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王烁,第六师医院手术室,颅内动脉瘤,医生们常把颅内动脉瘤称为不定时炸弹,因为它随时都有可能破裂,导致病人的死亡,那什么是颅内动脉瘤呢?,简 介,脑动脉瘤是由于面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突起,其主要症状多由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动脉痉挛及栓塞造成。动脉瘤为脑动脉壁的局限性囊性扩张。可以导致病人偏瘫、失语、昏迷、死亡。动脉瘤就像一个汽球,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当承受不住时就会破裂,这时血液就会流向脑组织,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等,第一次出血的死亡率为,15-20%,,如果第一次出血后病人没有死亡,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发生第二次出血,这时的死亡率就高达,80%,,所以说这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动脉瘤发病原因,动脉壁先天缺陷学说认为,动脉壁的先天性结构缺陷是动脉瘤形成的基础;动脉壁后天性退变学说则认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使动脉内弹力板发生破坏,渐渐膨出形成囊性动脉瘤;此外,身体的感染病灶如细菌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等,感染性栓子脱落,侵蚀脑动脉壁而形成感染性动脉瘤;头部外伤也可导致动脉瘤形成。,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前循环,:85%,大脑前动脉,:30%,,颈内动脉,:30%,,大脑中动脉,:25%,,后循环,:15%,,大脑后动脉,:2%,,基底动脉,:10%,,椎动脉,:3%,。,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表现,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表现:突发头痛、呕吐、失语、偏瘫、昏迷等,,CT,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主要集在环池周围呈“水鱼样”改变,部分可形成脑内或脑室内血肿,临床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H&H IV,级,,V,级以往视为手术禁忌,分类,国际常采用,Hunt,五级分类法:,一级 无症状,或有轻微头痛和颈强直。,二级 头痛较重,颈强直,除动跟神经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症状。,三级 轻度意识障碍,躁动不安和轻度脑症状。,四级 半昏述、偏瘫,早期去脑强直和植物神经障碍。,五级 深昏迷、去脑强直,濒危状态。,风险,(,动脉瘤破裂示意图,),颅内动脉瘤的主要风险主要在于破裂出血。破裂动脉瘤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据统计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60%,,其中半数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存活的病例若未经治疗,多数病人在,2,年内发生再出血导致死亡。,脑动脉瘤破裂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最佳方法就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外科夹闭术是,1937,年发明的,当时利用一个银质的,V,字形金属夹子夹在颈内动脉瘤的颈部而成功的完成了手术。现在的动脉瘤夹通常由钛合金制成,已经出现了数百种大小、形状和型号各异的动脉瘤夹,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和部位选择合适的夹子。,具体方法是:探查脑和血管的情况,在发现动脉瘤后,小心地将它与周围地脑组织分离开来,然后用动脉瘤夹夹在动脉瘤的颈部,使之与供血动脉隔离。随着手术显微镜的发明、,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动脉瘤夹的使用,夹闭术逐渐成为动脉瘤的标准治疗方法,不过,它仍然是一种侵入性的、技术上相对复杂的操作过程。,各种型号动脉瘤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流程,(以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为例),【,麻醉方式,】,静脉复合麻醉,+,气管内插管,【,手术体位,】,平卧头偏向一侧,45,度,后仰,1520,度,使颧突为最高点,常见于前交通或后交通动脉瘤。,器 械,敷料包、阑尾器械、开颅盘、开颅钻、铣刀、磨钻、脑纤维器械、头架钉、蛇皮底座及拉钩、防护镜、颅骨修补器械、纤维剪刀(医生带)、动脉瘤夹钳,2,把、各种型号动脉瘤夹、显微镜防护镜,物品准备,一次性物品,手套、头皮夹、,23,号刀片、,11,号刀片(,23,个),吸引管,2,个、脑棉,40,片、明胶海绵,5,包、,0,、,4,号线各,2,包、,20 x30,贴膜、,45x30,贴膜、显微镜套、关节镜套、垃圾袋、单双极、,5ml,、,20ml,注射器、止血纱布,12,块、骨蜡、罂粟碱,2,支、后柜短双极,提前,30,分钟洗手整台,注意事项:,1,、打包时将盐水碗分开放置,冲洗碗严格记录入量,以便准确估计出血量。,2,、注意保护显微器械。,3,、提前铺,20,块脑棉,包括,5,块小脑棉。,消毒铺巾,铺巾顺序:四块治疗巾、贴膜、压盘(光边尽量贴近术野)、先铺洗手护士侧桌单、再对侧、头侧围一桌单两把巾钳固定、穿手术衣铺洞巾、做后盖大桌单,术中常用的开颅器械,普通吸引器,2,个、有齿镊,2,把、艾里斯,1,把、头皮夹钳、骨剥,2,把、剥离子,1,、咬骨钳、椎板咬骨钳、头皮钩、脑膜剪,术中常用的显微器械,纤维吸引器,2,个、脑压板,2,个、剥离子,1,个、枪状镊,1,把、纤维剪刀直弯各,1,、球形解剖器,1,(小棍)、蛇皮拉钩及底座、动脉瘤夹钳、临时夹,动脉瘤夹(各种型号包括阻断夹)、动脉瘤夹钳、罂粟碱,23,支、纤维剪刀、黄镊子。,【,特殊物品,】,手术护理配合,颞侧马蹄形手术切口。显露术野。,显微镜下操作。将套好的显微镜推至术野。备小脑棉若干,明胶海绵剖成,23,层,剪成不同规格,打湿压扁放好备用。,分开两大脑半球。递纤维剪、黄镊子、纤维剥离子小心分离。动脉瘤夹钳装好阻断夹备用。,沿大脑前动脉找到胼周动脉,围绕胼胝体膝部分离两侧粘连组织直至动脉瘤。用纤维剪刀或尖刀锐性分离,脑棉保护,找到瘤体。,.,分离瘤体周围粘连组织,暴露大脑前动脉的近段,解剖动脉瘤颈,予以钳夹。根据瘤体大小选择合适的动脉瘤夹,若无需阻断,则直接夹闭,夹闭的瘤体若张力过大用注射器将腔内的血抽出,将浸有罂粟碱的棉片覆于夹闭瘤体处,片刻取出,预防血管痉挛。需阻断时应准确及时,不超过,15,分钟。,彻底止血,冲洗切口。电凝止血,冲洗器吸盐水冲洗止血纱布压迫,清点脑棉、缝针。,.,缝合、覆盖切口。,配合要点,1,、传递器械及时准确、勿碰及显微镜及助手。,2,、脑棉修剪规格合适,明胶海绵削薄,剪成脑棉规格备用,用镊子传递脑棉。,3,、保证双极无血痂。,4,、夹瘤体时速度要快,勿慌乱,准确递夹钳。,5,、用过脑棉,5,个一捆,置于台下。,学会通过观看录像配合手术。,2,、熟悉动脉瘤夹型号,夹子不用时勿上于夹钳上,影响夹力。,3,、发生瘤体破裂出血时,换粗纤维吸引器头,准备好夹子,双极调至,3,左右,备好小脑棉、明胶。,【,注意事项及巡回护理要点,】,1.,术前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遇到动脉瘤出血,应立即输血,必要时加压输血。,2.,备双吸引器。电刀功率:双极,20w,,单极切,凝均为,45w,,切开硬脑膜,单极不再使用,双极调制,6-12w,。,3.,保证器械、显微镜、电刀性能完好。,4.,手术时间长,注意保暖,预防皮肤受压。,5,动脉瘤夹使用后,应详细记录型号、生产编号,以便及时补充;填写植入性材料单,贴合格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