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觉遵守考试规则,诚信考试,绝不作弊
线
封
山西省晋中市2025年小升初数学预习模拟卷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盒,长是2.4分米,宽是1.5分米,高是0.8分米。做这个铁皮盒至少要铁皮________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分米。
2.下面的□代表同一个数字,四个汉字代表四个不同的数,它们满足:□+□=祝,□﹣□=你,□×□=进,□÷□=步,祝+你+进+步=1.则□=________、祝=________、你=_______、进=________、步=________.
3.把一个棱长6cm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原来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削去部分的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
4.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一串有规律的数∶,,,,……,那么这串数的第8个数是________。
6.下图中共有____个长方形(包括正方形).
7.在2016年中,一共有(_____)个星期零(_____)天.
8.1+2-3-4+5+6-7-8+9+…+1994-1995-1996+1997+1998=(_____________).
9.如图,算盘表示的数写作(______),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万。
10.图中AB:BC=1:1,AD:DE=2:1,则△ABD与△ACE的面积比是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2分)
11.原价50元的商品打九折出售,相当于降价了10元。 (______)
12.甲数是乙数的,则甲乙两数的比是8∶1. (____)
13.六年级同学春季植树91棵,其中有9棵没活,成活率是91%. (_______)
14.甲数比乙数少40%,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5________.
15.A、B两数的平均数是60,A:B=1:5,则A=20。(______)
16.假分数的倒数一定是真分数. .(判断对错)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 “4+9 13”,比较大小,在 里应填的符号是( )
A.>
B.<
C.=
D.-
18.分针走一大格,经过的时间是( )。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19.在72的后面添上%,原数就( ).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大小不变 D.无法确定
20.比例尺表示( ).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
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为1 :800000
21.与“0.0001分米”相等的分数是( )。
A.分米 B.分米 C.分米 D.分米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24分)
22.直接写出得数。
(1)15.1-3.5+6.5= (2)8×÷8×=
(3)4203÷59≈ (4)2.5×32×1.25=
(5)18××= (6)×5+×3=
(7)3.6÷2×5= (8)+0.2=
2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12.5×16 ×+× 6.8-1.45-0.55+3.2
×0.76+24%÷ 6.2-5.7+3.8-4.3 7.5×[(9.8+)÷0.5]
24.解方程或解比例
x+1.5=1.8
=
4X+80×20%=21.68
25.正方形边长8cm,求阴影部分面积.
五、能写会画。(共4分)
26.在下面的方格纸上:
⑴用数对表示三角形A三个顶点的位置。
⑵画出图形A向右平移7格后,得到的图形B;然后,再以MN为对称轴,画出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在老年运动会上,刘大伯参加了长跑比赛.全程1.5千米,用了9.7分钟跑完,获得了第一名.李大伯比刘大伯多用了2分钟,李大伯跑1千米平均需要多少分钟?
28.A、B两地相距2030米,甲、乙、丙的速度分别是40米/分、60米/分、50米/分.如果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多少分钟后丙和乙的距离是丙与甲的距离的2倍?(要求写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29.中心小学六(1)班共有45名学生,其中订《英语报》的占总人数的,订数学报的占总人数的,每人至少订阅一种。两种报都订阅的学生有多少名?
30.A、B是一条公路上的两点,如图。两地相距660米,甲在A地,乙在B地,同时出发沿公路行走,甲每分钟走160米,乙每分钟走120米,多少分钟后两人相距100米?(分析不同情况,至少两种情况)
31.一项工程,甲、乙合做48天完成,如果甲独做63天后,乙再独做28天完成,现由甲独做42天后,乙还要做多少天才完成?
