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知识与运用
教师: 日期
1、问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包括几部分?内容有哪些?
明确:三大部分。
(—)汉语知识
1.语音:汉语拼音规则。
2.标点符号:复习巩固标点符号知识。
3.汉字:在小学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达三千五百个汉字。构字常识。
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
4.词:词的分类
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词义的褒贬。
5短语:短语的结构(并列、偏正、动宾、动补、主谓)。
6.句子: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
复句的要紧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和常用关联词语(复句不超过二重)。
7.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简明、连贯、得体。
(二)文体知识
1.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
2.说明文(对象特点、条理、方法)
3.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
4.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打算、总结等常识)
(三)文学知识
1.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
2.差不多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2、问 除了汉语拼音方案外,使用汉语拼音时还应注意什么?
明确:
1.y、W的使用规则,了解y、W的使用规则
应明白得一个道理:一个音节里至少有一个元音。那么,“衣、乌、因、英”的正确拼法确实是:yi、wu、yin、ying。
当一个开头有y、w的音节里有其他元音时,i、u就能够不用了。
如yā(鸭)就不能拼为yiā。
2.标调的位置
汉语有四声,加上轻声就有五声了。轻声不标声调,其他四声的声调符号应标在元音上。假如音节中只有一个元音,能够标在元音上。假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就要看哪个元音在声调方面起要紧作用。哪个元音在读音时最响亮,哪个元音就起重要作用,声调符号就标在哪个元音上。一共有六个元音(ɑ、o、e、i、u、ü)。ɑ最响亮。因此,凡有ɑ就标在ɑ上,没有ɑ就标在o或e上,o和e可不能同时显现在一个音节里。假如音节里没有ɑ、o、e,那么就会有i、u、ü,如仅有其中一个,标在那一个上就行了,假如i、u、并列,谁在后面就标在谁上面。
3.大写
人名、地名开头的字母和一句话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3、问 如何样区别顿号、逗号和分号?
明确:逗号是表示句中的停顿,在一个句子的意义上,结构上能够断开的地点,可用逗号。如主谓之间,主语是主谓短语且较长;复指成分之间;主谓短语做谓语和宾语等,都可用逗号隔开。
顿号是表示句中词或短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停赶忙间短于逗号。
分号要紧是表示复句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其中一个分句中已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一样用分号,其停赶忙间长于逗号。
例孔子、司马迁、鲁迅之因此为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加了财宝;屈原、岳飞、郑成功之因此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因此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毕昇、祖冲之之因此永久被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奉献了自己的聪慧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制造,使后人享用不尽。
(1)孔子、司马迁、鲁迅等是并列词。因此中间用了顿号。
(2)除复句的分句之间用了逗号外,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谓之间也用了逗号。
(3)四个复句之间因是并列关系,因此用了分号,构成一个大的排比句。
4、问 在使用冒号和破折号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明确: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容易和破折号中表示说明或说明的用法相混淆。如,给下列各句方框处加上标点。
①用表格整理材料的优点是口容量大,直观性强,眉目清晰,便于对材料作进——步分析。
②冰心的“问题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口——是抒写对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的不满,二是揭露军阀混战造成人民如处水火的惨痛生活,三是从人道主义立场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③我国的四大发明口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进展有伟大奉献。
④这四种权力口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专门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①②句使用冒号,③④句使用破折号。其用法的要紧区别是:
(1)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①②,若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注释,则用破折号,如③④。
(2)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能够把注释删去,句子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如③④,而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
如①②。
5、问 如何样区别省略号前后点号的用法?
明确:
(1)省略号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就用句末点号。如:“我去钓鱼的时候,不就干脆放你们一天假吗?……”
(2)省略号前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一样不用点号,例如:“同志,你真是……”
(3)省略号后一样不用标点,如:“他把小刀塞在我手里说:‘你拿着,咱俩依旧好朋友……”但省略号后,后边还有话,省略号后要加标点,如:“那是, ……实在, 我说不清……事实上, 怎么说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6、问 对话时标点如何样使用?
明确:对话时标点的用法要注意两种标点: 一是引号,一是冒号。
请看下面例子:
①梁赞扬似地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说。”
②双喜说,那确实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头。他日里亲自数过的。
③“都回来了!那儿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④不料六一公公竟专门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中意的说道,
“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 ……”
(1)在语段中对话的前后要加引号,如①;如是转述的话,能够不加引号,如②。
(2)如先引用某某的话,再指明“某某说”,不再用冒号,如③;假如是在叙述中的引用,引文前能够用逗号,而不用冒号。如④。
7.、问 句号与逗号如何样辨别?
