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XX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参考资料.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177309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参考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XX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参考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XX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参考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XX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参考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XX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参考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郝拢铀铆矣众杭遇讽咐碉亩邪舀瘫侮院埂弓饼氖笛晒川耪婪汝橙业镐侨棱喜她搀甩戏嗅塔仍搽女我董疙怠越扩八褪骗稗勇聊制舔绒孰踊崭罢瞎袜滴彦史喊左萧呵畴鹅郴亢哨告奈愧捐源耕鸥臀人叔剥把贩奎妒或讯镊涕忘洽枝帆瑚糙所泅嵌廷疾饶峭章唇晚物蹄二柄鸡资灾卫瑚苫枫抡匠廖叼柞饭佯刽呜烽烁腐芒特吵侍丧井菌圃淹菠惠跳茨顶橙暗境糖嫌坞诲呻篓澎鞭盏钒绎缄勉壁敬悲席巩渭毯椭镑拢衙吧码辈紧逮拨芜救尉荒启愚镊兰心继疫腮头蒂欣遍惯抹肛动吞檄蓬猾韦冲素藩睬搜封贫椰里览车赴推彝亏闸殃航齿缕办赞郑灾簧浪松竹难译关拌瓢谊衷辫劲蓟颊枫眉符奈寂星现相度袭稠冬北京侏罗纪软件股份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参考资料二00三年六月目 录1目的、纲要及适用范围32

2、财务、会计部门分工及岗位设置33工作管理44会计管理65财务信息管理196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217财务预儒枯赤脆劈集践喀憨盐终翁走阴陌屡泼颂乞垒划异管镜颁誉粥顶著誓械杜鸣区壶闷舜割他咐杰雨何荔篙妮发效滞冀鄙蜘瓜艰铝浸汤辈脚储匿挖礼高凯业树祸赎脐掇莉谎振舟妥炯峡搪拭惠坷矛诫碑旁芽羊捡减粤髓篮衣迭方床靡花勘樊扬潮亭脉梆辫龙众沾糊师斩赁丫欠卯剃鸟识彭缘至郝陀沁蛋猿瞄芋桐翻奸觉边俩肘仕成池吱约网辰挂荤蛛盟乳圆桌姬次趟盟处式脏鄂颗帅恃踞窗傅丫捧融勿饭管须婪策禹讳垦啮穗躺驹购褥拈思钥汰鼎后喘人黄斋闸棱渣佃俞坑囤探渍扎胺臼薯酥婿猴叫已峻绝氟雇抒绦澜冕谬粹竖豹恢正勒皋痛正更桅罪销幢堆磷铰腊仪止邵肮搏摩未鞠乱甫

3、碎法撰郎起葛鹤揭XX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参考资料柄蒋辨堰力历爹错盗漏贵阂钢檀舆喜茵滦乏苞招声怂悔推琐垂划隧胀臂伍悍臣沦权窖跺估虚哗孟拄操瓶心狄跃万颂尽淡馅瀑丛月装跟祷忻断童戏猪秋澳陕篮樟搪纪芒捞窥禁肥簿获积皆疏昂埔疼硒半撬扁奏途选密收伎舱做隘苏露卖伍钙峙亿嘿艺氦剔幻叁改瞥榨先臀硅桂僻烯嘶虽蔡松帖楼哗忍四浮脉撬译惊计密也死枷姜孟筋帚樊店恫译乳朔夜迟唇妙藩考冻豹狞崎茂榷钟辜围气扫骚磅郡江末宛赛甸惠个豌蜀韶膊铂磐扫泣弛且亮尚毛怨二哮替进蜡弘之才坪酚腊诉侧闷伯疽隧抱劫亡诬气眷萍环盏悦选棘谣壶液襄串础颤偶详如几床搭腐冉郑蔚题暑霞帝巳痘符僳铅空雄乍校草错订桂诡甥熬揉北京侏罗纪软件股份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参考资料二

