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作文修改与评价教学设计
课题:和谐之美,美在
设计:杨利国
课 型: 新课 课 时: 1课
学习目标
通过同学之间相互修改、评价作文,培养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学习重点:如何把握一篇作文的选材与立意。
学习难点:如何写好评价用语。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预习案(10分钟)
学生认真阅读、评价发到手里的作文,教师来回巡视。
探究案(10分钟)
小组讨论交流作文的选材与立意,做好评价,写好评语。
训练案(23分钟)
通过修改,各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评价。
教师总结(2分钟)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同学们都能结合要求中的提示,所写的内容都是关于诚信、友善、互作等。都能抓住在达到和谐的过程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选材)那么,在实现和谐之美的过程中,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事情,这些人、事、物、景、情是如何达到和谐的?你在实现和谐之美的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收获?这个经历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痛苦的,但最终给自己带来的是成长和收获。(立意)
教学反思:
应该说,作文修改与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也是语文教师最繁重的一件事,高高的作文本,压得我们苦不堪言,我们常常加班加点评改出来的作文,大多数学生只看了分数,就把作文本丢在一边。这实在是一项徒劳无功的工作。所以,我改变了评改方法。
以前,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总是不断地修改作文里面的“错误”,现在我多给学生较为宏观的写作指导,使学生重新进入原来的写作过程,思考当时的困境,然后根据我的意见加以修改。
我把替代学生修改,变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以前我总是让学生写初稿,修改则由我这个老师负责,学生为应付老师而写作,以为把作文交给老师,就是作文活动的结束,而把改错的责任推到教师身上。现在,我让学生明白批改作文其实是写作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完成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这样,学生在互批、互改、互评中使作文越写越好。
这种方法,让学生有了些许进步,但学生看不到老师给出的评价,在习作评改课上表现出了懒惰,不认真的态度,这又实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在评改实践中,探索多种评改形式显得尤为重要,我就用师生共评,生生互评,有时将好的作文发给家长也来评价自己孩子的作文,让作文评改不再成为教师的负担和徒劳无功的工作。方法的改变就得慢慢摸索,我将在摸索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