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红岩乡中心小学奖励性绩效工资
考核分配实施办法
根据上级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及有关文件精神,为规范我乡义务教育学校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发放,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乡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实施办法(讨论稿)。
一、考核实施范围
全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编在岗的教职员工。
二、考核分配原则
(一)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
(二)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奖励性绩效工资年度考核分配实行全过程公开,切实做到公平、公正。
(三)坚持“科学合理”原则。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要力求科学合理,适当拉开分配差距。
三、考核分配形式
(一)考核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在本实施办法的指导下,乡中心小学负责指导本乡各学校制定具体的考核实施细则,各校负责组织对本校教职工的考核。
(二)考核按学年度分两个学期即第一学期(当年9月--次年1月)、第二学期(当年3月-当年7月)进行,考核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学年末兑现奖励性绩效工资。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1、在编不在岗的;
2、解除聘用合同的;
3、停发工资的;
4、年终考核不合格的;
5、在学校正常教学时间内,发生较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6、旷课以学期累计达2节以上的。
四、考核内容和分配办法
(一)、工作业绩。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60%。其中教育教学过程占15%,教学质量占45%。
1、教育教学过程(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15%):主要考核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工作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工作态度、责任心,专任教师重在考核备、讲、改、辅、测等常规教学落实情况,教辅人员重在考核常规工作的规范和完成情况(具体要求见《红岩区域学校教学常规基本要求》)。以学校行政和教导处的检查记录为准,考核兑现方法如下:
①、学校对教师的“六认真”情况检查,必须做到半月一小查,一月一大查。
②、“六认真”检查情况直接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教学检查中如发现有不按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的,按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规定》执行,发现一次扣发当年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10%,二次扣发40%,三次(含)以上,扣发当年全部奖励性绩效工资。
③、教师必须按课表按时上、下课,严禁私自调课,未经学校同意私自调课的,按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规定》执行,发现一次扣发当年奖励性绩效工资的10%,直至扣完为止;旷课按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规定》执行:旷课1节,扣发当年奖励性绩效工资的10%,无故旷课以学期累计达2节以上的,当年不得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2、教学质量(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45%)。以当年县统考综合排名为依据,教学质量满分为100分,教学质量得分及兑现方法如下:
①、任语文、数学科目教师得分计算方法:依照县综合排名或上升名次进行计算,计算方法:100-100÷本年度本年级班级总数×(县综合排名-1)或100÷可上升名次的空间数×上升名次。
②、承担阶段性任务专干得分计算方法: 依照乡综合排名进行计算,计算方法:100-100÷全县乡总数×(乡综合排名-1)。
③、学前班人员得分计算方法:以某年级全县班级总数的一半作为学校学前班教学成绩的综合排名,计算方法:100-100÷某年级全县班级总数×(县综合排名-1)。
④、教学质量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法:用教学质量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全校教师教学质量得分总和×教师个人教学质量得分=教师个人教学质量的奖励性绩效工资金额,学年末兑现发放。
(二)、工作量。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15%。
1、学校各岗位周工作量量化方法。
①、学校教师人均周课时数标准计算方法:(学校所有班级课时总数+学校行政人员课时数+各室课时数)÷学校教师总数.
