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概论,社会心理学导论,推荐教材,1.,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乐国安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美国,】,戴维,.,迈尔斯著,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三人译的,社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考核方式,总成绩:,100,分,平时成绩:,40,分,(期中大作业、出勤、平时小作业),期末成绩:,60,分,第一章,概论,本章内容,一、社会心理学定义,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三、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四、社会心理学主要相关理论,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心理学,社会学,物理,数学,自然与生命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心理學,管理学,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社会心理学定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Aronson,(,1980,)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在社会心理学内部,就存在所谓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两种不同的说法。,所谓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采用心理学方法,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真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他人存在影响”,(G.W.Allport,1985),。,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则采用社会学方法,“研究不同水平的交往,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组织机构与个人之间、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交往。”,(Kotsmin,1979),。,社会心理学,是试图,理解,与,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内,隐的心理)、行为,(外显的)是如何受到他人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的一门科学,。,(一)国外流行的定义,G.W.Allport,1968,(二)中国学者的观点,孙晔,李沂,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内隐的):动态的心理过程:知、情、意,静态的心理特征:人格、智力,行为(外显的),社会心理,/,行为: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他人要求、自我暗示等社会影响所做出的内隐反应,/,外显反应。,(三)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1964,吉缔,基诺维斯事件,1964,年,纽约时报,冷漠的旁观者:他们为什么不帮助?,纽约皇后大街,年轻的妇女吉缔,基诺维斯下夜班回家,路,上遇到歹徒的袭击,她大声呼救,当即周围居民楼的一些房,间的灯亮了,有人打开窗户,并有一位男士大声喊叫:”放,开她!“歹徒放开了她溜进汽车开走,。楼窗里的灯光熄灭,了,这时,歹徒返回来,再次袭击吉缔,她再次呼救,灯光,又亮了,窗,户再次打开,歹徒再次逃走,灯光熄灭。当吉,缔到达住处大门口处,歹徒第三次袭击,她被杀了。谋杀进,行了,35,分钟,警察在接到报警后只用了,2,分钟,就赶到现,场,然而人已经死了,事后了解到当时有,38,个目击者,被砍,35,刀,然而,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竟无人报警。,美国第一宗集体自杀事件,在德克萨斯州的韦科市,由大卫,.,科瑞什所领导的一群信徒,为了躲避警方的逮,捕,而把自己关进一座城堡似的建筑物里。当被警方包围时,他们放火烧着了这,栋建筑,,86,人死亡,其中包括几名儿童。,在距现在更近的一个事件中,一个名为天门教的无名教派,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塔,菲郊区的一块豪华的地产中,,39,名教徒集体自杀。现场存留的证据清楚地显示,,这些教徒是自愿并且和平地死去的。他们相信,一艘紧跟在哈雷彗星之后的外星,球太空船会将他们的灵魂带到太空。,对这两个事件,大多数人很难理解,为什么教派会对一群相对正常人的心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全美国的人都在找替罪羊,包括教徒、包括联邦调查局甚至,是克林顿总统。,社会心理学就是来研究这样的行为及产生这样社会行为的内在社会心理。,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一)个体社会心理发展,(二)社会认知,(三)社会互动,(四)社会影响,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个体社会心理发展,社会化;态度及其测量,社会认知,社会知觉;刻板印象与归因;自我概念;,社会互动,人际交往;助人行为;侵犯行为,社会影响,从众、依从和服从;劝导与态度改变;,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社会化,社会认知,刻板印象及归因,态度,人际关系,人际吸引,沟通,助人行为,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群体极化,应用,广告、,环境,心理健康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侵犯行为,个,体,社会,互动,合作与竞争,社会,影响,从众、依从,及服从,三、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一)研究方法,(二)伦理学原则,(一)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研究法,5.,跨文化研究法,1.,观察法,研究者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仪器观察和记录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分析判断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即为观察法。