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3∕T 2759—2021 稻鳅共作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19396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T 2759—2021 稻鳅共作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23∕T 2759—2021 稻鳅共作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23∕T 2759—2021 稻鳅共作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23∕T 2759—2021 稻鳅共作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23∕T 2759—2021 稻鳅共作生产技术规程(黑龙江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150B52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DB23/T 27592021稻鳅共作生产技术规程20210111发布20210210实施黑黑龙龙江江省省市市场场监监督督管管理理局局发布发布DB23/T27592021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鸡西市农业综合技术中心、绥滨县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勃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产总站、巴彦县水产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令杰、张旭彬、丛连军、徐学伟、刘凤志、杨秀、张澜澜、周广东、孟琦。DB23/T275920211稻鳅共作生产技术规

2、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稻鳅共作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栽培、鳅种培育、成鳅养殖、病害防治和产品收获。本标准适用于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黑龙江泥鳅、北方泥鳅。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4404.1粮食种子禾谷类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通则SC/T 1132渔药使用规范SC/T 1135.1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DB

3、23/T 2183优质水稻生产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92号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兽药的原料药的各种盐、酯及其各种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93号噬菌蛭弧菌微生态制剂(生物制菌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583号非泼罗尼及相关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638号喹乙醇、氨苯胂酸、洛克沙胂3种兽药的原料药及各种制剂3术语和定义SC/T 1135.1 规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共作在同一稻田中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水产养殖动物的生产方式。3.2沟坑用于水产养殖动物活动、暂养、栖息等用途而在稻田中开挖的沟和坑。DB23/T275920212

4、4环境条件4.1产地环境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4.2稻田条件作为准备养殖的田块应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不受干旱影响和洪水威胁。枯水、漏水或轮灌的田块及溢洪区、排水汇集地不宜选择。稻田土质应保水性能好,耕作层浅的沙土田、沙泥田不宜选择。稻田宜集中连片,单块稻田面积以 0.2hm21hm2为宜。5田间工程5.1田埂对于土埂,应进行改造,加高、加宽和夯实,改造标准为田埂高 50cm60cm,顶宽 40cm50cm、底宽 60cm80cm。水泥埂或其它坚固的田埂埂高应在 50cm 以上,可不

5、进行其它改造。5.2注排水口注排水口宜呈斜对角设置,在注排水口处设置进排水管,将直径 5cm 以上的 PVC 管埋入田埂中,并夯实。注水管口用 60 目筛绢包扎。排水管处略低于稻田田面,并在排水管前设聚乙烯网拦住,网眼大小以不影响排水,不逃鱼为宜。5.3鳅沟及鳅坑5.3.1开挖时间春季泡田整地前挖鳅沟、鳅坑,也可在前一年秋季水稻收获后开挖。泡田耙地后还应对淤塞部分鳅沟进行清理。5.3.2开挖方法在稻田内靠近田埂边挖鳅沟,距田埂底部 0m0.5m。鳅沟宽 50cm100cm、深 50cm80cm。 可在一个田块内挖一条边沟、“L”形边沟、“凵”形边沟或“口”字形边沟,不宜在田块中间部位挖鳅沟。在

6、稻田一边开挖鳅坑,坑长、宽根据田块规格确定,坑深 60cm100cm。5.3.3面积沟坑占稻田的面积不超过 10%,以 2%5%为宜,单产 150kg/hm2以下可不挖沟坑。5.4防逃墙在田埂四周内侧埋设置防逃墙,墙高 50cm100cm。防逃墙材料采用 20 目25 目的聚乙烯网片,用木桩或小竹杆固定,并埋入土下 15cm20cm。5.5 防鸟网、防鸟线DB23/T275920213水稻插秧后在稻田上方设置覆盖稻田的防鸟网。防鸟网采用尼龙网或聚乙烯网,规格应根据当地敌害鸟类大小确定网目,宜采用网目 2cm40cm 的网衣。架设的防鸟网应高于田面 1m 以上。同时防鸟网四周边缘应与防逃墙上端紧

7、密结合,以防鸟类等敌害横向进入养殖区域。除设置防鸟网外,还可设置防鸟线,在相对应的田埂上每隔 50cm100cm 打木桩,桩高 100cm,入土 10cm20cm。相对应的木桩拴聚乙烯网线或 0.2mm 的胶丝线,拴牢、绷直,在稻田上呈一排排平行线。6水稻栽培6.1水稻品种选择选择株型收敛、茎秆粗壮、分蘖力强、抗病性强、抗倒伏、熟期适宜、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品种。6.2插秧前准备种子处理、育秧、秧田管理、整地等环节应符合 DB23/T 2183 的规定。6.3插秧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2.513时开始插秧,高产插秧期为 5 月 15 日至 25 日,不插 6 月秧。第一、二积温带,行穴距为 30

8、 cm13.3 cm 或 30cm16.5cm,每穴插 3 株5 株基本苗,或采取相应规格的宽、窄行(大垄双行)模式。第三、四积温带,一般行穴距为 30 cm10 cm 或 30 cm13.3 cm,每穴插 4 株6 株基本苗,或采取相应规格的宽、窄行(大垄双行)模式。插秧时边行可适当增密。6.4灌溉鳅苗进入稻田后,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一般采取“先浅,后深,再浅”灌水的方法,也可采取其它灌溉方法。前期田面水深保持 3cm5cm。分蘖末期不宜晒田,如长势繁茂可深水淹灌。水稻孕穗期田面水深保持 6cm7cm;遇到低温,水层加深至 15cm20cm。后期水稻抽穗灌浆成熟,田面水深保持在 5cm7cm

