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方案
剑河县南明中学 杨 娟
课题名称
《云南的歌会》
科 目
中学语文
年级
八年级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的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它们的作用;
2. 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写蹲踞、酬和、譬喻、糯米、哕这几个生字。能积累熹微、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 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
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师根据教学适时地借助多媒体给予提示,给予拓展延伸。
(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教学活动1
(一)、师生互动,激情导入(关注民俗话题)
1、创设情景。
出示:幻灯片1 播放《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学生猜歌中唱的是哪个地方。
提示: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
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昆明的温暖,丽江的静谧,西双版纳的多彩,梅里雪山的神奇,常常使人流连忘返。而更让我们驻足的,是这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其中对歌就是绚丽画卷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今天我们一起走入神秘而美丽的云南,领略云南歌会的无穷魅力。
2、(幻灯片2出示课题):《云南的歌会》。(幻灯片3出示学习目标)
3、走进作者(幻灯片4显示作者资料)学生做笔记。
4、预习检测 积累重点生字词 (幻灯片5、6展示生字词)
教学活动2
(二)朗读课文——初识歌会特色(幻灯片7出示)
请大家速读课文,看看云南的歌会到底是怎样的?初读文章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学生谈初读的感受)
教学活动3
(三)、研讨课文——展示歌会画面
1、云南的歌会真可谓一卷长长的民俗风情画。在这里,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哪些歌会画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思考一下作者主要写了在哪几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它们的方式和内容又是怎样的?完成下列表格(幻灯片8出示)
2、学生们跳读课文,思索,圈点勾画。
3、小组交流。(学生自评、互评。)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歌会场景
唱歌地点
唱歌的人
唱歌形式、内容
山野对歌
山野
青年男女
才智大比拼
山路漫歌
山路
赶马女孩
抒发心情自由歌唱
村寨传歌
村寨
男女老幼
民歌交流及传承
4、从三幅画面看,云南的歌会有什么特点?(出示幻灯片10、11、12)
(三幅画面组合在一起,唱歌的场合遍布野外、山路和村寨,唱歌的人遍及男女老幼。)
教师小结:云南的歌会,人是歌手,处处皆舞台,事事都歌唱,形式皆不同。这种天地同唱的恢宏气势,形成了云南的歌会壮观瑰丽的风情画面!
(四) 拓展延伸、传承歌会
1、民族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为了让咱们云南的歌会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请同学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之写一句广告词吧!
2、收集身边的民歌民谣(如《刘三姐》片段、《浏阳河》、《龙船调》等)
(五)回味歌会
欣赏云南民歌《蝴蝶泉边》
总结:云南的歌会一首乡野的赞歌,一杯生活的美酒,智慧的诗篇!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