②、班级学生数标准计算方法为:一至六年级在校学生总数÷一至六年级学校班级数=学校班级学生数标准,超出标准数的学生数折算为课时数(计算方法:班级学生数÷学校班级学生数标准×任课课时数)。
③、学校各部门岗位工作量评定情况:
红岩乡学校各部门岗位工作量评定情况
学校
岗位名称
分工情况
岗位数量
周工作量
备注
乡
中
心
校
行
政
校 长
主持红岩乡学校全面工作,分管学校财务、人事、后勤、安全工作。
1
按规定任课后为学校人均周课时数
副校长岗位
全面协助校长工作,分管全区学校安全、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师德师风工作。
1
按规定任课后为学校人均周课时数
德育
支部书记岗位
负责学校党支部工作。
1
学校大队辅导员岗位
负责学校少先队常规工作,具体抓好学校“两操”、升旗等。
1
3课时
教务
教导主任岗位
负责全区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分管学校普九、成教、继续教育、学籍管理、档案管理、各室管理等工作。
1
按规定任课后为学校人均周课时数
教导副主任岗位
协助教导处工作,分管学校教研教改、学生德育、教育宣传、环境卫生等工作。
1
6课时
教研组长
负责学校语文组、数学组或艺体组教研工作
3
2课时
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
负责学校办公室工作
1
4课时
后
勤
会 计
负责学校财务室会计工作。
1
2课时
出 纳
负责学校财务室出纳工作、校产管理、后勤管理等工作。联系新龙乡。
1
2课时
各室管理
负责学校图书室、远程教育室、体育器材保管室等各室管理工作
4
1.5课时
教
代
工 会
负责学校工会工作
1
1课时
教代会
负责学校教代会工作
1
1课时
教学
学前班
承担学前班一个班的教育教学工作
1
学校人均周课时数
村
小
教务
非完小负责人岗位
负责本校全面工作
2
3课时
注:学校行政人员承担的分管工作不累计计算工作量。
2、工作量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法
用工作量部分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一学年全校教师工作量总和,计算出承担一个课时的奖励性绩效工资金额,再乘以教师一学年承担课时数总和,计算出教师个人承担工作量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学年末兑现发放。
(三)、班主任工作。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15%。
①、按《红岩乡中心小学班级管理考核实施办法》进行考核评估,班主任津贴分等级发放,以班级管理考核综合得分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的差额进行计算,班级管理考核得分每相差6分就相差一个等级,最多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班主任津贴相差30元,学年末兑现发放。(具体考评细则见学校班级管理考核实施办法,各校根据本校情况参照执行。)
②、班主任津贴由各班语、数两位教师分配,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配的比例为6:4。
③、在学校正常教学时间内,本班学生发生较大安全责任事故的,不享受班贴,新学期不再聘任为班主任。
④、学前班人员按平均数发放。
(四)、职业道德。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10%。
1、考评细则: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由学校考核领导小组考评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依法有序信访等方面的情况,满分为100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每次酌情扣10至30分,情节严重,产生恶劣影响的,全部扣完。
①在教育过程中,有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言行,影响较坏的;
②在备课上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组织考试、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和其他教育环节敷衍塞责,造成责任事故的;
③讽刺、挖苦、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后果的;
④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订购教学辅导材料或其他商品,造成不良影响的;
⑤利用职权,索取、收受学生与家长财物的;
⑥违反规定热衷有偿家教,或组织动员学生参加各类文化课补习班并从中获利的;
⑦其他违反社会公德、严重影响教师形象的;
⑧违反规定越级或集体上访,造成不良影响的。
2、职业道德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法:用职业道德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全校教师职业道德得分总和×教师个人职业道德得分=教师个人职业道德的奖励性绩效工资金额,学年末兑现发放。
五、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监督
1、各学校要根据上述考核内容制订具体考核分配实施细则,考核分配实施细则必须经学校校务会讨论通过,未经校务会讨论,不得随意改动。
2、实施考核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随时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和质询。考评的各项得分必须有原始依据印证,考核量化分数要严格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得少于7天,并告知可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复核。考核结果公示期满后,教职工无异议,报送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3、各义务教育学校要成立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的组织、指导、督查、协调和管理。各单位均要建立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工作机构,负责具体实施考核工作。工作机构由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代表组成,校长任组长。考核小组成员中教职工代表不得少于1/3。
4、学校考核组成员,必须严格执行考核规定和程序,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对在考核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等情况的,将从严处理。
5、学校校长的绩效工资按上级主管部门考核结果进行。
红岩乡中心小学
2010.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