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德市2026届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谨慎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一个数的近似数是20万,这个数最大是199999。(________)
2.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可能小于这组数据中最小的一个。 (____)
3.40809100≈4081万.(___)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也不变。(______)
5.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则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_____)
二、仔细选一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6.如果规定从学校出发,向东走10米记作+10米,那么﹣100米表示的意思是:从学校出发( )
A.向南走100米 B.向北走100米
C.向西走100米 D.以上都不对
7.分时针和分针形成( )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8.与2.4吨相等的是( ).
A.2400千克 B.2.400千克 C.2吨4千克 D.240千克
9.把54看作50来试商,商可能(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10.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直线b平行,直线b与直线c垂直,则直线a与直线c( )
A.平行 B.垂直 C.重合 D.不确定
三、认真填一填。(每题2分,共20 分)
11.240□890≈241万,□里最小应填(________)。
12.观察下图量角器里的角,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_)度。
13.98+73=73+_____
299×9+299=299× __________
14.钟面上9时30分,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较小的角是(______)角,6时整,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角是(______)角。
15.五(二)班原有班费120元,周末义卖《班级作文集》收入362元。捐赠希望小学200元,运动会买矿泉水用去90元,回收塑料瓶收入32元。果收入的钱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请你帮生活委员在下表中记录班费收支情况:
内容
金额/元
原有班费
﹢120
义卖《班级作文集》
(________)
拼赠希望小学
(________)
买矿泉水
(________)
回收塑料瓶
(________)
16.月球表面夜晚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183℃,记作:(________)。
1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65°,那么另一个锐角是(____________).
18.在括号里填上>”“<”“或“=”。
499302(________)498万 250×80(________)8×2500 510公顷(________)5平方千米
285÷37(________)285÷25 442÷37(________)632÷64 2万公顷(________)9950000平方米
19.盒子里装着“红色”、“黑色”、“ 红色”、“ 蓝色”四张卡片,摸到_________卡片的可能性最大.
20.如图,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片拼在一起,已知图中的,那么(________)°。
四、细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1.口算。
100-43 56÷14 18×5 630÷70
550÷5 69÷3 14×30 24+86
2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860÷41= 126×34= ★625÷25= ★230×402=
2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10÷70= 360÷30= 32×50= 160÷20= 300×6=
16×70= 500×60= 480÷80= 7×80= 21×40=
五、动手操作。(每题 6 分, 共 12 分)
24.每次摸1个球,在每个口袋里都摸30次,结果会怎样?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25.小动物回家.(连一连)
六、想一想,解一解。(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6.粮店仓库里有面粉305袋,大米的袋数是面粉的12倍,大米有多少袋?
27.假如你能无限止地将1元的硬币叠成塔.
(1)1000个1元的硬币高2m,十万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有多高?
(2)埃菲尔铁塔(不算天线在内)高300m,它比十万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高吗?
(3)一亿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比东方明珠塔(468m)高吗?
28.图中表格是四(一)班的学生按体重分组情况,请根据图表按要求回答问题。
(1)小英的体重是32千克,她被编在第( )组。
(2)小刚在第四组,他的体重可能是( )千克。
(3)为更加直观,学校要对数据进行再次整理,请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体重(千克)
25~29
30~34
35~39
40~44
45~49
人数
4
18
10
5
5
29.七号果园水果店上午运进苹果130千克,下午运进的苹果比上午的2倍少65干克,下午运进苹果多少千克?
30.一辆汽车从8:00从甲地开往乙地,2时行驶了150 千米。用同样的速度行完全程,到达乙地是什么时间?
参考答案
一、谨慎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
【分析】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万位进1;若千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千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四舍”得到的20万最大,是204999;“五入”得到的20万最小,是195000。则这个数最大是204999。
故答案为:×。
【点睛】
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2、√
【详解】略
3、√
【详解】略
4、×
【详解】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扩大相同的倍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
【详解】略
二、仔细选一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6、C
【详解】略
7、A
【分析】时分时,分针指在上,时针在和中间;时针如在上时,夹角是度,时针在和中间,所以不是直角;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时分时,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较小夹角应大于度.
故选A.
8、A
【分析】1吨=1000千克,单位由大变小,乘进率,利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2.4吨=2.4×1000=2400千克=2吨400千克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察了质量单位的换算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
9、A
【解析】略
10、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及推论: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可得.
解:由分析可知: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直线b平行,直线b与直线c垂直,则直线a与直线c垂直;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推论,应灵活运用.
