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禹王中学学生课堂导学提纲(文)编号:YWTG-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0509 使用时间:2017-4-17 编制人:褚家丽
《国宝—大熊猫》第二课时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能找出文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2.通过回顾旧知,能说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3.通过阅读16段,能说出大熊猫珍贵的原因。
4.通过回顾旧知,能说出尾段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能找出文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难点:能说出大熊猫珍贵的原因。
【导学流程】
一、 知识链接
引资料,是在说明文字中通过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更具体,更形象,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二、基础感知
1.说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便有“貘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名善了。
(2)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3)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
2.“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这句话中“最少”能否删去?为什么?
3.大熊猫珍贵的原因是什么?
4.本文末尾段的作用是什么?
三、探究未知
请你将自学中的存在的疑惑写在空白处。(至少两条)
【合作学习】
1.对议:基础感知1,2题。
2.组议:基础感知3,4题(组长点名发言,按题目顺序讨论,人人参与,及时纠错或补充完整,最后1号或者2号同学做好总结),讨论自学中的疑惑。
七年级语文(下) 第1页(共2页) 七年级语文(下) 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