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都市航空摄影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技术要求参考.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314579 上传时间:2025-07-16 格式:DOC 页数:130 大小:7.38MB 下载积分:2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都市航空摄影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技术要求参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大都市航空摄影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技术要求参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都市航空摄影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技术要求参考 11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仅做学习使用 若不幸被发现触犯您的权益,希望能先告诉我,我将最快时间删除此文档,本人邮箱。 工程编号: X市1: 航测数字化成图工程项目 技术设计书 建设单位 委托单位 时 间 项目名称 x大都市航空摄影及1: DLG、DOM航测工程项目 文档名称: 项目名称: x大都市航空摄影及1: DLG、DOM航测工程项目 委托单位: 承担单位: 姓 名 签 字 编 写: 审 核: 审 定: 审 批: 目录 1、项目概述 1 1.1、项目概况 1 1.2、测区范围 1 1.3、自然地理概况 2 1.4、工作内容 2 2、资料收集与分析 2 3、引用标准及作业依据 3 4、产品规格及技术指标 3 4.1、数学基础 3 4.1.1.坐标系统 3 4.1.2.成图比例尺与等高距 3 4.2、产品规格要求 4 4.2.1、数字线划地形图(DLG) 4 4.2.2、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4 4.3、产品精度要求 4 4.3.1、数字线划地形图(DLG)产品 4 4.3.2、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产品 5 5、总体技术路线及生产流程图 5 5.1、总体技术路线 5 5.2、生产流程图 6 6、技术方案 6 6.1、数码航空摄影 6 6.1.1、航摄相机参数 6 6.1.2、航摄分区及航线部分示意略图 7 6.1.3、航空摄影技术设计基本参数略表 8 6.1.4、航摄质量控制 9 6.1.4.1、飞行质量 9 6.1.4.2、影像质量 10 6.2、像控测量 10 6.2.1、像控测量基本方法 10 6.2.2、像控测量技术要求 11 6.3、航测内业 13 6.3.1、基于POS系统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13 6.3.1.1、加密分区要求 13 6.3.1.2、空三加密点要求 13 6.3.1.3、空三构网及平差 14 6.3.1.4、空三加密内业检查要求 15 6.3.1.5、空三加密外业检查要求 15 6.3.2、内业采集 16 6.4、1: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与建库 16 6.4.1、DOM生产技术要求(详见附件4) 16 6.4.2、影像图由主要核心要素及注记表示 16 6.4.3、DOM成果形式 17 6.4.4 DOM数据建库 17 6.5、1: 外业调绘与补测 18 6.5.1、一般规定 18 6.5.2、外业补测 19 6.5.3、外业调绘作业要求 19 6.5.3.1 居民地及设施 19 6.5.3.2 交通及附属设施 20 6.5.3.3 管线及附属设施 21 6.5.3.4 水系及其附属设施 22 6.5.3.5 境界 22 6.5.3.6 地貌 22 6.5.3.7 植被与土质 23 6.5.3.8 注记 23 6.5.3.9 调绘其它说明 24 6.5.4 图边拼接 24 6.6、1: 数字线划地形图编辑 24 6.6.1 编辑原则 24 6.6.2 居民地 24 6.6.3 点状地物 25 6.6.4 交通 25 6.6.5 管线 25 6.6.6 水系 25 6.6.7 境界 25 6.6.8 等高线 26 6.6.9 植被 26 6.6.10 注记 26 6.7 要素分类与编码 26 6.8 符号和整饰标准 28 6.9 图形编辑要求 28 6.10 数字线划图(DLG)建库 29 6.10、1: 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与建库 