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小学与初中的过渡和衔接.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138703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与初中的过渡和衔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与初中的过渡和衔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与初中的过渡和衔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与初中的过渡和衔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与初中的过渡和衔接小升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加,任课老师增加,多数学生都感到不适应,有些学生甚至出现消极情绪。如果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是他们的身心健康。那么对于小学教育来说,该怎样做好小学和初中的过渡和衔接呢?从教师观念上来说,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的连贯性。超前知识的合理渗透,扎实基础的自然衔接使学生进入初中后, 在已有的小学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更顺利地迈进新的知识领域。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小学和初中有比较大的区别。一般说来,在小学阶段,教师的讲课比较生动活泼,而初中阶段相对来说就显得严肃而单调。对于刚上初中的学

2、生来说,他们在短时间不容易接受这个改变的,也就是说,学生开始有些适应不了了,成绩会有很明显的下降。所以,小学老师和初中老师可以在教学方法上相互借鉴,使得学生在小学到初中的转变过程中感到不是那么的突兀。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上来说,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初中,预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小学阶段要多培养学生养成提前预习,主动自学的习惯,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笔记。这样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从学生的行为习惯上来说,在学生从儿童向青少年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很多行为习惯都会发生改变。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平常能接触到的事物也随之增多,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成熟度都有所提高,在小学阶段有些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就

3、会发生改变。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和学生多交流,使学生进入初中后能感受到自己的一些改变有一个连贯性,而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两个不同时期。做好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工作远远不止这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训练学生须考虑层次性和连贯性,促使各个环节的衔接联系,使我们的小学生能够顺利地在各方面从小学过度到初中。小初衔接的重要性对于新升入初中的孩子们,因没有重视小升初的衔接从而产生不适应的例子比比皆是,主要的类型有:第一,对初中新环境的不适应,尤其是到一个新的学校、接触新的老师、同学,难免会出现排斥的现象;第二,对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升入初中后,学习科目明显增多,课程量也明显加大,许多孩子对这种突然的“量变”

4、感到很不爽,甚至会出现厌学的心理;第三,对思维方式的转变不适应,一些小学的牛蛙们初中数学成绩突然下降,多数是因为过分依赖小学的思维方式,如果思维方式不转变,初一可能相差不大,越往后就会越来越吃力,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对付这些“不适应”,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初中的学习状况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提前准备,做好衔接,一定要重视到小升初衔接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孙子兵法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放在小升初上,再合适不过。学习上要迈过五道坎首先面临的是学习内容的变化。在小学,学习科目少,学习任务不太重。进入中学,课程增多,学习任务加重。语文、数学、政治、外语、历史、地理、生物,一下子增加了好几门,而且难度增大,学科

5、内容的普通常识性越来越少,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却越来越强,因此刚进中学的学生,既感到新鲜又感到不适应。其次是学习方法的变化。随着学科多样和深刻化,中学生比小学生要求更有自觉性、独立性和主动性。中学的任课老师多,每位老师教的学生多,一会儿一门课,一会儿一个老师,而且各个老师的教法不一样。他们不可能采取像打篮球那样人盯人的方法。中学老师比较重视启发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强调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五个环节。孩子读小学时,家长下班回家第一句话就是问孩子作业做好了吗,如果孩子回答做好了,家长也就放心了。这种课后只完成作业的学习方法,就不能满足中学学习的要求了。第三个是学习心理反

6、应的变化。小学生多数能顺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老师讲课深信不疑,而中学生一方面对老师的要求重视、信赖,另一方面他们的自信心、自主性加强了,也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不是一味地打收条。第四个是在初中阶段孩子的生理也发生变化。小学时,孩子身体发育一般。进中学后,绝大多数孩子身体发育日趋成熟,处在人生的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他们的认识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整个个性特征发生急剧变化。第五个是集体关系的变化。与小学相比,中学生的集体关系及其在集体中的地位也有许多不同。在学校和班级集体里,班主任不再像小学阶段那样照顾得具体而细致,实施方法不再是包班制,班主任也不一定是主课老师。这样,让孩子自己料理的事情、

7、支配的时间多了。学生干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心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初中阶段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少男少女们由依附服从变成独立反叛、由温顺平和变成倔强好胜、由喜欢父母变成喜欢同伴、由喜欢幼稚变成渴望成长、由忽视性别变成重视性别、由排斥异性变成亲近异性、由追随美德变成耻笑美德任何时候,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都是大树的根,而学习成绩只是树叶、花果。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才有果实。考察学习好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因此,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才是育人的根本。那么作为初中生的家长应该注意哪些?一、掌握教育提前量和保持亲子氛围的问题。细心的家长从子女言谈举止中也许会发现孩子渐渐跟某个异性

