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南昌师范学院《治法与方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1807104 上传时间:2025-08-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师范学院《治法与方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昌师范学院《治法与方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南昌师范学院《治法与方剂》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不同的植物激素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它们之间相互协调,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例如,生长素和乙烯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果实发育等作用,其分布受光照、重力等因素的影响 B.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C. 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 植物激素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在微生物学领域,对于细菌和病毒的结构与繁殖方式,以下哪一种比较是最详尽的?( ) A. 细菌具有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等,通过二分裂方式繁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细菌能够独立生存和繁殖,而病毒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其生命活动 B. 细菌和病毒在结构和繁殖方式上非常相似,都属于简单的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C. 病毒比细菌结构更复杂,繁殖方式也更高级,因为病毒能够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实现更有效的遗传物质传递 D. 细菌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相对稳定,病毒则容易发生变异,导致其难以被有效控制和治疗 3、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对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差异和意义,以下哪种解释是恰当的?( )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相似,没有明显区别,且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没有重要意义 B.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殖的方式,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亲子代细胞遗传信息的一致性;减数分裂是产生生殖细胞的方式,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半,增加了遗传变异的机会,对于生物的进化和物种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C. 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基因重组 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能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4、关于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以下哪种描述能够清晰地阐明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完全独立的两种调节方式,没有任何联系 B.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但作用时间短暂,通过反射弧实现;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慢但作用范围广泛、持久,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发挥作用。两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和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C. 体液调节在生命活动调节中起主导作用,神经调节作用较小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效果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5、对于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以下关于其各个时期的特征和重要性的描述,哪一种是准确的?( ) A.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前期染色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末期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有丝分裂保证了细胞的遗传物质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之间的精确传递,维持了细胞的遗传稳定性 B.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是随机的,没有规律可循 C. 有丝分裂对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没有直接影响,只是一种简单的细胞分裂方式 D. 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可以随意颠倒,不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 6、在生物的能量流动研究中,对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以下哪个因素会产生显著影响?( ) A. 食物链的长度,越长的食物链能量损失越多 B. 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消费者的能量摄取和利用效率不同 C. 生态系统的类型,如森林、草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特点各异 D. 以上因素都会对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共同决定了能量在生物群落中的流动和分配模式 7、对于生物的遗传定律,以下关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过程、实质和应用的描述,哪一项是准确的?( ) A.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这两个定律在动植物育种、遗传疾病诊断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B.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豌豆,对其他生物不适用 C.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只是理论上的假设,在实际中无法验证 D.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于现代遗传学研究 8、在遗传学的研究中,染色体的结构和行为在遗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时,以下哪种后果是可能出现的?( ) A. 可能导致基因的表达异常、遗传信息的改变,甚至影响个体的表型 B. 染色体结构变异对个体没有任何影响,遗传信息能够正常传递 C. 结构变异会自动恢复正常,不产生任何遗传效应 D. 只会影响染色体的外观,不影响基因的功能 9、在神经生物学的研究中,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神经系统功能的核心。当一个神经元传递兴奋到另一个神经元时,以下哪种方式是最常见和重要的?( ) A. 通过化学突触,释放神经递质来传递信息 B. 直接通过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传导 C. 借助细胞间的缝隙连接进行信息传递 D. 神经元之间不进行信息传递,各自独立工作 10、在遗传学中,有关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影响,以下哪种说法是比较全面的?( ) A. 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等特点。它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任何时期,可能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从而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也可能导致疾病或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B. 基因突变是罕见的现象,对生物的遗传和进化没有重要意义 C. 基因突变总是有害的,会导致生物体无法生存 D. 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不会带来不确定性 11、在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中,关于激素的分泌调节和作用机制,以下哪项描述是恰当的?( ) A. 