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复案补改
第5章 轴对称图形
5.1 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现实的情境中,认识轴对称及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性质,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操作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体验活动的乐趣,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难点 根据轴对称性质作图形的轴反射。
教学程序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投影1)(教科书P162-P163“观察”)
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你能将上图的蝴蝶、窗花、飞机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吗?
(二)议一议,感受课题
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作它的对称轴。
2、提问:生活中有哪哪些对称图形?举例说明。
3、让学生观察教科书P164图5-2中的各个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呢?鼓励学生尽可能寻找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并利用折叠方式进行验证。
4、将一张纸分别对折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剪去一些小块,把它们打开得到优美的图形,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观察折叠线的条数与图形的对称轴条数有怎样的关系?
(三)认识轴反射以及轴反射的性质
复案补改
1、教师操作:在一张纸上盖上一个印(a)和(b)会有怎样的现象出现?
如果把图形(a)和(b)合起来看作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
2、出示投影2。
把图形(a)沿着直线L翻折并将图形“复印”下来得到图形(b),就叫作该图形关于直线L做了轴反射,图形(a)叫作原像,图形(b)叫做图形(a)在这个轴反射下的像。
3、如果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做轴反射,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为这两个图形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互相重合的两个点,其中一点叫作另一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
教师讲解上述概念。
图形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轴结徇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具有特殊状态的图形。
(2)轴对称是对两个图形说的,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说的。
联系:(1)它们的定义中,都是沿某直线折叠,图形重合。
(2)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反过来,把轴对称图形的两部分当作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4、观察教科书P165图5-6,实物平面图关于水平线的像是什么?实物平面图与倒影之间具有什么性质?
5、轴反射的性质。
轴反射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四)随堂练习
1、课本P164练习1、2。
2、课本P166练习1。
(五)作业
1、课本P167习题5.1A组。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