30 6.10.1 量测特征点、线 30 6.10.2 生成高程模型 31 6.10.3 DEM编辑、修改、拼接 31 DEM编辑、修改 31 DEM拼接 32 7、质量控制 33 7.1、质量目标 33 7.2、基本方法要求 35 7.3、阶段性质量控制 35 7.3.1、准备阶段 35 7.3.2、像片控制测量 36 7.3.3、空三加密阶段 36 7.3.4、航测内业测图与初编阶段 36 7.3.5、外业测绘与数字化成图质量控制 37 7.3.6、地形图数据编辑与入库阶段(详见附件5) 37 7.3.7、DOM成果检查入库 38 8、保密与安全措施 39 8.1、数据成果保密措施 39 8.2、安全文明生产措施 39 9、项目组织实施计划 40 9.1、本项目设计分成A、B、C三个区域进行任务安排和进度计划(如图8): 40 9.2、建设工期及进度计划 42 9.4、分院项目组织结构 43 10、提交成果 43 10.1、中间成果 43 10.1.1、基础控制成果 43 10.1.2、像控点测量成果 43 10.1.3、测区空三加密计算成果 44 10.1.4、粗DEM数据 44 10.2、最终成果 44 10.2.1、数字线划图(DLG)成果 44 10.2.2、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成果 44 10.2.3、项目技术文档 44 附件1、GPS外业观测手簿 45 附件2、像片控制点的点之记 46 附件3、1: 航内采集技术要求 47 附件4、DOM生产技术要求(部分) 51 附件5、EPS数据标准化技术要求 54 附件6:数字线划图(DLG)数据库数据字典 60 附件7、1: 比例尺DLG数据标准变更要素及说明 63 附件8、质量检查记录表 68 1、项目概述 1.1、项目概况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东扩、南移、西拓”的战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市区扩容已列入“十二五”规划,将适时融入福清、长乐、连江和闽侯部分地区。城市规模的扩大与“数字福州”建设给福州市测绘事业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以有效满足城市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需要。 我院受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承担福州大都市航空摄影及1: DLG、DOM航测工程项目生产任务。 1.2、测区范围 测区范围覆盖福州市五区及福清、长乐、连江和闽侯等区域,面积共7230km2 ,其中1: 数字线划图(DLG)成图范围为2872 km2(图1的红线区域范围),1: 数字正射影像( DOM)成图范围为7230 km2(图1的紫线区域范围)。 图1 福州大都市基础测绘生产范围图 1.3、自然地理概况 福州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下游,介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东濒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西接泉州市,三明市、南平市,北接宁德市,南邻莆田市。福州市区所在地属于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群山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全市总面积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786平方公里。 福州市现辖5区2县级市6县,包括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闽侯县、福清市、长乐市、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其中闽侯县、福清市、长乐市、连江县和马尾区是此次1: 航测成图的重点区域。 1.4、工作内容 表1 本项目工作内容 建设内容 比例尺或分辨率 面积(km2) 范围区域 数码航空摄影 优于16cm 7230 福州大都市(详见图1紫线区域) 数字线划图(DLG) 1: 2872 图1中红色斜线覆盖范围 数字正射影像(DOM) 1: 7230 同数码航空摄影 2、资料收集与分析 1) 图件资料:总参测绘局1:5万地形图和福州区域SPOT5遥感影像,可方便本单位进行外业观测调度使用;我院已有1: 地形图可供测区航测成图范围确定和接边参考;我院已有1:500、1:1000地形图成果可根据需要综合利用; 2) 控制资料:该测区范围内福建省C级GPS点,福州市GNSS综合服务系统,等级水准点可作为检核使用,测区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数据,等级水准点,航摄POS解算数据; 3) 境界:市区镇村四级境界线采用二调完全一致的数据。 