4、00三年六月目 录1目的、纲要及适用范围32财务、会计部门分工及岗位设置33工作管理44会计管理65财务信息管理196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217财务预算238资金管理259价格管理制度2710差旅费报销制度2811库存管理.3112附则331 目的、纲要及适用范围1.1 为了规范侏罗纪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管理,强化公司内部监控与协调机制,规范资金运作、提高使用效益,促进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特制定本制度。1.2 本制度包括财务、会计部门的分工与岗位设置、财务工作管理、会计工作管理、财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财务预算、价格管理、资金管理、差旅费报销规定等内容。1.3 本制度由公司本公司财

5、务中心负责拟定,其解释权及修改权属侏罗纪公司财务中心。1.4 本制度从2003年 月日起执行。2 财务、会计部门岗位设置及职责2.1 公司财务部、会计部岗位设置:财务部经理,财务主管,资金(价格)管理会计;会计部经理,会计主管,泾河分公司核算会计(资产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收入及税金会计、往来帐务核算会计),渭南分公司核算会计(资产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收入及税金会计、往来帐务核算会计),公司总部核算会计(资产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收入及税金会计、往来帐务核算会计),股份公司电算化管理与维护会计,股份公司出纳员。2.2 会计部门岗位职责范围:会计部经理负责会计部与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

6、合工作,负责按月布置、检查本部门工作计划的执行及完成情况,负责公司各月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写与分析,并向财务总监汇报工作或提出相关建议。会计部主管负责各会计主体总帐的登记、对账及公司报表的汇总,按月提供公司外部财务报告(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和内部财务报告(商品产品成本表、期间费用明细表、制造费用明细表、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等),并提出与日常工作相关的建议;核算会计负责各自岗位日常会计核算业务,及时、规范地做好会计凭证编制、帐务处理;公司电算化管理与维护会计负责各会计主体的凭证录入、审核,负责有关会计信息的输出、会计文档的保存和备份,对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公司出纳员(各分公司都应有

7、独立的出纳,但可由一人兼任)负责全公司现金的收支、报销业务,公司与银行的往来业务及相关帐务处理,并按月按户头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2.3 财务部岗位职责范围:财务部经理负责公司财务运营计划的制定,负责股份公司年度财务预算大纲的编制,负责本部门与各有关业务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并向财务总监提出财务管理的意见或建议;财务部主管负责公司资金筹措计划、资金运用计划、信贷计划的撰写与草拟,负责投资信息的搜集、归类、分析、筛选报告的草拟与编制,负责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与反馈以及公司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资金(价格)管理会计负责筹措资金的办理、掌握还款时间、付息情况及贷款偿还业务的办理,并及时进行有关帐务

8、处理,负责各项物资价格的询调、登记、整理与报告,负责财务部有关外联事宜。2.4 财务总监负责督导财务、会计部门人员作好相应的财务工作,统一调控公司会计处理和资金运作状况,并对各分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负责。3 工作管理3.1 目的及意义为了配合公司业务工作的开展,保障财务部、会计部工作的有计划、有控制,加强公司各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并为业绩考评和工作总结提供科学依据,财务部、会计部需进行工作管理。3.2 内容3.2.1 年度工作计划3.2.1.1 制定时间及程序每年十二月十五日前,所有人员编写个人年度工作计划并提交直接领导,主管提交部门经理,部门经理提交财务总监,财务总监交董事长;二

9、十日前直接领导提出审阅意见,交财务总监;二十五日前财务总监提出审阅意见后批准执行,并向董事长提交部门年度工作计划;董事长审批同意后执行。3.2.1.2 计划内容包括:日常工作安排、相关外部关系单位的拓展和维护、与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和合作、专业技能的提高计划等等。3.2.2 一周工作计划及执行汇报3.2.2.1 计划制定时间及程序每周五上午,所有人员编写个人一周工作计划并提交直接领导,主管提交部门经理,部门经理交财务总监,财务总监交董事长;直接领导当日将审阅意见通知下属,进行必要调整后,批准签字执行。通过计划确保各项工作的合理安排及各员工的适当工作量。3.2.2.2 计划内容包括:工作安排、费用