8、同学交往过密,其实这是生理趋于成熟导致的微妙心理变化。家长一定要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正确引导,既不能放任不管,亦不要棍棒相加。应当在时间上科学地提前教育,过早没有意义,太迟了恐怕抵挡不了欲望的冲击。内容上要引导健康爱好,充实子女兴趣。一定要避免子女接触不健康的书籍和音像制品,要防止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聊天。因为毕竟是孩子,自制力还比较弱。这点家长一定要把好关。二、营造温馨的家庭亲情,给子女一个永远的心理依靠父母相敬如宾、尊老爱幼、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创业等美德对子女的潜移默化是长久而深远的。给子女一个可靠的经济保证很重要,而给子女一个温馨可靠的亲情环境更为重要。你的子女能否给你敞开心扉,诉说他

9、的苦与乐,这对你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非常关键。只有经常保持这种坦城的交流,才能实现两代人的成功对接。因此,抽出陪朋友、陪客户的时间陪陪孩子,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投资。但不要跟孩子在一起就是说教,有时做做游戏、说说笑话、到野外郊游更有利于下一次教育。这一点,在学生的周记、作文中有很多表白。能感动、能教育孩子的,常来自于生活中琐事折射出的亲情。孩子的情商亦会在这种亲情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单亲家庭尤其要注重这一点,无论那一方,都应该关爱孩子,夫妻离异不甩掉作为家长的责任,不能剥夺孩子应得的父爱和母爱。这是法律,是道德,也是自己的切身利益。生活上培养孩子好习惯家长可以从一些小事着手来帮助孩子。例如,孩子自己

10、的东西现在要他们自己整理,适当给孩子分配家务劳动,并鼓励孩子多参加些活动,这样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以及独立生活、处事的能力,使他们较快地成熟起来。平时的零用钱家长也不要给太多,不要造成孩子与人攀比的不好现象。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初中阶段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身体迅速成长,需要更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更充足的休息,这时候的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很容易饥饿和疲惫,尽量避免他们吃零食,三餐营养上要供给充足的热量。有的学生由于早上时间仓促往往不吃早饭,空着肚子上课,结果第三节课就感到饥饿无力,学习精力不集中,记忆力、理解力降低,思路变得迟缓、混乱,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如果长时间在饥饿状态中学习

11、,不仅学习效率明显降低,而且身体会受到一定损失。建议中学生早餐除了吃各类的主食外,最好再加点鸡蛋、牛奶或豆浆一类的优质蛋白食物,并要干、稀搭配,注意花样更换。增强学习效率,不拖沓,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过度疲劳影响学习生活。加强锻炼,好的身体是其他一切活动的保证。很多运动不仅强健身体,还可以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还可以通过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形成科学用脑、讲究规律的现代生活模式。青春期的孩子思想活跃,在这个时期,择友也是一个关键,家长可以通过实例向孩子讲清什么是同学之间

12、真正的友谊,应该跟什么样的同学交朋友。鼓励孩子与同学交往,正确选择朋友。刚进入初中时,孩子分辨能力还低,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所以家长要特别关照孩子不要跟班外、校外不明身份的少年交往。升入初一,孩子们面临着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种种不同,同时自身生理、心理发生了变化。应对这一系列变化就需要孩子了解自己,掌握初一生活、学习的必要知识,做好上初一的心理、生理和物质准备。一项针对初一新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过渡时期的指导(心理,情感和知识的准备),进入中学后不能很快适应中学生活。总结起来,学生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入学不适应(恐惧),从小学熟悉的学习环境,到全新而陌生的初中

13、环境,学生容易产生入学恐惧,出现入学不适应症。二是课堂上问题行为不断发生。由于小学课堂学习要求与初中有些变化,学生坐45分钟很难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或正确的学习姿态,出现各种问题。三是学习要求不适应。初中阶段科目增多,阅读信息量大,要求理解的知识增多,数学也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为主,难度增大。四是小学伙伴的分离与新群体的适应。由于升学,小学认识的好朋友分散到不同学校,而新环境下,新的伙伴短期内难以形成,一些学生出现内向寡言的现象。五是与教师的融合有一个适应过程。师生相处方式发生变化,学生对新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方式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六是人际关系更加广泛。进入初中后,孩子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范围扩大,获取的信息大大增加,生活的地域范围也更广了,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成为学生面临的新课题。七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一阶段的孩子心理年龄特征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状态,容易产生叛逆情绪,让家长和老师觉得“不好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