分析出史料价值高。而《实录》依据所学可知是是后朝人撰写先朝事,离事发时间间隔长以及主观性大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