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个角落
对于一个教师而言,一个学生不过是几十分之一或是百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每个孩子都是百分之百。教师只有给予每个孩子百分之百的关爱,才能赢得家长百分之百的理解与支持。不放弃每一个角落里求知的眼睛,是每位从教者的责任。而家访就是让教师与家庭孩子零距离接触,了解孩子的生活成长环境,让那些生活在角落里的心灵感受爱的阳光,让每张面孔都能绽放纯真的笑容。
还记得那是2012年下学期的开学,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来校报名了。一位白发苍苍,衣着朴素的老人来到我报名的桌子前,焦急的问:“老师啊,我的孙子能报名吗?”我感到很奇怪,便问:“当然可以啦,怎么了?”老人说:“老师啊,你不知道呀,我的孙子的情况有些特殊,他的智力比同龄的孩子低,而且有点自闭,不爱说话,有点喜欢惹事。转了几个学校了,都不肯收了,这个孩子可怜啦,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要你们能收下他,我给你们老师跪下都愿意呀。”看着老人被风吹乱的白发,同情心和责任心敲打着我的心扉:“让他来吧,这个学生我收下了。”
他叫张小强,今年15岁了,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大两三岁,我仔细端详起来:身上的衣服已经被东西刮破了,裤子和鞋子上也满是灰尘,脸上青一块白一块,孩子低着头不敢看我,不断的用手绞着衣角。我抚摸着孩子的头,轻声对他说:“小强,别怕,以后我就是你的老师了,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他没有做声。我拿出了几道很简单的习题让他做,他几乎全错。“看来我得在他身上下大工夫了。”我在心里默默的对自己说。
接下来的几天,就不断有学生来向我汇报:张小强去附近的橘园偷橘子,张小强上课不听讲偷笑,张小强不写作业,张小强向女生身上吐口水,张小强。。。。。,张小强。。。。。,还是张小强。我找他谈话,他却不搭理,依然我行我素。我不禁对他有点无计可施,甚至有点后悔当初收下他。是的,从教六年多来,一直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懊恼之后,我很快就打消了放弃的念头,于是我决定去他家看看。
我骑了二十多分钟的车,就到了小强家所在的墩台。经过村民的指引,远远就看到了一栋平房,在一栋栋高楼中显得特别的扎眼。小强正在门口和小朋友们玩耍,见我来了,就赶快跑进屋喊爷爷,老人把我迎了进去,给我搬来了椅子,倒来了茶水。我四周环顾了一下,墙壁斑驳,屋内陈设极为简单,但还算收拾的干净。这时内屋也传来咳嗽声。老人说:“这是他的奶奶,常年在床上。老师啊,我家小强给你添了不少麻烦吧。哎!我们也没有办法呀,他在家也喜欢惹事,我们也管不了啊,只能交给老师啦。这个孩子命不好啊,他妈妈在怀他的时候打过针,把脑子打坏了。他的爸妈没有读什么书,也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外面收收废品,卖几个钱。我和他奶奶都六七十了,身体也不好,经常要打针吃药。这个孩子虽然不太聪明,但是孝顺,我们病了都是他在照顾我们,给我们做饭。他的爸妈也就他一个孩子,现在他们在外面只想多挣点钱,为他的将来做打算。”看着老人有点潮湿的眼眶和低着头站在旁边的孩子,我的心抽搐了起来。
临走时老人把我送出了很远很远,无数次的让老师费心了还在耳边回响。我感到了肩上的责任,回家的脚步无法轻快,心情也无法轻松。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不能因为他与别人不同就歧视甚至放弃。放弃就等于让一个家庭失去希望。我想我没有这样的权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让学生主动和小强做朋友。小强渴了,有人帮他倒水;放学了,有人帮他拿书包;下课了,有人陪他玩;有题不会做了,有人帮他解答。我也经常找他聊天,时不时拨通他父母的电话让他们交流。我渐渐发现他不再是低着头了,脸上也有了笑容,告他状的人也没有了,一些简单的题目也都会做了。我发现他还有绘画的天赋,画的龙更是栩栩如生。
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其间我也经常抽时间去小强家汇报他的情况。一直担心孩子的老人看到孩子的进步,内心十分欣慰。一个劲儿的念“学校好,老师好。”
从小强身上我看到,只要有爱,有责任,每一个孩子都能变废为宝。此刻,我感到作为一名老师是如此的幸福。心中的成就感驱散了我满身的疲倦。家访,让我走进每一个故事,每一颗心灵。明天我会重新启程。家访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