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检修前准备
1. 工艺确认与作业许可
· 必须与工艺人员沟通,确认拆卸热电偶不会触发联锁保护或影响生产流程。
· 按规定办理动火作业票/高处作业票(如需高空作业),明确安全措施与监护人。
2. 风险评估与防护
· 风险分析:识别介质特性(如腐蚀性、毒性)、压力、温度等级,制定针对性防护方案(如防烫、防毒面具)。
· 工具与人员:使用防爆工具(易燃易爆环境),至少两人作业,互为监护。
二、外观与基础检查
1. 整体外观检查
· 外部结构:
o 接线盒、绕性管无裂纹、进水;
o 保护套管无弯曲、磨损、腐蚀坑或变薄(重点检查高温 / 冲刷部位);
o 螺纹或法兰连接部位无变形、腐蚀,密封面完好。
· 内部状态:
o 热偶芯清洁、干燥,无锈迹、断裂,绝缘层无破损;
o 朝上安装的热电偶需特别检查套管内是否存水(可能导致测量偏差或短路)。
2. 绝缘与通断测试
· 绝缘电阻:使用 100V 兆欧表测量热偶芯与保护套管间的绝缘电阻,接地型除外,正常应≥5MΩ(理想状态为无穷大)。
· 通断测试:测量热偶正负极电阻,正常为几欧姆;若显示 “断”,则热偶丝断裂,需更换。
三、拆卸与部件检查
1. 拆卸注意事项
· 标记与保护:
o 拆接线前标记线号(如使用色标或编号套管),避免恢复时错接;
o 多支热电偶同时拆卸时,需标记安装位置(如管道编号、测点序号);
o 拆下的电缆线头用绝缘胶带包裹,固定在不易触碰处,防止短路或误触。
· 螺栓与垫片:记录损坏的螺栓规格(如材质、尺寸)和垫片型号,及时反馈备件需求。
· 存放要求:拆下的热电偶需干燥存放,避免雨淋、挤压或碰撞,尤其是热偶芯脆弱易损。
2. 部件深度检查
· 保护套管:
o 用测厚仪检测壁厚,腐蚀减薄超过原壁厚 1/3 时需更换;
o 高温、高腐蚀环境下的套管需割管取样,通过探伤(如射线、磁粉)检查内部缺陷,需符合二级合格标准。
· 连接结构:
o 螺纹连接:检查螺纹完整性,磨损或滑丝需修复或更换;
o 法兰连接:清理密封面锈迹、杂物,检查密封面平整度,紫铜垫片需退火处理以保证密封性。
四、安装要点与精度控制
1. 安装位置与深度
· 位置选择:避开介质流速死角、强磁场干扰,便于后期维护。
· 插入深度:一般为管道直径的 1/2~2/3,确保热偶尖端位于介质主流区域,提高测量准确性。
· 方向要求:水平或倾斜安装时,接线盒端口应朝上,防止雨水或冷凝液进入;垂直安装时需固定牢固,避免振动。
2. 密封与接线
· 密封处理:
o 清理法兰或螺纹密封面,确保无杂质;
o 垫片安装端正,螺栓对称均匀紧固,避免偏斜导致泄漏;
o 螺纹连接时,热偶芯需先装入套管,拧紧力度适中,防止套管变形。
· 补偿导线连接:
o 选用与热电偶型号匹配的补偿导线(如 K 型偶配 K 型补偿线),注意极性正确;
o 接头处温度需低于 100℃,避免高温影响补偿精度;
o 氧化的接线端子需用砂纸打磨干净,确保接触良好。
3. 防进水与精度验证
· 安装后检查接线盒密封胶垫是否完好,必要时涂密封胶;朝上安装的热电偶需在绕性管最低处打排水孔。
· 接线完成后,在控制系统查看实时温度显示,与工艺实际温度对比,确认信号传输正常。
五、试压与安全收尾
1. 压力测试:随工艺系统进行压力试验,检查法兰、螺纹连接处有无泄漏,重点观察密封部位。
2. 高空作业安全:如需登高,必须佩戴安全带,作业票齐全,工具放置稳妥防止坠落。
3. 记录归档:详细记录检修过程(如更换部件、测试数据、问题处理),存入设备档案,便于追溯。
关键风险提示
· 高温烫伤:检修高温设备时,需先降温至安全范围,佩戴防烫手套。
· 介质泄漏:带压拆卸可能导致介质喷出,必须确认系统已泄压、置换合格。
· 防爆要求:在易燃易爆区域作业时,全程使用防爆工具,禁止产生火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