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1 编制目的 2
2 质量标准 2
3临时便道施工方法 3
3.1施工测量 3
3.2.场地清理 3
3.3开挖地段 3
3.4填方地段基底清理 4
3.5截、排水工程 4
3.6临时便道路面 4
4施工便道附属设施 7
便道施工方案
1 编制目的
为规范中铁二局西成客专铁路工程指挥部的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提高现场文明施工水平,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更好的节约成本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中铁二局西成客专铁路工程指挥部施工便道建设。
2 质量标准
(1)施工便道路面宽度为4.5米,较长的引入便道及贯通便道每隔200m设置一处错车道,宽度为7m,长度为20m。
(2)弯道:弯道的半径,应根据工点进出场最大设备的转弯条件设计施做,最小转弯半径≥20m。
(3)坡度:一般情况下不大于8﹪,特殊地段不大于11﹪。
(4)隧道洞口100m范围内的便道,迎检工点引入便道路面面层采用C20混凝土(厚0.2m)硬化;贯通便道面层采用0.2m泥结碎石掺5%水泥硬化路面。
(5)路基边坡坡率为1:0.3,路堑开挖边坡坡率为1:0.3
3临时便道施工方法
3.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以实际使用为准则,严格控制线路走向、坡度及线路加宽带,以方便重型车辆通行;并严格控制线路的横向坡度,以利于排水。
3.2.场地清理
临时便道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
便道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0.5m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应予以清除。
3.3开挖地段
(1)土方开挖
临时施工便道在满足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减少挖方,根据开挖深度的不同,路堑开挖分别采取横向台阶或纵向台阶逐步顺坡开挖,开挖时采用挖机挖土,自卸车运土,人工配合机械刷坡。
雨季施工要做好开挖面的排水,防洪工作。开挖面要小,防护工程紧随其后,防止坡面坍塌。
(2)石方开挖
临时施工便道尽量避开石方爆破地段,如遇石方地段开挖应根据不同地质,不同开挖断面,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开挖方式;主要采用松动爆破为主。爆破后,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机械刷坡,修整路面。
(3)清除危石
便道开挖过程中,遇到体积不大的危石,采用放小炮将其炸掉,并清除出场。
3.4填方地段基底清理
施工前按现场实际进行施工便道用地测量放线,对用地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砍伐,并清除树根和地表耕植土;对于软基地段要预先清除淤泥进行换填或进行抛石挤淤处理。
3.5截、排水工程
施工便道外侧必须设置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明沟,尺寸根据区域内的汇水面及水量确定,原则上定为:高×(上宽+下宽)0.3×(0.3+0.8)m。
3.6临时便道路面
便道路面施工主要分为三种,隧道洞口100m范围内的便道、迎检工点引入便道与贯通便道,其中需要对地质情况较差的路基进行试验性填筑,获取一种最经济、最高效的施工方法,作为该类型地质情况的填筑工艺。
(1)隧道洞口100m范围内的便道,迎检工点引入便道
①挖方地段基础较好的,先对路基进行整平、碾压、浇筑C20砼0.2m,见下图:
②路基基础较差的农田(软土),分两种情况进行试验性填筑:第一种试验方法:
路面下层填页岩(干土)至设计标高,中层填筑0.3~0.2m厚片碎石,面层浇筑0.2m厚C20砼。见下图:
第二种试验方法:
路面以下填页岩(干土)至设计标高,面层浇筑0.2m厚C20砼。见下图:
(2)贯通便道
①挖方地段基础较好的,先对路基进行整平、碾压、面层铺筑0.2m掺拌5%水泥的泥结碎石路面。见下图:
②路基基础较差的农田(软土),分两种情况进行试验性填筑:第一种试验方法:
路面下层填页岩(干土)至设计标高,中层填筑0.2m厚片碎石,面层铺筑0.2m掺拌5%水泥的泥结碎石路面,采集一组数据;中层填筑0.3m厚片碎石,面层铺筑0.2m掺拌5%水泥的泥结碎石路面,采集一组数据;中层填筑0.4m厚片碎石,面层铺筑0.2m掺拌5%水泥的泥结碎石路面,采集一组数据;中层填筑0.5m厚片碎石,面层铺筑0.2m掺拌5%水泥的泥结碎石路面,采集一组数据;对这三组数据进行比较后,获得一组既经济,效果又好的作为该试验的最终数据。见下图:
第二种试验方法:
路面以下填页岩(干土)至设计标高,面层铺筑0.2m掺拌5%水泥的泥结碎石路面。见下图:
4施工便道附属设施
4.1施工便道道口及与其他道路交叉口应设置警示标志。
4.2施工便道跨沟渠处应设置防护栏杆或防护桩。防护栏杆采用Φ48mm钢管并涂刷红白油漆,颜色间隔为20cm,高度1.2m;防护桩采用C15混凝土现浇,尺寸为(上宽+下宽)×高度×长度:(0.2m+0.3m)×0.8m×1m。
4.3施工便道上方有电力线路的,应设置警示标志。
4.4临时便道在转弯及陡坡地段要设置【减速】、【方向指向】等醒目的警示标志。
4.5施工便道上有道路交叉位置应设置必要的道路指示牌。
- 7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