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5∕T 1998-2021 观赏用朱砂根栽培技术规程(福建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13579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6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5∕T 1998-2021 观赏用朱砂根栽培技术规程(福建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DB35∕T 1998-2021 观赏用朱砂根栽培技术规程(福建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DB35∕T 1998-2021 观赏用朱砂根栽培技术规程(福建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DB35∕T 1998-2021 观赏用朱砂根栽培技术规程(福建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DB35∕T 1998-2021 观赏用朱砂根栽培技术规程(福建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61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9982021 观赏用朱砂根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Ardisia crenata Sims for ornamental use 2021 - 08 - 17 发布 2021 - 11 - 17 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35/T 19982021 I 目次 前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播种育苗 . 25 一年生苗培育 . 46 二年生苗培育 . 67 三年生苗培育 . 78 产品

2、质量分级 . 89 技术档案管理 . 8附录 A(资料性) 主要栽培品种特征 . 10附录 B(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表 . 11附录 C(规范性) 一年生苗质量等级表 . 13附录 D(规范性) 主要栽培品种产品质量评价方法 . 14附录 E(规范性) 主要栽培品种产品质量等级表 . 16参考文献 . 18DB35/T 1998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林

3、业调查规划所、福建省林木种苗总站、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廖柏林、赖文胜、彭东辉、陈昌铭、陶萌春、洪永辉、张文元、刘梓富、王星孚、郑建英。 DB35/T 19982021 1 观赏用朱砂根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观赏用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栽培程序,规定了播种育苗、一年生至三年生苗培育的操作指示,描述了产品质量分级、技术档案管理等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观赏用朱砂根的栽培,生产和管理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

4、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8222008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观赏用朱砂根 Ardisia crenata Sims for ornamental use 以观赏果实为主要栽培目的,栽植于营养杯等容器中的朱砂根。 注: 观赏用朱砂根主要栽培品种有:福株、青叶富贵、大富贵、赤玲珑等,主要栽培品种特征参见附录A。 3.2 脱杆高度 height of main stem below the first frui

5、t branch 以基质表面至最低结果枝的主杆高度。 3.3 果层厚度 height of main stem for fruit growth 从最低结果枝到最高结果枝的主杆高度。 3.4 叶层厚度 height of main stem for leaf growth 从最高的结果枝到顶芽的主杆高度。 DB35/T 19982021 2 4 播种育苗 4.1 种子采集贮藏 4.1.1 种子采集 母株选择:选择无病虫害、株龄3年以上的健壮母株,在结果多、果实新鲜饱满、着色早的果穗上采摘。 种子采集:12月中下旬果实成熟、完全转色后,按栽培品种分别采种。 4.1.2 采后处理 采后果实置于阴凉

6、处堆放,2 d3 d内在果肉未失水前搓去果皮果肉,再加水浸泡4 h5 h捞起搓揉,流水冲洗,除尽果皮果肉,沥水晾干。 4.1.3 种子贮藏 采用种子混合洁净河沙或蛭石保湿贮藏。选择室内阴凉避光处堆藏,地面先铺一层厚度约2 cm的细湿沙,再铺一层种子,以种子不重叠为宜,隔层堆至50 cm100 cm,面上覆盖薄膜,压好薄膜边角。每周打开薄膜透气1次,并检查湿沙含水量,保持在捏紧松手后不散无滴水状,含水量不足时应及时喷淋净水保湿。沙藏时间以100 d以内为宜。 4.2 种子检验 4.2.1 检验方法 参照GB/T 27721999的规定。 4.2.2 种子质量 采用发芽率和净度90%以上的种批进行

7、播种,发芽率和净度在60%90%时应相应加大播种量。 4.3 育苗准备 4.3.1 圃地选择 圃地应交通便利、地势平缓、水源光照充足、排灌方便。选择无根腐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且保湿性、透气性良好的地块设置苗床。粘性较大的土质可加入河沙改良透气性,沙粒多的土质可加入腐殖质土增加保湿性。前茬为朱砂根或其它作物的苗地应彻底清除杂草、杂物。入冬前深翻土壤,用180 kghm-2240 kghm-2生石灰消毒杀菌。 4.3.2 作床 圃地浅翻0.20 m0.25 m,碎细土块。床宽1.0 m1.2 m,高0.15 m0.20 m,步道宽0.35 m0.45 m。床面两侧用砖块或木板打围。圃地四周开好排水