9、;水稻黄熟初期开始排水。6.5施肥6.5.1施肥量宜施用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商品有机肥 1000kg/hm21200kg/hm2。施化肥总量:尿素 120kg/hm2150kg/hm2, 磷酸二铵 50kg/hm270kg/hm2,硫酸钾 70kg/hm280kg/hm2。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施用追肥时应避开鳅沟、鳅坑,分区轮施。6.5.2底肥有机肥于翻地前施入。化肥用氮肥总量的 40%50%、钾肥的 50%80%、磷肥 100%。采用全层施肥翻后旱耙前施入或者泡田前将肥料撒施田面, 结合旋耕, 将肥料混入耕层 7cm10cm, 然后泡田平整。6.5.3蘖肥返青后立即追蘖肥

10、,施肥量为氮肥总量的 20%30%。6 月中、下旬秧苗脱肥地块,追调节肥,即氮肥总量的 10%。6.5.4穗肥倒 2 叶展开一半时,追施氮肥总量的 20%30%和剩余的钾肥,在 7 月 10 日前追完,水稻长势过DB23/T275920214旺或遇到低温、多雨寡照或发生病害时,只施钾肥。发生病害的稻田先治病再追肥。7鳅种培育7.1鳅苗来源及质量选择良种场或有水产良种许可证的苗种场生产的经检疫合格的鳅苗。鳅苗能平游,且应规格整齐、体质健壮。7.2鳅苗放养秧苗返青后(插秧后 7d 左右),6 月上旬放养鳅苗。鳅苗放养密度为 0.75105尾/hm21.5105尾/hm2。7.3饲料投喂7 月份之前

11、不投喂饲料,7 月份之后投喂膨化浮性饲料或硬颗粒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以 34%38%为宜,饲料每天投喂 1 次2 次,日投饲率为 4%10%。将饲料投到鳅沟、鳅坑内,根据泥鳅吃食和生长情况调整投饲量。7.4水质调控每隔 10d15d 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 1/3,应视田内水质情况灵活掌握其换水次数及比例。换水时间控制在 3h 内,水温温差不超过 3。水体 pH 值低于 7,可每隔 20d 左右用生石灰水调节鳅沟坑水质,按鳅沟坑面积计算,生石灰用量为 75kg/hm2120kg/hm2。7.5日常管理勤巡田,每天早、中、晚各巡田一次。经常检查田埂,发现漏塌,及时维修和夯实。注意维护和修

12、整进出水口的拦鱼设备、防逃墙、防鸟网和防鸟线。强化降雨天的管理,加强检查,保持排水通畅,防止雨水漫埂,冲坏防逃网,造成逃鱼。检查泥鳅的活动、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8成鳅养殖8.1鳅种来源及质量选择良种场或有水产良种许可证的苗种场生产的经检疫合格的鳅种,鳅种应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规格1g/尾5g/尾。8.2鳅种放养秧苗返青后(插秧后7d左右),6月上旬放养鳅种。鳅种放养密度为45kg/hm2300kg/hm2。8.3饲料投喂投喂膨化浮性配合饲料或沉性硬颗粒配合饲料, 饲料粗蛋白含量以 30%34%为宜。 每天投喂 1 次2 次,日投饲率为 3%5%。将饲料投到鳅沟内,根据泥鳅吃食情况调整

13、投饲量。8.4水质调控DB23/T275920215每隔10d15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2,应视田内水质情况灵活决定其换水次数及比例。换水时间控制在3h内,水温温差不超过5。水体pH值低于7,可每隔20d左右用生石灰水调节鳅沟坑水质,按鳅沟坑面积计算,生石灰用量为75kg/hm2120kg/hm2。8.5日常管理同7.5。9病害防治9.1鳅鳅种入池前,用浓度 30mg/L 的聚维酮碘溶液或浓度 3%的食盐水消毒 5min10min。饲养期间注意观察泥鳅活动情况; 定期检查泥鳅身体, 发现疾病, 及时治疗。 渔药使用应符合 SC/T 1135.1、 SC/T 1132、中华人民共和

14、国农业部公告第 2292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2293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2583 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2638 号等规定。注意驱赶清除蝌蚪、蛙类、水生昆虫及幼虫、肉食性鱼类、鸟类、水老鼠等敌害生物。9.2水稻宜采用生物防治、物理诱控、生态调控和农业措施等防治水稻病虫草害。重点做好稻瘟病的防治,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喷雾防治。水稻濳叶蝇可用粘虫黄板防治;负泥虫可在发生盛期,在清晨有露水时,用扫帚将幼虫扫落于水中,也可用短稳杆菌喷雾防治;二化螟可在成虫期,用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或在卵孵化至低龄幼虫高峰期,用苏云金杆菌(BT)喷雾防治。药剂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本田除草宜采用农业整地措施除草、人工除草、机械除草等非化学除草技术。10产品收获10.1鳅收获10.1.1起捕时间一般 8 月下旬,稻田放水时开始捕捞。不宜捕捞过晚。10.1.2起捕方法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捕捞:a)地笼网捕捞:将地笼设置在鳅沟、鳅坑中,根据进入地笼中的泥鳅量,随时取出泥鳅,注意结合流水刺激。b)须笼捕捞:在须笼内放少量饲料,放置在鳅沟坑内,定时检查须笼内的泥鳅,取出即可。10.2水稻收获水稻黄化完熟率95%以上开始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