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64306 上传时间:2025-07-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6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孟子思想。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 4、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孟子思想。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背诵课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扶槛入文来——了解常识 1、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2、《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 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是儒家经典之一。 3、 《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成“四书”。 二、 阅读初体验——读文析意 三、 实践探真知——重点体现 (1)重点字词 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池非不深也 3、兵革非不坚利也 4、委而去之 5、寡助之至 6、亲戚畔之 (2)通假字 亲戚畔之: 通 , (3)虚词总结 1、之:三里之城: 2、 而:夫环而攻之 环而攻之而不胜: 攻之而不胜 多助之至: 委而去之 知识回顾: 辍耕之垄上 博学而笃志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择其善者而从之 何陋之有 (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句式 ……者,……也: 四、 冥然深味之——探讨文本 ( ) 论点 举例论证 结论 道理论证 五、 课堂检测 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 ,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 (2)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 (3)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疆域 固定 震慑 B. 区域 固守 威吓 C. 限制 巩固 震慑 D. 限制 巩固 威逼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 ) 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 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 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 (5)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 )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要迁往别处。 B.依靠武力强大、地势险要。 C.施行仁政,取得人民支持。 D.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