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age,*,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Logistics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二一三年七月,第六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5/7/18 周五,1,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1,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概述,2 SLP,法,3,配送中心作业区设计,4,配送中心物流设备选型,2025/7/18 周五,2,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本章学习目标,了解配送中心的分类与功能,熟悉配送中心的功能与作业区域结构,掌握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掌握内部布置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熟悉配送中心内部布置的主要方法,掌握,SLP法,掌握配送中心设备选型,2025/7/18 周五,3,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第一节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操作法工程,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管理科学,工程数学,系统分析,数学建模,计算机仿真,工厂设计,设施规划,设施设计,2025/7/18 周五,4,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展场布置,某厂区布置平面图,车间布置,2025/7/18 周五,5,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第一节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DC,专门组织配送活动的设施,一、配送中心的分类与功能,2025/7/18 周五,6,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7,某饮料批发商,DC,某食品饮料零售商,DC,2025/7/18 周五,7,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1.,配送中心的分类,根据配送中心运营主体不同分类,制造商型配送中心,批发商型配送中心,零售商型配送中心,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公共服务业为主体的配送中心,2025/7/18 周五,8,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1.,配送中心的分类,根据配送模式分类,直达配送中心,中转配送中心,根据服务范围分类,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RDC,),2025/7/18 周五,9,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区域,DC,(,RDC,),城市,DC,地位,中间层次结点,属末端结点,面向终端客户,位置更接近最终市场,服务对象,下一级城市,DC,企业客户,终端用户,零星配送,特征,辐射范围大,较长距离区间运输,配送批量较大,批次较少,辐射范围小,短距离市内运输,批量小,客户多、分散,管理复杂,作业要求,大进大出,整箱出货为主,流程相对较简单,主要按不同线路、目的地分拣,多为整进零出,单件出库,需拆零作业,拣货系统设计关键,设备需求,较大型货车,大型自动分拣机,小型货车,拣货设备,2025/7/18 周五,10,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1.,配送中心的分类,根据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存储型配送中心,加工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根据配送货物的属性分类,按配送商品种类分,食品配送中心,电子产品配送中心,日用品配送中心,书籍产品配送中心,医药配送中心,服饰产品配送中心,化妆品配送中心,汽车零配件配送中心,家电产品配送中心,生鲜配送中心,2025/7/18 周五,11,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1980,发展水平,1990,2000,2010,依据作业系统、物流设备、通讯控制及电脑信息等四个方面来分类,人力,合理化、电脑化,自动化、资讯化,整合化、智能化,发达国家配送中心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025/7/18 周五,12,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配送中心的功能,集货转运功能,存储保管功能,分拣配送功能,流通加工功能,信息功能,商品展示与交易功能,2025/7/18 周五,13,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3.,配送中心作业区域,管理指挥区(办公区),接货区,储存区,理货与备货区,分放与配装区,发货区,加工区,其它辅助区,2025/7/18 周五,14,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作业区布置,辅助作业区布置,建筑外围区域的布置,二、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2025/7/18 周五,15,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进出货站台,仓储区,通道,仓储区,进出货站台,拣选区,附属设施,2025/7/18 