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朱蒙蒙
一、试卷结构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共两大题共50分。第一题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题非选择题,4个材料题,共35分。
二、试卷评析
试卷对教材前三个单元知识点的考查分配较均匀,涵盖较全面,重点突出。题目设置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总的来说,期中试卷质量非常好。
三、成绩分析
八年级历史平均分为33.2。1、2、3班成绩分析: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最高分
48
48
47
≥45分
4
5
3
优秀
14
17
19
及格
47
44
44
不及格
16
17
16
平均分
33.26
33.62
34.08
四、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1、审题不清。如17题(2)请分别写出一件该历史人物的重大史实,有些同学没有看到“分别”结果只写了一个人的史实,丢了3分。
2、错别字较多。对一些常见常用的地名、人名写错,如虎门销烟、戊戌变法等。
3、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如某些事件,伟人图片给我们的启示、感想,很多学生写很多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只是从一个角度来阐发。
4、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仍然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题,知识迁移能力较弱。
五、教学方法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多尝试用多媒体、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5、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对今后的教学建议
1、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把握考试基本内容和要求。备课时要重视对它们的研究,把握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复习要求,用教师在研究考试,把握命题方向上的多投入,换取在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的少走弯路。
2、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试卷相当数量的题目来源于教材,即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加工、组合和拓展,只有讲好、学好、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优势,挖掘教材潜能,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复习时尤其是对一些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内容、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帮助的内容,对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扎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细致、到位。不能留有漏洞。
3、切实抓好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
(1)加强集体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习题、备教法、备学法,分工协作。积集体的智慧为大家拥有、共用,取长补短,最后达成共识。
针对我们复习课,建议尝试以下五步骤:
第一步,理清单元阶段特征或专题特征。
第二步,考知识点的考察情况进行统计,用表格列出。使考试内容在本单元的考察情况一目了然,克服学生复习的盲目性,并且对新的考点做出预测。
第三步,由导学结构和讨论思考题组成。这一部分是课堂操作的主体部分.简单的东西由学生填上并作回答即可。疑难点,尤其是热点、预测到的考点问题由老师引导分析、作出解答。通过分析加深教材或专题知识点的理解,这一部分主要强调的是老师“导”的作用,学生是思维的主体。
第四步:巩固练习。题型、题量多少不限,主要是选好有针对性的题目,这一部分主要强调“练”的功能,起巩固本单元知识的作用.这样通过上面几个环节,“导”“学’“练”三环节基本完成。第五步是课后记,类似于课后反思。对老师来说,本单元有什么不足和遗憾及补救措施可总结一下,对学生来说,本单元有什么缺憾的地方,或者有什么补充,甚至是对教师讲课的建议都可以记在上面。
(2)上课我们必须要从“细讲”过渡到“精讲”,讲要讲出新东西、新意境;从“演员”过渡到“导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要“授之以渔”,而不要“授之以鱼”,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自习效率,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