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1344409 上传时间:2025-07-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摘要:由于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城市规模的渐趋扩大,让市政工程建设受到了社会各界愈来愈多的关注。作为市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市政道路工程,其设计质量自然倍受关注。本文对市政道路布局、市政道路路线设计、市政道路设计思路、市政道路路基设计、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别,并分别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问题;措施    现代城市道路能够说是该城市的重要结构,而且还是联结与贯穿城市的命脉之所系。任何两个城市间的联系与通行均和恰当的道路设计无法分割,这就意味着道路必须服务于城市中的行人以及交通运输,而市政道路在本市发展进程之中的重要价值是难以估量的。鉴于中国城市建设步伐的持续加快,大量优秀的市政道路设计方案被提出,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各种问题。有鉴于此,在实施市政道路设计之时就一定要顾及到方方面面,从而推动城市建设取得新的发展。    一、市政道路布局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在实施市政道路设计时,设计人员往往会把设计的思维与目光简单地投射到本项目之中,而未能把其与城市的发展全局规划加以联系,以至于导致市政道路设计与本城城市建设全局之间难以进行合理匹配,以至于造成了本城全局性道路的布局不够合理,进而还会对市政道路运行之安全与稳定形成极大的影响。鉴于中国城市市政道路在设计上主要是聚焦在少数主干道以及立交桥上,然而在数量更多的支路与辅路上却没有应有的关注。如今,城市中的人流量与车流量普遍会出现拥堵,特别是那些支路与辅路,这样一来,就会让市政道路承受到更加大的压力,不但导致交通分流出现大量问题,而且还会让行人所承担的交通危险系数直线提升。为了能够让市政道路设计与本市全局道路布局保持高度一致,实现很好的匹配,就应当对市政道路工程所在区域的总体环境进行关注,这就需要引入系统性的理念。系统论认为,系统所具有的总体功能往往要大于系统内各个分项系统功能之简单累加。因此,市政道路设计师要把系统论引入到具体的市政道路设计之中。要深入研究市政道路设计在城市全局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哪些功能,坚决地抵制原来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过于关注本项目的问题,应用系统性设计法,切实将市政道路设计与所城市的总体布局进行联系。    二、市政道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般情况下的市政道路设计首要考虑的就是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这一问题,这样一来在以往的条件下,会导致很多老路产生浪费的可能性,而且让拆迁量持续提升,导致工程造价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上调。其次是平曲线半径问题,这就意味着平曲线的半径并非是愈大就愈好,而是在选择中一定要把曲线的前、后衔接指标以及路线运行速度上是否连贯与均衡视为主要的考虑项目。再次是关于超高设置的问题,一旦出现了超高设置上的不合理,就有可能导致低速行驶之中的机动车出现倾倒的可能。最后则是道路纵断面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无论某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运行状况如何,唯有暴雨天气才能真正地进行考验。近年来中国部分城市在强降雨天气之后出现的路面严重积水状况,就是在市政道路纵断面设计中只顾及工程造价却未能考虑到暴雨等极端天气状况而出现的。对于以上道路路线设计上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有如下建议:一是同向曲线间直线长度的问题,应将不设超高的缓和曲线视为直线段加以处理。二是关于平曲线半径的问题,可将长度控制于1至3km范围中。在此状况之下,可缓解驾驶人员的疲劳感以保障交通安全。三是对于超高问题。因为车辆在行驶中的速度均不及市政道路设计速度,因此一旦不得不设计超高的状况之下,能够在设计中明确横向力系数不应过高。四是关于市政道路纵断面问题。在再设计时一定要深入结合本市特殊状况,不能只考虑造价,而且要把质量看着是最重要的设计标准。同时,在对老路进行改造时,一定要适应于本市当前的实际情况。    三、市政道路设计思路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般情况下,中国的市政道路设计中只是把机动车通行能力视为主要考虑标准之一,然而实际上却是忽视了本市的整体交通协调能力提升了。可是,相当多的设计工程师们在设计时往往也是把市政道路结构与宽窄列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就表面来看并没有问题,,而且确实能保障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各行其道。然而,在实际上,在表面现象之后则可看到,一旦市政道路真正通行了车辆以后,实际上并不只是有车辆沿道路通行问题,而且还会出现不同道路上的交织、汇聚作用,特别是对于部分市中心道路而言。往往会产生在一些交叉口上的车辆及行人间的彼此影响,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车辆拥堵以及行人干扰等现象的发展,进而造成车辆难以快速运行,甚至还会造成大量机动车辆被堵塞、滞留,从而直接影响到本地交通安全。