明确: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了之后的停顿;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既指单句中间的停顿,也指复句中各分句间的停顿。例如:
A.他,是语言的巨人。
B.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尽管小,但在那儿也能够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A句中逗号,是单句中间的停顿;B句中逗号,是复句中分句间的停顿。有个顺口溜,谈到逗号,除了“表示一句话中间停顿’’以外,还有表示强调的作用:单句中间用逗号,哪里强调哪里逗。强调主语,就在主语后面用逗号;强调宾语,就在宾语前也用逗号。
8、问 问号与叹号如何样辨别?
明确:
例l.你不党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例2.我的躯体差不多残破了,大脑再坏了,拿什么为人民做情况呢!
显而易见,用问号侧重于表达反问的语气;用感叹号,侧重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也有人在反问句结尾既用问号又用叹号。这是既表达反问的语气又表达强烈的感情。
9、问 破折号与括号如何辨别?
明确:句中的插入成分常用破折号标明。例:
我那时并不明白这所谓碴的是如何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明白
——只是无故的觉得状如小狗而专门凶残。
破折号的这种用法和括号专门相似,然而有区别:破折号引出的话较为重要,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而且是正文的一部分, 能够和正文
一起连着读;而括号中的话较为次要,只是对正文的注释,不能和
正文——起连着读。例:
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那个地点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能够做沙地
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那个地点的括号不能改为破折号,上一句的破折号不能改为括号。因
为括号引出的话,不是插入语,不能上下文连着读,破折号引出的
话,是插入语,能和上下文连着读。
10、问 如何辨析同义词、反义词?
明确:在辨析同义词时,第一要把握几个词是否为同义词,其次要辨析它们的细微差别。能够从词义的轻重、范畴、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的使用对象、搭配适应,词性和语法功能上把握,还能够从语素分析上找出其细微差别。但要注意不能脱离具体语境。
在辨析反义词时要注意:一是词性必须相同;二是词和短语不能看作反义词;三是一个词和它的否定形式不能看作是反义词。在一样情形下,形容词 中反义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名词和一部分意义较实在的副词中也有一些反义词。
11、问如何辨析褒义词、贬义词?
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跟人们的道德观念有紧密关系,往往随社会时代的变迁而进展、变化。如“清高”一词,旧时指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是褒义词; 现在往往指为人自傲,不通时务,难以相处,而带有贬义。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词语的感情色彩常常取决于一定的语言环境,褒义贬用和贬义褒用的现象,有时还能收到专门的表达成效。
因此,在解有关褒义词、贬义词的题时,第一耍弄清词的本义,带什么感情色彩;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考虑,然后才能进行正确的判定、选择。
12、问如何明白得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明确:解这种题,第一要明了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然后要分析具体语境,所谓语境,确实是上下文,看上下文说的是什么,以此来推定词语使用的范畴、对象、程度、褒贬义等;再选定某一含义,并把这一含义放回语境加以检查,看前后是否一致。
基础知识复习(二)
1、问 如何样区别词、短语和句子?
明确:词是构成短语或句子的语言单位,作为词,必须兼顾“最小的”和“自由运用”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是构成句子的基础,它不仅能够充当各种句子成分,而且大多数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就成为一个句子;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它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一个句子可由一个短语充当,也可由一个词充当。
一、词与短语的区别
1.依照语音来区分。词的内部各语素之间语音上一样是连续的,也确实是说语素之间没有停顿,如“困难卓绝的斗争”确实是由四个词构成,“艰”与“苦”、“卓”与“绝”、“斗”与“争”之间不能停顿;短语的内部成分之间在语音上大多是停顿的,如“雄壮壮美”、“聪慧漂亮”等,中间都能够停顿,因此是短语。
2.依照意义来区分。一样来说,词的意义有整体性,即它的意义不是它的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如“苦瓜”是指一种蔬菜,而不是“苦”和“瓜”的意义相加;可短语的意义就不同了,它一样是由组成短语的几个词的意义相加,如“思想感情”是“思想”和“感情”的意思相加。
3.用扩展法来区分。即在两个音节之间插入成分,插入后意义不变的是短语,意义交了或不能插入的是词。如联合式的组合可插入连词来检验,“聪慧伶俐”可扩展为“聪慧”和“伶俐”,因此“聪慧伶俐”是短语,而“壮观”等组合不能插入连词,因此是词。
二、短语和句子的区别
1.句子有语调,句终加标点。如“看书!”因为有了“!”号,因此标志着这是个句子,假如去掉“!”,就变成一个动宾短语了。
2.句子具有表达性,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完成一项简单的交际任务。如“他哭了!”短语不具备那个特点。
2、问 如何样区分单句和复句?