4) 航片资料:本测区采用UCX数码航摄仪获取的地面分辨率优于16cm的真彩色数码影像,参数如下: 摄影时间: ; 相机型号:UCX; 相对航高:1900~2400m; 地面分辨率:优于16cm 焦距:fk=100.5mm; 航片数据:影像像素分辨率为7.2μm,TIFF数据格式。 3、引用标准及作业依据 ①、 GB6962- 《1:500、1:1000、1: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②、 GB/T19294- 《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 ③、 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 ④、 GBT 23236-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空中三角测量规范》; ⑤、 GB/T 183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⑥、 GB/T 23909-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 ⑦、 GB/T 15968-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⑧、 GB/T 18315- 《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 ⑨、 GB/T 20258.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1部分:1:500 1:1000、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⑩、 GB/T 17941-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⑪、 GB/T 18316-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⑫、 《福州市1:500、1:1000、1: 数字线划图数据分类、代码、属性与符号定位规定》,以下简称《数据规定》; 本技术设计书(本设计书未提及部份参照以上规范,当本设计书与规范、标准发生矛盾时以本设计书为准)。 4、产品规格及技术指标 4.1、数学基础 4.1.1.坐标系统 (1) 平面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投影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19°18′21″(与城市地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投影经线高盖山二等点经线一致),经旋转、平移到120度中央经线上; (2) 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4.1.2.成图比例尺与等高距 (1) 成图比例尺为1: ; (2) 基本等高距为1米(此次DLG生产区域基本为平坦地势较低地区)。 4.2、产品规格要求 4.2.1、数字线划地形图(DLG) (1) 生产采集作业平台 国内相关的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 通用的内业编辑成图软件。 (2) 要素编码、符号、图层及属性要求 参照现行的《数据规定》标准,具体作业使用EPS作业平台1: 地图要素模板(由我院提供); (3)成果分幅与编号 DLG最终成果数据:DWG数据格式,1: 标准分幅(40cm×50cm),编号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以及EPS格式的以街区分块的成果形式提交,连同成果数据,提供街区接图表; 4.2.2、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1) 图幅分幅:1: 标准分幅(40cm×50cm); (2) 数据格式:标准TIFF(.tif)格式; (3) 地面分辨率:0.2m。 4.3、产品精度要求 4.3.1、数字线划地形图(DLG)产品 (1) 平面位置精度指标 内业加密点和地物点,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图上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表2规定(《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P61):: 表2 平面位置精度 项目 城市建筑区、平地、丘陵地(1: ) 加密点中误差 0.7m 地物点中误差 1.0m 地物点间中误差 0.8m 注:林区、阴影覆盖隐蔽区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上表规定值放宽1/2。 (2) 高程精度指标 内业加密点、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表3规定(《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P62): 表3 高程精度 地形类别 平地 丘陵地 基本等高距 1m 1m 高程中误差 加密点 ≤±0.24m ≤±0.35m 注记点 0.4m 0.5m 等高线插求点(等高距) ≤1/3m ≤1/2m 注:林区、阴影覆盖隐蔽区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上表规定值放宽1/2。 4.3.2、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产品 u 数字正射影像地面分辨率:0.2m/像元; u 数字正射影像(DOM)的成图范围为内图廓线外扩不少于2个像元。 数字正射影像平面位置中误差要求如下表所示(《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 数字正射影像图》,P3): 表4 数字正射影像平面位置中误差 地形类别 平面中误差 图幅接边限差 平地 1.2m 2个像元 山地 1.6m 2个像元 5、总体技术路线及生产流程图 5.1、总体技术路线 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开展福州大都市航空摄影及1: DLG、DOM的生产任务,包括航飞资料的检查、像控测量、空三加密、航内采集、外业调绘、编辑成图、成果入库等环节,要求严格控制质量关键节点,各环节质检合格后移交下一环节。 5.2、生产流程图 图2 测区DLG、DOM生产流程图 6、技术方案 6.1、数码航空摄影 根据工程范围及实际地形地貌进行航飞设计,选择较好的航飞天气航摄,获取数码影像,资料处理,资料检查,对航飞质量较差区域及漏飞区域重飞或补飞。 6.1.1、航摄相机参数 本测区选用高精度数码航摄仪。具有影像高清晰;小畸变、高分辨率和均质的独一无二的镜头系统。基于面阵CCD传感器:影像具有已定义的、刚性几何特征;传统的中心投影几何方式;适用于现有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软件;相机带有陀螺平台的镜头座架,飞行管制系统能够自动保持相机在工作中的正确姿态,实时控制航摄飞行质量。 6.1.2、航摄分区及航线部分示意略图 图3 航摄分区及航线示意略图 6.1.3、航空摄影技术设计基本参数略表 表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基本参数略表 摄区名称: 福州大都市(优于16cm区域) 总计 分区 1 2 3 福清3(其它略) 面积(km2) 5697 约1000 焦距(mm) 100.5 100.5 100.5 91.9686 像元大小(u) 7.2 7.2 7.2 5.6 幅面大小(像素) 14430 14430 14430 15552 9420 9420 9420 14144 最高点高程(m) 600 1200 1200 最低点高程(m) 0 300 300 基准面(m) 200 700 700 500 相对航高(m) 1800.0 1800.0 1800.0 2300 绝对航高(m) .0 2500.0 2500.0 2800 设计航向重叠度(%) 65.0 65.0 65.0 65.0 最高点航向重叠度(%) 57.2 55.3 55.3 最低点航向重叠度(%) 68.9 72.8 72.8 基线 (m) 427.3 427.3 427.3 396 设计旁向重叠度(%) 35.0 35.0 35.0 35.0 最高点旁向重叠度(%) 20.6 16.9 16.9 最低点旁向重叠度(%) 42.2 49.4 49.4 航线间隔 (m) 1215.6 1215.6 1215.6 1415 航线数量(条) 94.0 32.0 14.0 30 航线长度(km) 4740.0 693.0 338.0 806.3 航片数量(张) 11150 1656 878 1240 最高点分辨率(m) 0.101 0.094 0.094 基准面分辨率(m) 0.130 0.130 0.130 0.14 最低点分辨率(m) 0.144 0.158 0.158 东西覆盖因子 3条基线 3条基线 3条基线 3条基线 地貌特征 山地 平原 山地 山区 6.1.4、航摄质量控制 6.1.4.1、飞行质量 (1) 像片重叠度 由于数码相机完全实现定点曝光,按照国家当前航摄及成图标准:像片航向重叠度设计一般为60%~65%,个别最大不超过75%,最小不少于56%;像片旁向重叠度设计一般为30%~35%,山地区域个别最小不少于20%。而数码相机像片不存在边缘模糊圈,只要有重叠能变清地物均可选点、测图。