参考答案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9.84 2.88
【分析】做这个铁皮盒至少要铁皮平方分米就是求长方体前后左右下面的面积;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V=abh,带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2.4×1.5+2.4×0.8×2+1.5×0.8×2
=3.6+3.84+2.4
=9.84(平方分米)
2.4×1.5×0.8
=3.6×0.8
=2.88(立方分米)
答:做这个铁皮盒至少要铁皮9.84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2.88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9.84;2.88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表面积、体积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公式。
2、9或﹣11 18或﹣22 0 81或121 1
【详解】略
3、56.52 216 159.48
【解析】略
4、2x=50 4x+10=40
【分析】(1)根据图意可知,左边两个砝码重量的和等于右边砝码的重量,根据题意列方程:2x=50,依据等式的性质即可求解,
(2)根据图示可得到等量关系式:四个练习本的钱数之和+十万个为什么的价钱=40元,据此列出方程4x+10=40,依据等式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1)2x=50
解:2x÷2=50÷2
x=25
(2)4x+10=40
解:4x=30
x=7.5
故答案为:2x=50;4x+10=40。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图示表达的意义,再根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5、
【分析】下一个数的分母是前面1个的分子和自己的分子的和,分子是前面一个数分子分母的和,据此填空。
【详解】,,,,,,,……
所以那么这串数的第8个数是。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前后分数之间的关系找到规律。
6、87
【解析】首先考虑水平放置的长方形,共有(1+2+3)×(1+2+3)=36(个);
再考虑边与大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的长方形,在4×2的长方形中共有长方形(1+2+3+4)×(1+2)=30(个);两个4×2的长方形的重叠部分2×2的正方形中有长方形(1+2)×(1+2)=9(个).因此斜着的长方形共有30×2-9=51(个).
故图中共有长方形36+51=87(个).
7、52 2
【详解】略
8、1999
【解析】略
9、8005040 801
【解析】根据算盘中十珠子所表示的数,一个下珠在个位上表示1,在十位上表示10,在百位上表示100……一个上珠个位上表示5,在十位上表示50,在百位上表示500……同一档上的珠子表示的数之和表示该位上的数字,如果一档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该位上写0,据此即可写出算盘上所表示的数。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要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带上“万”字。
10、1:3
【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因为AB:BC=1:1,观察图可知,△ABD和△BDC高相等,所以它们的面积也相等,又因为AD:DE=2:1,△ACD和△DCE的高相等,则S△ACD:S△DCE=2:1,因为S△ACD=S△ABD+S△BCD,S△ACE=S△ACD+S△DCE,由此可以求出△ABD与△ACE的面积比,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因为AB:BC=1:1,所以S△ABD:S△BCD=1:1,又因为AD:DE=2:1,所以S△ACD:S△DCE=2:1,因为S△ACD=S△ABD+S△BCD , S△ACE=S△ACD+S△DCE , 所以S△ABD:S△ACE=1:3。
故答案为:1:3。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2分)
11、×
【分析】九折出售的意思就是现价是原价的90%,用原价乘90%即可求出售价,然后计算降价的钱数即可。
【详解】原价50元打9折,现价就是50元的90%,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所以现价是:50×90%=45(元),则降价了:50-45=5(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生活中的折扣问题,理解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来解答。
12、×
【解析】乙数为单位“1”,则甲数就是,写出甲数与乙数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乙数是1,甲乙两数的比是:1=1:8;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3、×
【解析】略
14、√
【详解】(1﹣40%):1
=60%:100%
=3:1
即甲数比乙数少40%,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1.
故答案为正确.
15、√
【分析】A数是:60×2×,=120×,=20;A、B两数的平均数是60,则A、B两数的和是60×2=120;又A:B=1:5,则A占两数和的 =,那么,A为120×,计算出结果,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20,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点睛】
本题关健是先求出两数和,再通过它们的比求出A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进而解决问题。
16、×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假分数的特征,可得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时,这个分数是假分数,当分子大于分母时,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但是当分子等于分母时,假分数的倒数不是真分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当分子大于分母时,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但是当分子等于分母时,假分数的倒数不是真分数,
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倒数的认识,以及假分数的含义和特征,要熟练掌握.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C
【分析】要先计算出左边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详解】因为4+9=“13”, 13=“13”, 所以4+9=13,选C.