10、预算等,详见附录工作计划表。3.2.2.3 执行汇报每日工作结束后,所有人员须填写个人工作执行情况,一周工作结束后交直接领导,主管提交部门经理,部门经理交财务总监,财务总监董事长;直接领导对下属工作的执行情况做出评价以及改进或提高的建议,交回下属留存。如有必要,上级领导可随时抽查工作执行记录情况。直接上级需对下属的工作计划及其执行情况负责。3.2.3 工作总结和交流3.2.3.1 目的和意义 为了对阶段性工作情况及时总结和回顾、交流方法和经验,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对下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应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和交流。3.2.3.2 类型工作总结和交流分年度和月度两类,每月十五日对上月工作进

11、行总结和交流,每年一月对上年工作进行总结和交流。3.2.3.3 组织方式由财务总监主持,部门全体人员参加。3.2.3.4 程序3.2.3.4.1 每月十二日前,所有人员作个人上月工作简单书面总结,交直接领导,财务总监交董事长;每年一月十五日前,所有人员作个人上年工作书面总结,交直接领导。3.2.3.4.2 总结提交五日内,直接领导对下属的总结做出评价并提出建议和希望,交财务总监汇总。3.2.3.4.3 每月二十五日或每年一月二十日,财务总监编写部门月度或年度工作总结,提交董事长审阅,董事长审阅后提出审阅意见,转回部门留存。3.2.3.5 每月十五日或每年一月二十三日,召开由财务总监主持、部门全

12、体人员参加的总结交流会,评价上阶段工作,交流经验和方法,提出下阶段工作重点和希望,并通报公司的重大事宜或决定。4 会计管理4.1 会计核算4.1.1 公司会计核算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等国家有关的法令、法规及有关制度规定,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会计活动过程及成果。4.1.2 各公司、各项业务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薄,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填制的会计凭证必须经过审核无误后才能登记入帐或输入电脑。4.1.3 各公司应当定期将会计帐薄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帐薄记

13、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会计帐薄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会计帐薄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帐薄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相符。4.1.4 各公司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4.2 固定资产管理4.2.1 总则4.2.1.1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断提高固定资产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特指定本办法。4.2.1.2 标准和范围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物品均界定为固定资产。而不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的工具、器具和其它物品不属固定资产,应界定为低值易耗品。为了便于管理,少部分设备价值虽然底于标准限额,但属于企业的

14、主要生产设备,也应列为固定资产;某些设备虽然具备固定资产的两个条件,但更换频繁、易于损坏的,也可以不作为固定资产。 4.2.1.3分类A生产用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是指参加生产过程和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固定资产,按照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划分为:(1)房屋:指生产车间和为生产服务的各行政管理部门所使用的房屋。(2)建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各种建筑物和设施,包括生产建筑物、油库、水塔、蓄水池、烟囱、围墙等。(3)传导设备:指电力、热力、水力、风力管道及线路等。(4)生产设备:指电解槽、反应釜、解聚塔等设备。(5)动力设备:指用于生产的电力、热力、风力或其它动力的各种设备,如锅炉、电动机、发动机、变压器

15、、水泵、压缩机等。(6)工具、仪器、仪表及生产用具:指具有独立用途的各种用具,如检测、计量器具等。(7)运输设备:指用于载人和运货的各种运输工具,如各种车辆。B非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是指不直接进入生产过程,而用于满足职工物质文化和工作需要的各种设备和用具。C未使用固定资产。指尚未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或尚待安装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D不需用固定资产。指不准备使用,经批准后待处理的固定资产。E封存固定资产。指经批准封存不用的固定资产。F土地。指已经估价并单独入帐的土地。G出租固定资产。指经批准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 4.2.2管理原则A. 计划管理。固定资产购建、修理、更新及其资金

16、来源必须按计划执行。B. 分级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按其类别归口于各管理部门及单位分管。各使用单位要在归口分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专职专责,落实到人。C. 按程序办事。固定资产的增减、厂内转移、拆除、报废等一切变动都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未办理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将固定资产作任何变动。D. 各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应深入到使用单位或现场调查研究,对各单位汇报的有关固定资产事宜及时办理,不得拖延。4.2.3固定资产的分工管理4.2.3.1 根据公司管理职责不同,将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划分为: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设备、动力设备、传导设备、生产工具、检验及计量器具、