三、认真填一填。(每题2分,共20 分)
11、5
【分析】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万位进1;若千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千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要使240□890≈241万,□里的数应大于等于5,最小填5。
【点睛】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解答即可。
12、35
【分析】读图可知,角的一条边和量角器的15°刻度线重合,另一条边和量角器的50°刻度线重合。则这个角的度数是50°-15°。
【详解】50°-15°=35°
则这个角的度数是35度。
【点睛】
本题考查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当角的一边没有和0°刻度线重合时,则用角两边所对齐的刻度相减,求出这个角的度数。
13、98 (9+1)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进行解答;
(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解答。
【详解】98+73=73+98
299×9+299
=299×9+299×1
=299×(9+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运算律的灵活应用,熟练掌握规律磁能更好的应用。
14、钝 平
【分析】钟面上,被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格子的度数是360°÷12=30°,9时30分,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向6,则此时的夹角要大于90°,则为钝角;6时整,时针和分针之间有6个格子,则夹角为30°×6=180°,180°的角是平角,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钟面上9时30分,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较小的角是钝角,6时整,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角是平角。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钟面的特点,以及平角和钝角的意义。
15、﹢362 ﹣200 ﹣90 ﹢32
【分析】按题目要求,收入用正数,支出用负数表示,义卖收入用“﹢”号,捐赠用“﹣”号,买水用“﹣”号,回收塑料瓶用“﹢”号,由此解答。
【详解】如下图:
内容
金额/元
原有班费
﹢120
义卖《班级作文集》
( ﹢362 )
拼赠希望小学
( ﹣200 )
买矿泉水
( ﹣90 )
回收塑料瓶
( ﹢32 )
【点睛】
16、﹣183℃
【分析】根据题意,温度在零上,在温度前加“﹢”,温度在零下,需要在温度前加“﹣”,由此解答。
【详解】月球表面夜晚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183℃,记作:﹣183℃。
【点睛】
本题考查温度,零下温度需加“﹣”是解题的关键。
17、25°
【详解】略
18、< = > < > >
【分析】(1)化成相同单位再进行比较;
(2)根据积不变规律进行解答;
(3)化成相同单位再进行比较;
(4)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就小;
(5)442÷37的商是两位数,632÷64的商是一位数,两位数大于一位数;
(6)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详解】499302<4980000=498万
250×80=8×2500
510公顷>500公顷=5平方千米
285÷37<285÷25
442÷37>632÷64
2万公顷=200000000>9950000平方米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的改写、积的变化规律、面积单位换算和整数除法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红色
【详解】略
20、35°
【分析】
长方形的四个角均为直角,∠1和∠3组成一个直角,∠2和∠3组成一个直角,则∠2=90°-∠3=∠1。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2=∠1=35°
【点睛】
解决本题时明确∠1、∠2分别与同一个角组成直角,进而可知∠1=∠2。
四、细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1、57;4;90;9
110;23;420;110
【详解】略
22、20……40;4284;25;92460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乘法验算时,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看是不是等于积。
【详解】860÷41=20……40 126×34=4284
★625÷25=25 验算:25×25=625
★230×402=92460 验算:402×230=92460
23、3;12;1600;8;1800;
1120;30000;6;560;840
【详解】略
五、动手操作。(每题 6 分, 共 12 分)
24、
【详解】【分析】第一盒子中10个都是黑球,不论摸多少次,摸出的都是黑球;第二个盒子中也是10个球,其中9个黑球,1个白球,摸出黑球的次数可能比白球多;每三个盒子也是10个球,其中9个白球,1个黑球,摸出白球的次数可能比黑球多;第四个盒子10个球中白球、黑球各5个,摸出白球和黑球的次数差不多。
【点评】哪种颜色球的个数多,摸到的次数就多,摸的次数越多,摸到该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就越接近该种颜色球占总个数的分率。
25、
【详解】略
六、想一想,解一解。(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6、3660袋
【详解】
27、(1)200m;(2)埃菲尔铁塔不比一千万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高;(3)一亿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比东方明珠塔高。
【详解】(1)十万写作100000个,100000÷1000=100,2×100=200m,答:十万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有200m高;
(2)一千万写作:10000000,10000000÷1000=10000,2×10000=20000m,20000>300,答:埃菲尔铁塔不比一千万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高;
(3)一亿写作:100000000,100000000÷1000=100000,2×100000=200000m,200000>300,答:一亿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比东方明珠塔高。
故答案为:(1)200m;(2)埃菲尔铁塔不比一千万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高;(3)一亿个1元硬币叠成的塔比东方明珠塔高。
【点睛】
先根据多位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较大数;再通过计算,即可解答此题。
28、(1)二;(2)40~44;(3)见详解
【分析】(1)因为32千克大于30千克,小于34千克,则32千克应属于30~34千克这个范围内,也就是小英应被编在第二组。
(2)根据统计表可知,小刚在第四组,而第四组的学生体重在40千克到44千克之间,据此解答即可。
(3)将统计表可知,体重在25~29千克的共4人,体重在30~39千克的共18+10=28人,体重在40~49千克的共5+5=10人,据此将数据填入条形统计图中即可,注意每一格表示4人。
【详解】(1)小英的体重是32千克,她被编在第二组。
(2)小刚在第四组,他的体重可能是40~44千克。
(3)18+10=28(人)
5+5=10(人)
【点睛】
本题考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表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29、195千克
【分析】上午运进的苹果重量乘2,再减去65千克等于下午运进的苹果重量。
【详解】130×2-65
=260-65
=195(千克)
答:下午运进苹果195千克。
【点睛】
熟练掌握倍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13:00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这辆汽车的行驶速度。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汽车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据此求出到达乙地的时间。
【详解】150÷2=75(千米/时)
375÷75=5(小时)
8时+5小时=13时
答:到达乙地是13:00。
【点睛】
解决本题时先求出汽车的速度,再求出汽车行驶时间,根据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出到达乙地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