8、沟。 4.3.3 苗床消毒 播种前20 d30 d对苗床土壤或基质进行消毒,可选用: 福尔马林消毒:每平方米用 50 mL 的福尔马林加水 10 L20 L,均匀浇灌苗床; DB35/T 19982021 3 克菌丹、多菌灵消毒:每平方米用 50 mL 的 50%克菌丹或 50%多菌灵 300 倍液在种植前浇灌苗床; 敌克松消毒:每平方米用 70%敌克松原粉 500 g 和 60 g 细土撒施,与表土混均。消毒后用薄膜密封 7 d10 d,待翻膜晾至无味后播种。 4.4 播种 4.4.1 播种期 2月底至3月中旬,当苗床5 cm深处土温稳定在8 左右,或育苗棚内最低温度维持在12 以上时,即可

9、播种。 4.4.2 播种量 播种量225 kghm-2300 kghm-2。 4.4.3 种子处理 4.4.3.1 播种前,把种子从层积沙中筛出,按精选、消毒、催芽的顺序进行种子处理。 4.4.3.2 精选:把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 10 min20 min,剔除上面的杂质及瘪粒,得到饱满的种子。 4.4.3.3 消毒:用 40%氟硅唑(福星乳油)8 000 倍液,或 40%甲醛(福尔马林)50 倍液,或 1%硫酸铜溶液,浸泡 10 min15 min 后用清水洗净种子。 4.4.3.4 催芽:温水催芽或药剂催芽。 温水催芽:先将 38 左右的温水倒入容器内,将种子浸入,边倒种子边搅拌,最后水面高

10、出种子 10 cm 以上,自然冷却至室温并浸种 1 d。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封装于容器内,置 20 左右处催芽 2 d3 d 或 15 左右处催芽 5 d7 d,期间喷淋净水 23 次; 药剂催芽:药剂可选择 25 mgL-150 mgL-1 GA3,或 0.25 mgL-10.50 mgL-1 三十烷醇,或 50 mgL-1 GA3+0.25 mgL-1 三十烷醇。药剂室温浸种 0.5 d1 d,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封于容器内,置 20 左右处催芽 2 d3 d 或 15 左右处催芽 5 d7 d,期间喷淋净水 23 次。 4.4.4 播种方法 采用撒播,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以种子不重叠为原则

11、;也可采用穴盘点播。播种后用过筛的细黄心土或细沙覆盖,覆盖厚度2 cm3 cm,以不见种子为宜,淋透水,苗床上层覆盖弓形薄膜保温。 4.5 播种苗管理 4.5.1 揭盖膜 种子出土后应逐渐去除盖膜。当幼苗达到60%70%时,将弓形架基部的裙膜上翻;在幼苗出齐,开始长出第2枚真叶时揭去全部盖膜。揭膜后如遇连续晴天,每天上午辅以喷雾保湿。 4.5.2 间苗除草 在幼苗长出2枚真叶时进行间苗,每平方米保留幼苗7580株。间苗与补苗同时进行,苗木分布均匀。结合间苗及时清除杂草。 DB35/T 19982021 4 4.5.3 温度管理 种子未出土,棚内温度维持在13 20 即可。揭膜后大棚保持80%9

12、0%的遮光率,注意通风控温,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5 28 。温度低于12 时,应采取增温和防寒措施;温度高于30 时,应及时通风降温。 4.5.4 水分管理 出苗前期苗床土壤应保持相对湿润,苗出齐且长出2枚真叶时应保持润而不湿,35枚真叶后应保持苗床干湿交替。雨季时育苗大棚四周应清沟沥水,防止苗床过湿。 4.5.5 施肥管理 在真叶展开12枚后开始追肥,可喷施尿素(0.2%)加磷酸二氢钾(0.2%),或N、P、K配比各15%的复合肥(0.2%)。施肥后第二天喷洒1次清水浇叶洗苗。 4.5.6 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缩顶病、猝倒病及蚜虫等病虫危害。参见附录B。 4.5.7 苗木移栽 苗高3 cm5