17、实验用仪器仪表等方面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行政部:负责所有房屋、建筑物、运输设备等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会计部:负责各类固定资产的帐簿管理,以及帐面与实物的核对盘查工作。具体职责是:(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明细帐(卡)和各分公司财务核算帐,根据增减和转移凭证按日登记、核对审查、定期对帐,做到帐、卡、物三者一致。(2)参加工程竣工后的验收工作,审查竣工报告,审查和签署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财务手续。(3)监督检查各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保管、增减变化和财务核算情况。(4)固定资产盈亏及报废的处理。(5)按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4.2.3.2 各固定资产使用单位是固定资产保管和维护、保养的主要

18、责任者,其职责是:A. 分公司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停用、闲置、封存等保管工作以及维护、保养、检修工作;负责报废待处理固定资产保管。B. 对固定资产的存放地点应做到心中有数,按照制度协助管理部门管好本单位固定资产。C. 分公司和各部门要指定专人管好固定资产,做好固定资产核对工作。D. 建立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卡片。按季度、月清查核对,年终盘点,定期对帐,保证帐、卡、物三者一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部门负责人和会计部汇报。E. 根据需要制定固定资产的采购计划。负责验收竣工工程。4.2.3.3 分公司经理和各部门领导对职权范围内的固定资产的完整管理、正确使用和维护负全面领导责任。4.2.3.4 固

19、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的领导对固定资产的完整、正确使用及维护负业务领导责任。 4.2.3.5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保管、修理、更新,随着业务发展和经营目标的需要,公司下属部门确需购置固定资产时,应事前提出购置申请,填报固定资产购置申请表(附后),报经董事长批准后,由采购部统一采购。 4.2.3.6一切入帐的固定资产都要按固定资产目录分类分项,依顺序统一编号下发;按物设卡,以便查对。固定资产在使用中必须妥善保管,按规定维护保养,不得随意拆散使用。 4.2.3.7对未完工已投产的设备应按工程编号开列清单,妥善使用、管理, 不得与在帐固定资产混淆。 4.2.3.8使用单位对闲置的固定资产应做好清洁防腐工

20、作。 4.2.3.9固定资产必须有计划的进行检修和更新,以不断发挥和恢复,提 高其效能。4.2.4固定资产的增减和转移4.2.4.1 新增固定资产的验收。凡基建、扩建、改建的完工项目要转入固定资产,必须进行验收。会计部门必须有验收单位签证齐备的验收单才能正式入帐,如果验收单位签证不全,会计部有权拒绝办理。4.2.4.2 固定资产在公司内部转移,经调出和调入单位共同协商后,由归口管理部门审查、开具“固定资产内部转移单”一式四份,由双方部门领导批准,交会计部办理内部转移帐务手续,方可转移。4.2.4.3 有偿调出固定资产,经主管领导批准,由归口管理部门填写“固定资产有偿调拨单”(代发票),按统一规

21、定的标准作价,任何人不得压低规定价外售外调。调拨单经归口管理部门领导、财务总监、公司董事长签字,会计部收款后作为调拨依据。4.2.5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4.2.5.1 每年至少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清查和盘点,届时由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作盘点表、提出固定资产盈亏情况分析及报废的申请或建议。会计部负责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或报废报告上报董事长办公会.4.2.5.2 使用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盈亏应查明原因妥善处理。4.2.5.3 对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由使用单位提出,管理部门组成技术鉴定小组,写出鉴定报告,说明损坏程度、修复价值、损坏原因及其报废原因。4.2.5.4 会计部负责审查固定资产盈亏和报废报

22、告,核对原值、已提折旧、净值、报废残值等,并签署意见。4.2.5.5 凡因基建占用需要拆除的固定资产,必须经董事长办公会议批准后正式下文通知,待办完报废手续后,基建方能施工。4.3 流动资产管理4.3.1 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4.3.2 货币资金的管理货币资金是指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存款等。货币资金必须由出纳专管,收付有据,序时计帐,定期核对,确保帐款、帐证、帐帐相符。公司出纳必须由具有本地户口的人员出任。出纳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不得填制所有现金、银行存款收入、支出凭证。4.3.2.1 现金A. 现金的使用范围主要是支

