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6届福建南平市建阳区三上数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美佳超市营业时间是从(________)时开始营业,(________)时停业,营业(________)小时。
美佳超市营业时间8:00~21 :00
2.三(1)班参加篮球组的有10人,参加器乐组的有11人,两个组都参加的有2人。三(1)班参加篮球组和器乐组的一共有(____)人。
3.一瓶果汁正好重1千克,瓶子重160克,这瓶果汁的净含量是(______)克.
4.一张长方形纸对折2次,每份是它的,对折3次,每份是它的。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块毛巾长4(____) 一本字典厚约30(____)
一头牛重500(____) 做9道口算题大约需要30(____)
6.54是6的(________)倍;7的8倍是(________);(________)的4倍是36。
7.红带子长25米,黄带子的长是红带子的4倍,黄带子长(________)米,黄带子比红带子长(________)米。
8.5千米=(________)米;120秒=(________)分
9.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棵大树高20________ 航母每小时航行55________
李华体重75________ 教室地面长7________
10.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________)<49 38>5×(________) 500-(________)>200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用 3,2,0,4 四个数字组成的最小四位数是2340。 (_______)
13.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2圈,分针走了24圈。(________)
14.2000年和1600年,都是闰年。(___________)
15.小红说半个小时就是30分钟。(________)
16.读作:六分之五,其中5是分子,6是分母。 (_______)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估一估,得数小于300的算式是( )。
A.876-476 B.144+150 C.724-346
18.如图,涂色部分表示210,那么空白部分表示多少?
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210×7 B.210×8 C.210×6
19.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每段是全长的( )。
A. B. C.
20.下图的长方形被分成了甲、乙两部分,比较甲、乙两部分,( )的周长长一些。
A.甲 B.乙 C.无法确定
21.24×4可以表示( )。
A.4个24是多少 B.24里面有几个4 C.24是4的几倍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直接写得数.
14×4= 300÷5= 7×600= 203×6=
560÷8= 0.8米+1.3米= 4200÷6= 24×5=
23.脱式计算。(带☆的请简算)
☆ ☆
24.一个数的3倍是129,这个数是多少?
五、操作题
25.估一估,连一连。
26.把图形和表示它的涂色部分的分数连起来。
六、解决问题
27.松树有16棵,柳树的棵数是松树的3倍,杉树的棵数比松树的4倍少13棵。
(1)柳树有多少棵?
(2)杉树有多少棵?
28.一个正方形荷花池,边长8米,四周用栏杆围起来,栏杆一共长多少米?
29.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浸湿的部分是6分米,掉过头来把它的另一端插入水中.这时,这根竹竿有一半还多4分米的部分是干的.请你计算这根竹竿的长度是多少分米.
30.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0人,在下图中找到这个数的大致位置,说一说,“约20万人”这个数是怎么来的?
31.午饭期间,餐厅的水果有苹果、橙子、西瓜和蜜桃,每种都有很多,每个人可以挑 2 个水果.墨莫去餐厅吃饭.请问:他一共有多少种挑水果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8 21 13
【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21时-8时=13(小时)
则美佳超市营业时间是从8时开始营业,21时停业,营业13小时。
【点睛】
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19
【详解】略
3、840
【详解】略
4、;
【详解】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2次,每份是它的,如图:
对折3次,每份是它的,如图:
5、分米 毫米 千克 秒
【解析】略
6、9 56 9
【分析】要求54是6的几倍,用54除以6解答;要求7的8倍,用7乘8解答;已知一个数的4倍是36,要求这个数,用36除以4解答。
【详解】54÷6=9
7×8=56
36÷4=9
则54是6的9倍;7的8倍是56;9的4倍是36。
【点睛】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7、100 75
【分析】黄带子的长是红带子的4倍,则用红带子的长度乘4,求出黄带子的长度。用黄带子的长度减去红带的长度,即可求出黄带子比红带子长几米。
【详解】25×4=100(米)
100-25=75(米)
则黄带子长100米,黄带子比红带子长75米。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8、5000 2
【分析】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分和秒之间的进率是6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千米=5000米;120秒=2分
【点睛】
本题考查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9、米 千米 千克 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
计量一棵大树的高度,结合数据20可知:应用“米”做单位。
计量航母每小时航行的距离,结合数据55可知:应用“千米”做单位。
计量李华的体重,结合数据75可知:应用“千克”做单位。
计量教室地面的长度,结合数据7可知:应用“米”做单位。
【详解】一棵大树高20米 航母每小时航行55千米
李华体重75千克 教室地面长7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0、见详解。
【分析】(1)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把十位和个位分开来求解。
(2)求加数时,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求减数时,用被减数减去差。