13、cm,叶色正常,叶数46枚,主根长度3 cm以上,侧根数3条以上可以移栽。 5 一年生苗培育 5.1 栽培设施 采用塑料大棚, 内外二层遮阳网, 内层遮阳网以60%的遮光率为宜, 外层遮阳网以50%的遮光率为宜。 5.2 基质配制 基质采用椰糠与泥炭土或林下腐殖质土的混合基质, 椰糠:泥炭土或林下腐殖质土配比为3:2。 林下腐殖质土应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先行消毒, 将基质按比例洒水混均, 基质含水量为70%75%。 5.3 营养杯 营养杯规格为8 cm10 cm或10 cm10 cm或10 cm12 cm。 5.4 作床 育苗床高25 cm,宽1.0 m1.2 m,沟宽40 cm

14、,长度不超过30 m为宜。土块细碎后在床面铺2 cm5 cm厚的黄心土或细沙,应确保床面平整、不积水。四周开好排水沟。 5.5 置床 将装好基质的营养杯成排成行置于床面,营养杯互相靠紧。 DB35/T 19982021 5 5.6 移苗上袋 5.6.1 移苗时间 播种苗达4.5.7的要求后即可移苗上袋。 5.6.2 起苗 移苗前将苗床浇透,用竹签等在离苗基部3 cm4 cm处斜插入土,深约5 cm,撬松土壤,将苗轻取出土;在静水中洗去根部粘土;将根部浸入容器内的黄泥浆后,斜靠在容器边缘。 5.6.3 上袋 将混合好的基质装入营养杯,基质高度离杯口1 cm为宜。用竹签在营养杯中心打圆锥形种植孔,

15、孔径约3 cm,深约5 cm。将幼苗放入孔内,不窝根。将基质从四周压紧,栽植深度以栽至根茎部为宜。当天起苗,当天栽完。上袋后浇透水。 5.7 温度管理 5.7.1 最适温度 白天应控制在20 25 ,夜间应保持在12 18 。 5.7.2 降温措施 当日最高气温30 以上时,应在上午将大棚两侧薄膜卷起通风。如棚内气温仍高于30 ,可采取喷雾降温或增加活动内遮阳网。下午气温下降后再盖好两侧薄膜。 5.7.3 保温措施 当日最低气温10 以下时,可增加白天光照,提高棚内温度。当日最低气温0 以下时,棚内苗床搭建弓形架覆盖薄膜保温。极端低温时,在弓形架薄膜外加盖稻草或保温棉等覆盖物。 5.8 水分管

16、理 采用喷雾浇水。视天气和基质含水情况,以“湿而不饱”为原则,浇水少量多次。夏季和秋季应及时浇水,时间选择上午或傍晚;晴热天气时,应增加浇水次数。冬季选择在午间浇水。 5.9 施肥管理 移苗上盆10 d后开始施肥。每隔15 d施1次,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11月底停施肥料。肥料可选用硝态氮,或N、P、K配比各15%的复合肥充分溶于水后喷施。施肥浓度按0.3%0.5%的浓度,由稀到浓,逐月递增。 5.10 病虫害防治 常见有缩顶病、猝倒病及粉虱、蚜虫等病虫危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 DB35/T 19982021 6 6 二年生苗培育 6.1 栽培设施 同5.1。 6.2 基质配制 基质采用椰糠与

17、泥炭土或林下腐殖质土的混合基质, 椰糠:泥炭土或林下腐殖质土配比为1:1。 基质消毒方法和基质含水量同5.2。 6.3 营养杯 营养杯规格为16 cm14 cm或18 cm16 cm。 6.4 作床 育苗床高10 cm,宽2.0 m3.0 m,沟宽40 cm,长度不超过30 m为宜。土块细碎后在床面铺2 cm5 cm厚的黄心土或细沙,确保床面平整,不积水。四周开好排水沟。 6.5 苗木分级 换杯前对一年生苗进行分级,苗木质量等级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换杯前一周左右,喷施0.2%复合肥促苗。 6.6 换杯 在立春前后换杯。将混合好的基质装入营养杯,基质高度以杯深的1/3为宜。将一年生苗脱杯后放入,

18、四周填实基质,基质高度离杯口1 cm为宜。将级苗和级苗分块培育,提高苗木整齐度。 6.7 置床 将装好基质的营养杯成排成行置于床面,营养杯株距25 cm,行距30 cm。 6.8 温度管理 6.8.1 最适温度 白天控制在20 30 ,夜间保持在10 15 。 6.8.2 降温措施 同5.7.2。 6.8.3 保温措施 正常天气保温措施同5.7.3。当日最低气温0 以下时,棚内加盖一层薄膜。极端低温时,加盖保温棉等覆盖物或采取其它增温措施。 6.9 水分管理 同5.8。 DB35/T 19982021 7 6.10 施肥管理 苗木开始萌动后即可施肥。前3个月每隔15 d施1次;其后,每隔10