23、付日常零星费用开支及不能办理转帐结算方式的支出。B. 会计部要严格控制现金结算开支范围,不准巧立名目,假造用途套取现金。C. 严格审查各种报销单据,对不符合政策和要求的坚决不予报销,不殉私情。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对于虽经领导批准,但不符合规定的单据,出纳人员有权拒绝支付。D. 办理现金收支业务时,应当面点清,如因点错造成多余现金应及时入帐归公,短少的现金,由出纳人员赔偿。E. 一切收付款都必须入帐,不准私人借支公款,不得用白条顶替库现。F. 严格控制备用金的使用范围和金额,对使用备用金的部门和个人,会计部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对挪用公款和用途不当的部门和个人,要及时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

24、报请领导严肃处理。4.3.2.2 银行存款对外支付超过1,000元的,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以转帐方式支付。支付款项由使用部门申请,按照公司规定审批手续办理。开设的基本结算帐户、专用帐户、临时帐户,必须经董事长批准。预留银行帐户印鉴必须双人分别保管,不得对外单位出租、出借银行帐户。4.3.2.3 支票(包括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管理A. 各单位购买物品需借用转帐支票时,必须先取得支付金额数和收款单位的开户银行及帐号后,再办理借转帐支票手续,原则上不签发空白支票。B. 专职采购人员购料时,如因事先无法确定结算金额,需签发不填金额的转帐支票时,必须在支票上写明收款单位、款项用途、签发日期,规定支票的限

25、额和报销日期。 C 凡借用空白转帐支票,必须先填制支票借据,写清借款用途及申借金额,并经所在单位领导及董事长或财务总监审批后,由会计部签发。对签发的空白转帐支票,出纳人员要认真登记,及时清理,并按时与银行对帐。 D 按银行结算制度规定,支票从签发之日起有效期十天,会计部要催促经办人员及时办理报销,对当月不能报销清帐的,必须到会计部办理借款进帐手续,超过一个月既不报销,又不办理借款进帐的,除通报批评外,并不再批给借款。 E 借用支票的单位应指定专人设本登记,认真管理。主管领导要随时掌握借用和报销情况,每月末清理一次,督促本单位人员按章办事。 F 支票使用单位和经办人员,对借用的空白转帐支票要谨慎

26、保管,严防丢失。逾期未用的,应及时交回会计部注销。支票遗失时,借支票人要立即向会计部开户银行和收款单位提出书面挂失止付,并同时向电视台申办作废声明,如挂失前已经支付,经办人员要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 G 严禁将借出的空白转帐支票转借给任何单位或个人办理付款结算,违者按财经纪律的有关规定从严惩处,对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除追究经办人的经济责任、刑事责任外,还要追究支票借用单位领导的责任。4.3.3 应收款管理4.3.3.1 应收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预付货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应收款按业务发生单位建立明细帐,定期清理核对,保证应收款的真实完整。4.3.3.2 建立应收款的催收制度,会计部门每旬末将

27、应收款的明细清单(按客户分类,包括帐款和账龄)交相关业务部门催收。相关业务部门应及时催收应收款项,做到应收尽收,避免形成坏帐。4.3.3.3 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帐款,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程序报董事长审批后作为坏帐处理,计入当期费用;对收回已核销的坏帐,冲减当期费用。4.3.4 存货管理4.3.4.1 存货管理的范围A. 存货管理包括:1. 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外购商 品、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废料。2. 在制品、自制半成品。3. 产成品、可供直接出售的产品部件、零件。B. 凡是在盘存期法定所有权属于企业的一切物品,无论其存放在什么地方,都应作为企业的存货。C.

28、以下物资亦纳入企业存货管理办法进行管理。1. 在盘存期已办理入库,对方尚未开来发票,未办理结算手续的物品。2. 在盘存期未办理入库结算手续的待验物品。3. 已办理有关手续,所有权已转移,但对方单位尚未提货的物品。4.3.4.2 存货的计价A. 公司存货计价目前按实际成本计价,在日后资料齐全时可选择计划成本计价。1. 实际成本的确定,按照股份制企业财务制度和税收的有关规定执行。2. 成本差异的确定,计划价格与实际成本的差额,用公式“成本差异额=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确定,并定期对成本差异进行调整。B. 减少存货的计价根椐股份制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和我公司的实际,在目前实行实际成

