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平禹煤电公司四矿
巷修工作面作业规程
编号:(2009)修013
工 作 面 名 称: 11012机巷
编 制 人:
施 工 负 责 人:
总 工 程 师:
批 准 日 期: 年 月 日
执 行 日 期: 年 月 日
会 审 意 见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
生 产 科: 年 月 日
通 风 科: 年 月 日
机 电 科: 年 月 日
地 测 科: 年 月 日
信息中心: 年 月 日
调 度 室: 年 月 日
安 检 科: 年 月 日
总工程师: 年 月 日
会 审 意 见
一、概述
1、工程号:二1-11012机巷
2、工程面貌:该施工地点为11012采面的运输巷,地质条件简单,上部为11010采面采空区,根据11012机巷在掘进过程中揭露情况分析,该维修施工地点不存在水害、煤层自燃等重大灾害征兆,但应加强顶板管理及瓦斯治理工作,防患于未然。
3、附图:
4、由于11012机巷受11030采面采动压力影响,棚架变形严重,顶板破碎,容易漏顶,根据矿井总体安排,11012采面为11030采面的接替工作面,经研究决定对其进行维修,使用年限1年,直至整个工作面回采结束。
二、施工质量标准及要求
1、巷道标准:
巷道采用梯形工字钢棚支护,工字钢棚规格为净断面积6.5m2,净口2.4m,净高2.2m,下宽3.5m,梁长2.6m,两帮腿长2.6m,棚距0.5m,柱窝深度不小于200mm。
两帮及顶板采用川杆、竹芭、塑料网严密闭帮背顶,且必须闭到底板上,严禁空帮漏顶。川杆间距0.2m,直径不少于30mm,塑料网要求铺设平整且搭接好,前压后,上压下,搭接长度100mm,每200mm使用铁丝捆扎一道。
棚架之间必须打设不少于两组的撑杆,撑杆采用规格为50×50×500mm方木,一组打设于棚梁接口处,另一组打设于其下600mm处。
2、支护形式:
1)、永久支护:采用工字钢支护。
2)、临时支护:前探梁采用兀型钢梁,长度4.0m,一梁三卡,六块大板,六块木楔,大板厚度50mm,宽度300mm,长度1.5m,木楔长度500mm,宽度200mm,厚度200mm,沿巷道中心对称布置两根,并用木楔将前探梁与卡子刹实背好。在遇到地质构造无法使用前探梁时,采用直径16cm以上的临时支柱2~3根做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防倒棚装置:采用防倒器,两帮打设长度均不得小于10m。
3、质量要求:
1)、巷道净宽:巷道中心线至任何一帮距离,允许误差范围-50~+80mm。
2)、巷道净高:腰线至顶底的距离,允许误差范围-50~+80mm
3)、巷道坡度:50m范围内允许误差±50mm。
4)、棚架前倾后仰:允许误差±10(1m垂线不大于17mm)
5)、支架扭矩:允许误差≤80mm(检查点前每一架支架中线点至被检查支架梁两端的距离之间差值)。
6)、棚梁位置:棚梁应垂直于巷道中心线,无歪扭迈步现象,顶梁上面应紧贴顶板。
7)、闭帮背顶:按设计要求,闭帮背顶严密,无空帮漏顶地段。
8)、棚梁接口离合、错位:棚梁接口处上、下离合和前后错位不大于5mm,棚梁接口严密合缝,棚梁接口处必须坚持使用口片。
9)、棚距:棚距误差±50mm。
10)、柱窝深度:柱窝深度不少于200mm,并必须落到实底上,底软时要穿靴。
11)、巷道卫生:施工后的巷道无杂物、无浮碴,换下来的工字钢在指定位置码放整齐或及时运走。
三、施工方法
维修时采取由外向里的顺序逐段进行,严禁分段打节作业,严禁空顶作业。采用人工装煤(碴),SGW-40TX型溜子、DTL-600型皮带机跟进工作面运输。
四、生产系统
1、通风系统简述
1)、局部通风方式:选择DFG-2×15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功率为2×15KW,供风量为 250~390m3/min。压入式通风,新鲜风流由局扇经阻燃风筒送至工作面,乏风由巷道回至北风井。
2)、局扇安设位置:局扇安设于11012机巷两道防突风门以外。
3)、风筒及供风距离:采用Φ600mm阻燃、抗静电风筒,最大供风距离1000m。
4)、通风路线:
新鲜风流:-270东大巷→Ⅰ采区进风平巷→Ⅰ采区运输上山→维修工作面
乏风流:维修工作面→专用回风巷→二平巷→东总回→北风井
2、运输系统简述
运煤:维修工作面→I采区运输上山→I采区煤仓→-270m东大巷→-270m南石门→主井煤仓→主井
运料:副井→-20m石门→暗斜井→-270m东大巷→I采区运输上山→维修工作面
3、供电系统简述
巷道设三趟电源,一趟生产电源,一趟主风机电源,一趟备用风机电源,均由东区变电所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专用变压器供电。并安设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
供电设计依据
巷道电气设备总容量:30KW(风机)+30kw(皮带机)+40kw(溜子)=100kw
五、安全技术措施
