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国防概述
1).国家与国防
一.国家:用武力保护的人口和土地
四要素:领土 人民 政府 主权
国家主权:社会个人自然权利的集合体,也是全体国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集合体
人权:人的自然权利的总和,它包括人的生存权和不妨害他人的发展权
人权是历史的产物,是同每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水平相互联系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权的内涵是不同的,因此,任何国家都不应该把自己的人权标准和要求强加于人。
主权过时论: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内战非内政
国家安全:最高目标是保卫国家主权,而保卫国家主权的最高表现就是保卫国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美国人的国家安全意识:
对国家安全的考虑:从世界范围来看问题
对地缘战略的制定:如何控制海洋和海上关键岛屿
对国家经济/政治战略的制定:如何控制世界市场及能源资源关键地区
美国国内问题的解决:更多地是从国际问题的解决入手
新世纪的国家安全,应当是以维护我国发展权为核心的世界性的概念。关注的重点,应当从传统的维护本土安全,转变为维护已经走向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的安全
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化的防备
国防的基本类型:
1.侵略扩张型 ----- 美国
2.互助联盟型 ----- 一元体联盟 多元体联盟
日韩美(不平等) 欧盟 北约 独联体
3.自主中立型 ----- 瑞士 瑞典
4.自卫防御型 ----- 中国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实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 国防目标是保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三.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国家利益的整体性:安全和发展 相辅相成
2.国防力量的总和性:经济实力是基础 民族凝聚力是灵魂 兵员潜力是支柱 共同构成国防力量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军事手段 外交手段 政治对话 经济封锁 心理施压 经济入侵
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
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全面增加防卫能力
四. 中国的国防历史
古代 夏朝 ---- 清代
兴衰:兵制建设
夏:贵族卫队 商:王师 西周:车兵 戎车 虎贲
春秋:编织化军队 将领 秦:京师兵,郡县兵,边兵
国防工程建设 :1, 边防建设 长城 九镇 三关 十卫
2, 海防建设 明 朱元璋 敕令建设海防
古代国防思想:1. 兵者,国之大事
武经七书:孙子兵法 吴子
2.寓兵于农 3。足食足兵足信 4. 以战止战 5.屯垦戍边
突出表现:重防非攻 重陆轻海
(孙膑 十阵 诸葛亮 八卦阵)
历史渊源:1 农业传统国 2 威胁来自北方游牧
优势:1 海防条件充足 2 海航技术领先
近现代国防的屈辱 ---- 清朝末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