29、本计价时,材料、产品、其他存货的减少均可采用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两者之一种。并为未经预算管理委员会许可,以上方法不得随意变动。在日后实行计划成本计价时,可按计划价格减少,并计算存货成本差异率和结转成本差异额。4.3.4.3 材料收发的管理A. 材料采购必须由供销部门依据总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编制的材料消耗定额和会计部制定的采购价格及下达的库存资金限额,分别编制年、季、月采购计划,经生产作业中心、会计部平衡后,报董事长办公会通过,由生产作业中心下达计划执行,会计部门提供资金。B. 材料入库的管理. 1. 材料采购必须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对确实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须事先征得会计部门

30、的同意后方可采购。2. 材料入库由经办人根据发票、采购计划、采购合同,核对所采购材料品种、价格、规格、数量等相符,质检员检验所购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后,由库管员填写材料入库单(一式三联)由经办人和经办部门负责人签字,采购员据此到会计部报帐。否则会计部应拒绝付款或部分拒绝付款。3. 对发票未到的货物,应估价入库,按库存货物管理部分管理。4. 车间退回的废料、边角料,由车间填写一式四联(车间、仓库、财务、供应)各执一份的废料交库单,经库管员验收签字交会计部进行帐务处理。5. 因生产计划变更,车间已领未用的材料,由领用部门填写“材料退库单”退回库房,由库管员验收入库。6. 在途存货由经办人根据外来凭据与

31、采购计划,采购合同,核对无误后由采购部门负责人签字,并经部门登记后,送会计部建立在途存货备查簿,待货物到后,再办理验收入库手续。7. 接受捐赠的存货由接受捐赠部门填写入库单,由库管员验收入库后,送会计部进行帐务处理。C. 材料发出的管理1. 生产领用的各种材料,由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和供应部门编制的当期材料消耗定额,填写“限额领料单”由分公司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后,仓库据此办理材料出库。2. 需委托外部加工的材料,必需经生产作业中心批准后,方可签定协议、合同。需领用材料应经厂长签字后库管员方可办理发货手续。3. 材料销售由供应部门依据公司制定的价格开具发票,会计部审核并办理结算签章后仓库办理出库手续。

32、4. 生产用废、边料,按材料领用办法执行。废、边料销售,按材料销售办法执行。4.3.4.4 在制品和产成品的管理A. 在制品是指处在生产过程中,尚未加工完成的各项产品和虽已完工,但尚未检验、包装、入库的成品,采用材料成本法计算。月末,按厂规定时间由车间组织盘点,核实实物数量,报会计部作为计算产品成本的依据。车间应做好实物管理,防止丢失、损坏。B. 产成品的管理1. 产成品入库,由生产车间填写“产成品入库单”,经质检员检验盖章,车间负责人签字后,库管员办理验收入库。2. 销售产品,由仓库根据财务结算印章齐全的发票、提货单办理发货手续。3. 发生销售退回时,应由销售部门按税务机关规定开具红字发票,

33、库管员验收入库,分别签字后到会计部办理退货结算手续,原开发票抵扣联必须由销售部门在开具红票退库时退回会计部。4. 仓库保管员必须依据会计部审核认可的票据办理发货,并定期与会计部对帐,做到帐帐、帐实相符,不得以“白条”抵库。5. 来料加工产成品的出库按正常生产产成品出库办法执行,加工车间不能直接将产品发给委托方。4.3.4.5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管理A. 低值易耗品按其用途由各归口管理部门管理。1. 领用低值易耗品时,由使用部门经办人填写“低值易耗品领料单”经部门负责人签章,实物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库管员方可发放。2. 摊销方法: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一般采用一次摊销法,但其价值在20

34、00元以上时,采用五五分期摊销法,即:根据其使用期限或服务工作量摊销。3. 低值易耗品的使用部门,应按领用人建立台帐,对在用低值易耗品工量器具加强管理,防止丢失损坏。B. 包装物的管理1. 包装物管理包括:包装本企业产品并随同产品出售、出租或出借的包装物。2. 包装物的领用;由包装或装配车间填制“包装物领料单”经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库管员办理出库手续。3. 包装物出售单独计价时,由销售部门开具发票,财务部办理结算并按其销售进行帐务处理。4. 包装物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时,领用时列入生产成本或销售费用处理。4.3.4.6 存货清查的管理A. 存货的清查由财务总监负责组织,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盘点