,一般分为两种:,参与观察,-,参与到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之中进行观察的方法。,非参与观察,不介入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作为旁观者置身于他所观察的情景之外。,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实验室条件下,控制一切可能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其他因,素,通过人为操作情景,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最早采用的方法。,现场实验法,: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计划得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模拟实验法,:设计一种人为情景去模拟真实的社会情景,并在其中进行,控制的一种实验方法。,3.,调查法,调查法是运用各种数据或事实搜集方法,对所关心的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类方法的总称。通常有问卷法、量表法和访谈法等。,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以个人或团体(如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如教学心理学上的对学生进行个案辅导、法律心理学上的个案调查、工业心理学上的个案分析等,原则上都采用个案法。,特征:强调个案;广集个案资料;兼采多种方法,如问卷法、测验法、身体检查等。,5.,跨文化研究法,跨文化研究法就是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美国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进行了欧美文化与原始部落的萨摩亚人文化的对比研究,完成了,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探讨了青春期的萨摩亚少女的性和家庭风俗,针对美国社会对待青少年的方式,轰动一时。,(二)伦理学原则,问题:,1.,侵犯被试的隐私,2.,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3.,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原则:,自愿而不是强迫;,保证被试的身心健康;,保护被试的个人隐私;,四、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二)社会学习理论,(三)社会交换理论,(四)认知失调理论,(五)角色理论,(六)生物论,电影,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一个贯彻弗洛伊德理论的电影戏剧故事。,精神分析(意识、潜意识,),(意乱情迷),主演:格里高利,派克,简介:,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弗洛伊德病例引出了影,片的女主人公,精神病院的心理大夫彼特森,这,是个专心学术的美女。这所医院原来由莫奇森医,生主管,将要由医学界著名的爱德华大夫接手,,彼特森就是爱德华的崇拜者之一。新来的爱德华,大夫虽然英俊不凡,但似乎太年轻了点,他和彼,特森很快产生了彼此爱慕之情。但彼特森很快发,现,他其实并不是爱德华大夫,而是一个被某些,可怕的事困扰的失忆症病人,J.B.,,而第二天赶来,的爱德华的秘书更使他背上了谋杀爱德华的罪名。,(一)精神分析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创立的。这对心理咨询及,其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SFreud,1856-1939,),1.,潜意识理论,意,识:觉知到的经验,对外部世界明,确认识,是最清醒的部分。,心理结构,前意识:平时感觉不到却可以经过回忆,而觉知到的经验。,潜意识:觉知不到而被压抑的经验,,不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冰山理论,”,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最为原始的、隐秘和不易把握,由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代表人的自然性或动物性的一面。,遵循快乐原则。,人格结构,自我:,包括意识和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的管理和执行者。,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人格最后形成,最文明的部分,遵循道德原则,是非标准与价值判断的代表,监督和控制自我,3.,本能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包括性本能和生存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对内导致个体的自责、自伤、自杀,对外导致对他人的攻击、破坏、战争。,认为侵犯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不会消失,重要的是要让人们以非破坏性的方式将冲动释放出来,比如体育竞技、自由搏击等。,出版,梦的解析,一书。,弗洛伊德认为:幼年精神体验和痛苦体验被压抑在潜意识中,到青年,或成年后在精神上反映出来,表现为神经症或精神疾患。,精神分析理论治疗心理疾病的主要方法特点是:强调通过对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矛盾和冲突的分析,使其出现在意识层面,将潜意识化为意识,并让来访者有所领悟,让病症随之消除。