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
一、基本概念
1、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物距,用u表示。
2、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用v表示。
3、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实像。
4、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虚像。
二、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1、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应用举例:照相机等。
2、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此点为成实像大小的分界点。
3、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应用举例:投影仪
4、
当u=f时,不成像。此点为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5、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举例:放大镜等。
四、凸透镜成像规律(此表必须熟练记忆)
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
像 的 性 质
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
应用举例
像与物相对透镜的位置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异侧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成实像大小的分界点
异侧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
异侧
u=f
不成像
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同侧
说明:1、当u=2f时成等大的像,u>2f时成缩小的像,u<2f时成放大的像,所以,u=2f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2、当u=f时,既不能成实像也不能成虚像,u>f时成实像,u<f时成虚像,所以,u=f是成像虚实的分界点。
3、成等大的像时,物距等于像距;成放大的像时,像距大于物距;成缩小的像时,像距小于物距。
4、实像总是倒立的,像和物在透镜的两侧;虚像总是正立的,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
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1.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 )
A.放大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2.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20 cm C.11 cm D.以上都不对
3.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透镜15 cm,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蜡烛距透镜40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4.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 cm~20 cm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则应选用下列哪一个元件做镜头( )
A.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10 cm的凹透镜
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
5.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分别是( )
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f;小于2f而大于f
C.小于2f而大于f;大于2f D.大于f;大于2f
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
A.100 mm以外 B.50 mm以内
C.略大于50 mm D.恰为50 mm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