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6届赣州市会昌县数学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1899985 上传时间:2025-08-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1.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6届赣州市会昌县数学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6届赣州市会昌县数学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6届赣州市会昌县数学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神奇小帮手。 1. (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1)养鸡的只数最可能是: 809只 798只 859只 846只 (2)植树的棵数最可能是: 6198棵 5989棵 5199棵 6900棵 2.把两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厘米.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4.在( )里填上“>”“<”或“=”。 (________) 2分米(________)170毫米 2时10分(________)130分 497×3(________)1500 5.308的3倍是(________),63是7的(________)倍,38与3的积是(________)。 6.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________)个面。 7.一个笔记本的价钱是2.88元,一把尺子的价钱比它低1.23元,这把尺子的价钱是_________元。 8.一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分别是4cm、6cm、8cm,它的周长是(________)cm。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9.1个钟表里,分针从2走到5,秒针走了3圈.(_____) 10.1千克的棉花比1000克的铁重.(_______) 1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1. (__________) 12.计算2×5×0+126的结果是136。(________) 13.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____) 14.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2圈,分针走了24圈。(________) 15.在一天中,时针走完第一圈时正好是12时.(____) 16.120×0<120+0 (_____) 17.四年级有285人,比五年级少15人,五年级有300人. (_____) 18.用3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1个长方形(不重叠)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________)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9.聪聪和明明做同样的作业,聪聪用了小时,明明用了小时,做得快的是( )。 A.聪聪 B.明明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 20.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 )。 A.8 B.15 C.16 D.17 2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a+3 B.3a C.4a 2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3.3个小朋友一起照相,可以有( )种排法。 A.3 B.6 C.9 24.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看电影。一至三年级有223人,四至六年级有239人,电影院有470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同学同时去能坐下吗?你同意下面( )的想法。 A. B. C. 25.下面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吨”作单位的是( ). A.—个鸡蛋 B.—袋洗衣粉 C.汽车的载质量 26.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后打开数一数,每份占这张纸的( )。 A. B. C. 27.2020年5月29日,共青团郑州市委、郑州市少工委在举行“迎接少代会,争做好队员”——少先队庆“六·一”主题队日活动,少先队员们向参加活动的嘉宾展示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内容和成长收获,其中有15人参加了跳舞表演,有20人参加了唱歌表演,有8人这两项都参加了。那么只参加唱歌表演的正确列式是( )。 A.15+20-8 B.15-8 C.20-8 28.计算687+186的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和比1000大一点 B.和比800大 C.和不到800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 29.口算. 55+37= 80﹣26= += 2×210= 7×8+6= 1﹣= 82×0= 60×5= 3000×3= 70×9﹣120= 30.计算。(带☆的要验算) ☆ ☆ 31.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1) (2) 五、操作题。 32.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六、解决问题 33.估一估,按要求连一连. 34.超市里的牙膏一支5.8元,毛巾一条7元,小凡身上有13元,够买这两样东西吗? 35.三(1)班一共有9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他们在植树节一共植树216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6. (1)丽丽今年几岁? (2)爸爸今年几岁? 37.一根绳子长50米,做了4根同样的跳绳后,还剩26米,平均每根跳绳长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神奇小帮手。 1、见详解 【分析】(1)根据题意得:养鸡大约有850只,所以选择最接近850的数;根据整数的估算方法,把各数进行估算,再进行解答即可; (2)根据题意得:植树大约有6000棵,所以选择最接近6000的数;估算时,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估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809≈810 798≈800 859≈860 846≈850 所以最接近850的数是846。 养鸡的只数最可能是: 809只 798只 859只 846只 √ (2)6198≈6200 5989≈6000 5199≈5200 6900≈7000 所以最接近6000的数是5989。 植树的棵数最可能是: 6198棵 5989棵 5199棵 6900棵 √ 【点睛】 2、1 【分析】如图所示,把两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则二者各重合了一条边,每个正方形还剩3条边,则长方形的周长由2个正方形的6条边组成,从而可以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详解】长方形的周长=10×6=1(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厘米. 故答案为:1. 3、;;; 【分析】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4、< > = < 【分析】(1)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时,分母大的分数小。 (2)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据此将各个数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3)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求出497×3的积,再和1500比较大小。 【详解】< 2分米=200毫米,200毫米>170毫米,则2分米>170毫米; 2时10分=130分 497×3≈500×3=1500,将497估成500,估大了,则497×3<1500。 【点睛】 不同单位的数比较大小时,要先换算成同一单位的数,再进行比较。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时,将三位数估成与其接近的几百几十数或者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5、924 9 114 【分析】求“308的3倍是多少”,用308×3即可;求“63是7的几倍”,用63÷7;求“38与3的积是多少”用38×3。 