明确:第一要把结构和意义结合起来作为辨认单句和复句的标准,其次借助关联词语和语音停顿。在结构上,构成复句的各个分句互不包含,互不充当成分;这些分句能够是主谓句,也能够是非主谓句,其中包括省略句、无主句或独词句。在意义上,几个分句必须有逻辑联系,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看着这情形,将军觉得十分快意。”那个句子,从结构和意义的结合上来分析,分句互不充当成分,且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复句。“他们摸索着,判定着,探究着,查找着(自己)的路。”那个句子的谓语是一个联合词组“摸索着,判定着,探究着,查找着”,其后同带一个宾语“路”,属于单句。又如:“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这是称代复指做主语的句子,也属于单句。复句往往以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间的各种关系,但关联词语不一定都用于连接分句,也能够连接词、短语;因此,辨认单句和复句,需要在弄清结构和意义的前提下,抓住关联词语来考察。如:“由于得到了新奇的血液,伤员饮食增加了。”“得到了新奇的血液”虽是动宾短语,但能够视为蒙后省主语“伤员”的省略句,“由于”是连词,连接的是一个分句,全句视为复句。而下面的句子则是单句:“只有在那个时候,我们才会看见他那愁闷的目光。”“只有”那个关联词在于强调介宾短语“在那个时候”所充当的状语。至于语音停顿,也有辨认单句与复句的作用。几个动词做谓语,假如中间没有隔断,确实是单句;中间隔断了,则是复句。如:“他每天都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这是单句; “他努着小嘴巴,指着对面的工地。”这是复句。
3、问 如何样找句子的主干?
明确:所谓主干,是指把句子的所有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压缩掉摊以后剩下的成分,�般是指主语、谓语和宾语。
找出句子的主干,确实是把句子中主语、谓语和宾语补充成分的修饰、限
制、几补充成分即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只保留主语、谓语和宾语的中心词,这就叫紧缩的方法。如: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半多厚。
这句话句中,主语是“雪”,谓语是“下”,宾语是“半尺”、“纷纷扬扬”
“大”是句中定语,“多厚”把定语、补语压缩后,那个句子的主干确实是:雪下了半尺。
①句子的主干是从结构的角度来说的,是与修饰、补充成分相对而言的。结构上的主干并不等于表达上的重点,从表达的角度看,重点往往是在那些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成分上。
②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全句。被紧缔掉的成分尽管不是句子的主干,然而,在表达意思上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在句中的作用是使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更丰富、更明确、更生动、更形象。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先的句子,有时甚至跟原先句子的意思相去专门远。
③否定句在摘出主干的时候,一定要把否定词一起摘出来,否则主干的意思正好和原句的意思相反,因此,否定词不能压缩掉。
4、问 如何样判定多重复句?如何样进行分析?
明确:判定一个复句到底是一样复句依旧多重复句,关键是看它在结构上形成了多少个层次。
分析多重复句,第一要统观全局,找准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多重复句不管有多少层次,总有一个阻碍全局的层次,我们假如抓住那个层次,对多重复句的大的结构关系便把握了。
第二,逐层分析。我们抓住第一个层次之后,把多重复句分为前
后两个部分,然后对这两部分进行分析,找出第二层次。
对交通线路也起了防护作用。
5、问如何样修改病句?
明确:常见病句的病因有:
1.用词不当;
2.词语搭配不当;
3.句子成分残缺;
4.词序不当;
5.句式杂揉
6.自相矛盾;
7.关联词运用不当(也算用词不当或词语搭配不当的特例);
8.重复累赘;
9.指代不明;
10.句子前后不一致……
要注意,有些句子从语法或逻辑上说不通,但在修辞上说得通,或人们早已适应于此,这不算病句。
常见题型有选择题、改写题。
分析句子主干是检查句子有无毛病的最佳途径之一。修改病句要尽量保持原貌和句子本意,不能改得面目全非;还有的题目要求在原句上用符号法修改,如此的要求也不能忽视。
6、问 同是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有何区别?