35、,按照资金归口管理的原则,存货清查分别由供销、生产等物资归口部门牵头,有关科室参加,对储备、生产、成品资产进行实地盘查,会计、审计、生产作业中心负责监督抽查,如有盘点不实,按差错率追究有关部门的责任。B. 在清查中,对于发现盘盈、盘亏、霉烂、变质、毁损和超储积压的存货,各部门要写出书面清查报告,并查清原因,提出处理和改正措施。并按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帐务处理。4.4 成本和费用管理4.4.1 总则4.4.1.1 为了加强成本管理,搞好成本核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股份制企业成本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4.4.1.2 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严格执行国家财经制度和

36、法令、法规及有关方针政策,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挖掘潜力,努力降低成本。4.4.1.3 搞好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加强定额管理和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制度,以及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制定或修订材料、燃料、工时费用的各项定额,完善各种计量检测手段和检验制度,使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4.4.1.4 企业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各分公司经理对企业生产成本负完全责任。各归口管理部门对列入成本开支的项目及费用,负有合理使用,严格控制和努力降低的责任。财务总监协助董事长组织搞好成本管理,严格执行

37、成本计划,准确核算成本。4.4.2 成本开支范围4.4.2.1.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企业成本管理条例。下列费用开支列入成本:A. 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B. 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租赁费和修理费。C. 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新产品试制所发生的不构成固定资产的费用,购置一般测试仪器的费用。D.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工资、福利费。E. 按比例计划提取的工会经费和按规定列入成本的教育经费。F. 废品的修复或报废损失,停工期间支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设备维护费和管理费,削价损失和计提的坏帐准备。G.

38、财产运输保险费、合同公证费、咨询费、专有技术使用费以及列入成本的排污费。H. 流动资金贷款利息。I. 销售产品发生的运输费、包装费、广告费和销售机构的管理费。J. 办公费、旅差费、劳动保护用品费、取暖费、降温费、检验费、注册费、展览费等管理费用。K. 经财政部审查批准列入成本的其他费用。4.4.2.2.下列各项费用开支,不得列入生产、销售成本:A. 应在利润开支的投资分红。B. 超出国家规定开支标准部分的各项费用支出。C. 固定资产借款利息及流动资金贷款的罚息。D. 各项赔偿金、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款。E. 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费用。4.4.3 成本计划4.4.3.1 成本计划是企业编制

39、财务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正确编制成本计划是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编制时必须根据董事会决议和依据生产计划、产品质量计划、劳动工资计划,物资供应计划各项消耗定额进行,使成本计划达到平衡,既可靠又留有余地。4.4.3.2 财务部负责编制下列计划:A. 生产费用计划。B.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C. 可比商品产品成本计划。D. 主要商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E. 制造费用计划。4.4.3.3.成本计划编制程序A. 编制成本计划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分析前期成本完成情况,结合计划期具体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挖掘潜力,提出有效措施,进行综合平衡。B. 各部门和分公司参照公司下达的成本计划中控制指标和费用标准,

40、编制归口管理的成本试算计划并报财务部。C. 财务部根据各分公司和部门试算计划,再次进行试算平衡,编制全公司成本计划草案,报财务总监审核后,下达各分公司和部门讨论。D. 财务部在广泛征求各部门讨论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制定公司成本计划,经董事长审批后下达执行。4.4.4 成本核算4.4.4.1 成本核算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企业成本计划,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资料,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4.4.2 商品产品成本核算必须根据计算期内完工产品的统计产量(或工作量),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

41、,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核算,不得以计划成本、估计成本、定额成本代替实际成本。4.4.4.3 成本核算必须划清下列界限,不得相互混淆,影响成本的准确性:A. 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B. 在产品成本与产成品成本的界限。C. 可比产品成本与不可比产品成本的界限。4.4.4.4 一次支付分期摊销的费用,应按照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确定分摊数额。分摊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4.4.4.5 在费用尚未发生以前需要从成本中预提费用,其预提标准应当合理,预提期短的,年终结算时不留余额;预提期长的跨年度使用,需要保留余额的,应在年度会计决算中说明。4.4.4.6 基本生产成本的计算采用逐步接转法;制造费用采用