【详解】308×3=924 63÷7=9 38×3=114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6、3 【分析】从它一个面看,只能看到它的一个面,从它的一条棱看,可看到它的二个面,从它的一个顶点看,能看到它的三个面,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从长方体的一个面观察(左图),只能看到一个面A; 从长方体的一条棱观察(中图),能看到两个面A、B; 从长方体的一个顶点观察(右图),能看到三个面A、B、C; 因此,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3个面。 【点睛】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7、1.65 【分析】根据题意,用一个笔记本的价钱减去1.23元,即可求出一把尺子的价钱。 【详解】2.88-1.23=1.65(元) 则这把尺子的价钱是1.65元。 【点睛】 小数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8、18 【详解】略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9、× 【详解】略 10、× 【详解】略 11、× 【解析】略 12、× 【分析】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几个乘数相乘,只要有一个乘数为0,则积等于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5×0+126=0+126=126,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熟练掌握关于0的运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详解】略 14、√ 【分析】钟面有12大格60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一天24小时,所以一天时针要走2圈;分针走一圈是1小时,一天24小时,所以分针要走24圈;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2圈,分针走了24圈,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 熟练掌握钟面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分析】一天中,时针是从12开始走,走完第一圈,时针正好返回原地,正好指向12,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走完第一圈,时针正好返回原地,正好指向12,所以此时正好是12时.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要结合钟面上时针转动的特点进行解答. 16、√ 【详解】因为120×0=0,120+0=120,0<120,所以120×0<120+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睛】 根据0的运算可知,0乘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加0还得原数,据此解答. 17、√ 【分析】五年级人数=四年级人数+四年级比五年级少的人数,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285+15=300(人). 故答案为:正确. 18、√ 【分析】3个正方形排成一排拼成一个长为3厘米、宽为1厘米的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3+1)×2=8(厘米),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 先要清楚是把3个正方形排成一排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9、A 【分析】由题意可知,聪聪和明明做同样的作业,聪聪用了小时,明明用了小时;所以要知道谁做的快,只需要知道他们谁用的时间比较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所以聪聪用的时间比较少,也就是说聪聪做的比较快。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是要掌握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时,只需看分子,哪个分子的这个分数就大;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时要进行通分,化成分母一样的;另外,当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 20、C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解答即可。 【详解】(5+3)×2 =8×2 =16(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1、C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各边长之和,已知边长为a厘米,则可得正方形的周长. 【详解】正方形的周长是:a+a+a+a=4a(厘米) 故答案为C. 22、B 【详解】一个数字到另一个数字就是一个大格,分针走一个大格就是五分钟。 23、B 【详解】略 24、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一至三年级的人数加上四至六年级的人数,即可求出六个年级同学总人数。再和470个座位比较大小即可。将223估成230,239估成240,再进行计算。 【详解】223+239 ≈230+240 =470。 因为将两个数估大了,则实际六个年级的人数应小于470,能坐下。 故答案为:C。 【点睛】 整数加法估算时,将两个加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注意解决本题时应将两个加数估大。 25、C 【详解】略 26、B 【分析】第一次对折图形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大小是对折前的,第二次对折后图形平均分成4份,第三次对折平均分成8份,由此可求出答案。 【详解】A.对折1次的结果; B.对折2次的结果; C.对折3次的结果;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折,实践是理解题意的关键。 27、C 【分析】用参加唱歌表演的人数减去两项都参加的人数即为只参加唱歌表演的人数。 【详解】只参加唱歌表演的正确列式是:20-8。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集合问题解题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B 【详解】略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 29、92;54;1;420;62; ;0;300;9000;510 【详解】 55+37=92 80﹣26=54 +=1 2×210=420 7×8+6=62 1﹣= 82×0=0 60×5=300 3000×3=9000 70×9﹣120=510 30、1105;18 2690;3600 【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详解】☆ 验算: ☆ 验算: 31、(1)48m (2)26cm 【分析】(1)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2)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12×4=48(m) (2)(8+5)×2 =13×2 =26(cm) 五、操作题。 32、 【详解】略 六、解决问题 33、 【详解】395+225≈400+230=630>1; 726﹣383≈730﹣390=340<400; 239+155≈240+160=400; 由于两个加数都是估大了,所以准确的结果要小于400; 986﹣297≈990﹣300=690>1; 176+453≈180+450=630>1; 812﹣208≈810﹣210=1; 由于被减数估小了,减数估大了,所以准确的结果要大于1. 34、够 【详解】5.8+7=12.8(元) 13-12.8=0.2(元) 35、216÷6÷9=4(棵) 【解析】略 36、(1)8岁(2)32岁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把爷爷今年的年龄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份就表示丽丽今年的年龄,据此用除法解答; (2)根据条件可知,爸爸的年龄是丽丽的4倍,用丽丽今年的年龄×4=爸爸今年的年龄,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64÷8=8(岁) 答:丽丽今年8岁。 (2)8×4=32(岁) 答:爸爸今年32岁。 37、6米 【详解】50-26=24(米)  24÷4=6(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