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历史新史观新方法指导与提升05.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301519 上传时间:2025-07-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85.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新史观新方法指导与提升0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新史观新方法指导与提升0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历史新史观新方法指导与提升05 【新史观新方法概述】 【三年高考真题展示】 01.(2009海南历史15)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 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02.(2009年安徽文综15)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06.(2011年山东省文综12)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0.(2009年江苏历史21)(10分)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一…•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2分)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3分)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5分) 【全国各地模拟精编】 02.(福建省南安龙泉中学2012届高三12月段考文综)中国历史从秦汉开始到晚清政权覆亡,绵绵两千余年,农民起义不断,王朝更迭不已,然而其轨迹几乎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简单循环的怪圈。其根源在于 A.专制体制和封建割据 B.封建经济和皇权主义 C.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 D.东方村社和封闭环境 05.(广西南宁九中2012届高三上期三次段考文综)伊朗儿童和未成年人知识发展研究院主任马杰德•格德里设计出萨拉娃娃以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所代表的美国文化影响。他认为:“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她腹中藏着西方文化,比如化妆盒,不合礼节的服装,一旦它进入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的儿童施加这种影响。”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芭比娃娃尚未进入伊朗市场 B.经济利益在本次对抗中是双方角逐的核心 C.萨拉娃娃代表着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传统 D.全球化背景下仍有国家试图坚持本国文化传统 07.(安徽省桐城十中2012届高三三次月考历史)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对于研究商朝历史而言,下列各项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A.《封神榜》 B.甲骨卜辞 C.武王伐纣的历史传说 D.周人有关商朝的记载 1917 1921 1928 1985 前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A B C D E F G H 1949 1953 1956 1978 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10.(辽宁省铁岭高中2012届高三上期三次月考历史)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B=F B.A=E C.D=H D.B=H 14.(福建省华安连城等六校2012届高三上期三次联考历史)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讲究。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照由尊至卑的顺序排列,依次应该是 A.项王、项伯、亚父、沛公、张良 B.亚父、项王、项伯、沛公、张良 C.项王、项伯、沛公、亚父、张良 D.项王、项伯、沛公、张良、亚父 16.(河南省卫辉市一中2012届高三四次文综)图5反映的是从西周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锐减,植被破坏严重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有 ①长期大规模农耕活动的影响 ②人口的增加导致土地过度开垦 ③统治者大肆修建宫室陵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④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521世纪教育网 19.(山西省临康忻长2012届高三二次四校联考文综)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可能正确的是 A.m为700,n为300 B.m为600,n为400 C.m为500,n为500 D.m为800,n为200 21.(广东省广州市2012届高三12月调研文综)(28分)历史是包罗万象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视角对历史加以解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原因,在阶级社会里,这种矛盾运动表现为阶级斗争,不同利益的集团通过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斗争形式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阶级斗争就成为了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据尚庆飞 韩步江《论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逻辑环节》 请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观点研究世界近现代史,应该对哪些重要历史事件评价较高?(7分) (2)“在现代化准备或酝酿阶段,西欧出现的一系列事件导致一个共同的指向,即不断瓦解农业文明。”列举当时“瓦解农业文明”的事件。(6分) 21世纪教育网 (3)钱乘旦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化也是一种制度创新。简述在现代化起动阶段英国政治制度创新的表现。(6分) (4)结合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简述“西方发达国家则出现了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的表现。(9分) 材料二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位,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21世纪教育网 ——《国民日日报》发刊词(1903) (2)材料二中,《国民日日报》的办报主旨是什么?这反映了什么时代风潮?(5分) 材料三 民国前期报纸上的广告 (3)材料三反映了民国前期报纸的什么功能?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现实?(4分) 【高考题及模拟题答案、解析】 一.高考题 05.C 本题是史学史观题。既然“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是错误的,那么,就应该多角度地进行历史研究。 06.B 本题是比较史观题。陈独秀对在不同时期对义和团的相反评价,是与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变化相适应的。义和团运动由局限性也有正义性、进步性的一面,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的转变与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关,1924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高涨,这与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的一面相吻合,所以陈独秀认同了义和团的作用和进步意义,所以B符合题意。用排除法也可: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11辛亥革命后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排除C项;当时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 09.A 本题是哲学思辨题、总体认知题。从材料反映的总体信息分析可知,代表现代的欧式帽虽然遭遇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最终还是被接受了,但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后戴,可见人们在接受现代欧式帽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摒弃旧的礼仪,可以判定这种现象是现代与传统直接的一种妥协,故选A。欧式帽最终还是被人们接受了,所以现代也是真,排除B。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后戴,传统也没有被完全摒弃,仍然存在,也是真,排除C。D项与材料的信息不符,排除D。 二.模拟题 01.A 本题是史学史观题。从题中的关键词“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 说明一个民族的过往历程、现实状况”、“揭示他的未来的方向”等综合判断即可。21世纪教育网 02.B 本题是哲学思辨题。从题中所述的治乱兴衰简单循环的怪圈这一历史现象,挖掘其经济和政治根源,即B项。 07.B 本题是史学史观题。只有B项符合题中所列“原始史料”的标准,A项的文艺创作、C项的传说、D项的后人记载都不符合这一标准。 08.D 本题是跨科综合题。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属于官地称谓。AB两项称籍贯,C项项爵名。 14.A 本题是跨科综合题(文史综合)。把文化常识中的座次尊卑与《史记》的记载相联系。 15.B 本题是文明史观题(近代化史观)。①是洋务运动时期的顽固派,②是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都与近代化理念相背。③④⑤分别体现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思想近代化。 16.A 本题是生态史观题。①②③三项符合题中所述时间段的实际情况,④项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不在“黄土高原”地区。 17.B 本题是跨科综合题(文史综合)。A项“文学作品”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与必然联系;CD两项中的“史书典籍”不适合《浮生六记》。 21.答案: (1)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等(7分,列出1个史实1分,2个3分,3个5分,4个7分,其他表述,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 本题是史学史观题、文明史观题。 解析: 本题是社会生活题。 (1)从材料一的信息中归纳古代报纸的功能,从政治制度层面分析其功能局限的原因。 (2)从材料二所述1903年这一特殊时间段的历史背景(列强侵略瓜分、变法失败、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答题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