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订线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政治文化的传承和变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加速政治文化的变迁?( )
A. 封闭的社会环境
B. 传统文化的强大束缚
C. 外部文化的冲击
D. 稳定的政治制度
2、政治权力的行使需要受到监督和制约。以下哪种监督机制在防止权力滥用方面最为有效?( )
A. 内部监督
B. 社会监督
C. 上级监督
D. 自我监督
3、政治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以下哪种政治文化更有利于民主制度的稳定和发展?( )
A. 臣民型政治文化
B. 参与型政治文化
C. 地域型政治文化
D. 顺从型政治文化
4、在政治发展理论中,现代化理论认为政治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以下哪个方面的现代化通常被视为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A. 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B. 政治权力的世袭化
C. 政治决策的神秘化
D. 政治参与的有限化
5、关于政治冲突的解决原则,以下哪个原则强调在解决冲突时应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和诉求?( )
A. 公平原则 B. 效率原则 C. 稳定原则 D. 以上都是
6、在国际政治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行为主体。以下哪项是主权国家的核心要素?( )
A. 固定的领土
B. 一定的人口
C. 有效的政府
D. 以上都是
7、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形象的塑造对于国家的利益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哪种方式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形象?( )
A. 军事扩张
B. 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C. 进行经济制裁
D. 干涉别国内政
8、对于政治改革的策略选择,以下哪种策略更注重在保持现有制度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的调整?( )
A. 激进改革 B. 渐进改革 C. 综合改革 D. 局部改革
9、在探讨政治文化的内涵时,以下哪种因素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文化形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
A. 历史传统 B.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C. 教育水平 D. 宗教信仰
10、在研究政治体系的结构时,以下哪个部分被视为政治体系运行的核心枢纽?( )
A. 立法机关 B. 行政机关 C. 司法机关 D. 政党
11、国际政治中的均势理论认为,通过维持国家之间的力量平衡可以实现和平。以下哪种手段可以实现均势?( )
A. 军事联盟
B. 经济制裁
C. 文化渗透
D. 外交斡旋
12、在分析政治决策的过程中,以下哪种信息对于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最为关键?( )
A. 专业知识和技术信息 B. 公众舆论和社会需求 C. 利益集团的诉求 D. 国际形势和外交关系
13、在分析国际政治中的多边外交时,以下哪种优势使其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重要方式?( )
A. 代表性广泛 B. 灵活性高 C. 决策效率快 D. 以上都是
14、国际政治中的联盟理论认为,国家会基于共同利益结成联盟。以下哪种情况下国家更倾向于结成联盟?( )
A. 国际形势稳定
B. 自身实力强大
C. 面临共同威胁
D. 文化差异较小
15、在政治体系中,政党的作用举足轻重。以下哪种政党制度更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民主发展?( )
A. 一党制
B. 两党制
C. 多党制
D. 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16、在分析政治发展的目标时,以下哪个方面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
A. 经济增长速度 B. 社会公平正义 C. 军事力量强大 D. 国际地位提升
17、在政治体系中,官僚机构的作用不可忽视。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官僚机构的效率低下?( )
A. 明确的职责分工
B. 严格的规章制度
C. 过多的层级和繁琐的程序
D. 高素质的工作人员
18、政治沟通在政治系统运行中起着关键作用。以下哪种政治沟通渠道在现代社会中发展最为迅速?( )
A. 面对面交流
B. 传统媒体
C. 社交媒体
D. 政府公告
19、政治决策的科学化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信息。以下哪个环节在政治决策科学化过程中最为关键?( )
A. 问题界定
B. 方案拟定
C. 后果预测
D. 方案抉择
20、对于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以下哪种情况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国家在政治价值观念上的独特性?( )
A. 选举制度的差异 B. 政府治理模式的不同 C. 对权力的认知和态度 D. 以上都是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探讨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时,以下关于二者关系的论述,合理的是:
A. 社会变革需要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
B. 适度的社会变革可以促进政治稳定
C. 政治稳定会阻碍社会变革的推进
D. 社会变革必然导致政治不稳定
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下哪些表述是准确的?
A. 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 有效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 C. 集中力量办大事 D. 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3、在研究政治稳定与政治变革的关系时,以下哪些观点是恰当的?
A. 适度的变革有助于维护稳定 B. 稳定是变革的前提 C. 变革必然导致不稳定 D. 稳定和变革可以相互促进
4、对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以下哪些是主要的方向和目标?
A. 增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B. 完善国际规则和机制,使其更加公平、公正、包容和有效
C.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
D.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多极化、民主化方向发展
5、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革中,以下哪些趋势正在显现?
A. 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公平合理
B.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国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来应对全球性挑战
C.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构成威胁
D. 绿色发展理念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日益受到重视,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共识
6、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以下哪些方面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
A.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B. 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
C.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成果
D.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7、对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下哪些方面是关键要点?
A. 提高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 B.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C. 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D. 增强国际影响力
8、在分析政治文化的社会功能时,以下哪些是其重要作用?
A. 凝聚社会共识 B. 规范政治行为 C. 传承政治传统 D. 促进政治变革
9、在研究政治意识形态的多样性时,以下关于不同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观点和主张的描述,准确的是:
A. 法西斯主义强调国家至上和专制统治
B. 民粹主义主张以平民利益为核心,反对精英统治
C. 共产主义追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平等
D. 宗教极端主义以宗教教义为依据,实行极端的政治手段
10、对于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文化现代化,以下哪些是其主要特征?
A. 理性化 B. 世俗化 C. 民主化 D. 多元化
11、以下哪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2、中国的政治决策过程有哪些特点?如何提高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A.坚持党的领导、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论证等
B.加强决策制度建设,完善决策程序
C.提高决策参与者的素质和能力
D.加强民主监督,确保决策的正确执行
13、在探讨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渠道时,以下哪些属于有效的参与方式?
A. 参与选举投票 B. 加入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 C. 通过网络平台表达政治诉求 D. 参与政府组织的听证会
14、在探讨政治与宗教的关系时,以下哪些方面是需要关注的?
A. 宗教教义对政治观念和行为的潜在影响
B. 宗教组织在政治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
C. 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和规范政策
D. 宗教冲突对地区和国际政治稳定的威胁
15、在分析政治权力的运行和监督时,以下哪些方面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A. 权力的来源和合法性 B. 权力的行使程序和方式 C. 权力的监督机制和效果 D. 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5分)简述国际法中的主权原则,探讨主权原则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面临的挑战。
2、(本题5分)详细阐述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探讨政治因素如何影响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的制定。
3、(本题5分)详细阐述全球治理的理念、机制和挑战,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全球治理。
4、(本题5分)分析政治革命中的暴力革命与和平革命,比较两种革命方式的条件、特点和后果。
5、(本题5分)详细阐述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探讨政治因素如何影响资本市场的运行和监管。
6、(本题5分)分析政治权力合法性中的绩效合法性,说明其在不同政治体制中的体现和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论述政治改革中的制度创新,研究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政治改革,解决政治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2、(本题10分)论述政治冲突中的政治调解机制,分析政治调解的原则、方法和作用。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