19、d施1次,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9月底停施肥料,以促进苗木木质化。肥料可选用硝态氮,或N、P、K配比各15%的复合肥充分溶于水后喷施,可适量施磷酸二氢钾(灌根)。肥料浓度均为0.5%。 6.11 株形控制 6月至7月,每平方米用15%多效唑可湿粉剂0.2 g兑水200 g喷施,每半月1次,共喷施4次。抑制植株徒长,促进侧芽萌发,控制株型。 6.12 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枯萎病、软腐病、灰霉病及蚜虫、粉虱等病虫危害。参见附录B。 7 三年生苗培育 7.1 栽培设施 同5.1。 7.2 基质配制 同6.2。 7.3 营养杯 营养杯规格为18 cm16 cm或20 cm18 cm。 7.4 作床 同6

20、.4。 7.5 换杯 采用18 cm16 cm营养杯的二年生苗可不换杯,其他同6.6。 7.6 置床 将装好基质的营养杯成排成行置于床面,营养杯株距40 cm,行距40 cm。 7.7 温度管理 7.7.1 最适温度 白天应控制在20 30 ,夜间应保持在10 15 。花芽分化期(3月至4月),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8 以上,有助于花芽分化。 7.7.2 降温措施 同5.7.2。7月至9月应加强降温措施,白天温度不应长时间超过30 ,特殊高温时期,应采取风扇通风、喷雾降温等措施,以防落果。 DB35/T 19982021 8 7.7.3 保温措施 同6.8.3。 7.8 水分管理 浇水方法和原则同

21、5.8。始花期前1个月减少浇水次数,开花后逐渐加强水分管理,至盛花期恢复到正常水分管理。 7.9 施肥管理 2月至3月,气温高于15 ,苗木开始萌动后即可施肥。 始花期(开花20%以下),每隔10 d用N、P、K配比各15%的复合肥+磷酸二氢钾或花多多12号(N:P:K=15:10:30)充分溶于水后喷施,肥料浓度均为0.5%。同时施奥绿肥,每株2530粒。 盛花期,停止施用肥料。 末花期(花凋谢80%以上),每隔15 d用N、P、K配比各15%的复合肥浓度0.5%施肥1次。果实开始转色后停止施肥。 7.10 病虫害防治 常见有枯萎病、软腐病、灰霉病及蚜虫、粉虱、介壳虫、螟蛾类、红蜘蛛等病虫危

22、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 8 产品质量分级 8.1 评价指标 定性指标:株型、冠形、果层分布、病虫害及其他等,以文字表示。 定量指标:株高、冠幅、脱杆高度、果层厚度、叶层厚度、果径、结果枝数量等,以数字表示。 8.2 评价方法 以单株为评价对象,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主要栽培品种产品质量评价方法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8.3 质量等级 按栽培品种进行分级,从优到劣按A、B、C三级划分。主要栽培品种产品质量等级表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9 技术档案管理 9.1 档案内容 9.1.1 种子生产档案 生产记录,生产日志流水记录的内容应包括品种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种子采集、采后处理、种子

23、贮藏,种子产量等。DB35/T 19982021 9 9.1.2 苗木生产档案 生产记录,生产日志流水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作床、播种、播种苗管理,栽培设施、基质配制、移苗上袋、换杯、温度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生产管理活动和灾害性天气对苗木生产的影响。如对XX有害生物进行防治时,应记录所使用的药剂名称、浓度、数量、施用时间、方法等信息。其它生产内容的填写类似。9.1.3 产品经营档案 经营记录,经营日志流水记录的内容。包括栽培品种名称、产品批次、产品数量、产品质量分级,出圃时间、出圃数量、经营合同、提运者、提运者联系方式等。 9.2 档案管理 9.2.1 组卷和编目 档案材料宜按