周五,16,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目标,1,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2,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3,简化作业流程;,4,缩短生产周期;,5,力求投资最低;,6,为员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三、规划与设计的目标和原则,2025/7/18 周五,17,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原则,系统的观点,物流效率为出发点,先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设计,再从局部到整体实现,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以人为本,土地合理规划、注重保护环境和经营安全,三、规划与设计的目标和原则,2025/7/18 周五,18,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四、主要方法,布置方法和技术,年代,主要特点和使用条件,摆样法、样片排列等经验判断方法,50,年代,直观、简便、易行,图解法(螺线规划法、简化布置规划法及运输行程图),50,年代中期,摆样法与数学模型的结合,适用于设施数目不太多的情况,系统布置规划方法(,SLP,),60,年代,至今,SLP,法最初应用于工厂布置,它的成功运用使得该项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系统与服务系统,目前是设施布置规划的主流方法之一。,数学模型法,80,年代,至今,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中的模型优化技术研究最优布局方案,用数学模型提高系统布置的精确性和效率。,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CAL,)方法,90,年代,至今,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帮助人们解决设施布置的复杂任务。,2025/7/18 周五,19,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第二节,SLP,法,最初的设施布置主要直接凭经验和感觉,自工业革命以来研究出了许多手工设计、数字分析和图解技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又发展了计算机辅助工厂布置,在众多的布置方法中,以,R,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最为著名,应用十分普遍;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生产系统设计和物流设施布置,还可以用于医院、学校,百货商店、办公楼等设施设计。,在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中,把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及生产时间安排,T,作为布置设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来看待的。,因此,我们根据缪瑟的系统布置设计(,SLP,)理论,将,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及生产时间安排,T,称为系统布置的基本要素(原始资料),2025/7/18 周五,20,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流程图,规划资料:,P.Q.R.S.T,和各作业点,6.,空间相关图,7.,总体平面布置,修正因素,实际条件限制,方案,X,方案,Z,方案,Y,8,综合评价,选出最优方案,3.,物流相关性分析,4.,活动相关性分析,1.,规划资料分析,2.,流程分析与区域设置,5.,区域相互关系图,可用面积,需要面积,分,析,寻,优,选,择,2025/7/18 周五,21,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系统布置设计采用四个阶段进行,称为“布置设计四阶段”。,确定位置,:,配送中心总体位置,总体区划:初步规划基本物流模式和总体布局,详细布置:确定各作业单位的具体位置,实施:编制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安装,阶,段,时间,2025/7/18 周五,22,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1,、原始资料分析,物流对象,P,:对货物进行物品特征分析,以划分不同的存储和作业区域及作业线路。,例:按存储保管特征分为干货区、冷冻区和冷藏区;按货物重量划分重物区、轻物区等。,在此基础上,通常的配送中心可根据功能划分理货区、暂存区、储存区、流通加工区、拣货区、交易区、配套服务区、垃圾处置区等。,物流量,Q,:物流量是各类货物在配送中心的物流作业量。既包括每一类货物在配送中心的进出量,还包括每一类货物在不同作业区的流量变化。同时还要预测将来的物流量。,一般配送中心的储运单元包括,P-,托盘、,C-,箱子、,B-,单品,不同的单元,其配备的储运设备和搬运设备也不相同,也即所谓的,PCB,分析。,2025/7/18 周五,23,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1,、原始资料分析,物流作业路线,R,:物流作业路线是指各物流对象在各作业单元之间的移动路线。作业路线既反映配送中心的各作业单元的物流作业流程,也反映了各个功能区之间的联系,是后面物流相关分析的依据。