有鉴于此,笔者觉得在市政道路的设计思路上一定要全面摆脱市政道路设计的传统思路,其后一定要切实掌握本市的总体交通状况,利用主干道与支路间所具有的分流作用,把路网概念视为市政道路设计之基础,而且更加科学地实施市政道路设计,进而保障市政道路设计能够顺利地实施。    四、市政道路路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在市政道路路基设计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容易出现水泥稳定碎石开裂现象。鉴于该现象极为常见,一旦未能进行及时处理,就会造成道路的大量破损。同时,一旦市政道路的路基设计在拼接上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路面出现纵向裂缝,特别是对于软土地基来说,是否能够处理好显得十分关键。另一方面是容易出现桥头跳车问题。该现象在市政道路路基设计中也较为常见,形成因素虽然有多个方面,但主要还是因为路堤与桥台之间出现沉降差异而导致的。根据以上两方面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对道路路面出现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处理,应当确保水泥混合料的强度能够超过施工技术规范对于石料强度所提出的要求。要更加细致地选择水泥稳定碎石是否具有相应的抗压强度。假如强度太低,就容易在大量行车的作用之下出现松散;假如强度太高,则易导致基层开裂。二是对路基拼接的问题,可在使用土工格栅的过程中让格栅铺设于道路路基顶面的20cm之下。为更好地保障格栅安全,可在设计过程中明确施工应当注意的事项:路拌机拌和时不可同时压实路基,而是要另寻场地拌和后再行摊铺、压实。在间接拼接时,由于道路路基的纵断面会出现分离,而新、老路基的平面又不会相互分离,因此就需要切实扩大拼宽路基的相应沉降标准,依据新建路基加以处理。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新征用地,而且还能有效降低填土的高度。    五、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一旦不够理想,势必将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的通行能力以及当地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可是,一直以来,中国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上往往限制于道路工程的设计却缺少了交通工程设计的先进理念,由此而造成了市政道路设计特别是横断面的设计十分不合理。市政道路的横断面设计作为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关键一环,其要素主要有: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以及中央分隔带、路缘带等。以上各要素的分配应当依据各条市政道路的主要功能,全面考虑到此路的通行能力、交通安全状况、路口渠化、公交车站安排、管线布设以及绿化等多种因素加以确定。因此,市政道路的横断面设计为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以及景观绿化设计等的一种综合体。为此,一定要切实把握好六个环节:一是以道路通行能力、车辆行驶速度和节约土地资源为基础,明确机动车行驶的相应宽度;二是以对市政道路交通量预测和实际管理为基础,科学调整现有的车道数;三是以车种变化和人民群众持续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为基础,对各车道和分隔带在断面上的分配比例进行改进与优化;四是以环保和车辆、行人安全为基础,全面考虑对各分车带和绿化带的布置方式加以调整;五是以节约资金和土地资源为基础,对分期建设需求和当前道路进行合理的改造;六是以市政道路附属设施的变化和维护需求为基础,对横断面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进行调整。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已经成为城市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因此市政道路设计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坚信,只要持续加大市政道路设计力度,中国的城市形象一定能够得到新的提升,其内涵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进而推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广学. 道路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17).   [2]刘士远. 浅谈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要点与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3).   [3]蔡智巧. 现代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的问题的研究[J]. 科技资讯, (6).   [4]许玉静,曹 雷. 市政道路规划设计探讨[J]. 东方企业文化, (1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市政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