以上要求均由相机上飞行管理系统设置后,自动给予保证。基于本次航摄任务的实际情况确定航向重叠度为65%,旁向重叠度为35%。 (2)像片倾斜角 像片倾斜角一般不大于2°,1: 测图个别最大不超过4°。 (3)像片旋偏角 像片旋偏角应满足以下要求: a)像片旋偏角一般不大于15°,在确保像片航向和旁向重叠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最大不超过25°; b)在一条航线上连续达到或接近最大旋偏角的像片数不应超过三片;在一个摄区内出现最大旋偏角的像片数不应超过摄区像片总数的4%。 (4)航线弯曲度 航线弯曲度不大于3%。 (5)航高保持 航高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同一航线上相邻像片的航高差不应大于20m,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不应大于30m; b) 航摄分区内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应大于50m;当相对航高大于1000m时,其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得大于设计航高的5%(100m)。 (6)摄区、分区、图廓覆盖保证 摄区、分区、图廓覆盖应满足以下要求: a)摄区边界覆盖保证:航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线不少于一条基线。旁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线一般不少于像幅的30%;在便于施测像片控制点及不影响内业正常加密时,旁向覆盖不少于像幅的15%; b)分区边界线覆盖保证:分区边界线覆盖应满足分区各自满幅的要求; c)图廓覆盖保证:摄区、分区的边界线一般为图廓线,对图廓覆盖的要求与a)、b)相同。 (7)漏洞补摄与重摄 航摄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应及时补摄或重摄。 a) 航摄过程中出现的相对漏洞和绝对漏洞应及时补摄; b) 漏洞补摄应按原设计要求进行; c) 应采用第一次航摄飞行的航摄仪补摄; d) 对不影响内业加密模型连接的相对漏洞,可只在漏洞处补摄,补摄航线的长度应超出漏洞之外一条基线。 (8)记录资料的填写 每次飞行均应认真填写航摄飞行报告表。 6.1.4.2、影像质量 (1)影像应清晰,层次丰富,反差适中,色调柔和;应能辨认出与地面分辨率相适应的细小地物影像,能够建立清晰地立体模型。 (2)影像上不应有云、云影,当有云影时,位于云影下的地物、地貌应能够判别和测绘。 (3)除用于编制影像平面图、影像图和数字摄影测量以外,虽然存在不少缺陷,但不影响立体模型的连接和测绘时,则认为能够用于测制线划图。 (4)影像瑕点连续出现的数量应不多于2个。 (5)最大曝光时间的限定,除保证航摄仪探测器正常感光外,还应确保因飞机地速的影响,在曝光瞬间造成的像点最大位移不超过1个像素。 (6)拼接影像应无明显模糊、重影和错位现象。 (7)融合形成的高分辨率彩色影像不应出现明显色彩偏移、重影、模糊现象。 (8)海域应在低潮位,水位变化大的河流、湖泊应在低水位时摄影。要确保摄区内所有岛礁、滩涂、河漫滩、坡岸等影像完整。 6.2、像控测量 6.2.1、像控测量基本方法 像控平面控制:采用福州市GNSS综合服务系统网络RTK进行测量,网络信号无法保证测量精度的时间段或区域用静态GPS观测,测量时尽量架设三角架。 像控高程控制:在水准精化范围内,高程采用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成果;超出福州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范围的区域(见图5),采用福建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成果。 测区内的等级水准点及GPS控制点作为检核使用。 图4 福州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范围 6.2.2、像控测量技术要求 (1)精度要求 像控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0.05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1m。 (2)区域网布点要求 1) DLG测区区域网布点的航线方向跨度为8条基线,山区及困难地区可放宽至12条基线,旁向跨度为2条航线(如下图);区域网布点时应在每个区域网内加布至少5个检核点,检核点和像控点距离一般要在3条基线以上,检核点选择在影像清晰、目标明确的地方;该点不参与加密平差,只用于检核。不规则区域网布点时,应在凹凸拐角处加布平高点。(山区DOM测区的布点能够适当再放宽,根据POS数据的质量情况进行均匀实际布点) 图6 区域网布点图 2)特殊情况的布点: a.