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订线
河北大学《人体机能学》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遗传学的研究中,染色体的结构和行为在遗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染色体发生结构变异(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时,以下哪种后果是可能出现的?( )
A. 可能导致基因的表达异常、遗传信息的改变,甚至影响个体的表型
B. 染色体结构变异对个体没有任何影响,遗传信息能够正常传递
C. 结构变异会自动恢复正常,不产生任何遗传效应
D. 只会影响染色体的外观,不影响基因的功能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越弱
B.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 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甚至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D.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影响,生态系统可以依靠自身的调节能力保持长期的稳定
3、对于生物的生态位概念和意义,以下关于其定义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描述,哪一个是恰当的?( )
A.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时空位置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它包括生物所利用的资源、生存的环境条件以及在群落中的作用等。生态位的概念有助于理解物种之间的竞争、共存和群落的结构与动态,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B. 生态位是固定不变的,物种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生态位就无法改变
C. 生态位只与物种的食物来源有关,其他因素不重要
D. 生态位的概念对研究生态系统没有实际帮助,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
4、光合作用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B. 光反应产生氧气、ATP 和 NADPH,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
C. 暗反应中,二氧化碳通过卡尔文循环被固定和还原,最终形成糖类等有机物
D.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完全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于有机物中,不存在能量的损失
5、在生物化学的实验里,当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时,以下哪种方法基于分子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 )
A. 离子交换层析
B. 凝胶过滤层析
C. 亲和层析
D. 疏水相互作用层析
6、关于生物的内环境稳态,以下对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以及稳态的调节机制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物质交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对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B.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各自独立存在
C.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完全依赖于神经调节,其他调节方式作用不大
D. 内环境稳态对生物的生存没有影响,即使失衡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7、对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以下关于其特点和规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递减,传递效率一般在 10%~20%之间,这是由于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
C.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能量作为物质循环的动力
D.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8、在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关于细胞分化的机制和意义,以下哪种说法是准确的?( )
A. 细胞分化是随机发生的,没有特定的规律
B.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通过细胞分化,细胞形成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从而构成复杂的生物体并执行各种生命活动,增加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C. 细胞分化一旦完成就不能逆转,也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D. 细胞分化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没有实际意义
9、对于生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比较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时,以下哪一项分析是最详尽的?( )
A. 碳循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过程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氮循环涉及固氮、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等环节,水循环则通过蒸发、降水等实现。碳循环和氮循环相对较为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而水循环相对简单且稳定
B.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被消耗,能量则在流动中不断被积累
C. 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的主要驱动因素都是太阳能,它们的循环过程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D. 物质循环只在生物群落内部进行,能量流动则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发生,两者没有交叉和相互作用
10、对于生物的遗传定律,以下关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过程、实质和应用的描述,哪一项是准确的?( )
A.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这两个定律在动植物育种、遗传疾病诊断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B.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豌豆,对其他生物不适用
C.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只是理论上的假设,在实际中无法验证
D.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于现代遗传学研究
11、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以及体内的异常细胞。在免疫过程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协同作用,共同保护机体的健康。例如,当人体感染新冠病毒时,免疫系统会启动相应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免疫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抗原呈递细胞能够摄取和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辅助性 T 细胞
B. 细胞毒性 T 细胞可以直接识别并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C. 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D. 免疫系统的功能越强越好,不会对自身组织和细胞造成损伤
1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通常越弱
B.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基础,其调节机制主要是负反馈调节
C. 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甚至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D.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无关,只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变化
13、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下关于微生物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细菌、真菌和病毒都属于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B. 细菌中的一些种类可以进行自养生活,如硝化细菌,而大多数细菌是异养的
C. 真菌中的酵母菌可以用于酿酒和发酵,霉菌可以产生抗生素,如青霉素
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因此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14、在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演替过程中,对于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特点及区别,以下哪一种描述是最准确的?( )
