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 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大学生就业违约现象研究
作者姓名
abc
学号
1234567
指导教师姓名
abc
指导教师职称及学历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一、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工作内容:
1. 意义: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违约现象,目前,虽不能说普遍,但至少也可以说是“常见”了。大学生就业违约问题一直是社会与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什么会在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下,还会同时出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违约现象呢?表层原因是大学生在利益差距比较中的“保底心理”,即违约的低成本可以承受;深层原因则是大学生的一种将个人的诚信缺失混杂于社会诚信缺失中畸形心理。解决大学生就业违约问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工作内容:
为了撰写本文,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如王永珍发表在《大学生就业》上的《大学毕业生违约现象探析》;张建军发表的《从博弈论解析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违约现象》;寇全强,程丽丽,李晓松发表在《平顶山学院学报》上的《大学生就业诚信现状及对策》等文章。
本文在查阅相关资料基础上,将从以下几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将简单介绍大学生就业违约的原因,此部分将分四小部分进行阐述;
(1)大学生本人的原因;(2)签约制度本身的原因;(3)社会诚信环境的影响;(4)就业指导工作滞后的原因;
第二部分将介绍大学生就业违约的危害,此部分将分五小部分进行阐述:
(1)损害违约人的利益;(2)对用人单位的影响;(3)对培养学校的影响;(4)加大就业难度;(5)增加招聘工作成本。
第三部分将阐述减少违约现象的对策与建议,此部分将从四个小部分进行分析:
(1)从毕业生角度;(2)从培养学校角度;(3)从用人单位角度;(4)从政府角度;
定稿后,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打印、装订。
二、课题工作的总体安排及进度:
2010年11月10日至12月20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
2010年12月21日至2011年3月20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撰写了论文初稿;
2011年3月21日至3月31日提交论文初稿、交指导教师并检查;
2011年4月1日至4月10日修改论文二稿;
2011年4月11日至4月20日修改三稿并提交论文;
2011年4月21日至4月30日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评阅论文;
2011年5月1日至5月20日论文答辩。
三、课题预期达到的效果:
本文以本科毕业论文形式提交。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违约现象的深入研究,论述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应该具备缓解就业压力的方法和顺利就业的能力,针对大学生就业违约原因及影响的浅析,思考从不同角度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少违约事件的发生,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