激素的分泌受到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反馈调节等多种机制的调控。激素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从而调节细胞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功能。不同激素之间还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B. 激素的分泌是恒定不变的,不受任何调节机制的影响 C. 激素与受体的结合是不可逆的,一旦结合就会持续发挥作用 D. 激素只对特定的器官和组织起作用,对全身的生理功能影响不大 12、对于植物的激素调节,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作用和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微量有机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 B. 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生根等作用,其分布不均匀会导致植物的向性生长 C. 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脱落酸则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 植物激素具有特异性,一种植物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植物组织或器官,不会对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影响 13、对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以下哪种阐述能够准确地说明其过程和特点?( ) A.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独立的过程,没有关联 B.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而物质循环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物质循环则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等多种形式,二者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C. 能量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利用,物质则是单向流动的 D.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快速完成的,没有时间上的延迟 14、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特点和影响,以下哪种描述是恰当的?( ) A.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是随机发生的,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没有意义 B. 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通常发生在 DNA 复制时,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等特点;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往往会导致较大范围的遗传物质改变,对生物的性状和生存可能产生更显著的影响 C.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D.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程度相同,没有差异 15、在发育生物学的知识体系里,当研究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时,以下哪个阶段对于器官形成和组织分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 A. 原肠胚形成期 B. 囊胚期 C. 桑葚胚期 D. 受精卵期 16、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以下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B.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能量 C.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部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 高尔基体主要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包装,但与细胞壁的形成无关 17、在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中,动物的社会行为对于种群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当一个动物群体中的领导者发生变化时,以下哪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 ) A. 群体的行为模式和组织结构可能会发生调整,以适应新的领导 B. 群体立即陷入混乱,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 C. 群体不受领导者变化的影响,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生活 D. 群体分裂成多个小群体,各自独立生活 18、在生物物理学的领域内,当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时,以下哪种技术常用于测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 A. X 射线衍射 B. 核磁共振 C. 电子显微镜 D. 超速离心 19、在生物的遗传规律研究中,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假设要通过实验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下哪种实验设计是合理的?( ) A. 进行单因子杂交实验,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验证分离定律;进行双因子杂交实验,观察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B. 选择多个不同的物种进行杂交实验,比较它们的遗传模式 C. 只进行理论分析,不进行实际实验 D. 随机选择亲本进行杂交,不考虑性状和基因的关系 2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例如,在一个岛屿上,某种昆虫的基因频率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以下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之间可能存在地理隔离 B.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C.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某种药物的半衰期为 6 小时,现给患者一次静脉注射该药物 1200mg,问经过 24 小时后,体内还剩余多少药物? 2、(本题5分)某种疾病的死亡率为 3%,在一个 850 人的患病群体中,可能有多少人死亡? 3、(本题5分)已知某患者的呼吸频率为 21 次/分,潮气量为 550ml,求该患者每分钟的通气量是多少? 三、病例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一位 26 岁女性,因皮肤瘙痒、黄疸就诊。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请分析该患者可能的疾病是什么?需要进一步做哪些检查来明确诊断? 2、(本题5分)一位 60 岁男性,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右侧口角歪斜,右侧肢体偏瘫。头颅 CT 检查显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请分析疾病情况,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3、(本题5分)女性,65 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 3 个月入院。患者 3 个月来逐渐出现吞咽固体食物困难,随后发展为吞咽半流质食物也有困难,近 1 周来只能进少量流食。查体:消瘦,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胃镜检查显示食管中段有一肿物,管腔狭窄,镜身不能通过。病理活检报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请诊断该患者的疾病,并说明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 4、(本题5分)一名 5 岁儿童,高热、寒战、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口腔黏膜可见柯氏斑。请分析可能的疾病,诊断依据,以及治疗方法。 5、(本题5分)一名 38 岁女性,近半年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自我评价低,有自杀念头。请分析该患者可能的诊断,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心理干预措施。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分析人体解剖学中消化系统的消化器官及生理功能。 2、(本题10分)分析急诊医学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急救处理。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