,2025/7/18 周五,24,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适用于因储区特性将订单分割在不同区域拣取后作集货的作业,适用于批量后进行分流配送的作业,适用于出入口在作业区域的同侧,可依进出货频率大小安排接近进出口端的储区,缩短拣货搬运路线,适用于较长的流程,需要多排并列的作业区,适用于出入口在作业区域两侧,作业流程相似但是有两种不同进出货型态或作业需求的物流作业。,(,如整箱区与零星区、,A,类与,B,类客户等,),适用于出入口在作业区域两侧,作业流程简单规模较小的物流作业,无论订单大小与检货品项多寡,均须通过作业区域全程,分流式,锯齿型,集中式,U,型,双直线,直线式,2025/7/18 周五,25,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2,、物流分析:,物流分析方法通常由物流对象,P,和物流量,Q,的性质决定,不同的运作类型,应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物流作业过程图,:对于物流量,Q,很大而物流对象,P,的种类或品种比较少的物流系统。,2025/7/18 周五,26,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2,、物流分析,从至表(,From-to Charts,):当物流对象,P,种类很多,物流量,Q,也比较大时,用从至表(,From-to Charts,)研究物流状态是比较方便的。,成组分析法:当物流对象的品种较多,而物流量的规模较小时,可以将作业流程相似的物流对象进行分组归类,根据每一组物流对象及其对应的物流量画出从至表。,2025/7/18 周五,27,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3,、物流相关性分析:,物流相关性分析即对配送中心的物流路线和物流量进行分析,用物流强度和物流相关表来表示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物流关系强弱,绘出物流相关图。,根据物流量分析表,可得到各区域的物流相关图。按照各区域物流量的大小,将其分为,5,个级别,分别用,A,、,E,、,I,、,O,、,U,表示。其中,A,为超高,,E,为特高,,I,为较大,,O,为一般,,U,为可忽略。,2025/7/18 周五,28,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作业单元相互关系图:简明表示所有作业单元之间的物流关系。,作业区域,1,作业区域,2,作业区域,3,作业区域,4,作业区域,5,作业区域,6,A,O,E,O,U,U,A,I,I,U,E,O,I,U,A,2025/7/18 周五,29,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07,年,4,月,18,日,辽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共造成,32,人死亡,,2,人轻伤,案例:,2025/7/18 周五,30,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4,、非物流关系分析:,物流分析是配送中心规划的重要依据,但有时还存在一些非物流关系。这些非物流关系可能对物流运作产生重大影响,是必须要重视的。另外,在配送中心内还存在一些管理或辅助性的功能区域,这些区域尽管本身没有物流活动,但却与作业区有密切的业务关系,而这些非物流的业务关系必须通过作业单元相关性分析来反映。,管理关系,流程关系,作业相关程度,环境关系,其他特殊原因,2025/7/18 周五,31,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5,、作业单元综合相互关系分析:,作业单元之间物流相互关系与非物流相互关系往往并不一致,为了确定各作业单元之间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须将前面两个表进行合并。求出合成的相互关系,综合作业相互关系,然后从各作业单元之间的综合相互关系出发,实现各作业单元的合理布置。,步骤:,1.,量化物流强度与非物流关系的密切程度等级,一般取,=4,E=3,I=2,O=1,U=0,X=-1.,2.,确定物流关系(,m,)与非物流关系(,n,)的相对重要性。一般来说,物流与非物流之间的比重应介于,1:33:1,之间,实际工作中,根据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取,m:n=3:1,,,2:1,,,1:1,,,1:2,,,1:3,。,3.,确定综合关系级别。,4.,综合相互关系的等级划分。综合相互关系的等级划分为,A,、,E,、,I,、,O,、,U,、,X,六个等级。,2025/7/18 周五,32,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符号,含义,所占比例(),线型,A,绝对重要,25,4,条平行线,E,特别重要,310,3,条平行线,I,重要,515,2,条平行线,O,一般,1025,1,条直线,U,不重要,4580,无,X,禁止,待定,虚线,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物流相关图,非物流关系图,2025/7/18 周五,33,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6,、作业单元位置和空间关系图确定:,在布置设计确定位置时,首先根据综合相互关系图中级别高低按顺序先后确定不同级别作业单元的位置,关系级别高的作业单元之间距离近,关系级别低的作业单元之间距离远,而同一级别的作业单元按综合接近程度的分值高低顺序来进行布置。,作业单元综合接近程度分值高的应处于中间位置,分值低的处于边缘位置。作业单元之间物流相互关系与非物流相互关系往往并不一致,为了确定各作业单元之间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须将前面两个表进行合并。求出合成的相互关系,综合作业相互关系,然后从各作业单元之间的综合相互关系出发,实现各作业单元的合理布置。