A. 原生演替是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演替,进程缓慢;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速度相对较快
B.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主要在于起始的生态条件不同,但其演替的过程和最终形成的群落结构是相似的
C. 次生演替比原生演替更复杂,因为它涉及到更多的生物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D.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是两种完全独立的演替类型,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和相似之处
15、在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中,当探讨细胞的物质运输机制时,以下哪种方式对于小分子物质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跨膜运输是最为常见的?( )
A. 主动运输
B. 协助扩散
C. 简单扩散
D. 胞吞胞吐
16、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以下对于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综合进化论的描述,哪一项是准确的?( )
A.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随机的,没有方向性;现代综合进化论则强调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进化的实质
B. 自然选择学说强调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现代综合进化论则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两者在进化的动力、单位和遗传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现代综合进化论是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
C. 现代综合进化论完全否定了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D. 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综合进化论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名称不同
17、在生物化学中,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蛋白质的结构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一级结构决定了其高级结构和功能
B.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等,三级结构是通过疏水作用、氢键等维持的
C. 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运输、免疫、调节等,其功能取决于其特定的结构和构象
D. 蛋白质的结构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改变,无论环境条件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其原有的功能
18、在微生物的生态作用研究中,对于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性,以下哪种描述是准确的?( )
A. 微生物在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中作用微小,主要由大型生物完成物质循环
B.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固氮、硝化和反硝化等过程,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或将一种化合物转化为另一种化合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C. 微生物的活动对物质循环有一定影响,但受到环境因素的严格限制,难以发挥重要作用
D. 微生物只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参与物质循环,在大多数环境中作用不大
19、对于细胞呼吸这一生物过程,以下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相同,只是反应场所不同
B. 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参与,产生大量能量,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产生少量能量,产物为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两者在能量产生效率、产物和适用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C. 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更高效,是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相似,只是有无氧气的区别,对细胞的影响不大
20、在分子生物学中,关于 DNA 复制的过程,以下哪个观点是准确的?( )
A. DNA 复制是一个简单的随机过程,没有特定的顺序和机制
B. DNA 复制是一个半保留复制的过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开双螺旋,然后以两条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子链。同时,需要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参与来确保复制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例如,DNA 聚合酶负责合成新的 DNA 链
C. DNA 复制只发生在细胞分裂时期,其他时候不会进行
D. DNA 复制的速度和准确性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已知某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为 100ml/min,若该患者摄入某种药物后,该药物的肾清除率为 50ml/min,求该药物在体内的蓄积系数是多少?
2、(本题5分)某种细菌在培养皿中呈指数增长,初始有 40 个细菌,经过 1.5 小时后细菌数量达到 320 个,求该细菌的增长率是多少?
3、(本题5分)某患者的心率为 82 次/分,每搏输出量为 72ml,求该患者的心输出量是多少?
4、(本题5分)某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50g,溶液总质量为 300g,求该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5、(本题5分)某种药物的治疗窗为 25-50mg/L,现给患者静脉注射该药物后,测得血药浓度为 40mg/L,若患者的表观分布容积为 25L,问该患者体内的药物总量是多少?
三、病例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一名 40 岁男性,因突发剧烈腹痛,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6 小时入院。腹部 X 线显示膈下游离气体。请分析该患者可能的疾病,诊断依据,紧急处理措施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2、(本题5分)患者,男性,60 岁。因反复咳嗽、咳痰 25 年,加重伴呼吸困难 1 个月入院。患者 25 年来反复咳嗽、咳痰,每年发作 3 个月以上。1 个月前感冒后症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查体:T37.5℃,P100 次/分,R25 次/分,BP130/80mmHg。神志清楚,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 100 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0×10⁹/L,N0.80。胸部 X 线片:两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增加。血气分析:pH7.35,PaO₂50mmHg,PaCO₂60mmHg。请分析该患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原则。
3、(本题5分)一位 20 岁女性,因鼻出血、牙龈出血就诊。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骨髓穿刺结果提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请分析病因,并给出治疗方案。
4、(本题5分)患者,男性,55 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 3 个月入院。患者 3 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起初为进食干硬食物困难,逐渐发展为进食流质食物也困难。查体:T36.5℃,P80 次/分,R18 次/分,BP130/80mmHg。神志清楚,消瘦,皮肤弹性差。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食管吞钡 X 线检查:食管中段狭窄,黏膜破坏,管腔不规则。请分析该患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原则。
5、(本题5分)一位 30 岁男性,因腹痛、腹泻、发热就诊。粪便检查显示细菌感染。请分析该患者可能的疾病是什么?如何进行治疗?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阐述外科学中烧伤的分度、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2、(本题10分)论述妇产科学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3、(本题10分)分析药理学中降压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