24、年度及时组卷。 卷内各种档案材料宜按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的形成规律排列。 卷内目录、 卷内备考表、 案卷封面、 案卷盒脊、 案卷目录的填写内容与式样及案卷装订应符合GB/T 118222008的规定。 9.2.2 归档要求 归档档案材料应如实反映生产经营与管理等活动的真实情况, 内容完整。 卷内文件材料应编写页码,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和案卷盒脊,其内容应填写齐全、准确,案卷题名应简明确切。 9.2.3 保管 档案应在专用档案室(柜)保管,应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光、防尘、防污染等。 DB35/T 19982021 10 A A 附录A (资料性) 主要栽培品种特征 观赏用朱砂根主要

25、栽培品种特征参见表A.1。 表A.1 观赏用朱砂根主要栽培品种特征 栽培品种名称 品种特征 三年生苗规格 福株 株型中等;分枝较为紧密,节间长度中;叶片形状椭圆,顶端形状渐尖,基部形状锐尖,叶缘锯齿数少,表面波状极弱;成熟叶片正面暗绿中带紫红色,背面紫红色 株高 60 cm90 cm,地径 0.80 cm1.20 cm,冠幅 35 cm45 cm,叶层厚度 25 cm35 cm,果层厚度 15 cm25 cm,果径 0.90 cm1.05 cm青叶富贵 株型高大;分枝疏散,节间较宽;叶片形状狭椭圆,顶端形状锐尖,基部形状楔形,叶缘锯齿数量居中,表面波状弱到中;成熟叶片正面深绿色,背面浅绿色 株

26、高80 cm130 cm,地径0.90 cm1.30 cm,冠幅40 cm55 cm,叶层厚度30 cm45 cm,果层厚度20 cm40 cm,果径0.90 cm1.05 cm 大富贵 株型高大;分枝较为疏散,节间长度中;叶片形状狭椭圆,顶端形状锐尖,基部形状锐尖,叶缘锯齿数量居中, 表面波状弱; 叶色深绿、 光亮;成熟果实大,果色鲜红亮丽 株高80 cm120 cm,地径1.00 cm1.40 cm,冠幅40 cm55 cm,叶层厚度30 cm45 cm,果层厚度20 cm40 cm,果径1.00 cm1.30 cm 赤玲珑 株型矮小、紧凑;叶片形状椭圆,顶端形状渐尖, 基部形状锐尖, 叶

27、缘锯齿数中, 表面波状弱;成熟叶片正面深绿发亮;结果枝一般比生长枝短,果实数量较少 株高15 cm30 cm,地径0.80 cm1.20 cm,冠幅20 cm40 cm,叶层厚度8 cm15 cm,果层厚度6 cm10 cm,果径0.60 cm1.00 cm DB35/T 19982021 11 B B 附录B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表 观赏用朱砂根主要病害防治措施参见表B.1,主要虫害防治措施参见表B.2。 表B.1 主要病害防治措施表 病害名称 症状表现 发病时期 防治办法 缩顶病 顶芽病害。环境条件引起的强制性休眠,发病初期顶芽自剪,后期呈多头 播种苗和一年生苗。在根系发育幼期遇

28、上高温干旱导致植株失水时易发病 播种前采用 100 parts permillion GA3,或 5 parts permillion IAA 浸种;苗期使用 CA3、IBA处理增强幼苗的生长势 枯萎病 全株性病害。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仅高晴天气中午叶片萎蔫下垂,早晚可恢复。此后,叶片发黄下垂, 茎基部 (根茎交界处)出现黑褐色病变;后期病部皮层呈深褐色,极易脱落;叶片日渐干枯不可恢复,最终整株枯死 夏季,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其受害程度与株龄有关,幼龄苗病程短死亡率较高,随苗龄增大枯死率降低 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主, 适时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办法。 栽培环境保持通风降温, 栽培基质不宜过度浇灌。加

29、强施肥,但避免偏施氮肥,促进植株长势,提高抗性。播种前用 40%氟硅唑(福星乳油)8 000倍液浸种 5 min10 min;移栽前,用 80%超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浸泡 20 min30 min 后上盆;上盆缓苗期用高锰酸钾 8001 000 倍液喷淋幼苗预防; 高温高湿季节, 用 80%代森锰锌 (大生)600 倍液和 58%雷多米尔锰锌 500 倍液交替灌根 炭疽病 叶部病害。初期叶片产生褐色凹陷小圆点,后期扩大为不规则病斑,呈现黑色,严重时病斑中间坏死 老叶 4 月初开始发病,新叶 8 月初开始发病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 00

