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CVMA 144-2024 肉牛入场BRDC应激风险评估及处理指南.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188555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CVMA 144-2024 肉牛入场BRDC应激风险评估及处理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T∕CVMA 144-2024 肉牛入场BRDC应激风险评估及处理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T∕CVMA 144-2024 肉牛入场BRDC应激风险评估及处理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T∕CVMA 144-2024 肉牛入场BRDC应激风险评估及处理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T∕CVMA 144-2024 肉牛入场BRDC应激风险评估及处理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1.220CCS B 41团体标准T/CVMA 1442024肉牛入场 BRDC 应激风险评估及处理指南The arrival BRDC stress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guide for beefcattle2024-2-7 发布2024-2-7 实施中国兽医协会发 布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VMA 144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农业大学动

2、物医学院提出。本文件由中国兽医协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国兽医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堪萨斯州立大学兽医学院、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中国)有限公司、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扬州大学兽医学院、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宁夏永宁肉牛科技小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畜牧研究中心(安格斯牛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靖、朱怡平、辛盛鹏、刘秀丽、邓丽霞、齐思锦、苏华维、吴浩、贾旭晨、彭聪、李梦玥、易梓文、王子璇、张俊杰、宋荣渊、张寒琪、邓艳、娜仁高娃、曹永国、王亨、李世江、庹世友、善刚。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VMA 14420241肉牛入场 BRD

3、C 应激风险评估及处理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肉牛入场BRDC应激风险评估的标准以及处理流程。本文件适用于肉牛经运输入场及之后45d的生产阶段。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由于断奶、运输、恶劣天气等应激因素导致肉牛群体免疫力低下,被多种病原感染呼吸道之后,出现以发热、精神沉郁、鼻分泌物、咳嗽等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称为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3.2入场接收receiving新的肉牛群体刚进入养殖场的过程。3.3入场处理processing肉牛到达养

4、殖场后短时间内进行的免疫、驱虫、打耳标、去势等一系列操作的总称。3.4大群给药metaphylaxis;mass medication对尚无疾病表现但存在疾病暴发风险或当中已有某些个体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某个动物群体全群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从而降低其群体发病率的控制措施。4入场处理流程4.1运输前检疫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VMA 144-20242运输前肉牛需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要求办理动物检疫证明。来自某些疫病特定疫区的肉牛,要预先通过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检测方可运输。4.2入场肉牛 BRDC 应激风险等级评估以下为高/低风险牛群评估标准。如果某肉牛群体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或多条高风险牛群的评估标准,则

5、不论其是否符合任意低风险牛群评估标准,依然视为高风险牛群。平均体重低于220 kg视为高风险牛群,平均体重高于300 kg视为低风险牛群。刚断奶犊牛群体视为高风险牛群,1岁龄左右架子牛群体视为低风险牛群。妊娠母牛占每栏数量10%视为高风险牛群,占每栏数量 3%视为低风险牛群。肉牛购买来源为交易市场的视为高风险牛群,来源为农户和规模化养殖场的视为低风险牛群。多个购买来源的肉牛混合运输的视为高风险牛群,单一购买来源的视为低风险牛群。运输时长大于16h的牛群视为高风险牛群,运输时长小于16h的视为低风险牛群。接收圈未进行清洗和消毒的,可视入场牛群为高风险牛群;接收圈进行清洗和消毒的,可视入场牛群为低

6、风险牛群。运输期间已有牛出现BRDC症状的视为高风险牛群,未出现BRDC症状的视为低风险牛群。奶公犊群体视为高风险牛群,原产地为我国的肉牛品种视为低风险群体。4.3入场接收4.3.1根据相关检疫管理办法,肉牛到达目的牛场后,货主或者承运人宜在三日内向启运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目的牛场所宜在接收肉牛后三日内向所在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4.3.2入场接收前,准备好接收圈,并对接收圈的圈舍、料槽、水槽、器具等提前进行消毒处理;在接收圈准备好清洁饮水,确保牛下车后宜立即饮水,冬季建议配备温水;接收圈食槽中准备好充足的优质干草;遇雨雪、极端寒冷等天气时,需在接收圈内增加垫料,供牛群卧下休息,

7、防止滑倒。4.3.3入场接收前,准备好放置病牛的隔离圈,并对隔离圈的圈舍、料槽、水槽等提前进行消毒处理。4.3.4入场接收时,首先对装牛的车辆进行称重,然后检查检疫证明和购牛订单,确认无误后可进行卸牛。牛场指派人员检查入场牛是否有疾病、外伤等异常情况。4.3.5在对入场肉牛进行入场处理之前,牛的休息时长宜与运输时长相等。4.4入场处理准备4.4.1养殖人员的职责为确保牛场具有适当的保定设施。宜至少每30天检查保定区域、保定架、赶牛通道、地板等,确保所有设施设备运转安全良好,排查并及时维修一切可能导致动物或人受伤的故障。4.3.2所有参与肉牛入场处理的工作人员宜接受肉牛行为和操控保定以及生物制品

8、、药物注射技术的培训。4.4.3极端寒冷、炎热或雨雪等天气状况,或温热指数高于84时,宜暂缓入场处理。4.4.4在卸车与转移牛群至圈舍时,驱赶牛群是不可避免的操作。牛群的驱赶宜以轻柔、安静的方式进行,避免大声喧哗,并尽量减少电棒的使用,否则会造成牛群过度应激。如果其他驱赶方法无效,再考虑使用电棒驱赶。使用电棒驱赶的牛不宜超过牛群的10%。4.4.5入场处理阶段,进行疫苗免疫、注射驱虫药物或大群给药时要使用科学规范的注射方式。除非有特殊状况,所有注射宜在牛颈部区域进行。不宜在牛臀部或腿部进行注射。进行任何生物制品或药物注射时要选用正确剂量、在正确部位进行,注射部位消毒,同时选用合适长度和粗细的针

9、头、采用正确的给药途径进行注射,优先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同时进行多次注射要注意注射部位的合理分布。单次注射的最大量根据产品要求决定。注射器和针头要保持无菌。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CVMA 144202434.4.6使用任何生物制品或药物时,首先检查该产品是否过期,然后仔细阅读并遵守该产品对温度、光照等存放要求,并检查该产品的休药期。不宜将不同产品混合注射。每种产品对应的注射器和针头不宜混用。4.4.7建议将所有入场处理流程记录在册。4.4.8根据每批入场牛的BRDC应激风险评估情况制订具体处理流程。4.5牛群入场处理流程4.5.1进行肉牛入场信息登记,包括耳标、体重、年龄、性别、品种等。4.

10、5.2如购入青年或成年母牛,宜先检查其是否怀孕,并决定继续妊娠或流产。4.5.3对无口蹄疫症状的牛进行口蹄疫疫苗注射。疑似口蹄疫患牛,立即隔离,并依照相应法律法规由执业兽医进行合理处置。4.5.4根据本场病原流行情况,选择合适产品,对牛群进行BRDC相关病毒、细菌的疫苗注射。如果本场梭菌病常发,也可补充梭菌相关的疫苗注射。4.5.5对牛群选择合适驱虫药物进行驱虫。4.5.6使用正确工具和方法,由执业兽医对牛群进行去角或去尖。4.5.7如牛场决定对未去势公牛去势,建议由执业兽医使用规范的工具和方法进行。4.5.8每日建议巡圈2次,观察牛群有无BRDC相关症状。如发现异常,及时联系执业兽医采取相应措施。4.5.9高风险牛群除进行与低风险牛群相同入场流程外,还宜选择针对BRDC的抗生素对高风险牛群进行大群给药。_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