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级别:2007级
课题名称
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学生
姓名
吴开仲
学号
070701010124
指导教师姓 名
严虹
职称
学位
讲师
开题报告内容要求: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研究动态、见解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4、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5、主要参考文献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高中数学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数学后的深入学习,数学也是其它学科的基础课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但是高中数学并不是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易学,也不再是初中时考高分那么容易,又显得十分枯燥、乏味和抽象,有些内容甚至难以理解,从而表现出不自信、畏惧等特征,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另外,高中生思维已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基本上是属于理论型的逻辑思维。从高一开始,学生逐步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逐步形成结构关系的思维模式,学习容量、密度大大提高,同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高中学生学习数学主要包括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性质定理、数学应用等三个方面。
针对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高中数学知识,对于高中生学习数学带来了很多不同程度的困难。有的是由于高中数学太抽象而难以理解,有的是由于难以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有的是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较初中数学坡度太高,有的则是由于知识量大、环境,加上同班同学的成绩相当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些因素,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确给不少高中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进而产生了学习数学困难。更重要的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大而广,一旦学生产生了以上困难,将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造成恶性循环,毫无无疑的是,这对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无益的,对高中数学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困扰。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解决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困难的对策,才能有效防止学生失去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才能进一步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帮助数学教师摆脱因这些困难而无法正常高效的教学扫清障碍,最终为素质教育健康快速的推进提供基础。
2、研究动态、见解
根据我在互联网和图书查阅相关资料,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目前绝大多数关于“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还是基于表层而片面的。他们基本是从学生个体、学校、教育政策、教材、家庭、心理等方面进行研究的,也有一部分研究是从年级特征、性别或者民族等方面进行研究的,或者从教材中某一章节内容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研究的。期刊教育前沿的一篇文章《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和转化对策》(作者:陈正顺)中就从学生自身阐述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习基础、学习品质等方面对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影响;从学校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困生的方面也进行了阐述。文章最后主要从教学策略上来分析解决办法。而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中的一篇论文《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作者徐丹)以及数学教学通讯中的《中学数学公式教学研究》(作者林佳佳)一文中,单方面从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进行剖析,主要是站在教师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当然,这样能深入的讨论某个方面对高中数学学习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但对于高中数学整个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具有连贯性,缺乏过渡性和整体性,要真正解决高中生对高中数学各知识板块的有效学习,化解难题,应该全方位的考虑,并且将各个板块进行有效的桥接。
3、研究思路、方法
在准确把握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数学知识和学科知识内部联系,我将从年级特征、学生心理特征与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本论文以“函数”为例)结合来研究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和对策,这样才能真正将几个对学习高中数学困难的主要因素找出来,并试图利用“函数”为例证明这些因素的确是主要因素,并从中找到其解决办法。我以为,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才能抓住困难的实质及解决的对策。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研究思路:
⑴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目前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高中数学知识点及其结构、联系,借鉴目前国内在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对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⑵接着,我将以高中数学“函数”这一内容展开,重点从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定理推导、数学应用举例等3个方面进行研究高中生对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归纳出具体的相关数学思想方法,并找到合理有效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途径,从而找到克服数学学习困难的对策。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采取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可大致概括为:背景分析——总结已有成果——提取论点(以函数为依托,学生自身心理特点和高中数学知识各个板块的学习是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分析论点(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分别对数学概念等三个板块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总结自身发展规律、有效克服学生心理障碍和完成各个板块的有效学习及板块之间的有效连接,是解决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对策)——存在的问题。
本论文我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定性定量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
4、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2010年9月20日—2010年11月31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2010年12月1日—2010年12月15日:撰写开题报告;
2011年1月2日—2011年3月1日:撰写论文(初稿);
2011年3月1日—2011年3月16日:第一次修改论文;
2011年3月16日—2011年3月25日:第二次修改论文;
2011年3月25日—2011年4月7日:第三次修改论文并完成论文。
5、主要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郭志刚.高中生函数概念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31)
[3]张峰.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N].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02-08(4)
[4]叶新红.浅谈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J].教师,2010(71)
[5]何拓程.问题-成因-对策—高中学困生谈数学学习[J].高中数理化,2010(23)
[6]陈正顺.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和转化对策[J].网络财富,2008-04
[7]张砚香.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4-04-01
[8]陈健.“余弦定理”教学设计与感悟[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7)
[9]林佳佳.中学数学公式教学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09(35)
[10]谢顺江.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
指导教师意见:
数学学习困难是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征进行原因分析,并从教学的角度提出解决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论文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方案基本可行。
同意开题。
签 名:
年 月 日
注:此表须打印,不够填写可续页。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