,2025/7/18 周五,34,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5/7/18 周五,35,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7,、方案评价与选择:,对调整修正得到多个可行的布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最后选择一个最优的布置方案。,2025/7/18 周五,36,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综合相互关系法布置示例,例:现以某配送中心布局为例说明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及面积相关图绘制过程。,已知某配送中心各作业部门的物流相关表及非物流作业单位相关表如下所示,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相对重要性的比值,m:n=2,:,1,,对物流与非物流相关密切程度等级值:,A=4,E=3,I=2,O=1,U=0,X=-1,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标准已知,试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关表,并绘制各功能作业区域位置与面积相关图。,2025/7/18 周五,37,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收发区,理货区,加工区,保管区,拣选区,收发区,A,I,U,U,理货区,I,A,U,加工区,E,E,保管区,A,拣选区,表,1,配送中心各功能区物流相关表,2025/7/18 周五,38,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收发区,理货区,加工区,保管区,拣选区,面积(平方米),收发区,A,U,U,E,200,理货区,O,I,O,200,加工区,E,U,400,保管区,U,600,拣选区,400,表,2,非物流作业单位相关表及作业单位面积,2025/7/18 周五,39,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关系等级,总分,符号等级,作业单位对比例(,%,),绝对重要,11-12,A,1-10,特别重要,9-10,E,2-20,重要,6-8,I,3-30,一般,3-5,O,5-40,不重要,0-2,U,50-80,禁止,X,0-10,表,3,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标准,2025/7/18 周五,40,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解:,1,)划分综合关系等级,序号,作业单位对,关系密切程度,综合关系,部门,部门,物流关系(权值:,2,),非物流关系(权值:,1,),等级,分值,等级,分值,分值,等级,1,收发区,理货区,A,4,A,4,12,A,2,收发区,加工区,I,2,U,0,4,O,3,收发区,保管区,U,0,U,0,0,U,4,收发区,拣选区,U,0,E,3,3,O,5,理货区,加工区,I,2,O,1,5,O,6,理货区,保管区,A,4,I,2,10,E,7,理货区,拣选区,U,0,O,1,1,U,8,加工区,保管区,E,3,E,3,9,E,9,加工区,拣选区,E,3,U,0,6,I,10,保管区,拣选区,A,4,U,0,8,I,2025/7/18 周五,41,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依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计算,得综合相关表与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收发区,理货区,加工区,保管区,拣选区,面积(平方米),收发区,A,O,U,O,200,理货区,O,E,U,200,加工区,E,I,400,保管区,I,600,拣选区,400,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2025/7/18 周五,42,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收发区,理货区,加工区,保管区,拣选区,面积(平方米),收发区,A/4,O/1,U/0,O/1,200,理货区,A/4,O/1,E/3,U/0,200,加工区,O/1,O/1,E/3,I/2,400,保管区,U/0,E/3,E/3,I/2,600,拣选区,O/1,U/0,I/2,I/2,400,6,8,7,8,5,排序,4,1,3,2,5,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2025/7/18 周五,43,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3,)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所确定的等级分值顺序与关系等级,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4,)根据已知面积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2025/7/18 周五,44,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第三节 配送中心作业区设计,一、通道设计,考虑因素,通道分类,通道设计内容,2025/7/18 周五,45,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库内通道,主要通行车辆和人员,工作通道:,物流仓储作业和出入库房作业的通道。,员工通道:,员工进出特殊区的人行道。,电梯通道:,出入电梯的通道,一般距主通道约,3,4.5m,。,区间通道,其他通道:,公共设施、防火设备或紧急逃生所需要的进出道路。