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昌吉州回民中学心理社团招募社员倡议书
一、心理社团简介
心理社团成立于2013年9月,它以具有深厚心理学专业功底和咨询经验的专业心理教师苏华、范秀敏、邢潇潇为指导,是一个以心理学应用于生活为特色的学生社团。社团秉承“健康由心开始”的理念,旨在宣传推广心理学知识,加强广大同学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方面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宗旨: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文化,增强社团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心理社团活动:
(一)心理沙龙
每次会选择同学们认为感兴趣或者困惑的问题作为主题,并邀请专业老师做嘉宾,与大家进行交流。
(二)举办心理剧表演
心理剧是以话剧的形式让我们领悟人生的真谛,话剧内容丰富,积极乐观,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手语操,由于手语操的每个手势有一定的意义,所有的手势构成一定的励志主题,能唤起学生的奋发进取精神。
(三)举办手语操表演
手语操的表演者在保证自己动作精准的同时,要确保与团队其他人保持同步和协调,所以可以培养学生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观赏心理电影
心理电影的赏析能够使同学们既得到了心理学知识,又不至于感到枯燥乏味,所谓从乐趣中学。
(五)心理讲座
开展心理讲座,邀请专业人员到场为大家传授心理学知识,使同学们在领悟知识的同时做最好的自己。
(六)心理健康月活动
为使校园内更多的同学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素质,让同学们掌握了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增加了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每年举办一次心理健康月活动。
心理社是一个由每一个热心付出关心同伴的社员组成的大家庭,在这里我们可以倾诉自己的心事。在这个家里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大家成为你最忠实的倾听者。放下所有心事融入到我们的大家庭中吧。
——昌吉州回民中学心理社
《昌吉州回民中学学校心理社团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社团全称“昌吉州回民中学中学‘ 心扉 ’心理社团”。以下简称“ 心扉社 ”。
第二条:本社团宗旨:认识自我,分享心情,解除困惑,真诚共情,开发潜能,助人成长。
第三条:本社团性质:本社团是在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领导下,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全校热心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旨在帮助和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同学组成的学生社团组织。
第四条:原则:助人自助,共同成长。
第二章 社团成员
第五条:入团条件:
1、凡对心理学有兴趣的教师,学生,愿接受本社团章程者,经申请获得批准即可成为本社团成员;
2、加入本会坚持自愿原则;
3、思想端正,乐于助人;
4、对本社团开展的活动感兴趣,有责任心。
第六条:成员权利:
1、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对本社团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3、优先参加本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
4、接受心理学知识培训、学习的权利;
5、有退出社团的自由,但必须先提出申请。
第七条:成员义务:
1、执行本社团决议决定;
2、积极参加本社团的活动;
3、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并且服务于同学和社会;
4、认真完成本社团委派的各项工作;
5、社团成员之间互相帮助。
第三章 活动
第八条:举行专题讲座、讨论会,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普及教育与宣传工作。
第九条:推荐心理书籍、资料,并定期出版《阳光心语小报》。
第十条:开展全校性的心理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团体游戏比赛、手语操大赛,心理剧表演、心理影片赏析等等。
第十一条:定期开展社团成员活动,帮助成员挖掘潜能,完善自我。
第四章 社团组织机构
第十二条:本社团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第十三条:设社长一名,副社长两名。下设宣传组、编辑组、网络组、联络组、心理剧组、手语组、心理委员祖,另外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年级设心理委员长各一名。各负责人由全体社团成员投票选举,经考核任命后产生。
第十四条:社长职责:组织和主持社团的日常事物,督促工作、活动方案的实施,指导各成员的工作,任期一年。 副社长职责:协助社长作好社团工作。
各部职责安排:
1、宣传组:负责社团各项活动的策划、宣传与组织。收集、整理心理资料,布置学校心理橱窗专栏并定期更换。
2、编辑组:负责编辑学校心理宣传材料,每月编印一期《阳光心语小报》小报。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心理剧本。
3、网络组:负责制作、维护、更新校园网心理栏目,及时上传心理社团活动内容。
4、联络组:负责接待、安排来心理活动中心活动的同学,并对活动情况做一些必要的记录。
5、心理剧组:负责搜集整理具有典型性的、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素材,整理成剧本并进行表演。
6、手语组:由热爱手语表演的同学组成,每月排练一首具有励志的歌曲。
7、心理委员组: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及时上报心理老师。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五条: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归暨心理社团。
第十六条:本章程即日起有效。
昌吉州回民中学心理社团
2013年9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