30、0 倍液,全株喷雾 猝倒病 全株性病害。侵染植株根部褐色腐烂状,全株或部分枯萎,幼苗茎基部发病缢缩 种子播种出苗初期 20%甲基立枯灵 1 000 倍液,或 72.2%霜霉威水剂 600 倍液,全株喷雾 软腐病 全株病害。多从根颈部侵染,初期受害部位为暗绿色水渍状,迅速扩展呈黄褐色软化腐烂,腐烂部位有特殊臭味,严重时叶片迅速枯黄 夏季,持续高温高湿天气 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主, 适时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办法。加强通风,尽量选择上午浇水,避免植株带水过夜。80%多菌灵 1 000 倍液,或硫酸链霉素 4 000 倍液,全株喷雾 灰霉病 叶、根颈部病害。病部呈灰白色水渍状病斑,高温时腐烂并产生浅灰色

31、蓬松状霉层 连续阴雨天,冬季温室内 保持较低湿度。50%异菌脲(扑海因)1 000 倍液,或 50%速克灵 1 000 倍液,全株喷雾 DB35/T 19982021 12 表B.2 主要虫害防治措施表 虫害名称 症状表现 危害时期 防治办法 粉虱 常群集于上部嫩叶背面,剌吸汁液,致使叶片发黄变形 周年发生 黄板诱杀成虫;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全株喷雾 蚜虫 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春、秋新叶萌发后 黄板诱杀成虫;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500 倍液,或 10%啶虫脒乳油 1 500

32、 倍液,全株喷雾 介壳虫 多固定在植株茎部、 叶背危害,导致叶片黄化,花蕾早谢。介壳虫的分泌物还能诱发煤污病 周年,春季、秋季多发 人工擦除,及时清理杂草和落叶。可用 40%乐果 1 000 倍液,或 50%马拉硫磷 1 500 倍液,或25%亚胺硫磷 1 000 倍液,或 50%敌敌畏 1 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3 000 倍液,全株喷雾 螟蛾类 危害叶片。喜取食嫩叶,致使叶片呈缺刻,严重时食光叶片 6 月至 9 月多发 白僵菌每毫升 107108孢子菌悬液喷雾防治幼虫;黑光灯诱杀成虫;25%螟蛾杀星 1 000 倍液,或 50%稻螟清 1 000 倍液,或 90%敌百虫 1 00

33、0 倍液,或 2.5%敌百虫粉剂喷粉,或 50%辛硫磷乳油 1 000 倍液,全株喷雾 红蜘蛛 危害叶片、茎部。喜群集于叶片背面,剌吸汁液,初期叶片出现失绿小白点, 后期叶片灰白色,卷曲、皱缩,直至整个叶片枯焦并脱落 周年,5 月至 9 月多发 73%克螨特乳油 2 0003 000 倍液,或 20%氰戊菊酯 3 0004 000 倍液,全株喷雾 DB35/T 19982021 13 C C 附录C (规范性) 一年生苗质量等级表 观赏用朱砂根一年生苗质量等级应符合表C.1的规定。 表C.1 观赏用朱砂根一年生苗质量等级表 栽培品种 苗木 种类 苗龄 a 苗木等级 综合控制指标 级苗 级苗 地

34、径 cm 苗高 cm 根系 地径 cm 苗高 cm 根系 根长 cm 3 cm 长侧根数 根长 cm 3 cm 长 侧根数 福株 播种苗 10 0.30 10.0 10 8 0.200.30 8.010.0 10 5 叶色正常,无病虫害 青叶富贵 播种苗 10 0.30 13.0 10 8 0.200.30 10.013.0 10 5 叶色正常,无病虫害 大富贵 播种苗 10 0.30 11.0 10 8 0.200.30 9.011.0 10 5 叶色正常,无病虫害 赤玲珑 播种苗 10 7.5 6 8 5.06.5 6 5 叶色正常,无病虫害 DB35/T 19982021 14 D D

35、附录D (规范性) 主要栽培品种产品质量评价方法 D.1 福株产品质量评价方法 D.1.1 观察植株有无病虫害。病虫害严重,不列级;病虫害轻微暂定C级。 D.1.2 计算果实大于30粒的结果枝数。18枝以上暂定A级,1317枝暂定B级,812枝暂定C级,结果枝少于8枝,不列级。 D.1.3 暂定A级的:偏冠明显,降为C级;脱杆高度超过株高1/3,降为C级;冠幅不到株高1/3,降为C级;脱杆高度超过1/4,但不到1/3,降为B级;冠幅不到株高1/2,但超过1/3,降为B级;除以上情况外定为A级。 D.1.4 暂定B级的:偏冠明显,降为C级;脱杆高度超过株高1/3,降为C级;冠幅不到株高1/3,降

