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走进家乡--了解家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892186 上传时间:2025-08-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0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家乡--了解家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走进家乡--了解家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家乡 了解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1、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信息化的普及、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活方式的高速运转,对人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公民应是认知、情感、行为和谐发展,富有创新精神的人。 2、教育现状的需要。长期以来,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死板的接受方法,使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知识,无法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传统教育对活动课程不够重视,使学生远离社会,缺少了解、适应、参与社会的机会。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 3、课程改革的需要。新的课程改革方案确立了研究性课程的地位。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制订的新课程计划,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全面发展。 4、本地资源的背景。家乡众多的民俗风情给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了学校很好的教育资源。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开发具有家乡特色的民俗文化教育资源,在活动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亲近家乡民俗,喜爱家乡民俗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 2,过程和方法: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组织活动,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体现"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体"这个理念。 3知识和能力: 培养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包括合作能力、参与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 [学生分析]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者为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有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热情,已初步具备收集信息的能力,这些为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体构思: 开展了解家乡的地理、自然环境建设发展的历史,家乡的经济特点,家乡的人文特点,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了解家乡的过去、现在。通过查资料,加深对家乡的变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以及活动目的,让学生掌握一些调查方法,引导学生设计一些调查内容。 活动准备: 1、多角度、多渠道地了解、搜集家乡历史变化资料。 2、指导联系好调查对象。 3、以五年级学生为宜,根据学生兴趣,组成6个小组,每小组1-2个课题,选出小组长,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各小组搜集资料为开展课题研究作准备。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小课题提出 家乡的自然地理、经济、人文特点 ①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特点(观察地图)。 ②了解家乡的主要物产及分布、主要工业及分布。 ③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 ④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 ⑤了解家乡的教育科技。 ⑥了解家乡的著名人物。 ⑦了解家乡的现状与展望。 第二阶段 调查研究 1、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以日记形成记录下来。 2、整理问题。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一些问题也可将这些问题归类,然后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参加小组内进行调查研究。 3、开放问题。随着活动的深入,学生还会提出许多问题,学生研究总是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仅局限于开始时提出的几个问题,学生参与思路开阔,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 4、分组研究 ①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历史变迁与现代建设。 ②通过查阅书籍资料,上网搜索。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 总结阶段: 1、分组整理。 每个学生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材料,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参加活动的收获,活动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总结。 2、准备汇报。 各组以把各自最大的收获作汇报研究成果。 其他小组可以发表不同意见。 3、漫谈感受 让学生交流活动过程中的困难,用一句话说明自己的收获。 4、成果展示 学生的调查日记,收集的各种资料。(含照片资料) 根据同学们的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情况,经过他们的充分讨论之后,帮助他们确立比较有创意的、适合本小组主题的成果展示方式,并将他们综合成一个成果展示会。 学生的成果展示方式,可以有:小论文;小小手抄报;小制作;报告会;小型展览;小杂志;表演节目(演小品、跳舞、唱革命歌曲、讲故事)等。 教师的体会与反思: 作为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既看到了学生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对实践活动也感概颇多。 ㈠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他们的情感得到深化,能力得到发展,视野得到拓展,道德观得到增强,个性得到 展示,潜能得到发挥,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亲历体验中自主地与人交流,自强自立,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活动中,我是指导者,同时我也是参与者,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㈡综合实践活动是本一轮课改的亮点,也是一大难点,它对教师是有无穷的魅力,又富有很强的挑战,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生成性使教师的知识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没有现成的教材,又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是教师们觉得比较难办的困惑,可见教师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的充实自我,与学生共同学习,才能更好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 1.要全面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加大课程投放力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的开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和投入。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争取多投资,最好能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或综合实践活动教室。 2.进一步更新观念,引导教师从旧课程的模式中走出来,以崭新的角色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中去,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3.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设计课程、指导课程,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等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增强了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觉性。 4.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学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