,通道分类,2025/7/18 周五,46,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通道种类或用途,宽度,/m,通道种类或用途,宽度,/m,穿过式主通道,3.5,6,侧面货叉型叉车,1.7,2,辅助通道,3,堆垛机(直线单行),1.5,2,人行通道,0.75,1,堆垛机(直角转弯),2,2.5,小型台车,车加宽,0.5,0.7,堆垛机(直角堆叠),3.5,4,手动叉车,1.5,2.5,堆垛机,(伸臂、跨立、转注),2,3,重型平衡叉车,3.5,4,伸长货叉叉车,2.5,3,堆垛机(转叉窄道),1.6,2,2025/7/18 周五,47,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二、进出货区设计,进出货平台的宽度设计,如图所示,通道宽度,r=2.5,4m,,连接设备分为两种,一种为活动连接设备,需要宽度,s=1,2.5m,,另一种为固定连接设备,需要宽度,s=1.5,3.5m,。由此可见,进出货平台宽度,w,应为,w=s+r,暂存区、连接设备和出入通道的布置形式及宽度设计,2025/7/18 周五,48,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进出货共用同一平台,:可提高空间和设备利用率,但容易造成进货与出货相互影响的不良效果。适合于进出货时间错开的仓库。,进出货分开使用平台、两者相邻管理,:使进出货空间分开,不会使进出货互相影响,但是空间利用率低。适用于库房空间较大、进出货容易相互影响的仓库。,进出货分别使用平台、两者不相邻,:进出货作业完全独立的两个平台,不但空间分开而且设备利用率低。适用于库房空间不足的情况。,进出货平台位于库房两侧,:适用于进出货频繁且空间足够的仓库。,进出货平台配置形式设计,2025/7/18 周五,49,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进出货平台的设计形式,锯齿形 直线形,锯齿形,的优点在于车辆旋转纵深较浅,但缺点是占用仓库内部空间较大;,直线形,的优点在于占用仓库内部空间小,缺点是车辆旋转纵深较大,且需要较大外部空间。,2025/7/18 周五,50,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停车平台设计形式,内围式 齐平式 开放式,内围式,:把平台围在库房内,进出车辆可直接入场装卸货。其优点在于安全,不怕风吹雨打及冷暖气泄露。,齐平式,:平台与仓库侧边齐平。优点是整个月台仍在仓库内,可避免能源浪费。此种形式造价低,目前广泛被采用。,开放式,:月台全部突出在库房之外,月台上的货物完全没,有遮掩,仓库内冷暖气容易泄露。,2025/7/18 周五,51,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三、仓储区作业空间设计,托盘平置堆放,当大量发货时,把托盘放在地板上平置堆放为宜。此时应考虑托盘数量、尺寸和通道。设托盘尺寸,p,p,,通过货品尺寸和托盘尺寸计算每个托盘平均可堆放,N,箱货品。若平均存货量为,Q,,则托盘占地面积,D,为:,在考虑实际仓储所需空间时,还应考虑到叉车存取作业所需空间。此外,中枢型通道约占全部面积的,30%,35%,。为此,实际仓储所需空间,A,计算如下:,2025/7/18 周五,52,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三、仓储区作业空间设计,料筐就地堆放,设料筐尺寸为,p,p,,由货品尺寸和料框尺寸算出每个托盘平均可堆放,N,箱货品,料筐在仓储中可堆放,L,层,平均存货量,Q,,则料筐占地面积,D,为:,当计算实际仓储所需空间时,还要考虑到高层叉车存取作业所需空间,采用一般的中枢形通道,则通道约占全部面积的,35%,40%,,所以实际仓储所需面积,A,为:,2025/7/18 周五,53,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三、仓储区作业空间设计,托盘货架储存,当使用托盘货架储存物品时,计算存货占地面积,除了考虑货品尺寸和数量、托盘尺寸、货架形式和层数之外,还要考虑相应通道空间。设货架为,L,层,每个托盘可堆放,N,箱货物,平均存货量为,Q,,则存货需要的占地托盘数,P,为:,2025/7/18 周五,54,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一般一个货位可存放两个托盘或一个托盘,现在以存放两个托盘为例加以说明。,图中,,a,为货架柱宽、,b,为托盘与货架间隙、,c,为托盘宽度、,d,为托盘间隙、,e,为托盘梁架高度、,f,为托盘堆放与货架横梁间隙、,g,为托盘堆放高度(含托盘厚度)、,i,为托盘堆放前后深度间隙、,h,为托盘架中梁柱宽,则货架单位宽度,P,1,=c+2i+h/2,货架单位长度,P,2,=a+2b+2c+d,2025/7/18 周五,55,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设区块货位列数为,Z,,叉车直角存取通道宽为,W,1,,储区区块侧向通道为,W,2,,则每一区块占地面积,A,为,如果已知仓储区的区块数为,B,和每区块面积之后,则可求出仓储区全部面积,即,每个区块内货格所占面积为,仓储区的区块数为,B,2025/7/18 周五,56,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四、拣货区作业形式设计,储存和拣货区共用托盘货架的拣货方式,体积大、发货量也大的物品适合这种模式。一般是托盘货架第一层(地面层)为拣货区,第二层和第二层以上为库存区。当拣货结束后再由库存区向拣货区补货。,设平均库存量为,Q,,平均每个托盘堆放货品箱数为,N,,堆放层数为,L,,库存空间放大倍数为,1.3,,则存货区每层托盘数,P,为,设拣货品项数为,I,,则拣货区所需托盘数为,max,(,I,,,P,)。,2025/7/18 周五,57,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四、拣货区作业形式设计,储存和拣货区共用的零星拣货方式,流动货架拣货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进出货量较小、体积不大或外形不规则货品的拣货工作。其优点在于:仅在拣货区通路上行走便可方便拣货,使用出库输送机提高效率,出入库输送机分开可同时进行出入库作业。对于规模较大的物流配送中心可采用多列流动货架进行平行作业。,2025/7/18 周五,58,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单面开放式货架拣货方式,单面开放式货架进行拣货作业,入库和出库是在同一侧。