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个什么四个怎样”的问题),1,2,3,4,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引子,1.1999.10英国广播公司网上评选人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名列榜首,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分列二、三、四名。,2.1999.12英国路透社邀请来自10国的34位各界名人评选心目中的千年伟人,结果爱因斯坦以15分排首位,马克思和甘地以1分之差并列第二。,3【美】达拉普:在人类历史上,少有学说像马克思思想一样被不一般地人为严重扭曲。,3,2,中国为什么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3,我们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4,我们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思考题:,4,主要讲四个问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三、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四、思想问题和思想建设(兼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和共产主义“渺茫论”),5,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三)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特点,(四)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五)马克思的生平、事业和思想,(六)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何在,6,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在马恩生前,马克思主义至少还有“新世界观”、“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不同称呼,2.在后人眼中,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理性主义+理想主义+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世界主义+进步主义+历史主义+工具主义+激进主义+决定论+无神论+恐怖主义+,7,恩格斯1886年指出:,“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能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8,英李约瑟: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由耶稣会士介绍到西欧,经过马克思主义者的一番科学化后,又回到了中国。,张岱年:中国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郭沫若马克思进孔庙,9,10,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毛泽东:“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11,12,(六)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何在?,(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或从中学什么),1,2,3,4,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人民性的价值立场,批判的精神,13,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历史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种种做法:,经典作家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一要继承二要创新,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努力做到“四个努力分清”:,14,恩格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是行动的指南。”,毛泽东:,“,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邓小平:,“不能丢老祖宗”“要讲老祖宗没讲过的新话”,15,三,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一)回归经典 阅读原著(以辩证法为例),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可以把唯物辩证法简要地归结为是关于对立面统一的学说,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体系,唯物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6,马克思:“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7,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上:,“要特别注意掌握蕴含其中的辩证方法”,“科学发展观是充分贯彻和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它所强调的发展,是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关系的又好又快发展,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的统筹发展,是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关系的全面发展、是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关系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8,例二:,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经典,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859年序言,19,(,二)应结合马克思的生平事业思想来进行,(三)重在掌握立场观点方法及精神实质,(四)应结合中国国情,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五)正确处理“中、西、马”之间的关系,(试以哲学观为例),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