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塔里木大学
《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球科学中的地质年代是根据地层和化石来划分的。以下哪种化石对于确定地质年代最有价值?( )
A. 三叶虫化石
B. 恐龙化石
C. 贝壳化石
D. 植物化石
2、在地球科学中,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许多地质现象。以下关于板块运动的结果,哪一项不是其直接造成的?( )
A. 地震的发生 B. 火山的喷发 C. 海陆变迁 D. 全球气候变暖
3、在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以下关于碳循环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B. 光合作用是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径
C. 分解者在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D. 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不会对碳循环造成影响
4、在生物学的微生物学部分,细菌和病毒是常见的微生物。以下关于细菌和病毒结构和繁殖方式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细菌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 B. 细菌通过二分裂方式繁殖,病毒通过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繁殖 C. 病毒的遗传物质只有 DNA 或 RNA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D. 细菌和病毒都能独立生活
5、地球科学的地球物理学中,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 )
A. 地震波法 B. 重力测量法 C. 地磁测量法 D. 以上都是
6、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多种结构和功能。以下关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
B. 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细胞一般没有
C. 动物细胞有中心体,植物细胞没有
D. 植物细胞的液泡比动物细胞的大,且功能更复杂
7、在生物学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转录和翻译是两个重要的环节。以下关于转录和翻译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 B. 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C. 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转录和翻译过程都在细胞核中进行
8、在物理学的光学实验中,双缝干涉实验和单缝衍射实验都展示了光的波动性。以下关于这两个实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双缝干涉实验中,相邻两条亮条纹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 B. 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条纹最宽最亮 C. 双缝干涉实验和单缝衍射实验中,条纹的宽度都与波长成正比 D. 双缝干涉实验和单缝衍射实验的结果都可以用光的粒子性来解释
9、在化学的溶液部分,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的重要指标。以下关于溶解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在一定温度下,物质在 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C. 溶解度曲线可以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D. 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能不同
10、物理学中,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以下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描述,哪一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
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成正比 B.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C. 当合力为零时,物体的加速度也为零,但速度不一定为零 D.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对微观高速粒子不适用
11、在化学平衡的题目中,如果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会:( )
A.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确定
12、在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已知反应 3Cu + 8HNO₃(稀) = 3Cu(NO₃)₂ + 2NO↑ + 4H₂O,在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
A. 1:4
B. 1:8
C. 1:2
D. 3:8
13、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以下哪种证据对于确定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最为关键:( )
A. 化石记录 B. 形态相似性 C. 基因序列 D. 地理分布
14、在电磁学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揭示了电磁现象之间的重要联系。以下关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描述,哪一项不准确?( )
A. 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B. 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C. 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D.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只适用于闭合的导线回路
15、在化学的无机化学部分,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各自的化学性质。以下关于金属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钠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B. 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C. 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D. 钠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16、在生物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是两种重要的保护措施。以下关于这两种保护措施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就地保护是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 B. 易地保护是将濒危物种迁移到动物园、植物园等进行保护 C.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 易地保护可以完全替代就地保护
17、地球科学中的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组成的。以下哪种因素对土壤的形成过程影响最小?( )
A. 气候
B. 生物
C. 地形
D. 太阳系的位置
18、在生物学的进化部分,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以下关于自然选择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性状会被保留 B. 个体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C. 自然选择总是朝着对生物有利的方向进行 D. 自然选择会导致物种的适应性进化
19、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规律。以下关于元素周期律的描述,哪一项不符合其特点?( )
A. 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B.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元素的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D. 所有元素的性质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单调递增或递减的趋势
20、在研究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时,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以下关于开普勒定律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 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C. 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的平方与它们各自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D. 开普勒定律只适用于太阳系中的行星,对其他星系中的天体运动不适用
21、物理学中,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以下哪个描述是准确的?( )
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B. 当物体不受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也一定为零
C. 力的单位“牛顿”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D.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的运动,对微观粒子不适用
22、在生物学的细胞呼吸部分,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中的氧来自于?( )
A. 葡萄糖和水
B. 葡萄糖
C. 氧气
D. 水
23、在生物学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重要的过程。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哪一项描述是不正确的?( )
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B.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C. 能量流动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D.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生态系统能量的最初来源
24、天文学中,恒星的颜色与其表面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的恒星,颜色越偏向?( )
A. 红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白色
25、在生物学的植物学部分,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以下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B.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暗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C. 光反应产生氧气和 ATP ,暗反应将二氧化碳固定并合成有机物 D. 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有有机物,还有氧气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阐述生态系统的生态哲学,以及生态哲学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
2、(本题5分)在生物学中,细胞通讯是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请论述细胞通讯的方式,如直接接触通讯、旁分泌通讯和内分泌通讯的特点和机制,并举例说明细胞通讯在生物体生长、发育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3、(本题5分)解释流星雨的成因,以及流星雨在天文学中的观测方法。
4、(本题5分)原子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变化至关重要。请解释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并说明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和对元素化学性质的影响。
三、实验设计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设计一个实验研究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确定实验材料、加热源,说明如何测量材料的温度变化以计算热传导系数。
2、(本题5分)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声音的回声现象。明确实验器材、发声源,阐述如何改变环境条件并观察回声的变化。
3、(本题5分)设计实验研究压力对气体体积的影响。使用可密闭的容器和压力调节装置,充入一定量的气体,改变容器内的压力,测量气体的体积变化,绘制压力-体积曲线,推导并验证气体状态方程中压力与体积的关系。
4、(本题5分)设计一个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确定实验植物、测量方法,说明如何创造不同环境条件来观察蒸腾作用的变化。
5、(本题5分)设计实验考察土壤酸碱度对某特定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准备具有不同酸碱度(酸性、中性、碱性)的土壤样本,种植相同品种和初始状态的植物,在相同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植物的株高、叶片数量、根系长度等生长指标,以评估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详细论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神经元的传递机制、神经递质的作用,分析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2、(本题10分)详细论述酶的催化作用机制和特点,分析酶活性的调节方式以及在工业生产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举例说明酶工程的研究成果。
3、(本题10分)论述动物的行为学,包括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分析其形成机制和在动物适应环境、生存繁衍中的作用,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典型行为模式。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