航摄区域接合处的布点 航摄区域接合处,控制点应布设在航线重叠接合处,邻区尽量公用,如不能满足公用要求,则应分别布点。 b.像主点和标准点落水的布点 当像主点或标准点位处于水域内,或被云影、阴影等覆盖,或无明显地物时,均视为点位落水。当落水范围的大小和位置尚不影响立体模型连接时,可按正常航线布点;否则,应按全野外布点方法布设。 c.困难地区布点 部分山地及森林茂密区域,像控点布设困难;当出现航向连续12条(含)以上或旁向连续3条(含)以上基线无法在像片标准点位找到合适的目标时,能够适当放宽基线跨度要求,也能够考虑在像片非标准点位位置布设像控点。 (3)选点及编号要求 1)选点要求 点位应选在影像清晰的明显地物上,一般可选在交角良好的细小线状地物交点及点状地物中心,弧形地物、阴影、交角为锐角的线状地物交叉不得作为刺点目标。判刺像控点时要兼顾考虑高程精度,应选在高程变化小的目标(坡度小且面积大,高程容易切准的目标)上。点位在坎边沿及高于地面的地物上时,须量注比高至0.01m,并应注明点位刺在坎上、坎下或地物的顶部、底部。 2)编号要求 像片控制点采用统一编号,平高控制点编号为“PXXYY”,其中XX代表航线号,YY代表流水号;高程控制点编号为“GXXYY”,其中XX代表航线号,YY代表流水号;检查点(保密点)编号为“JXX”,其中XX为流水号,如J001,J501等,同一测区不得重号。(像片控制点的点之记见附件2) (4)测量作业要求 像控点每个点位观测2个测回, 取2个测回的平均值为最终成果,如果2测回精度超限则需要使用GPS静态观测(GPS外业观测手簿见附件1)。RTK动态观测时须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1)要求大范围作业前对测区内高等级控制点观测,检核仪器的测量精度; 2)观测前须对仪器进行关机初始化; 3)观测值在得到RTK固定解且收敛稳定后开始记录; 4)每测回的自动观测个数不应少于30个观测值,并取平均值作为定位结果; 5)测回间须对仪器重新进行关机初始化,测回间的时间间隔须超过60秒; 6)每个测回测点精度阀值平面H≤±2CM、垂直V≤±3CM;每测回采用10个双差固定解平滑;测回间坐标分量较差平面H≤±2CM、垂直V≤±3CM; 7)仪器高必须准确量取至0.001m。 (5)成果格式要求 1)像控成果格式为:点名,类型,Y坐标,X坐标,H高程,备注; 2)像控点点之记。 6.3、航测内业 根据生产工序和项目进度安排,航测内业分为基于POS系统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内业采集两部分。 6.3.1、基于POS系统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POS系统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和IMU(惯性导航系统)2部分,航摄时依靠POS系统可直接获取曝光瞬间航摄仪摄站的三维坐标(X,Y,H)和姿态角(φ,ω,κ)。 基于POS系统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就是将获取的三维坐标和姿态角视为附加观测值引入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中,经采用统一的数学模型和算法以整体确定点位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利用空三加密软件(适普公司的VirtuozoAAT、INPHO的MATCH-AT或UltraMap2.3+Bingo6.1平差等)对测区进行基于POS系统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获取高精度的定向点,为建立测区模型及内业数据采集提供准确的数学基础。 6.3.1.1、加密分区要求 针对测区情况并结合航摄分区、航摄方向划分加密测区,需避开江、海等大面积水域,独立岛屿应单独形成测区,避免像主点落水的情况,测区大小以300~400片影像为宜,DOM生产区域可适当扩大。(每幅原始图幅涉及实地面积约3km2,有效面积为0.6 km2) 6.3.1.2、空三加密点要求 (1) 加密本身需要的连接点位置应尽量选在图4所示的1、2、3、4、5、6六个标准点位附近。当空三软件自动提取点精度差或提取点数量少的情况下,需人工手动添加6度重叠点,以增加模型、网内、网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出现精度不均匀及部分区域不规则变形等情况,不可人为强制经过平差计算。 图5连接点标准点位图 (2) 当旁向重叠过大,连接点距离方位线小于上述规定时,应分别选点;当旁向重叠过小,在重叠中线处选点难以保证量测精度时,也应分别选点。所选点位构成的图形应大致成矩形,点位高差相差不宜过大。 (3) 点位距离像片各类标志要大于1mm。 (4) 平地纠正点尽量避免选在土堤、洼地、房顶等不能代表一般地面高程的目标上。 (5) 林区应尽量选在林间空地的明显点上,如选不出,可选在相邻航线、左右立体像对都清晰的树顶上。 (6) 沿河道、山谷布设的航线应注意标准点之间的高差,以免出现相对定向的不定性。在平坦地急剧转为山地、高山地处,在地形变换处,每个像对需增加1~2个加密点。 (7) 自由边处应考虑测绘面积把点选在图廓线外。 6.3.1.3、空三构网及平差 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采用VirtuoZoAAT+PATB、INPHO的MATCH-AT和或UltraMap2.3+Bingo6.1平差等进行空三加密和平差解算。 (1) 工序作业流程 图6空三加密作业流程 (2) 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的所有控制点的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 航摄影像是数字影像,不需要内定向; 2) 相对定向,标准点上残余上下视差不大于0.015mm,检查点上残余上下视差不大于0.02mm。加密点中误差和绝对(大地)定向后,基本定向点残差、多余控制点的不符值及区域网间公共点的较差不得大于下表6规定: 表6 1: 航测法精度要求 点 别 平面位置限差(m) 高程限差(m) 平地、丘陵地 山地 平地、丘陵地 山地 基本定向点残差 0.3 0.4 0.26 0.6 多余控制点不符值 0.5 0.7 0.4 1.0 网间公共点较差 0.8 1.1 0.7 1.6 注1:基本定向点残差为加密点中误差的0.75倍。 注2:多余控制点的不符值为加密点中误差的1.25倍。 注2:公共点较差为加密点中误差的2.0倍。 3) 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均在自动空中三角测量中完成,在后续全数字测图中不再进行。 4) 相对定向: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经过匹配自动完成相对定向,并给出定向结果,由于参与定向的点数较多,可视标准点位的分布情况删除部分误差较大的点,在部分点位较少的区域,可适当进行人工加点,以利于匹配编辑。 5) 所有的高等级点必须反求,超限和错误的应查明原因,认真处理,处理意见记在定向手薄中。平面或高程大于2倍中误差的点,被视为粗差,应予以剔除。超限的外业控制点须做文字记录并由项目负责人协同解决。 6) 确定像对区域和生成核线影像:作业区域的确定应尽量靠近控制点连线,对于高差较大的地区,更应注意,防止像对之间出现裂隙, 在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中经过观察模型拼接结果确定作业区域。 6.3.1.4、空三加密内业检查要求 (1)点位位置及点位密度检查:检查内业空三加密时点位位置是否合理,5*3标准点位连接点密度是否达到要求; (2)平差计算检查:平差计算设置时,不屏蔽粗差进行平差计算,检查平差精度是否与提交成果计算结果一致; (3)模型连接精度检查:以一定比例抽查空三加密精度,包括测区内左右模型较差、上下模型较差和测区间模型较差,满足精度要求,则能够进行下一步作业,否则,需对加密测区重新调试,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6.3.1.5、空三加密外业检查要求 以每个区域网内至少5个多余外业像控点或外业检核点为标准,全测区布设空三加密检查点,内业空三加密时手动添加加密检查点,并以一定规则命名。空三加密完成后对比检查点的空三加密计算坐标和外业观测坐标,满足精度要求,则能够进行下一步作业,否则,需对加密测区重新调试,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6.3.2、内业采集 (1)作业原则是内业定位,外业定性。内业对有把握并能够判定的地物、地貌要素,可用图式符号直接表示。 (2)每幅图需测出内图廓线外5mm,自由图边除向外多测10m外,杆状地物必须测绘。 (3)能准确判定轮廓全部可见的地物与地貌元素,要用测标中心切准地物外轮廓线或定位点直接绘出,测量顺序是先采集地物的外围边线,再采集内部由层次、结构等形成的分割线段,使其各自构成为封闭图形,不得遗漏、变形和移位。 (4)当地物轮廓部分遮盖时,应准确地测出可见部分。若地物影像立体不明显、或对地物位置没有把握时,要标注记号予以说明,留待外业补测处理。 (5)要充分利用像片上影像的信息,凡能提供新增或困难地物定点的几何图形或线条,均要准确测绘在图上。 (6)建筑物应逐幢表示;不同建筑结构、不同层数的建筑物应分别测量;高层建筑形式多样,测绘分层线(不同层次的分界线)有困难时,可不绘分层线(仅注最高层数)。 (7)建筑物轮廓以墙基外角为准,以外墙勒脚以上(100±20cm)处为测点;柱廊以柱外围为准;檐廊以外轮廓投影为准;架空通廊以外轮廓水平投影为准;门廊以柱或围护物外围为准;独立柱的门廊以顶盖投影为准;挑廊以外轮廓投影为准;阳台以底板投影为准;门墩以墩外围为准;门顶以顶盖投影为准;室外楼梯和台阶以外围水平投影为准。