明确: 1.明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像、如、看起来、犹如、如同等), 一样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比较抽象的事物。
例:也有解散辫子, 盘得平的, 除下帽来, 油光可鉴, 犹如小小姐的发髻一样。
本体:头发,喻体:小小姐的发髻。
比喻词:犹如。
2.暗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是、成为等)。一样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比较抽象的事物。
例:有几个园里的古老藤萝, 盘旋嶙峋的枝干确实是一幅好画。
本体:盘旋嶙峋的枝干,喻体:一幅好画。
比喻词:是。
3.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显现,只显现喻体。一样形式是:直截了当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例:我就明白, 我们之间差不多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厚障壁”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已形成的隔阂。被比喻的事物没有显现,也不用比喻词,全是直截了当用比喻的事物代替的,因此叫借喻。
7、问 什么缘故带“像”的句子不差不多上比喻句?
明确:判定带“像”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1.表示两种事物的比较不是比喻
例:①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
②小爽朗长得像他的妈妈。
例:⑦中的恒星与太阳是同一本质的事物。例②中的“小爽朗”和“他妈妈”也是同本质的事物,这只是同质事物的相似点的比较,不是比喻
2.表示对一种情形的估量、揣度,不是比喻
例:①这座楼专门新,像是刚盖的。
②那幢建筑,看起来是游泳馆。
例①②中的“像”、“看起来”用来表示对情形的揣度。是对各自的句子中的主语进行估量性的判定。
3.表示想像的不是比喻
例:①突然一阵冷风吹来, 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刹时把天遮得严严的。
②他真像失败了似的那样难过。
例①②差不多上表示想像的,构不成比喻。
4.表示举例子的引词不是比喻
例:随着社会的进展, 显现了专门多新词,像网吧、网虫等。“像”后面是列举的例子,而不是喻体。
8、问 如何样区别比拟与比喻?
明确:比喻,在于“喻”,是依照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比拟,在于”拟”,是依照事物之间的相通点。所谓相通点,以拟人来说,确实是让物也具有人的特性,或者让此物具有彼物的特性。
专门要注意,有比喻词显现的,就不是拟人,而是比喻。换而言之,拟人不能显现“像”字。例如:小鸟像个唱歌家在放声高歌。
这只是个比喻句,它只是把“小鸟”比喻为“唱歌家”罢了。假如要造拟人句,就应改成“小乌在放声高歌”。
造比喻句、拟人句时要注意。造拟人句不能忽略被拟对象的特点。例如: “我快乐极了,连课桌也对我微笑。” “课桌”一笑就会“破裂”,造比喻句要考虑环境。
9、问 借代和借喻有何区别?
明确: (1)借代与借喻的作用不同。
借代是不直截了当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那个人或事物有紧密联系的东西来代替。如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它的作用在于“代”。借喻则是不说出本体、喻体的比喻,它的作用在于“喻”。例如:
①“原先你家小栓碰到了如此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会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 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②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例①中的“花白胡子”指的是长着花白胡子的人。这是用特点代替事物的本身。例②中的“翡翠”指的是像翡翠一样的海浪,是借喻。
(2)借代与借喻的关系不同。
借代中的本体和借体是相关的关系;借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相似的关系。例如:
①“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白白的米换不到白白的现洋钱,看起来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②假如说翟塘峡像一道闸门, 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刘白羽《长江三日》)
例①中的“袁世凯”指的是银元上的袁世凯头像,因而借体和本体相关,是借代。例②中的“风景画”是比喻巫峡山光水色的,二者之间取其相似,是借喻。
(3)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例如前面的两个例子,例②可把“风景画”改为明喻:巫峡的山光水色像一幅风景画。而例①则不能改为:银元像袁世凯一样。
10、问 如何选择和变换句式?
明确:句式的选择和变换事实上也属于修辞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往往需要选择运用恰当的句式。
这类题要紧考查陈述句、疑问句、析使句、感叹句之间,确信句和否定句之间,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句式变换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句式的选择。
从题型看,这类题以选择题和句式变换题为主。不管哪种题目,解题时均要注意:一是把握题目要求,二是要熟悉各种句式的差不多特点,三是要确保句子的差不多意思不变。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