36、为C级。除以上情况外定为B级。 D.1.5 暂定C级的:脱杆高度超过株高1/2,不列级。其他定为C级。 D.2 青叶富贵产品质量评价方法 D.2.1 观察植株有无病虫害。病虫害严重,不列级;病虫害轻微暂定C级。 D.2.2 计算果实大于30粒的结果枝数。20枝以上暂定A级,1519枝暂定B级,1014枝暂定C级,结果枝少于10枝,不列级。 D.2.3 暂定A级的:偏冠明显,降为C级;脱杆高度超过株高1/4,降为C级;冠幅不到株高1/4,降为C级;脱杆高度超过1/5,但不到1/4,降为B级;冠幅不到株高1/3,但超过1/4,降为B级;除以上情况外定为A级。 D.2.4 暂定B级的:偏冠明显,降为

37、C级;脱杆高度超过株高1/4,降为C级;冠幅不到株高1/4,降为C级。除以上情况外定为B级。 D.2.5 暂定C级的:脱杆高度超过株高1/3,不列级。其他定为C级。 D.3 大富贵产品质量评价方法 D.3.1 观察植株有无病虫害。病虫害严重,不列级;病虫害轻微暂定C级。 D.3.2 计算果实大于30粒的结果枝数并测量平均果径。 16枝以上且果径大于11 mm的, 暂定A级; 1215枝且果径10 mm11 mm暂定B级;811枝且果径9 mm10 mm的,暂定C级;结果枝少于8枝或果径小于9 mm,不列级。 D.3.3 暂定A级的:偏冠明显,降为C级;脱杆高度超过株高1/3,降为C级;冠幅不到

38、株高1/3,降为C级;脱杆高度超过1/4,但不到1/3,降为B级;冠幅不到株高1/2,但超过1/3,降为B级;除以上情况外定为A级。 D.3.4 暂定B级的:偏冠明显,降为C级;脱杆高度超过株高1/3,降为C级;冠幅不到株高1/3,降为C级。除以上情况外定为B级。 D.3.5 暂定C级的:脱杆高度超过株高1/2,不列级。其他定为C级。 DB35/T 19982021 15 D.4 赤玲珑产品质量评价方法 D.4.1 观察植株有无病虫害。病虫害严重,不列级;病虫害轻微暂定C级。 D.4.2 计算果实大于20粒的结果枝数。12枝以上暂定A级,811枝暂定B级,57枝定为C级,结果枝少于5枝,不列级

39、。 D.4.3 暂定A级的:偏冠明显,降为C级;结实层厚度小于50 mm,降为C级;结实层厚度小于80 mm,降为B级。除以上情况外定为A级。 D.4.4 暂定B级的:偏冠明显,降为C级;结实层厚度小于50 mm,降为C级。除以上情况外定为B级。 DB35/T 19982021 16 E E 附录E (规范性) 主要栽培品种产品质量等级表 观赏用朱砂根主要栽培品种产品质量等级应符合表E.1的规定。 表E.1 观赏用朱砂根主要栽培品种产品质量等级表 栽培品种名称 评价项目 产品质量等级 A 级 B 级 C 级 福株 整体效果 冠幅大于株高的 1/2 冠幅为株高的 1/31/2 冠幅小于株高的 1

40、/3 株形端正 株形较端正 有较明显的偏冠 脱杆高度正常,小于株高的1/4 脱杆高度较正常,为株高的1/41/3 脱杆高度较高, 为株高的 1/31/2 结果枝数量 果实数 30 个以上的结果枝15 果实数 30 个以上的结果枝1214 果实数 30 个以上的结果枝 811 果层分布 均匀或较均匀,果层厚度20 cm 均匀或较均匀,果层厚度15 cm20 cm 不均匀,果层厚度15 cm 叶层状况 植株冠形呈伞形,叶层厚度 25 cm35 cm 植株冠形呈伞形,叶层厚度25 cm35 cm 植株冠形不圆、有缺裂,叶层厚度25 cm 或35 cm 病虫害及其他 植株生长旺盛,无病虫害、叶缘枯焦、