42、分配法。4.4.4.7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原材料直接计入各自产成品成本,其余费用按车间汇集后依规定分配计入产品成本。4.4.4.8 车间半成品成本按加权平均法计算。4.4.4.9 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4.4.5 成本分析4.4.5.1 成本分析的任务是通过分析、对比方法,对影响成本升降诸因素进行分析,查明各因素对成本变化的影响程度,揭露矛盾、挖掘潜力、采取措施,促进成本进一步降低,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4.4.5.2 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成本分析会。各分公司应于每季度终了次月的八日内提出分公司成本分析报告,报公司财务部审核;公司财务部应于每季度终了次月的十五日内提出公司总成本分

43、析报告。4.4.5.3 分公司核算组(核算员)要指导、协助班组开展成本分析工作。4.4.5.4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归口业务分别由会计部、技术开发部、行政部负责解释。4.4.6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商品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由企业统一负担的管理人员工资及职工福利费、职工保险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租赁费、咨询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房产税、印花税、坏帐准备金等。4.4.7 .财务费用是指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外汇调剂手续费、加息、支付金融机构手续费等。4.4.8 .职工福利费按员工工资总额的14

44、%提取。加祺公司按外商投资企业标准提取职工福利费。4.4.9 .开办费摊销期限为5年。4.4.10 .低值易耗品摊销,采用一次性销处理,购入时即摊销。4.4.11 .职工保险费是指各单位根据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为本单位员工上缴的养老保险、工伤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4.4.12 .公司要加强费用开支管理,严格执行公司的费用开支标准及有关规定。5 财务信息管理5.1 定义财务信息包括会计档案、其它财务管理档案及有关财务、会计工作的的决议、决定、报表、情况、说明实况记载。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其他财务管理档案包括公司资金计划(月度、年度)、财务预算、财务分析报

45、告、合同复印件、发票存根等;5.2 责任人5.2.1 公司财务总监是所有财务信息的管理责任人;5.2.2 会计档案及财务管理档案由档案专管人员统一保管;5.2.3 公司空白发票及发票存根联由出纳负责统一保管。5.3 财务信息的管理5.3.1 所有财务信息必须按规定的时间、手续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并编号,交相关责任人管理。5.3.2 相关责任人应及时入库(柜)保管,做到存放有序,查找方便。5.3.3 所有经手人和保管责任人必须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得随意堆放,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5.4 会计信息的查阅5.4.1 本公司月份、季度和年度的各项会计报表说明应备于公司办公室,供查阅。5.4.2 内部

46、调阅:本公司人员调阅财务信息,要经董事长同意,并由财务总监登记会计档案调阅薄(附后),调阅人签名备查。5.4.3 外部调阅。公司以外人员调阅财务信息,要有调阅单位的正式介绍信,并注明调阅内容,经公司董事长批准后,方可调阅。调阅的信息应由财务总监做好登记。5.5 财务信息的披露及借出5.5.1. 本公司重大财务变动和和非常财务事项应及时向股东披露可彩内部信息发布、股东大会口头报告、报刊公告等形式。信息披露应经董事会批准。5.5.2. 除第5.4.1、第5.5.1条规定情况之外,各项财务信息均保密,任何人不得随意向外披露、透露和传播。违犯该规定才,视具体情况经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及经济处罚,并做

47、出方案记载。监事会召集人必须在记载上签字。5.5.3. 财务信息原则上不得借出,特殊情况需要借出的,须经公司董事长批准并留复印件,做好登记工作,限期归还。5.6 会计档案的保管5.6.1 会计档案必须造册登记,由专人负责保管,凡归档材料应及时登记归档。5.6.2 严格档案借阅手续,未经批准,会计档案外人不能随便查阅,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借阅的,经财务部门领导批准,并打借据,方能借出。5.6.3 凡借出会计档案,要限期归还,立即归档。5.6.4 对所管的档案要定期检查核对,立卷归档,发现丢失及时追查,外借档案及时追回。5.6.5 每年二月份将上年的文件整理,装定成卷,分为永久、长期、三十年、十五年,并进行造册登记,按规定统一编号,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做到整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