18、B
【分析】钟面上60个小格,12个大格,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分针走一大格,经过的时间是是5分钟。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时钟的认识。
19、B
【解析】略
20、B
【解析】根据比例尺的认识和意义解答即可.
【详解】线段比例尺可表示为1:800000,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
故答案为B.
21、B
【分析】小数化分数的方法是:整数部分为“0”时,是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就是之几,就是千分之几……最后约分成;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0.0001=, 所以:0.0001分米=分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化分数的方法,注意分母中0的个数。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24分)
22、(1)18.1 (2)
(3)70 (4)100
(5)4 (6)2
(7)9 (8)0.325
【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即可,能简算的可以简算。
【详解】(1)15.1-3.5+6.5=18.1 (2)8×÷8×=8÷8××=
(3)4203÷59≈70 (4)2.5×32×1.25=(2.5×4)×(1.25×8)=10×10=100
(5)18××=4 (6)×5+×3=×8=2
(7)3.6÷2×5=9 (8)+0.2=0.125+0.2=0.32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口算综合,计算时要认真。
23、(1)50;(2);(3)8;
(4);(5)0;(6)150
【详解】【分析】(1)先把16分成4×4,再根据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2)根据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3)根据加减法的性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4)根据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5)根据运算律进行计算。
(6)根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详解】=(0.25×4)×(12.5×4)
=1×50
=50
=(+)×
=1×
=
=(6.8+3.2)-(1.45+0.55)
=10-2
=8
=×(0.76+0.24)
=×1
=
=(6.2+3.8)-(5.7+4.3)
=10-10
=0
=7.5×[10÷0.5]
=7.5×20
=150
24、;5.4;1.42
【详解】(1)x+1.5=1.8
解:x+1.5﹣1.5=1.8﹣1.5
x=0.3
x÷=0.3÷
x=
(2)=
解:1.25x=0.75×9
1.25x=6.75
1.25x÷1.25=6.75÷1.25
x=5.4
(3)4X+80×20%=21.68
解:4X+16=21.68
4X+16﹣16=21.68﹣16
4X=5.68
4X÷4=5.68÷4
X=1.42
25、36.48平方厘米
【详解】8÷2=4(厘米)
(3.14×4×4﹣8×4÷2×2)×2
=18.24×2
=36.48(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面积是36.48平方厘米.
五、能写会画。(共4分)
26、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9.7+2) ÷1.5 = 7.8(分钟)
【详解】略
28、29或21分钟
【解析】略
29、21名
【解析】45×(+-1)=21(名)
30、2分钟或2分钟或14分钟或19分钟
【分析】相向而行时有:①相遇前相距100米、②相遇后相距100米,两种情况;同向而行时:因为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且两地距离大于100米,所以只能是沿AB方向同向而行,有:①甲在乙后,追上前相距100米、②甲在乙后,追上后相距100米,两种情况;根据路程和÷速度和=时间、路程差÷速度差=时间,带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相向而行,相遇前相距100米:
(660-100)÷(160+120)
=560÷280
=2(分钟)
相向而行,相遇后相距100米:
(660+100)÷(160+120)
=760÷280
=2(分钟)
同向而行,甲在乙后,追上前相距100米:
(660-100)÷(160-120)
=560÷40
=14(分钟)
同向而行,甲在乙后,追上后相距100米:
(660+100)÷(160-120)
=760÷40
=19(分钟)
答:两人相距100米时可能经过2分钟或2分钟或14分钟或19分钟。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路程和÷速度和=时间、路程差÷速度差=时间”的应用,考虑到所有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31、56天
【解析】(1﹣×28)÷(63﹣28)
=(1﹣)÷35
=÷35
=
(1﹣×42)÷(﹣)
=(1﹣)÷
=
=56(天)
答:乙还要做56天才完成.
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