,4.,早期经验理论与释梦的理论,主要方法技术,自由联想,疏导宣泄,梦的解析,移情的分析,认识领悟疗法,精神分析的贡献与不足,局限:,人格在,5-6,岁时就完全形成,与后来的经历无关,影响人格的是本能,社会文化影响不大,理论整体上的消极特征,即人在很大程度上为本能和无意识所控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后天的努力有什么用?”,“一两的遗传大于等于一吨的教育?,(二)社会学习理论,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1.,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18491936,俄国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三个阶段,经典条件反射,形成前,(阶段,1,),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中性刺激无反应,(肉),(唾液分泌),(铃声),UCS UCR,形成中(阶段,2,),中性刺激,(铃声),+,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肉),(唾液分泌),形成后,(阶段,3,),条件刺激,条件反应,(铃声)(唾液分泌),CS CR,华生:行为主义,约翰,华生,(Watson,John Broadus,,,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华生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让他们在我设定的环境中成长。那么我保证不论他们的潜能、能力、爱好或者祖先的种族如何,我能够把他们培养成我所任意选定的人医生、律师、艺术家、工头,甚至乞丐或者小偷。”,华生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在华生看来,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和情绪反应(如惧、爱、怒等),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联结而形成的。,小艾伯特实验,:,恐惧形成实验,2.,斯金纳:新行为主义,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可以白鼠学会按压杠杆以获得食丸为例。,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反应类型,S-R,型,R-S,型,强化的性质,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强化不是奖赏,强化伴随者反应,,强化是奖赏,反应的主动性,被,动,主,动,学得了什么,刺激间信号关系,特定的反应,适合于解释,信,号,学,习,情,绪,学,习,简,单,的,技,能,学,习,3.,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观察学习实验,基本观点,(,1,),学习实质:,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行为习得的途径:,一是个体的直接实践活动,是直接经验的学习;,二是间接经验的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学习,这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形式。,(,2,),观察学习的过程,榜,样,的示,范,注意过程,观察榜样行为的主要方面、关键特征,保持过程,将信息,转移到,记忆中,产出过程,模仿再现,榜,样,的行为,动机过程,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与之相应的行为,学习的,三种机制,联结,巴甫洛夫的狗,强化,斯金纳的白鼠,模仿,儿童的学习,生活中的实例:运用的是哪个理论,?,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2.,望梅止渴,3.,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4.,鹦鹉学舌,(三)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1910-,),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理论将人际互动视为彼此所做的一连串理性决策。也就是说,人们之间的互动取决于彼此对各种结果的代价及利益所做的评估。,霍曼斯,(G.Homans,1958,1974),采用强化心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把人际相互作用比作经济交易,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他将强化理论的元素引入交往,认为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人们的交往通常会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若收益大大超过代价,人会内心不安;但若代价大大超过收益,就产生气愤。因此,公平和互惠方能使相互作用长期保持。,(四)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认知失调理论的创立者。该理论主要解释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以使二者协调一致。,认知失调的原因,1.,逻辑的违背,2.,文化价值的冲突,3.,观念层次的冲突,4.,新旧经验的矛盾,减少或消除失调的途径,1.,改变行为,2.,改变态度,3.,引进一个新的认知因素,消除原有认知因素间的失调关系。,克劳兹为什么开枪?,克劳兹是在纽约某一贫民区长大的孩子,刚刚过了他,20,岁的生日。他的父母在他,10,岁的时候离了婚,父亲因为吸毒和抢劫被判入狱,母亲也抛弃了他。克劳兹从小就和一群小流氓混在一起,偷窃、抢劫、吸毒等什么事情都干过。在去年的,12,月,25,日圣诞夜,他趁着一个小商店店主全家过圣诞节的机会,从小商店后面的窗户里爬进去,偷了一大包的东西出来。在他刚刚觉得大功告成的时候,正在附近巡夜的警察皮特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皮特呵令克劳兹站在原地,但克劳兹并没有理会皮特,而是撒腿就跑。皮特鸣枪示警,这是克劳兹也拔出自己携带的手枪,向皮特射击并打伤了皮特,克老兹也因此得以逃脱。一年以后,克劳兹在抢劫银行的时候被警察抓捕归案,他因为一系列的罪行被判终生监禁。对于这件事,不同的理论会怎样解释呢?,1.,生物理论,2,。学习理论,3,.,诱因理论,4,.,角色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