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三维目标及说明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为“民风民俗”《姥姥的剪纸》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牛郎和织女》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安塞腰鼓》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阅读教师批改过的一篇习作,读懂教师在“眉批”和“总批”中提了的意见,明确习作怎样才能做到有详有略。能参照教师的修改意见,把这篇习作修改好,誉在自己的作文本,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单元教学目标
及
重点难点
分析
1、学会本单元21个生字,其中4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理解并运用本组课文中所出现的很多成语。
3、通过朗读,理解文本,能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4、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品读,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5、加强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6、能参照教师的修改意见,把这篇习作修改好,誉在自己的作文本,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单元课文具体
三维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过程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姥姥的剪纸》
让学生能自读自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及对我的浓浓亲情和我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同时,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句子。
让学生学会默读,训练默读速度,初步掌握边读边
想变批注自己感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能够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会补充完善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捕捉爱、学会感恩。
《牛郎和织女》
1、了解这篇民间故事的两条线索,掌握主要情节。2、认识牛郎织女的传说在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1、绘声绘色地向别人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2、认识牛郎形象的特点,分析牛郎哥嫂、王母娘娘在传说中的作用与意义。
1、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2、理解作者在叙述中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
《安塞腰鼓》
(1)理解排比句、感叹句对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的作用。
(2)感受本文所抒发的生命律动的激情。
(3)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训练朗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气势。
(5)培养捕捉关键语句的能力,锻炼理解分析能力。
多媒体演示法、审美欣赏法、多种形式朗读法等。
(1)朗读品味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2)感悟用语言表现声音的艺术美,感受音乐壮美的一面,领悟生命力量的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