其它倒金字塔形的建筑物按落地为实、投影为虚的原则测量及表示。 (8)航测尽量判定地类。 (9)测区测图时,贴近树上的点尽量压到最低。 内业采集具体技术要求详见附件3。 6.4、1: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与建库 6.4.1、DOM生产技术要求(详见附件4) (1)保持自然色彩,均匀无缝,无明显拉坤等; (2)影像分幅裁切,应避免出现裁切半像素出现的白边现象; (3)有养殖的海水区域,应保留海面养殖物,不可用海水随意涂抹掉; (4)影像拼接时应注意拼接线的走势,不能出现相邻大楼倒向不一致的情况; 6.4.2、影像图由主要核心要素及注记表示 数字正射影像图件格式为tif,并以dwg格式文件的形式配置注记层、图廓整饰内容。 DOM的主要注记及整饰内容如下: (1)地市级、区级境界线(红色); (2)高程点注记:主山峰、主要制高点、河流出海口、重要道路、标记物等高程点注记(白色); (3)主要铁路、公路干线、重要水系名称注记(粉红色); (4)各行政(自然)村以上、重要单位名称注记(浅兰色); (5)图廓与整饰: 6.4.3、DOM成果形式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1) TIFF格式数据文件(影像地面分辨率0.2米/像素,含外扩2个像素(相当地面0.4米)影像数据)。 *.tif,*.tfw (2) AutoCAD 带图廓整饰、标注内容的影像图(*.dwg),影像原图(*.tif)作外部文件引入。 *.dwg (3) 数字正射影像图元数据文件。 *.x1s 6.4.4 DOM数据建库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数据字典描述所存放各个影像数据类型的信息和影像数据,如下表所示: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数据字典 序号 字段名称 类型及长度 字段长度 小数位 说明 1 ID Int 16   影像数据批次标识 2 NAME Char 20   影像数据表名 3 SensorName Char 60   传感器名称 4 Resolution NUMBER 10 2 分辨率(米/像素) 5 CaptureDate DATE     时相 6 Status Char 10   成果影像是否在线 7 Pyramid_ID Int 5   金字塔方案标识 8 Image_Width Int 10   成果影像宽度 9 Image_Height Int 10   成果影像高度 10 Image_ ID Int 16   影像编号 11 Pyramid_Level Int 5   金字塔级别 12 RowIndex Int 10   行索引 13 BZ Char 10   备注 1、 数据预处理 由于影像数据库对数据(以TIFF为例)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在入库前必须严格按照入库的要求标准和图幅的大小进行处理,统一放在指定的目录中,然后利用开发软件生成的空间地位文件放置在指定的目录中即可。 2、 数据入库 影像数据的入库是在客户端机器上进行,利用开发的影像入库软件将准备好的数据分批分批的导入。一般数据的导入时,最好在影像数据库服务器上进行。 3、 建立金字塔 影像数据库入库结束后,可直接利用ArcCatalog工具将数据库连接,然后利用ArcCatalog建立创立金字塔。 6.5、1: 外业调绘与补测 6.5.1、一般规定 (1)本次外业补测与调绘工作是对航测内业采集的所有要素进行定性,补测、补调隐蔽地物、新增地物和采集遗漏的地物,并纠正内业采集错误的地物,进行全面的实地检查、补测、地理名称调查注记、屋檐改正等项工作,要求做到图面和实地景观保持一致,保证其数学精度。对已拆除或实地不存在的地物(地貌)以及多余的线条、符号均应在工作底图上用红色“×”逐个划去,图面上不允许出现既无定性,又无打“×”的地形、地物要素。凡图上标有“A”字样的地方,均为内业无法准确定位,外业要认真核对,经核对改正后,必须将“A”打“×”。 (2)本区外业调绘时,各类符号均按《数据规定》规定执行,凡《数据规定》未规定的符号,可参考 地形图图式或暂用文字说明,但其定位中心要准确测绘。 (3)图面整饰使用颜色要统一,图面交待要清楚,表示合理,字迹清晰,以便内业编辑人员容易看懂。 (4)外业要检核内业数据采集的精度,内业精度达不到要求,外业不能继续作业。 (5)重要地物不能丢漏,如道路、独立树、电缆、电塔等;重要名称注记不能丢漏,如重要单位名称、道路名称等;坚持“把握重点,细节不含糊”的总体作业原则。 6.5.2、外业补测 (1)对于大面积隐蔽地物或新增地物、地貌及多棱角不规则地物,在外业调绘图纸上用红笔圈定范围,内部注明该区域的地理名称,然后采用全站仪进行外业补测。补测时可用不大于3条边,总长不大于400m的支导线测定图根点,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