(一)、架棚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棚进行作业,严禁分段作业。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活碴伞檐及时处理掉,严禁空顶作业,防止落碴伤人,严禁一人单独进行作业。
3、施工过程中,发现过往行人要及时制止,确认无问题时,方准通行。
4、严格执行回一棚架一棚并打设临时支护的原则,严禁一次多回棚造成空顶或冒顶事故。
5、回撤原支架时,严禁大拆大回,回撤或架新棚时,必须对施工地点前后10m范围内的支架两帮打设连锁走向托棚进行加固,严防在回撤过程中造成冒顶事故。
6、施工过程中,如出现顶板来压,顶板有冒落危险又不能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时,应停止工作,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地点,待压力稳定后,方准进行正常工作。
7、架棚时,必须至少有3人以上配合作业,稳抬稳放,防止伤人,且棚架必须落在实底上并有柱窝。
8、处理冒顶时,必须首先打双托棚加固冒顶地段以后10m范围内的棚架,严防在处理冒顶时造成连续冒顶事故。
9、必须按要求打设撑杆,防止顶板来压摧毁棚架。
10、处理冒顶时,必须时刻保证退路畅通无阻,严禁车辆及其它杂物堵塞巷道。
11、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大碴块必须用大锤人工碎碴,否则不准装车。严格执行煤、碴分装分运,严禁碴煤混装。
12、修巷过程中,班组长必须现场指挥,发现险情必须立即撤人,并报告矿调度室,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13、在施工过程中,班组长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斯监测仪。
14、维修巷道前,必须对维修地点的皮带、各类管线采用木板或其它材料进行掩护。
(二)、顶板管理
1、加强顶板管理,严禁空帮空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处理掉浮矸危岩。
2、施工时,严格执行专人观山制度,用长度不小于2.0m的长钎子及时捣掉活矸危岩,使专人观山、敲帮问顶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序中。
3、维修前,必须对附近支架进行加固,加固长度不少于10m,加固方式为走向双抬棚,抬棚打至巷内棚架梁头位置,同时对该段巷道严密闭顶闭帮。
4、维修时,必须使用前探梁和防倒器,前探梁必须用木靴刹实背紧。严禁空顶作业,严禁打回大撤。
5、因煤体干燥,必须对煤体进行注水,注水钻孔直径42mm,孔深3.5m,注水孔数量每排布置三个,分别位于巷道两帮和顶板,顶板注水孔位于巷道中线附近,方向与巷道方向一致,仰角600,两帮注水孔布置在棚梁下0.3m位置,仰角600,注水孔排距2.0m。
6、每眼内注水次数不少于3次,第一次注水时间不少于30分钟;第二次注水时间不少于20分钟;第三次注水时间不少于20分钟。注水时,只要不沿顶板和两帮向外溢水,就不能停止注水,向外溢水后还要坚持5~10分钟的注水时间,保证煤体手握成团,撒手松开。
7、维修长度达5m后,巷道两帮施工卸压钻孔,孔径75mm,深3m,孔间距500mm,上孔位于棚梁下0.3m,仰角600,中孔与巷道底板平行,下孔距底板800mm布置,俯角750,泄压孔排距1m。
8、卸压孔施工完后,维修人员要经常观察卸压孔状况,如果孔压严,要及时扩孔。
9、修巷过程中,遇顶煤松软地点,必须打串楔护顶,棚架架好后,保证串楔尾部长度不超过0.2m。
10、巷道维修完毕后,如果巷内动压显现明显,打双抬棚加强支护。
11、施工过程中,如出现顶板来压,顶板有冒落危险又不能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时,应停止工作,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地点,待压力稳定后,方准进行正常工作。
12、施工时,必须按要求打设撑杆,防止棚架扭斜。
(三)、机电防爆管理
1、区队设立兼职防爆检查员,每天对所管辖的巷道设备,接线盒彻底检查一遍, 坚持杜绝失爆现象。
2、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涂油、打防爆面。
3、所有电器设备、小件、电缆等包机到人,实行挂牌管理。
4、机电科专职防爆员和区队兼职防爆员要对每天所检查的情况如实进行汇报,并填写好检修记录。
5、机电工每天必须认真落实信息日报的内容,查看台帐,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整改,对整改不了的及时向队长汇报,提出整改的方案,限期定人定时进行整改。
6、对机电科提出的问题, 机电工长必须亲自过问,限期落实专人整改。