41、破损 植株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叶缘枯焦,有轻微破损 植株生长一般,有少量虫害和轻微病斑,有轻微叶缘枯焦、破损,无检疫对象 青叶 富贵 整体效果 冠幅大于株高的 1/3 冠幅为株高的 1/41/3 冠幅小于株高的 1/4 株形端正 株形较端正 有较明显的偏冠 脱杆高度正常,小于株高的1/5 脱杆高度较正常,为株高的1/51/4 脱杆高较高,为株高的 1/41/3 结果枝数量 果实数 30 个以上的结果枝20 果实数 30 个以上的结果枝1519 果实数 30 个以上的结果枝1014 果层分布 均匀或较均匀, 果层厚度30 cm 均匀或较均匀, 果层厚度20 cm30 cm 不均匀, 果层厚度20

42、 cm 叶层状况 植株冠形呈伞形, 叶层厚度 30 cm45 cm 植株冠形呈伞形, 叶层厚度 30 cm45 cm 植株冠形不圆、有缺裂, 叶层厚度30 cm 或45 cm 病虫害及其他 植株生长旺盛,无病虫害、叶缘枯焦、破损 植株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叶缘枯焦,有轻微破损 植株生长一般,有少量虫害和轻微病斑,有轻微叶缘枯焦、破损,无检疫对象 DB35/T 19982021 17 表 E.1 观赏用朱砂根主要栽培品种产品质量等级表(续) 栽培品种名称 评价项目 产品质量等级 A 级 B 级 C 级 大富贵 整体效果 冠幅大于株高的 1/2 冠幅为株高的 1/31/2 冠幅小于株高的 1/3 株

43、形端正 株形端正 有较明显的偏冠 脱杆高度正常,小于株高的1/4 脱杆高度较正常,为株高的1/41/3 脱杆高度较高, 为株高的 1/31/2 结果枝数量 果径大于 11 mm 果径 10 mm11 mm 果径 9 mm10 mm 果实数 30 个以上的结果枝16 果实数 30 个以上的结果枝1215 果实数 30 个以上的结果枝 811 果层分布 均匀或较均匀, 果层厚度30 cm 均匀或较均匀, 果层厚度20 cm30 cm 不均匀, 果层厚度20 cm 叶层状况 植株冠形呈伞形, 叶层厚度 30 mm45 cm 植株冠形呈伞形, 叶层厚度 30 mm45 cm 植株冠形不圆、有缺裂, 叶

44、层厚度30 cm 或45 cm 病虫害及其他 植株生长旺盛,无病虫害、叶缘枯焦、破损 植株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叶缘枯焦,有轻微破损 植株生长一般,有少量虫害和轻微病斑,有轻微叶缘枯焦、破损,无检疫对象 赤玲珑 整体效果 株形端正 株形端正 有较明显的偏冠 结果枝数量 果实数 20 个以上的结果枝12 果实数 20 个以上的结果枝811 果实数20个以上的结果枝57 果层分布 均匀或较均匀, 果层厚度8 cm 均匀或较均匀,果层厚度 6 mm8 cm 不均匀,果层厚度6 cm 叶层状况 植株冠形呈圆形,叶层厚度8 mm15 cm 植株冠形呈圆形,叶层厚度8 mm15 cm 植株冠形不圆,缺裂明显

45、,叶层厚度8 cm 或15 cm 病虫害及其他 植株生长旺盛,无病虫害、叶缘枯焦、破损 植株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叶缘枯焦,有轻微破损 植株生长一般,有少量虫害和轻微病斑,有轻微叶缘枯焦、破损,无检疫对象 DB35/T 19982021 18 参考文献 1 GB/T 27721999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2 陶萌春 廖柏林等.朱砂根播种育苗技术规程.种子.2014.(10). 3 陶萌春 廖柏林等.栽培种源朱砂根播种育苗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热带作物学报.2011(32). 4 陶萌春 廖柏林等.不同种源朱砂根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中国农学学报. 5 廖柏林 陈玉森等. 朱砂根枯萎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中国农学通报.2009(05). 6 陈建洪等.朱砂根穴盘育苗及移植技术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9(11). 7 吴仁龙.朱砂根不同播种育苗方式效果分析.江西林业科技.200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