算式1:□+9=7,只可能是□+9=17,8+9=17,故加数48□的个位是8,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8+□+进位的1=10,推断5□9的十位数字是1,然后计算488+519即可。
算式2:□-7=5,只有12-7=5,故被减数的个位是2,被减数的十位被借走1个1,还剩4,4-□=8,只有14-6=8,故减数的十位是6。
【详解】
【点睛】
计算退位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这时可在十位上点上退位点,以警示自己不要忘了先减去1再计算。
11、8 7 299
【分析】(1)6×8=48<49,6×9=54>49,所以最大填8;
(2)5×7=35<38,5×8=40>38,所以最大填7;
(3)500-300=200,500-299=201>200,所以最大填299。
【详解】6×8<49 38>5×7 500-299>200
【点睛】
先找到一个适当的数,计算后的结果与比较数进行比较,然后再作进一步解答,求出最大数。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
【详解】略
13、√
【分析】钟面有12大格60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一天24小时,所以一天时针要走2圈;分针走一圈是1小时,一天24小时,所以分针要走24圈;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2圈,分针走了24圈,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
熟练掌握钟面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详解】略
15、√
【详解】1时=60分,半小时即1小时的一半,60的一半是30;所以半个小时就是30分钟;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时间单位的换算,牢记1时=60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详解】略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B
【详解】略
18、A
【分析】观察图形可得,大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如图:涂色部分占1份,空白部分占7份,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观察图形:空白部分是涂色部分的7倍,涂色部分表示210,则空白部分表示:210×7。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关键是明确:空白部分是涂色部分的几倍即可。
19、C
【分析】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8段。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可知,其中一段占整段绳子的。
【详解】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每段是全长的。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20、A
【详解】略
21、A
【详解】略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56 ;60 ;4200; 1218 ;
70 ;2.1米; 700 ;120
【详解】略
23、1156;400;840;530
630;1815;232;40
【分析】(1)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2)利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4)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5)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6)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7)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8)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详解】713+156+287
=713+287+156
=1000+156
=1156
1000-345-255
=1000-(345+255)
=400
520+80×4
=520+320
=840
600-420÷6
=600-70
=530
810÷9×7
=90×7
=630
5×(117+246)
=5×363
=1815
143+(358-269)
=143+89
=232
(613-293)÷8
=320÷8
=40
24、43
【分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29÷3=43
答:这个数是43.
五、操作题
25、
【详解】略
26、见详解
【分析】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涂色部分的份数,第一个三角形表示,正方形表示;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圆形表示=,最后一个三角形表示=,据此解答。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
六、解决问题
27、(1)48棵
(2)51棵
【分析】(1)柳树的棵数是松树的3倍,则用松树的棵数乘3,求出柳树的棵数。
(2)杉树的棵数比松树的4倍少13棵,则用松树的棵数乘4,再减去少的13棵,即可求出杉树的棵数。
【详解】(1)16×3=48(棵)
答:柳树有48棵。
(2)16×4-13
=64-13
=51(棵)
答:杉树有51棵。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8、32米
【详解】8×4=32(米)
答:栏杆一共长32米。
29、32分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两次竹竿浸湿的部分是6×2=12(分米),然后根据竹竿只有一半还多4分米是干的,可得浸湿的部分有一半还少4分米;最后用12加上4,求出竹竿的一半是多少米,再乘以2,求出这根竹竿长多少分米即可.
【详解】(6×2+4)×2
=(12+4)×2
=16×2
=32(分米)
答:这根竹竿的长度是32分米.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浸湿的部分有一半还少4分米
30、
23348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就是20万.
【详解】233480近似到万位,看千位数字,千位数字是3,根据四舍五入得到近似数为20万.
31、10种
【详解】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