7、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指定针对性的措施,对没有按时进行整改的有关责任人要进行罚,另外对由于没有及时整改而造成事故的,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追查,严肃处理。
8、检修设备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带电作业。
9、需停电检查设备时,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开关设专人看管,并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
10、当需要打开隔爆外壳进行检修时,必须经瓦检员检查瓦斯,只有当瓦斯浓度在0.5%以下,方可准许打开隔爆外壳,经验电、放电后方可进行检查。
11、所有的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2、对声光信号,照明设施经常检查,确保灵敏可靠。
13、斜巷运输做到“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声光信号齐全有效。
14、“一坡三挡”、小绞车管理“四个四”、机电防爆做到“三无”、“四有”、“两坚持”。
(四)、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小绞车司机,把钩工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集中精力听准信号,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斜巷运输,严格执行“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制度。
3、开车前,小绞车司机必须检查绞车、钢丝绳、老钩、保险绳、小绞车点子等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严禁绞车带病作业。
4、信号装置要灵敏可靠,下车时必须先发下车信号,必须安装声光信号。严禁断电放飞车。
5、小绞车应安设牢固, “一坡三挡”“三固定、四保险”等安全设施齐全可靠。
6、绞车司机接班后要对绞车各部件进行详细的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开车。
7、绞车司机听到清晰、准确的信号后,首先应送上红灯信号,向人示警,而后方准开车。
8、信号工、把钩工要持证上岗,工作中要精力集中,细心操作,密切配合,联系信号要清晰,准确,信号发出后手不得离开打铃器,更不得离开信号机旁,时刻注意提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发出停车信号。
9、处理掉道车时,必须瞻前顾后,以免挤伤人,斜巷运输时,严禁摘钩抬车。
(五)、安全监控系统
1、瓦斯检查员跟班上岗,巡回检查瓦斯。
2、每班必须有跟班电工坚持将巷道内电器设备防爆检查,发现失爆设备,立即停产处理, 处理后方可恢复生产。
3、信息中心定期效验探头和断电仪的灵敏度及完好状况。
4、该施工地点必须安设KJ70N型瓦斯监控探头。安设于维修施工地点,瓦斯报警浓度0.6%,断电浓度0.8%,复电浓度0.79%。断电范围维修工作面及其回风流的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5、当班组长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并悬挂于施工地点正前。
6、该施工地点必须有专职瓦斯检查员在现场跟班蹲点,认真检查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超过0.8%时,必须通知所有工作人员撤退。
7、施工地点必须每间隔50m安设一组压风自救站,每组安装5个自救袋并投入正常使用,正前一组距维修地点不大于10m,且必须满足工作面所有人员使用。
(六)、综合防尘
1、巷道内必须有完善的洒水、供水管理手段,并配备50m专用洒水软管。
2、每班由组长负责,在作业前后,进行洒水降尘。
3、队配备专职防尘工,每天对所管辖的巷道洒遍水,防止巷道内积尘超限。
4、维修巷道内安装2~3道水幕,第一道安设在巷道正前工作地点,第二道安设在工作面后方15~20m处,水幕手柄灵活可靠,每道水幕喷嘴必须在四个以上,保证达到雾化全巷道的效果。
5、巷道内必须装设洒水装置且能够正常使用。
六、避灾路线
1、发生火、瓦斯煤尘爆炸和有害气体涌出时,迅速带好自救器,沿以下路线撤退:
维修地点→I采区运输上山→-270m东大巷→暗斜井→地面
2、发生水灾时,沿以下路线撤退:
维修地点→I采区运输上山→东总回风巷→北风井→地面
3、施工地点要设专用电话,且距正前不超过20m,一旦发生事故时,立刻通知受威胁的险区人员撤离。
4、保证电话通讯、监控设施畅通可靠。
5、其它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1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