因此,可共用一条入库输送机来进行补货和拣货作业。虽然节省空间,但是必须注意入库和出库的时间必须错开,以免造成作业混乱。,单面开放式货架拣货方式,2025/7/18 周五,59,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积层式货架拣货方式,如利用有限空间进行大量拣货作业,可用积层式货架拣货。采取积层式货架拣货方式拣货,作业时,拣取位置不宜超过,1.8m,,否则操作困难。下层为大型重货架,为箱拣取;上层为小型轻物品,用于单品拣取。这样可充分利用仓储空间。,2025/7/18 周五,60,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四、拣货区作业形式设计,储存与拣货区分开的零星拣货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储存与拣货区不在同一个货架,要通过补货作业把货品由库存区送到拣货区。适合于进出货量中等的情况。,储存与拣货区分开的零星拣货方式,如果作业是多品种、小批量的单品发货方式,则可在拣货区的出库输送机两侧增设无动力拣货输送机。,有动力,/,无动力输送机的拣货方式,61,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当拣货区内拣货品项过多时,使得流动货架的拣货路线很长,则可考虑接力棒式的分段拣货方式。如果订单品项分布都落在同一分区中,则可跳过其他分区,缩短拣货行走距离、避免绕行整个拣货区。,分段拣货补货方式,四、拣货区作业形式设计,分段拣货补货方式,2025/7/18 周五,62,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为减少拣货人员或要兼顾输送机两侧货架的拣取作业时,可采用,U,形拣货路径和输送机方式。,U,型多品种、小批量拣货补货方式,四、拣货区作业形式设计,U,型多品种、小批量拣货补货方式,2025/7/18 周五,63,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五、集货区的设计,单一订单拣取,订单分区拣取,订单批量拣取,2025/7/18 周五,64,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第四节 配送中心物流设备的选型,一、进货系统,在进货作业时,首先考虑,货态要素,;第二要考虑进货品的,体积,,以便决定接受货物的方式和设备,即所进货物是否是托盘品、箱单位(货车散装品)、袋装品和简易包装品;第三要考虑,接进货物后的工作,,如暂时存放、托盘化、分类化(按品种分类或按出货方面分类)。根据这些作业性质,决定使用的设备有,叉车、输送机(托盘输送机、箱用输送机)、垂直搬运机、手推车和自动导引车,等。,2025/7/18 周五,65,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二、储存系统,结合储存需要及设备特性,一般储存形式如下:,1,)少品种、大批量采用地板堆积储存和自动仓库。,2,)多品种、小批量采用托盘货架储存。,3,)大批量、不可堆积物采用驶入式货架。,4,)大批量、小体积或小批量货物采用棚架或储物柜。,决定储存作业的主要因素是保管量、保管物品数、出库频率和货态,按货态整理成储存系统。,2025/7/18 周五,66,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5/7/18 周五,67,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5/7/18 周五,68,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托盘货架,以托盘单元货物的方式来保管货物的货架,。,托盘货架具有刚性好、自重轻,层高可自由调节,适合规模化生产、成本低、运输和安装便利,并易于实现模块化设计等优点。,概念,特点,2025/7/18 周五,69,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驶入式货架,贯通,(,驶入,),货架系统可供叉车(或带货叉的无人搬运车)驶入、存取单元托盘货物的货架。,因为叉车作业通道与货物保管场所合一,仓库面积利用率大大提高。,概念,特点,2025/7/18 周五,70,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三、拣选与出库系统,对于出库、拣选作业可分为,集合出库,系统和,单订单拣选,系统。集合出库是在订货截止时把一天中存在计算机中的订单按每种商品汇总起来,按一批或分批方式出库,然后再进行分类作业。单订单拣选是按每个订单拣选出库。,其设备主要包括,一般型订单拣取设备和自动化订单拣取设备,。,2025/7/18 周五,71,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影响发货分类系统的有单位时间的分类量、分类容量和货态等因素。通过对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来决定发货分类系统。要求分类系统省人化、省力化,占地面积小、分类精度高和效率高。可供选择的设备有,辊子输送机、输送带、转向分类机、倾斜货箱、自动分类机,等。,四、发货分类作业系统,2025/7/18 周五,72,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五、发货储存及发货系统,影响发货储存系统的因素有:储存货态、分类发货时间、发货时间偏差、发货储存量、发货的方面数以及省人化效果。,发货储存及发货系统可选用的设备主要有,箱输送机、托盘输送机、托盘、托盘货架、自动仓库和台车,等。,2025/7/18 周五,73,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课后思考题,配送中心的物流作业路线类型有哪几种?,作业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可以分为哪几类?,思考题,2025/7/18 周五,74,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